杉原棕櫚案暫緩 環署:待海岸管理法釐清

我們正在做的事: 
我們正在做的事: 

報導媒體:新頭殼

期望環保署暫緩審查「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300多位關心東海岸發展的民團、東海岸原住民與居民,29日前往環保署嚴正呼籲,並派10名代表進入環評大會表達意見。環評大會於此案審查開始前,因考量民意而先討論程序問題,最後考量此案與海岸管理法相關規定,有待內政部公告子法後才能釐清,因此決定暫緩審查。

開發地點位於台東都蘭杉原灣的「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面積達26公頃,房間數達550間,屬於目前東海岸欲開發案中最大型的案件。此外,爭議不斷的美麗灣渡假村,也是位於杉原灣,民團擔心此案的通過,不僅將破壞東海岸的現有生態、人文、生活環境,也可能引發東部大型開發案的骨牌效應。

民團因此以海岸管理法下週才要公布「劃定海岸地區範圍」為由,建議環保署29日召開的環評大會暫緩預計要審查的「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一案,等到規範完整、程序釐清,再重新啟動審議。

在環評大會召開前,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東海岸山海共生工作室等環保相關團體、台權會與原民團體,以及綠黨、社民黨的多位立委參選人,鄰近杉原灣的都蘭、加路蘭、馬蘭、刺桐部落原住民,甚至是部落耆老們,也到場發聲。逾300人聚集在環保署大樓前,共同表達反對「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以及其他東海岸大型開發案的心聲。

特別北上的都蘭部落耆老巴奈‧達力功指出,近來東海岸的BOT案、開發案層出不窮,他們一定要來傳達部落的想法。這些開發案逐漸推擠到他們的生存空間,目前已經被推往更深山的地方,最後以一個誠摯的鞠躬,希望大家幫忙,不要讓阿美族被消滅。

環保署環評大會進行杉原棕櫚一案審查前,有環委考量海岸管理法將於下週公布施行細則,因而向主席提出程序問題。經過內部會議討論後,環評大會決議暫緩審查,因為此案屬海岸管理法的哪個海岸區位,有待內政部下週公布「劃定海岸地區範圍」後釐清。並請交通部觀光局洽內政部釐清海岸管理法規定後,再提環境評估委員會討論。

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於會後表示,感謝有各界的幫忙聲援,成功讓這次的審查暫緩,但既然只是「暫緩」,就表示還有下一次,他們會更加努力,不讓這個開發案通過,破壞東海岸。

 

漂浪島嶼:山頭上的棕櫚渡假村

報導媒體:蘋果日報

台東杉原灣上最大的開發案來了!

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在台十一線公路的山坡上,山坡下緊鄰海岸上的美麗灣渡假村,它的開發面積高達25.7公頃,足足是6公頃美麗灣渡假村的四倍大,更驚人是開發的31筆土地中,13筆土地是國有土地,約佔總開發面積的三分之一,並且在土地使用分區上,90%是農牧用地,0.37%是丙種建地,竟然能在絕大部分山坡地,蓋上一座有擁有7公頃面積500間旅館的超大型渡假村。

以私人土地加上租借國有地,並且在小建地上,變更開發農牧用地,一直是台灣諸多山區濱海渡假村慣用的開發手法,竅門在此,違法也在此。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的開發業者,就是以上述方式,收購私人土地,租借國有土地,並且在2003年通過環評,然後就放著等開發,想開發時,再來以環評差異分析,來補審過關。

2013年,在拆除美麗灣的高度爭議中,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重新提出第五次差異分析審查,計畫重啟開發,當時環保署審查現場,當時環評委員提出三項主要爭議。

第一、挖掘山坡上的二處滯洪池,沒人知道這種滯洪池以後會變游泳池或景觀湖泊,但是讓人擔心在山坡上蓄積龐大水體,無異為山坡下的部落帶來威脅。

第二、整體開發工程浩大,土地開挖裸露,縱使分期進行,但是工地污水依舊可能進入杉原灣,甚至在興建營運後,事業廢水如何處理,在杉原灣海域內高達110種珊瑚種類,加上全台首次發現的貝式耳紋珊瑚,到時又是面臨浩劫。

第三、整個開發區分布有遺址,調查並不確實,甚至專業的考古審查委員也提出,如果是業者用「零碎散佈」來形容遺址分布,那不會降低遺址的重要性,反而要考慮是不是曾有土石流威脅,才會讓遺址「零碎散佈」。

參與審查的環保團體與地方居民,不斷指控開發業者提供的資料,完全沒提到灣區面對整體開發的壓力,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不能個案審查,要調查清楚所有開發案下,杉原灣會受到什麼破壞。

原本以為這種八十幾年就存在的老酒新瓶開發案,在山坡上開發26公頃,在現今重視環保的年代,應該是一進審查就被否決,沒想到竟然是以爭議過大,資料不足,並且須加強溝通等理由,要求業者補件再審。當時審查受挫的業者,還滿心不甘,甚至想以援引美麗灣的例子,表示到山區開發,都是政府規劃的問題,觀光局劃定風景特定區,他們依法來開發,面對抗爭,十分無奈,一切變成政府挖坑給業者跳。

但是,嘴說跳坑的業者也不是省油的燈,就在一邊喊冤,一邊重審中,開發的區域卻開始整地動工,當場被環保團體抓包,也被開罰。這又是開發業者慣用的手法,以水保整地不算開發興建為由,偷跑起步,一旦被抓就是表示水土保持的開發執照已申請,不開發會過期,於是只好先動工。如果硬拗不過,就被罰款,對於數億開發案,幾十萬、幾百萬罰款,其實不痛不癢,重要是已經破壞環境,那些憂慮的生態、遺址,都已經造成難以恢復的結果。

當山下還在爭執環境保護,開發區域卻是樹也砍了!地也剷了!溝也挖了!就差打地基蓋房子,仿如強渡開發已成,就等補環差通過。2015年3月,環保署再審差異分析,以加強溝通為由,再補送遺址調查、污水回收等資料,環評差異分析有條件通過,再送交環評大會議決。環境團體強調,業者開發偷跑,已經違反環評程序,並且海岸法通過,保護區域即將劃定,在此時都不應急著通過環差,而是必須等海岸法保護區域明確後,全面重新審查。

回顧審查過程,開發業者一直強調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不在海岸線上,但是整個開發案本質上就是山坡地開發,關係到私人地為何能併入國有地開發?以及農牧用地為何能變更開發?為何能在緊鄰海岸的山頭,通過如此大面積高強度的開發?

同時,在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審查時,還有另一件1 1公頃的台東都蘭灣黃金海休閒度假村,也正在重作差異分析,再加上尚未浮現的「那魯灣濱海大飯店」、「杉原遊艇港」等等開發案,一個杉原灣的自然灣區,至少就有五個飯店園區,總計1500間以上房間,未來的杉原灣,不只是墾丁化,而是圍城化,以人工建物築起金權長城,包圍自然海岸。

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將在29日進行環評大會的審查,那不只關係生態的破壞,更是考驗對永續旅遊的態度,為何要把飯店、渡假村蓋到海岸第一排、山頭最高點,不能像國外般,蓋在規劃指定的休憩區域,飯店業者公平競爭,再進入自然地區旅遊。一旦杉原棕櫚濱海渡假村開發案的通過,也意味著台灣仍然延續著過去搶佔、獨佔景區的開發思維,遺忘向自然謙虛,讓環境永續,讓旅遊可長可久。

美麗灣開發案,讓社會驚覺東部的美麗與脆弱,任何一件開發案都會引發社會關注,甚至長期的抵抗,堅持環境保護的信念。常常在審查會上,看見開發業者以訝異與嫌惡的眼神,看待護土的居民與團體,他們應該瞭解,時代變了!不是古老環評過關,上下關係喬好,一切就能開發破壞。因為部落青年覺醒了!環境團體聚集了!東部不再是予取予求的悲傷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