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臺灣首次淡水河流域廢棄物分布大調查─關渡、蘆洲、汐止河段廢棄物累積最多!
臺灣首次淡水河流域廢棄物分布大調查─關渡、蘆洲、汐止河段廢棄物累積最多!
【10月5日 臺北】 荒野保護協會於今日公布首次淡水河流域河川廢棄物的調查成果,於主要的242公里河岸進行統計,發現至少累積181,825公升的廢棄物在河川裡,且主要堆積在關渡、蘆洲、汐止的河段上,如以雙北市通用的14公升垃圾袋來計算,大約足足可裝滿12,988袋。顯示河川廢棄物數量亦十分龐大,絕對是海洋廢棄物的來源之一,因極易遭受暴雨大水沖刷而進入海洋而成為海洋廢棄物。
臺灣對於海洋廢棄物的「來源」資訊及掌握度十分的有限,目前仍未見對任何一條河川流域中垃圾分布的大範圍科學性調查。因此,荒野保護協會於2019年底舉辦「河川廢棄物調查技術工作坊」,邀請日本專家來臺分享經驗,本會也研擬出一套符合臺灣特性的調查方法。並於2020年完成淡水河流域的快篩調查。其數據顯示主要垃圾的組成以塑膠袋、塑膠瓶罐及免洗餐具為主,因其「組成」與海岸垃圾的組成相符,以調查實證川廢是海廢的重要來源之一。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呼籲,環保署近年提出「向海致敬」政策並積極動員淨灘活動,正當各界群起關注海廢議題的同時,透過此次調查證實「海廢」源頭之一來自於「川廢」,如何加強對河川廢棄物的監測與清理,便成為當務之急的課題,荒野保護協會期待能集結政府、企業與眾人的力量,努力減少陸地上的垃圾進入海洋、阻斷海廢源頭,以具體環保行動向海洋致敬。
執行川廢快篩調查計畫的海洋專員徐筱珺表示:本計畫部分經費由海洋保育署補助(109 年度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設計出一套低碳、無紙又結合公民科學家(Citizen Science)的調查方式。由15位調查人員以騎乘自行車(河岸)或徒步(河口)的方式完成全部562段的調查,調查期間採線上表單搭配APP程式完成定位、拍照與資料上傳;將淡水河兩側主要河岸(計242公里)以及河口左右側海岸(計40公里),以連續普查的方式完成總長度282公里的垃圾量與種類的調查,也是臺灣少見大範圍的公民科學調查。
荒野保護協會所公布的「淡水河流域垃圾分布熱點」地圖與數據,顯示淡水河絕大部分的河岸(82%)是沒有垃圾堆積的河段,但少部分的河岸(9%, 22公里)卻是廢棄物集中的熱點,這22公里的範圍居然累積了整個流域約90%的垃圾量(大約12,000個14公升垃圾袋),再分析可發現位於下游的熱點,其垃圾主要是由破碎的塑膠袋、塑膠瓶罐與免洗餐具所組成,可能是受潮汐漲退潮淘洗破碎、再經滿潮水流大量堆積於紅樹林根部或樹枝上;而位於中、上游的熱點主要位於河岸的隱匿處,推測大多為非法棄置,其組成是整袋的家庭垃圾、廢棄家具或裝潢營建等廢棄物。
本調查前三處廢棄物累積最多的熱點河岸,分別為:關渡大橋左右岸、蘆洲環堤大道外側、汐止樟江大橋右岸,進一步分析三大熱點發現,關渡大橋左右岸和蘆洲環堤大道外側位置相近、皆鄰近出海口,且為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接處,而汐止漳江大橋右岸則為河道轉彎處,由於這些熱點河岸自然條件所致較容易堆積廢棄物,500公尺內所累積的垃圾量達1000~2000袋之間。

富邦人壽有感於河川水資源之珍貴,今日也宣誓將連續三年與荒野保護協會偕手,投入河川廢棄物快篩計畫,共同守護臺灣河川,成為全臺首家響應之企業。期盼在雙方共同努力下能「追本溯源」,發揮並擴大綠色影響力、推動臺灣河域之永續發展。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表示:「企業永續發展不只在公司內部,更必須延續企業的力量、擴及環境與社會,富邦人壽總資產於2020年正式突破新臺幣五兆元,深受客戶信賴,亦肩負起更重大的企業社會責任。在寫下新里程碑之際,和荒野保護協會共同關注川廢議題,希望能讓更多民眾意識到河川汙染的嚴重性、提升國人環境教育素養,進而轉換為行動落實於生活,讓我們下一代能常伴青山綠水。」
已知聯合國將減少海洋塑膠污染納入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4項目標,而荒野保護協會本次調查則呼應該目標,所公開的數據可輕易看出無垃圾的河岸以及堆積垃圾的河段,同時也標示出63個「髒亂」與「超髒」的熱點。這次由民間團體首次以流域為範圍的調查,顯示河川廢棄物在海洋減塑議題上確實也值得國人一起重視,因此民眾如何實踐生活減塑及公部門如何有效進行河川攔截、陸域清除,有效將減少陸域垃圾進入河川及海洋,儼然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執行川廢快篩調查計畫的海洋專員徐筱珺表示:「垃圾不落地、不進入河川」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需依靠全民的自我約束與生活習慣的提升,而「源頭減塑」更涉及工廠製程的改善、原料的選擇等商業面及政策面的制定。因此當前先行瞭解究竟會有多少廢棄物是經由河川進入海洋,反而是該優先收集的數據,待清楚數據後將可再設法積極處置。
而擁有一套可進行河川「廢棄物」監測調查的機制,是必須具備的工具,將來公部門可依數據來調整預算與人力,提高河川廢棄物清除的效率、將經費有效花在刀口上。為此荒野保護協會將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擴大至其他縣市,並且獲得富邦人壽支持將更完善這套調查方式,也期望未來由公部門能接手後續監測調查作業,如此【無塑海洋】才有可能實現的一天。

左起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劉建隆、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徐筱珺、富邦人壽廣宣部陳姿瑛部長、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海洋環境保育署海洋環境管理組陳鴻文科長、川廢快篩調查員廖建翊
相關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全台首份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出爐 淡水河流域關渡、蘆洲、汐止最髒
【國語日報】淡水河累積18萬公升垃圾 恐流入海洋
【聯合新聞網】淡水河岸揪出18萬公升廢棄物 易遭大雨沖刷成海廢
【聯合新聞網】台灣首家!富邦壽全力響應偕荒野啟動三年川廢快篩
【P報呱】淡水河廢棄物調查公布 可裝滿上萬個垃圾袋
【大紀元】淡水河岸垃圾逾18万公升 关渡3地最严重、淡水河岸垃圾逾18萬公升 關渡3地最嚴重
【人間福報】易遭大雨沖刷成海廢 淡水河岸 揪出18萬公升廢棄物
【中天快點TV】淡水河岸累積18萬公升廢棄物 易遭沖刷成海廢
【TVBS NEWS】淡水河流域清出18萬公升垃圾 關渡蘆洲最嚴重
【中央通訊社】淡水河流域清出18萬公升垃圾 關渡蘆洲最嚴重
【中時新聞網】淡水河岸累積18萬公升廢棄物 易遭沖刷成海廢
【更生日報】淡水河流域清出18萬公升垃圾 關渡蘆洲最嚴重
【ETtoday新聞雲】淡水河岸快篩出18萬公升廢棄物!「關渡、蘆洲和汐止」最多垃圾
【工商時報】追本溯源重視川廢汙染 富邦人壽台灣首家企業全力響應
延伸閱讀
| 附加檔案 | 大小 |
|---|---|
| 【新聞稿】全台首次大範圍流域廢棄物快篩調查 | 358.33 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