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二月份週五見免費專題講座場次
每週五晚上7:30--9:30無需報名 歡迎準時入座 講座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裕農路288巷15號TEL:06-2607259荒野的孩子愛分享系列講座第一場日期:2/3講題:茄萣的環境影響評估調查分享者:廖淯晴(小白鷺)參加荒野親子團4年黃品誠(豹紋螳螂) 參加荒野親子團7年 講題介紹:位於高雄的茄萣濕地,近日屢屢出現於報章及新聞,其1-4道路的議題引起環團、市府、及當地居民的激烈爭論。我們在2015-2016年間進行對茄萣濕地生態與議題的關注及調查。透由拜訪當地居民、茄萣生態文化協會理事長,進行對濕地的觀察與加深對茄萣社區的了解,並嘗試與當地居民宣導茄萣濕地的價值。在這一年中,從鳥調到訪問,我們在所遇的困難中不斷調整計畫內容,也看見對環境議題不同的面相與立場,並學習在能力內對環境貢獻。第二場日期:2/10講題:Walking......分享者:段品妤/小魚兒(國一生)講題介紹:(待補上)第三場日期:2/24講題:島人夢。海洋路 海歸少年~鯨與兔 5+2天海洋學習之旅分享者:陳品碩/小兔、蕭敬學/抹香鯨(國一生)講題介紹:在都市裡的我們,總是忘記甚麼是真正的活著。從一段原始克難生活,體悟到甚麼是真正的飢餓、生命的交換……在一個美麗的海灘,在那裡沒有時間的壓力,甚麼時間做甚麼事,完全由自己決定,在那裡的原則很簡單,餓了就吃飯,累了就睡覺,彷彿像以前的原始人,東西的有無,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像你所想的那麼簡單。漫長的時間裡,好像有許多學不完的知識等著我們,依賴越少,自由就越大,這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台南分會] 【活動分享】荒野台南友善大地工作團隊—活動紀實分享/盧清瑞/水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來自唐朝杜甫<春夜喜雨>的詩,可見杜甫當時應該是個知道依節氣而種好田的農夫,但不知在極端氣候愈發惡劣的現代,節氣已難掌握,要”潤物細無聲”更是苦等不著,否則105年南部的雜糧也不致歉收嚴重。就在秘書邀稿的前一天,正是南二親子團來自然農場體驗日,因親子團在黃豆田實作田間草生管理,收穫滿滿,團長好意送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講節氣,我迫不及待翻頁展讀,真的有感!也因對105年的風不調雨不順有一些因應及發想,願分享一、二提供給從事友善農耕的夥伴們參考。分享一、今年的黃豆是因執著於節氣而豐收。105年9月在南部是播種雜糧的節氣,但盡是連綿大雨,許多農夫因著節氣冒著風雨下種,均被沖損殆盡。荒野自然農場這一期選種黃豆,也遭遇下種困境,我們不敢冒險,終於等到節氣末,兩個大雨中間幾天放晴日,豪賭下種。是運氣,連後幾天不是大豪雨,而是”潤物細無聲”,我知道我們賺到了,果然黃豆發芽,頭好壯壯,終至圓滿豐收。反觀部分農夫等過了大雨,卻錯過了節氣,縱使是慣行農作,仍然後果難堪,自然農作更非依節氣不可得。分享二、氣候暴衝大淹水原本就容易積水的荒野台南椰樹腳生態農場(專種蔬果),雖然已經營造了可吸納大量屋頂雨水的生態溝渠,也請范明哲(老貓)老師指導,建置多處地穴、多層落葉土層疊涵養水分,也確實發揮了積水沃土的效果,但遇到極端氣候,連日大雨滂沱,眼看農場一片汪洋,浸水數日後的農場,瓜果、蔬菜無一倖免,一切重來,有點灰心,很想放棄卻捨不得多年營造的生態相如此豐美,何況極端氣候已成常態,面對它、解決它才是正道,於是我們重拾勇氣,武裝意志,終於想出兩個對策,其一、進土把基地填高,但此路不通,因為沒有經費。其二、請工作團隊挖取1M深地穴,下鋪空心磚,將農場各區排水路匯流集中地穴,在地穴安裝一具浸水馬達置於空心磚上,每逢大雨積水,就啟動抽水,從此解決農場積水問題,唯夜間如逢大雨突襲仍會失守,所以106年,我們決定編列經費加裝自動偵測抽水系統,免除人力不及之困境。分享三、讓福壽螺也當志工福壽螺是自然稻的必然之惡已成共識,在荒野台南大營農場開始計畫種稻時,就從網路收集防治福壽螺的方法,有禾鴨防治法、苦茶粕防治法、溝渠防治法、果皮誘捕法等,雖然都有效,但仍有一定程度的折損。為此,友善大地工作團隊也構想對策實驗,溝渠+水控防治法,105年一期稻作實驗結果,有了進階成效,但僅限可控水源基地使用:1. 在稻田四周挖取50CM寬,5-10CM深的小溝。2. 秧苗種下當天,就把田水放乾,僅剩小溝有水,此時福壽螺會集結小溝,順勢移除大福壽螺。3. 約二週秧苗已強壯,同時田間已長滿小草,秧苗此時已比小草強壯,田間開始放水,讓福壽螺志工進入幫忙除草,因大福壽螺已移除,小福壽螺還不至於折損較強壯的秧苗。4. 本防治法成功的關鍵在徹底移除大福壽螺與精確的水控。在105年一期稻收割時,我們發現田間草出奇的少,幾乎被福壽螺志工啃食殆盡,但水田有幾處較低窪、水控不易的區域,仍出現有福壽螺啃食折損,所以在106年一期稻,我們將把范明哲(老貓)老師綠屋頂小生態池的概念應用到田間,放置在較低漥之處,用以集水及聚集福壽螺,修補水控不齊的缺失。結論:筆者日前在台南分會上了一天”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工作坊”,感謝吳惠容(白海豚)所帶領氣候變遷團隊帶來豐富齊全的大數據,確實揭露溫室氣體、地球暖化已近不可逆,而水稻田與友善耕作是減緩地球暖化的重要因子,因此荒野台南友善大地工作團隊將更努力堅持以體驗、分享與教育來深耕友善大地的作為,因為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務必要珍惜。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第十期解說員培訓課程
1.十解影片回顧_Part1(正常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9DGuvTUI8&feature=youtu.be2.十解影片回顧_Part2(開懷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fHaSMdyCU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親海小旅行, 台南潟湖體驗趣 - 新北港汕沙洲-文:白楊樹/段成龍
年末, 老天爺給我們親海小旅行一個喘息的機會, 兩位有腳程的夥伴同行, 似乎預告了今天的新北港汕沙洲行, 有機會完整. 下提防, 進入眼瞼的第一個震撼是近三十公分高的掏沙, 這入沙不及出沙的現象, 在今年台南海岸沙洲上似乎已成常態. 二是原先北側的護沙工程已成雙結構模式, 比較上次, 條狀護沙的末端似乎掏沙更形嚴重. 迎面而來沿著海際線的海寮子為著定置漁網排列整齊而存在, 潮起整網, 潮落起網, 當中休息打著小營火, 好不愜意. 途經逐漸擴張的股窗蟹大軍陣地, 似乎想要告知海的地盤逐漸擴張. 往南, 一簇簇濱刺麥固守的沙丘迎接著我們, 毫不畏懼的頂著凜冽的北風, 似乎告誡著我們什麼. 三小時後, 北門潟湖口的離岸燈塔迎向我們, 興奮得來張懸空照, 回程, 火紅的夕陽似乎比我們更急著返家, 逼迫大家不得不加緊腳步, 想像自己是個沙灘千里馬角眼沙蟹而不記得疲憊. 潮落到潮起, 感恩老天爺今年給我們一個完整的句點!文:白楊樹/段成龍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元月份週五見免費專題講座場次
每週五晚上7:30--9:30無需報名 歡迎準時入座 講座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裕農路288巷15號TEL:06-2607259第一場日期:1/6 講題:荒野中的自然微觀分享者:蔡木隆/八解老鷹講題介紹:來到荒野學習親近荒野。 會來荒野只是隨手拍拍記錄,來到荒野後親近了荒野,才開始學習不知物種名的情形下觀察巧遇的物種,隨著所處環境的改變就開啟不同的感觀,對生態的觀察敏感度有增無減,每每在記錄的當下時間就像靜止似的。對生態觀察有興趣但害怕不知其名而擔心,歡迎撥空來聽聽”荒野中的自然微觀”如何自然觀察。有一種鳥一直在找一個人,找到了嗎?蟬在生命結束前如何鳴叫?下雨的時侯鳥會躲雨嗎?構樹如何傳情?蝴蝶如何喝水?第二場日期:1/13 講題:《野溪怎麼了》?分享者:莊詠婷/繪本作者講題介紹:你記憶中美麗的小溪,是否和以前一樣。當水泥步步進逼,溪流中的生物,又會怎麼樣呢?許多溪流的面貌改變,起於人的念頭,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以水泥建造安全感,祂們被整治、被隔離、被遺棄。鄉間野地裡無數大小溪流,幾乎不被遺漏的,「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工程永續不絕。這本書描繪的故事,來自一群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的夥伴,組成「野溪調查小組」,實地踏查台東野溪一年多的經驗。台灣人慣常對待溪流的方式為水泥化水溝化,是明擺著的事實,這個事實必須張開眼睛看見,並且思考改變的可能性。要複製舊有的工程,或者擴展自我的邊界,把自己當成一條溪那樣地去思考。【延伸閱讀】:【商業週刊】一群門外漢 揭開政府治惡水真相http://sowttwr.blogspot.tw/2016/05/20160406.html【公視│我們的島】2016/04/18野溪整型記http://sowttwr.blogspot.tw/2016/05/20160418_1.html書訊連結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9535第三場日期:1/20 講題:荒野的孩子愛分享-分享者:朱靜微/閃電講題介紹: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分會新營聯絡處元月份週三見免費講座場次
每周三晚上19:00--21:00無需報名,自由入座講座地點:荒野臺南新營聯絡處(臺南市新營區三民路53-1號)第一場日期:1/4講題: 公民自主發電宣講分享者:林元笠 老師(台南社大綠能專任講師)講題介紹:一場邁向公民自主發電之路啟程中! 去年的04月28日,台南社區大學環境行動小組為花蓮太魯閣的砂卡礑部落點上了第一盞燈!我們記錄了整個送電過程,我們將以放映紀錄片─『送電到砂卡礑』,與大家討論公民自主發電面面觀,一起討論公民自主發電有無可能?台灣的綠能政策為何讓太陽能光電的推廣成效不彰?目前台灣的電價政策有什麼問題?如果,我們希望友善環境,永續地球,我們願意付出多少代價來擁有健康舒適的生活且能兼顧公平正義?*本講座所需之放映電力將以太陽能供應*歡迎大家一起參與公民自主發電講座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團隊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5%8F%B0%E7%81%A3%E5%85%AC%E6%B0%91%E8%87%AA%E4%B8%BB%E7%99%BC%E9%9B%BB%E8%A1%8C%E5%8B%95%E5%9C%98%E9%9A%8A-982371175143598/

[台南分會] 12/10(六)【親海小旅行】 荒野台南潟湖體驗趣—王爺崙汕沙洲之旅
簡介 北門潟湖位於急水溪與將軍溪之間,由王爺港汕和青山港汕所圍成,為古籍中「倒風內海」的殘跡。本區海岸堆積作用旺盛為海積地形區,經由漂沙長期堆積,以及海浪、潮汐、沿岸流等之作用,於北門外海約1.5公里處形成新北港汕沙洲(即王爺崙汕沙洲),為台南沿海沙洲群最北之一座,因溼地堆積作用旺盛,所以此處蘊含豐富的生態與水產資源,野生蚵、赤嘴仔、蝦蟹與文蛤等,這片魚產豐盛的潮間帶,自然就成為北門地區民眾設定置網與捕捉海產的最佳天然漁場。潮起潮落, 海廢, 一直都存在海岸線上, 廢棄蚵架, 漁網, 休閒活動廢棄物, …, 此次回程我們將盡一己之力, 在享受故鄉海岸線風景的同時執行淨灘活動, 親身體驗一趟故鄉海岸線的自我學習之旅.潮汐: 18:58 (H) / 12:10 (L)【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台南分會; 活動企劃與帶領人段成龍/白楊樹(0926620059)【活動日期】105年12月10日(六) 下午13:30~17:30。【預計行程】集合時間地點 13:10-13:30 南鯤鯓代天府 (727台南市北門區鯤江里976號)→14:00 台南潟湖海 岸線簡介 → 16 : 30 王爺崙汕沙洲濱海體驗行(享受海岸線之旅, 2 . 5 hrs) → 17:30 回程順手淨灘與分享(請自備行動餐點及攜帶環保餐具) →17:30賦歸【活動對象】一般民眾30名。(走讀海之濱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 請協助配合15歲以下的小朋友需要親子同行, 其中9歲以下的小朋友需要一對一的親友同行照顧, 請報名前自行安排, 謝謝!)【課程費用】謝謝您參加活動並支持NGO組織營運,大人小孩均一價每人100元(內含100萬旅平保險費;不含餐點、飲用水,交通請自理)【集合時地】13:10南鯤鯓代天府 (727台南市北門區鯤江里976號)【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2/6受理報名,額滿為止(歡迎親子參加)。【報名方式】線上報名https://www.sow.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6675,並來電06-2607259確認。【攜帶裝備】個人遮陽(遮陽帽/遮陽頭巾、吸濕排汗衣褲、運動鞋, 水陸兩用鞋尤佳), 相機, 小背包/背包套、防風外套、二截式雨衣、個人環保碗筷、足夠的行動水(天氣炎熱, 請 攜帶非一次使用容器)、水杯/廣口瓶、行程耗費體力請自行攜帶簡易食物(或可與大家 分享)。背包內裝之衣物及怕潮濕的物品,請用防水材料包好,防止下雨潮濕,另外, 可 自行攜帶淨灘個人裝備。【注意事項】1. 全程靜心, 重體驗, 不豪取, 除了人為垃圾影像什麼都不帶走, 除了腳印什麼都不留下, 不浸水(水不及膝)2. 進入海濱隊伍請依序前進,勿脫隊先行(尤其勿進入海濱高潮線以內)!垃圾請自行帶回。3. 行走在海之濱地處偏僻, 請自行接駁車準備, 謝謝!4. 行程中將短暫停歇,可自行攜帶點心或與同行夥伴分享【退費標準】1、活動前,如遇天災、路況受損等不可抗拒因素,致活動被迫取消(分會將於活動前一天晚上8時前以email通知),將退還90%活動費用,感謝您與我們共同分擔已發生之行政費用。活動費用100元(含)以下將全額退費。2、活動日七個工作天(含)前退出者,將酌收20%活動費用,退80%活動費用。3、活動日前六至一個工作天內退出者可轉讓名額,若無法找到轉讓對象將不退費(惟遞補參加者條件需符合活動辦法),活動當天因個人因素退出者,將不可轉讓名額及不退費。 因本會之特殊緣故致活動無法成行,請持繳費單據本會將辦理全額退費。選擇匯款退費者,將於退款金額中扣除匯款手續費用。

[台南分會] 【荒野X文化中心】12/4(日)荒野講座-親子低碳旅遊經驗談/楊宇助(台灣赤楊)
講座時間:12/4(日)14:30~16:30講座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B1會議室(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332號)講座主題:親子低碳旅遊經驗談分享者:楊宇助/台灣赤楊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親子一團導引員講題簡介:我們親子旅遊不出國、不去遊樂園、不住大飯店,卻總是帶回滿滿的回憶。如何用少少的花費,得到大大的體驗?如何在不增加太多環境負擔下,陪小孩發現台灣山海之美、鄉土之情?歡迎來聽聽我們如何帶孩子一起藉著打工換宿、低碳旅遊、志工體驗,陪他們度過一個難忘的童年。

[台南分會] 12/10(六】『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工作坊
農作耕地也是生物的棲地、廣大的自然棲地不只涵養水資源更是吸納極端降雨的「戰備海綿」友善的農作耕地不只是食物的產地,更是空氣中碳循環的重要中繼站氣候變遷不是遠在天邊的大事,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行為促成了極端氣候、破壞了生物的生存棲地,更影響農作物的生產環境,糧食危機已是目前全球的重要議題,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在餐桌上、在琳瑯滿目的食材中,哪些生產方式可能造成氣候變遷加劇?哪些食物是回歸自然循環,對環境更友善?透過哪些在地生產、在地消費的行動,能有效減少碳足跡?選擇吃什麼、思考怎麼吃,不只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對美好生活環境的追求~【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日 期】105年12月10日(星期六)【活動時間】09:00~16:00【地 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東區裕農路288巷15號)【參加對象】限荒野有效會員,想吃、愛吃、希望了解食物和氣候變遷有什麼關聯的人。 非會員歡迎加入會員後參加,加入會員網址:https://www.sow.org.tw/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set=1&id=1【活動費用】免費(午餐將統一幫大家訂購,採用自助餐方式,請自備碗筷,餐費每人$100元,當天繳交,剩餘款作為講師團隊之餐費。)【報名方式】線上報名https://www.sow.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6613,限額 30人,額滿為止。分會電話:06-2607259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 ~ 21:00 )【活動內容】 單元 主 題 互動篇 相見歡 地球篇 極端氣候帶來的糧食危機 棲地篇 減碳、降溫、調節充滿生物多樣性的友善耕作 實踐篇 美味午餐菜根談 家庭篇 從餐桌開始:吃出更好的未來 城市及個人篇 節能、綠景、自主創造城市中的可食天堂 分享篇 我們可以做什麼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親海小旅行,台南潟湖體驗趣-極西點尖仔尾沙洲之旅/文:白楊樹
沈澱了兩週,難以接受的心情稍有回復,走了近三年的台灣極西點尖仔尾沙洲不見了!訝異,驚悚,訝異的是這日子怎麼會來的這麼快,驚悚的是再一次見証大自然的力量,伙伴中一位二十多年前曾在此地駐守海防的大哥特地攜家帶眷的來到故地,當時海防班哨的駐地與遼闊的視野早已被高聳的水泥堤防所取代,離岸至少五十公尺且厚度兩百公尺的木麻黃"森林僅剩老弱殘兵為南來北往的侯鳥們堅守著,聽著一臉訝異神情的大哥訴說著當年督導海岸線的情境,當年漫步在沙灘上岸巡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相信他複雜的心情,我懂!親海小旅行這三年來,潮起潮落,浪翻浪覆,淘沙的速度遠遠超過入沙的速度,造成不平衡的海岸,若再不善待它,早晚一天,它將一次討回。此次行程大部份為來自高雄的伙伴,看著他們不分台南高雄努力淨灘為台灣海岸線努力的樣子,著實感恩!唉!連單眼相機都不忍卒賭的保留現場珍貴的照片,拍謝了!文:段成龍(白楊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