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處與荒野攜手居民齊心打造生態浮島 青年公園生態營造再進化
發佈日期:114年4月23日
為推動臺北市的生態城市願景,臺北市政府自2017年起選定12座公園作為生態轉型起點,青年公園便是其中之一。2025年4月19日,適逢世界地球日前的周末,荒野保護協會(以下簡稱荒野)攜手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青年公園管理所(以下簡稱青年所)及輝瑞台灣的志工們,以「志工日」的形式,於青年公園舉辦生態浮島保育志工活動,共同推動公園生態保育行動。
青年所王淑雅主任表示,自2017年起,青年所與荒野簽訂合作備忘錄,由荒野提出青年公園人工水域生態化的規劃與管理建議,並協助志工隊的招募與推動工作。除了在水源頭區營造小森林環境,模擬淡水河系上游、中游、下游的自然生態縮影外,自2019年起,志工隊也在下游區域陸續建置10座人工浮島,為各類生物提供更接近自然的棲息環境,大幅提升園區水域的生物多樣性與景觀價值。
荒野理事陳德鴻指出,浮島建造不僅美化水域景觀,更為鳥類、昆蟲與魚類提供多樣的棲息地。浮島上所栽植的植物具有良好的挺水性與浮水能力,有助於水棲昆蟲羽化,進一步提升整體生態功能。
▲ 烈日當頭下逐漸搭出導體的雛形
本次浮島製作不僅延續既有生態浮島的成效,也進一步擴展水域生物棲地。活動當日,志工們分工合作,運用竹子、椰纖毯、泥炭苔等天然材料搭建浮島主體,並栽植風箱樹、穗花棋盤腳、大安水蓑衣等原生植物,營造出宛如「漂浮森林」的自然景觀,充分展現志工團隊的熱情與默契。
輝瑞台灣總裁葉素秋表示,輝瑞長期致力於社區永續發展,這次與荒野攜手合作,正是企業實踐ESG承諾的具體行動。未來,輝瑞也將透過定期進行生態觀察與浮島維護,持續參與青年公園的生態化推進。
▲ 為浮島栽入水苔與植栽,這部分的原則是──要「塞」不要猜
此次生態浮島保育志工行動,不僅為青年公園的水池注入新生命,更是民間團體、企業與政府三方合作的生動展現。荒野保護協會將持續與青年所合作,推進棲地維護、外來種移除與原生種復育,推動公園生態化,共同實現生態永續的城市願景。
▲ 齊力分工抬移沉甸的浮島
▲ 先後下水的生態浮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