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海洋議題-水鳥守護

 

 

【水鳥介紹】
東方環頸鴴 (音ㄏㄥˊ)
體長15-17公分,特徵為脖子至後頸有一圈白色頸環,胸側黑色帶斑於前頸中斷呈缺口,眼睛虹膜黑色,腳灰黑色, 東方環頸鴴較喜歡鹹水環境,常見於海邊灘地、河口潮間帶及臨近濕地,在灘地上來回奔跑啄食,東方環頸鴴是常見的冬候鳥,部份夏季留在臺灣繁殖,留鳥族群於3至7月在河口沙礫灘地繁殖,每巢3顆蛋,孵化期約26天,雛鳥為早熟性, 孵化後數小時即可奔跑移動,跟隨親鳥學習覓食,繁殖期遇天敵靠近時親鳥會有假裝受傷以引開敵人的擬傷行為。

 

小燕鷗

體長22-28公分,特徵為繁殖羽嘴黃色嘴尖黑色,腳橙黃色,前額白色,頭頂、後頸至過眼帶黑色,小燕鷗是臺灣珍貴稀有的2級保育鳥類,出沒於河口、魚塭及濕地環境,以魚蝦為主食,會在空中定點振翅後衝入水中捕食,小燕鷗是不普遍的夏候鳥及留鳥,每年4至7月在海岸灘地繁殖,每巢2-3顆蛋,孵化期約21天,繁殖期遇天敵靠近時親鳥會有高空嗚叫及攻擊行為。

每年的3-7月海岸的沙灘環境會有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高翹鴴、小燕鷗(保育類)、燕鴴(保育類)等水鳥繁殖,親鳥在沙灘上找尋適合的位置進行築巢配對,夏天的沙灘上沒有遮避物,親鳥為了保護蛋不被烤熟往往要來回水邊用羽毛沾水幫蛋降溫,如有過多的人為干擾則可能造成繁殖失敗。但沙灘也是民眾經常使用的地方,我們希望能適度減少人為干擾、適地劃設季節性保護區,讓遠道而來的水鳥朋友們能在美麗的寶島上佔有一席之地,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荒野自2005年起開始舉辦淨灘活動,同時也於2006年開始關注挖仔尾濕地的夏季水鳥繁殖至今,據研究每年的3-7月海岸的沙灘環境會有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高翹鴴、小燕鷗(保育類)、燕鴴(保育類)等水鳥繁殖,親鳥在沙灘上找尋適合的位置進行築巢配對,夏天的沙灘上沒有遮避物,親鳥為了保護蛋不被烤熟往往要來回水邊用羽毛沾水幫蛋降溫,如有過多的人為干擾則可能造成繁殖失敗。


事實上在沙灘上繁殖的鳥類只要有適合牠的環境,即使是狹小的沙灘都可能會進行繁殖,本會也並非要求在夏季所有人都禁止到沙灘活動,僅是提醒民眾夏季進行親水活動儘量去熱門的遊憩景點,減少至沙灘上邊角的地方,如果聽到有水鳥警戒的叫聲請小心腳步,更不要為了貪圖方便或尋求刺激將吉普車、四輪傳動車等機動車輛開至沙灘上飆沙、甩尾取樂,留一空間讓這些水鳥們完成他們的繁衍工作。針對公部門相關主管機關及民間友團則建議每年3-6月(南部3-5月、北部4-6月)暫停大型淨灘活動、設置車阻或建立行進路線避免機動車輛進入繁殖區域,如能在重要繁殖熱區劃設季節性保護區更是兼顧保育及民眾權益的明智做法。期許遠道而來的水鳥朋友們能在美麗的寶島上佔有一席之地,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攝影: 陳瑞禮

台北【北堤沙灘東方環頸鴴圈護行動】

位於淡水河出海口的台北港北堤沙灘,是許多水鳥的重要繁殖區,更是東方環頸鴴在北台灣的最大繁殖區。有一群志工與東海大學(熱帶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長期與該地進行繁殖調查,但也發現人為的活動對於水鳥育雛的干擾十分嚴重,尤其四輪驅動車輛無心的輾壓。

有鑑於此,荒野透過多次協商與會勘,終於獲得各級主關機關的同意與軍方的配合,並與國際水利環境學院(TIIWE)及八里區米倉國小師生合作,於2021年3月初辦理北堤沙灘護生圍籬設置工作假期。當天先透過簡報讓師生清楚認識我們身邊的水鳥並製作現場宣傳布條。隨後再親臨現場,經由多位志工的帶領下,老師及學生們親手共同豎立起了一道護生圍籬並繫上親手製作的布條及掛上告示牌,完成後眾人表示期望能提醒更多民眾要在沙灘上遊玩或辦理淨灘活動的同時,也請避開水鳥繁殖季,不要干擾鳥媽媽育雛。

 

桃園【小燕鷗的守護  BY:五股溼地棲地志工/桃園鳥會志工 陳瑞禮,自然名 雲豹

桃園市轄區內分佈有十幾條溪的溪水流向出海口,在2015年之前多少都可看到小燕鷗的蹤跡,而有較大族群小燕鷗的繁殖地,則有竹圍漁港、觀音大潭。

竹圍漁港北堤礫石地在在2015年被整理,整理出來的面積大約有7~8公頃,中間也築起六~七道阻沙籬,當年夏天小燕鷗就大批入住。小燕鷗來了人為干擾也來了,桃園鳥會號召鳥友建立臉書排班巡守、請公部門製作告示牌、入口處請公部門堆放紐澤西護欄、請媒體報導保護小燕鷗等等工作,總算讓小燕鷗在竹圍漁港順利繁殖,2018年進行設置圍網保護小燕鷗繁殖,這也是竹圍漁港小燕鷗圍網保護繁殖的開始,2020年桃園鳥會發動志工製作假鳥,放入棲地中引導小燕鷗進住棲地,至2021年6月初竹圍漁港小燕鷗棲地成鳥已有一兩百隻,巢數有68巢已成功孵出18巢。

大潭小燕鷗棲地原是開發港廢棄地,2015年以來一直是非常穩定繁殖地,隨著三接案的開發,因工地各種工程實施干擾過大繁殖失敗,從此大潭小燕鷗棲地就此消失!三接案裡桃園鳥會為小燕鷗異地繁殖復育進行抗爭。終於中油公司2020年起願意投入,但目前為止效果不彰。

最近許厝港的改善案讓小燕鷗在桃園繁殖露出曙光,2020年該棲地成功繁殖兩巢5隻雛鳥,讓守護小燕鷗的志工們歡喜若狂。我們一定會持續為小燕鷗爭取更多繁殖地,擁有小燕鷗永久繁殖棲地,也會持續守護著小燕鷗。

 
 
宜蘭【水鳥保護行動
 
宜蘭縣海岸長逹101公里,這些海岸灘地一直是許多水鳥繁殖的棲地,如東方環頸鴴、蒼燕鷗、小燕鷗等,其中以二級保育類小燕鷗最具代表性,宜蘭縣政府花了許多心力進行保育,108年縣府曾於蘭陽溪出海口南岸及新城溪出海口沙洲上劃設大範圍的季節性保護區域及張貼公告,避免人車干擾,保護小燕鷗順利築巢及孵育。109年縣府發行了海洋貨幣即以小燕鷗做為意象,鼓勵民眾組成巡守隊參與淨灘,取得海洋貨幣後可在縣內許多店家享有消費優惠,這兩者皆是很好的實際作為。

但去年起蘭陽溪出海口南岸沙灘劃設大範圍季節性保護區的做法改為發現巢位後拉設小範圍的警戒區域,此舉雖然能夠讓鳥巢不被車輛壓到,但在空曠的沙灘上小小的警戒區十分顯眼,反而吸引眾多人車靠近,干擾水鳥繁殖,目前圍起保護的兩巢中皆已棄巢,建議縣府比照108年的做法在水鳥繁殖的高峰期劃設季節性保護範圍,建立車輛進入動線,避免人車過於靠近,亦應引導淨灘活動在繁殖季前清理海灘,讓這些遠道而來的嬌客們能夠與人們和平共存,生生不息。

 

 

【相關資料】
守護水鳥繁殖與夏日海灘活動
【新聞稿】各地淨灘避開繁殖季 讓水鳥媽媽也能安心育雛 
【新聞稿】米倉國小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設置圍籬,讓水鳥媽媽安心育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