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淡水河之寶——百年鹵蕨 珍貴的紅樹林指標植物再現!淡水河流域百年鹵蕨成功復育

發稿日期:113年04月01日

  淡水河流域迎來珍貴的紅樹林指標植物。今年(民國 113 年)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以下簡稱:荒野)、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以下簡稱:水利處)與新北市高灘地工程管理處(以下簡稱:高管處)三方攜手將鹵蕨從社六濕地移植至五股濕地,不僅分散保種風險,也讓民眾更容易近距離體驗濕地生態。

▴ 鹵蕨

消失百年的鹵蕨重返淡水河流域

  鹵蕨(Acrostichum aureum)廣泛分佈於全球熱帶地區的河口泥灘地的蕨類,常與紅樹林植物共生。台灣在 1858 至 1881 年曾有採集紀錄,然而近百年來幾乎絕跡。荒野志工陳德鴻和其好友於花蓮羅山搶救了部分植株於花蓮羅山搶救了部分植株,而在 2012 年時,水利處在規劃社六濕地的棲地營造時與荒野合作促成了鹵蕨在社六濕地的復育試驗。最初只種了四株鹵蕨,經過10多年來的細心照顧及人工分株,鹵蕨已經能自行於繁衍擴散,現在已經有兩百多株鹵蕨,這項成功經驗擴展到其他濕地,例如基隆河旁的社子島濕地。成功讓消失百年的鹵蕨重返淡水河流域。

▴ 將於社六濕地準備移植的鹵蕨進行分株(志工劉旭輝攝)

  下一步計畫將鹵蕨移植至五股濕地,這是為了進一步擴大鹵蕨族群,讓其在淡水河左岸建立新的生長環境。五股濕地內的水與淡水河相連通,提供了適合鹵蕨生長的濕地環境。荒野與新北市高管處多年來一直認養五股濕地,對其環境有著深入的了解。鹵蕨跨過淡水河的第一站選擇在五股濕地,趁著春季適合鹵蕨移植的季節,於 3 月 31 日舉辦鹵蕨復育工作坊,號召民眾共同參與移植活動,進一步加深對鹵蕨的認識並推動保育工作。此舉也同時凸顯了五股濕地的重要性,並呼籲更多人參與保護濕地生態的行動。

▴ 種植鹵蕨於五股濕地

守護濕地生態 從濕地園區做起

  台灣有許多原生的植物因棲地受到破壞而面臨生存危機,尤其是許多水生植物,受到濕地被開發、整治、甚至填土的影響,棲地嚴重喪失,幾乎在野外滅絕,荒野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濕地生態的保育。我們應該共同努力,保護更多的天然濕地,為生物提供生存空間,同時為後代子孫打造永續的生活環境。

▴ 完成移植,盼擴大鹵蕨族群,讓其在淡水河左岸建立新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