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台中烏溪的河川垃圾 首次健檢數據大公開 「紅色」警訊高於淡水河3倍之多

荒野保護協會於2020年展開「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計畫,今(2021)年延伸至台中烏溪,選擇人口聚集的河岸進行,調查統計175公里河段累積了494,494公升的垃圾。以雙北市通用的14公升垃圾袋來計算,平均每1公里就堆積了202袋的垃圾,比對2020年淡水河的調查數據後發現,烏溪流域垃圾量高出淡水河流域3倍之多。

檢視烏溪河段廢棄物堆積的位置,大都位於河道匯集的交界處與出海口位置,又以烏日、大肚及太平區為堆積的熱點。這些大量遭棄置的廢棄物容易被隨著雨水沖刷入海,成為海洋廢棄物,顯示河川廢棄物絕對是海洋廢棄物的元兇之一。

海洋廢棄物的來源及組合成分複雜,除了隨著潮流漂流而來之外,河川廢棄物也是主要來源之一。由於都市鄉鎮的起源大多依附於河川,因此從台灣早期俗諺「死貓吊樹頭、死狗放水流」到現代依然到處可見的隨手拋棄瓶罐、家用垃圾等現象,不難想像長久以來究竟台灣各處河川承受多少人類的生活排放廢水及廢棄物,這些行為一直影響著溪水品質與環境生態,受危害的範圍甚至從陸地延伸至海洋生態系統。

荒野保護協會於2020年展開系統性的「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第一站選定貫穿大台北地區人口密集的淡水河流域,數據公布後相關河川的管理單位開始積極了解廢棄物熱點確切位置並安排移除該區垃圾,也讓更多民眾及企業開始關注河川垃圾議題。

今年選定的主要調查河川為台中烏溪,自2019年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開始重點關注筏子溪(烏溪支流)的守護上,每月定期2次帶領民眾進行淨川,至今已舉辦80餘場。但河川垃圾生生不息,光靠著淨川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源,因此需要透過本次實地調查,統計相關數據佐證廢棄物數量與分佈熱點位置,以期引起當地政府及民眾的關注,進一步提出改善方案。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呼籲:環保署所推動的「向海致敬」政策,動員相關單位積極舉辦淨灘活動。但淨灘並不是唯一潔淨海洋的解方,山林、河川、海洋是串聯在一起的,唯有解決陸地廢棄物的問題,才能真正減少垃圾進入海洋。藉由此行動,公布調查數據,並集結政府、企業與全民的力量,以最有效的方式清除河川垃圾,阻止陸地垃圾進入海洋。

負責執行「川廢快篩調查計畫」的荒野保護協會專員徐筱珺表示:今年的調查因為有富邦人壽企業的支持得以推展順利。整個調查由荒野保護協會志工、民眾及企業員工共24人一同籌組調查團隊,用騎乘自行車或徒步的方式完成台中烏溪431段的河岸調查,但因河岸調查過程鮮少設置自行車道,大部分河段以徒步完成調查。本次調查將烏溪流域主要河岸兩側(計175公里)以及河口左右側海岸(計40.5公里) ,藉由公民科學調查方式,完成總長度215.5公里的垃圾分布、數量及種類的調查。

依據荒野保護協會今(2021)年公布的「烏溪流域垃圾分布熱點」地圖與數據,顯示烏溪流域絕大部分河岸垃圾堆積於20%的部分河岸段 ( 38公里),這部分區段涵蓋整個流域80%的垃圾量 (約2萬8千個14公升垃圾袋)。分析後發現,位於河川下游熱點,主要垃圾組成為「破碎的塑膠瓶、塑膠袋、一次性餐具及少部分的保麗龍」;中、上游熱點,位於河岸交會處及隱匿處,主要垃圾組成多為「整袋的家庭垃圾、大型廢棄傢俱、事業廢棄物等」,推測大多為非法棄置。廢棄物堆積熱點方面,本次調查前三處廢棄物最多的河岸地區,分別為:烏日高鐵站附近、大肚區國道一號橋下及烏溪流域出海口。垃圾分佈位置調查數據中有42個「超髒」及「髒亂」的廢棄物堆置的熱點,檢視這些熱點的廢棄物,除了大型家具及成袋家庭垃圾之外,還有河岸常見的前三類垃圾,也就是塑膠瓶、免洗餐具/杯/吸管、塑膠袋,皆是人們生活常使用之一次性廢棄物。

「減少垃圾進入海洋」是全球對於守護海洋一致的目標,全民應落實良好生活習慣,建立「源頭減塑」的觀念;而公部門則可依調查資料,能自主監測熱點位置及進行更有效率的移除,真正攔截陸地垃圾進入河川及海洋,才能在「有效減少海廢垃圾生成」的目標上往前一大步。

荒野保護協會表示,未來每年將持續推動「全台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計畫,陸續於全台各縣市籌組當地的「河川快篩調查隊」,藉由公民科學家建立適合當地的調查方法,建立長期且系統性的調查數據,才能有效解決陸地垃圾進入海洋的問題,期望接下來公部門能參與後續監測調查作業,在地的企業及組織也群起支持與投入,一起守護河川、愛護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