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你腳底下的海岸安全嗎?荒野保護協會揭露台灣安全海岸排名

你腳底下的海岸安全嗎?荒野保護協會揭露台灣安全海岸排名

        炎炎夏日到海邊戲水正是國人首選的消暑行程,2020年因COVID-19影響致使全台多處濱海遊憩區遊客激增,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夏季高峰期(6-10月)至少湧入四百萬人次造訪(圖一),在逐漸興盛的國內旅遊下,隨人潮而來的還有大量食品包裝、鐵鋁罐、玻璃瓶等等被遺留在海邊,除了造成環境髒亂及生態危害外,尖銳鏽蝕的海洋廢棄物更會成為海岸上的隱蔽陷阱。

        荒野保護協會將記錄海洋廢棄物數量與種類的「臺灣國際淨灘行動記錄表」增加危險海廢(針筒、魚鉤、碎玻璃、鏽蝕金屬罐)項目,計算平均每10公尺中危險海廢數量並將之分級。從幾乎沒有危險海廢的等級A,到21個以上危險海廢的等級E(圖二),做出全台海岸安全性的檢驗與排名。

        2020年共245場淨灘資料,蒐集全台76個海岸數據,其中僅有3個地點得到了等級A的評比,分別是苗栗西湖濕地、花蓮太平洋公園及雲林三條崙海水浴場,民眾到這些海灘戲水消暑,甚至可以光腳在海邊奔跑。76個海岸中一半以上屬於等級B,這些沙灘多半是觀光客眾多的海水浴場或濱海公園,有賴於在地管理單位的日常維護,讓危險海廢的數量僅有1~5個,造訪時仍建議要穿上鞋子或沙灘鞋。評比等級D的海岸,如天空之鏡台東加路蘭、宜蘭烏石港、新北潮境公園、新北竹圍漁港等等熱門景點,海岸安全程度相當於成年人每走一步就會踩到一個危險物品。

        本次統計危險海廢等級E的海岸高達6處,包含高雄林園中門、台中高美濕地、新北六塊厝、台南大員港、澎湖漁翁島遊客中心以及新北龍門,這幾處玻璃瓶、漁網、鐵鋁罐等廢棄物數量,平均每10公尺的距離就有26-45個以上的危險物品,更有單次活動就撿到近20個針頭、針筒的紀錄 (台灣北中南東各區海岸安全級比例圖、圖三)。近年來,海岸生態及廢棄物問題逐漸被大眾所關注,荒野保護協會首次以海廢危險性為主軸進行統計,希望藉次提醒民眾在親近海岸時也顧及自身安全,並呼籲公部門在推廣向海致敬的同時,能提供更多安全無虞的海岸供民眾做岸邊遊憩。(20210319)


圖一、2020年海岸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次統計(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觀光統計資料庫)


圖二、安全海岸分級表(避免分級與計算過程不便,計算後結果小數點四捨五入)


圖三、台灣北中南東海岸分級比例圖


01海邊碎玻璃的來源,通常是民眾任意拋棄酒瓶而來,破裂後成為海邊隱藏的危害因子。


02玻璃瓶與遭棄置的釣魚用具經常出現在海邊。


03釣客任意拋棄在海邊的釣鉤及釣線,除了對生物之外也為親子活動帶來威脅。


04在海邊遊玩,只要多加注意不難發現任意棄置的釣鉤與釣線。


05部分沙灘也容易撿拾到醫療用或養殖業使用的針頭,在海岸行走時宜多加注意。


06漁船任意拋棄的釣鉤與釣線。


07淨灘時也容易在海岸邊發現醫療用的針筒,但針頭已不知下落。


08養殖業常用的針筒經常出現在海岸邊,也成為危安的因子之一。


09部分海岸也發現遭棄置的高壓桶,如瓦斯桶、氧氣瓶、殺蟲劑,如銹蝕恐有洩漏或爆炸的疑慮。


10因役情導致國人大量使用口罩,也導致淨灘活動期間撿拾到大量棄置的醫療級口罩。


11因各地潮流的不同導致很多海漂垃圾集中於某些海域,行走其間宜多加注意安全。


12潮水所帶來的漂流物容易堆積在高潮線上形成一道阻隔,也阻隔了人與海洋的距離。


13海邊除了天然的廢棄物之外,最大宗的就屬漁業廢棄物及一般民生垃圾,交織成我們的海岸環境。


14許多於海邊靜謐的小路容易成為亂棄垃圾的熱點,當颱風大雨過後就進入海洋成為海漂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