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青蛙過馬路 志工修築石溝渠

報導媒體:聯合新聞網

新竹縣橫山大山背梭德氏赤蛙,屬台灣特有種生物,每年10月繁殖季,牠們紛從大山背山林穿過馬路,到大寮溪上游溪邊產卵,新竹荒野保護協會號召志工,投入施作石溝渠,協助「蛙兒」打造延續生命的安全路。

「眼看10月到了,200公尺石溝才做了一半」新竹荒野保護協會主任秘書張靜珠說,施作的石溝渠,長200公尺、寬1公尺,利用石頭堆砌,過程全靠人工,遇雨天就沒辦法施作,且人力、資金都缺乏,進度嚴重落後。

搭建石溝渠,主要因當地舊有的山溝被流水侵蝕,出現山溝壁裸露及山溝底層挖深,對梭德氏赤蛙來說,是一條坎坷路,阻礙牠們到安全棲息地,今年6月曾向縣府反映,官方要用水泥填補裸露的山溝壁,但水泥易造成生態破壞,今年3月底,號召青年、志工,參與手工堆石,打造石溝渠。

新竹荒野保護協會去年也由蛙調小組計畫,建置地下涵管,讓青蛙「走地下道」到對岸溪流,不必冒著遭車輾壓的危險過馬路,但後來發現,地下涵管太黑暗,還有許多蛇類,蛙兒們不敢走,仍選擇橫跨馬路,因山溝壁損壞,越過馬路後,還有坎坷路,因而決定建石溝渠,協助青蛙回家。

張靜珠說,目前每周一、三、五和假日,都有志工來幫忙,大夥需將山溝挖開,清除雜草和崩落的溝壁落石,再接力搬運石塊,依序放進山溝中,並注意高低差,方便蛙兒利用,過程費時耗力,平均一人、半天,只能做一公尺。

新竹荒野保護協會也連續5年安排志工夜間護蛙,幫蛙兒安全越過馬路,抵達六寮溪上游,今年更修築石溝渠,協助梭德氏赤蛙,也為當地生態保育盡心力。

延伸閱讀:幫青蛙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