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崁頭山步道戶外解說推廣活動※

2018-10-11

※荒野台南崁頭山步道戶外解說推廣活動※  台南市東山區仙公廟崁頭山是台南荒野定點觀察好幾年的山區,因為位處於曾文水庫集水區,所以鮮少人為的開發破壞,生態豐富,是假日民眾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自然觀察健行有別於一般的登山健行活動,因步行速度緩慢,可細心的觀察大自然中動植物的生態,不同於一般登山的走馬看花,更能領略自然之美。【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 台南分會【活動內容】由荒野解說員帶領大家,輕鬆漫步崁頭山山徑,介紹沿途的動植物及其生態,欣賞大自然生態之美。【活動日期】107年10月20日(六)上午9:00~12:00。【活動地點】台南市東山區崁頭山(孚佑宮),崁頭山登山步道。【活動對象】 一般民眾 40名。(建議五歲以上小朋友,需親子同行)【課程費用】 謝謝您參加活動並支持NGO組織營運,大人小孩均一價每人100元 (內含100萬旅平保險費;不含餐點、飲用水,交通請自理)【集合時地】8:50仙公廟前停車場報到【報名日期】即日起至10/16受理報名,額滿(40人)為止(歡迎親子參加)。【報名方式】線上報名,並來電06-2607259確認。【攜帶物品】個人餐茶(午餐)、防護用品(遮陽帽、雨具及個人必備藥品)、觀察工具(放大鏡、望遠鏡、筆與筆記本),著長袖長褲,穿登山/運動鞋。【行車資訊】南二高六甲交流道下,經六甲轉174縣道,至橫路後再左轉175縣道往關子嶺方向,過碧蓮寺不久,直行至175線道與南99鄉道交叉口,右轉經仙宮廟牌樓上山即可抵達。【退費標準】1、活動前,如遇天災、路況受損等不可抗拒因素,致活動被迫取消,將退還90%活動費用,感謝您與我們共同分擔已發生之行政費用。活動費用100元(含)以下將全額退費。2、活動日七個工作天(含)前退出者,將酌收20%活動費用,退還80%活動費用。3、活動日前六至一個工作天內退出者可轉讓名額,若無法找到轉讓對象將不退費(惟遞補參加者條件需符合活動辦法),活動當天因個人因素退出者,將不可轉讓名額及不退費。 因本會之特殊緣故致活動無法成行,請持繳費單據本會將辦理全額退費。選擇匯款退費者,將於退款金額中扣除匯款手續費用。

[台中分會] 荒野週週見 彰化週五見--2018年10月第二場-你知道這些都是寶嗎?漫談非農地使用除草劑

2018-10-09

[台中分會] 台中第­二十四期自然觀察班

2018-10-09

台中第­二十四期自然觀察班                                  曾經,山林花草只是山林花草,多數人不曾佇足觀賞; 後來,山林花草有了經濟價值,於是她們的一生有了浩劫; 現在,我們要讓山林花草仍只是山林花草, 而我們卻已懂得欣賞她的美,感知她的天啟, 並了然人類與自然本是一體的陳年記憶……    【課程說明】本課程旨在引導學員藉由與大自然接觸,學習打開天眼,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進而投 入保護台灣自然生態的行列。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課程日期】107年11月24、25日(週六、日)及12月1及2日(週六、日) 【上課地點】室內課-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地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115號。 【課程對象】年滿20歲,認同荒野理念,對自然觀察有興趣者。 【招收人數】名額15人。 【課程費用】荒野志工550元、荒野會員650元、非會員850元(餐費、交通費自理)。 【報名日期】即日起接受報名,額滿為止。 【報名方式】1. 親至台中分會報名,地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115號。                   2. 電洽台中分會秘書(週一至週五09:00-21:00)。                   2-1電話:04-2206-8468                   2-2傳真:04-2201-1468(傳真後請再來電確認)                   2-3 E-mail:sowtc@wilderness.tw,(E-mail後請確認是否回覆收到)。 【繳費方式】報名後三日內,以劃撥、信用卡、或親至台中分會完成繳費手續,並完成繳交報名表,逾期未繳費視同放棄,名額由候補名單依序遞補,謝謝您的配合。 1. 劃撥帳號:18724292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劃撥繳費時請於劃撥單通訊欄位註明姓名及活動名稱,繳費後請來電告知確認。 2. 信用卡繳費:於https://www.sow.org.tw/faq/50/1690下載【信用卡及郵局授權轉帳單】,填妥表格後(請註明姓名及活動名稱),請傳真至04-22011468,再來電確認,以完成繳費手續,謝謝! 【退費標準】1. 開課前七個工作天〈含〉前取消者,將酌收20%課程費用,選擇匯款退費者,將於退款金額中扣除匯款手續費用。 2. 開課前六個工作天內取消將酌收50%課程費用,課程開課後取消則不予退費,亦不予保留費用至下期課程。 【注意事項】課程當日若中央氣象局發佈陸上颱風警報或豪雨特報等惡劣天候,課程將擇期舉辦。   【課程大綱】     日期 時間 地點 課程主題 課程簡介 11/24(六) 08:30-09:00 室內 報到 學員報到 09:00-12:00 室內 開啟認識自然的心門 引導學員打開回歸自然、探索天地的心眼。 14:00-17:00 室外 自然觀察的方法 啟發大家感官與心靈的覺知能力,當看、聽、觸、嗅、味等五覺變得敏銳時,就能吸收、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細微訊息,漸漸欣賞美麗的大自然。 11/25(日) 09:00-12:00 室內 我的自然觀察分享1 經由荒野解說員的訓練,由一般的五感轉化為不一樣的感官世界。荒野人的自然觀察體驗分享,過去與現在的不同。 14:00-17:00 戶外 自然觀察戶外課 邀您一起來感受山川草木,鳥獸蟲魚,日月星辰的神奇魔力。 12/01(六) 14:00-17:00 室內 外來種 認識外來種對環境的危害,以及環境守護與棲地保護的實際行動。 18:30-21:00 戶外 超視覺感官:夜間觀察 夜晚是個神祕的世界,不單是活動的生物不同,我們的感官也不一樣,一起來體驗吧! 12/02(日) 09:00-12:00 室內 我的自然觀察分享2 經由荒野解說員的訓練,由一般的五感轉化為不一樣的感官世界。荒野人的自然觀察體驗分享,過去與現在的不同。 13:30-15:00 室內 荒野人的生物課 透過荒野人深入淺出的解說,簡單的生物課,打開生物的科普之門。讓生物學不再是一門難以接觸的世界。 15:00-18:00 室內 沉澱、分享 沉思、沉澱,所有的感動與收穫將化作一股想與人分享的衝動。        【報名表】   姓名 性別 生日 身分證字號 聯絡電話 (手機) 連絡電話 (H) 荒野會員             □是□否 是否具有志工服務手冊: □是□否 學歷 (請填代號如附註):   職業別 (請填代號如附註):   聯絡地址: E-mail:   FB帳號: 如何得知此活動訊息: □荒野快報□荒野網站□親友介紹 □電子郵件□宣傳DM  □其他 是否曾參與荒野主辦的活動:□是□否   參與活動名稱:   是否有開車:□是□否 是否可共乘:□是□否 可提供共乘車位:位 參與的動機與期望:                   附註: 一、學歷分類代號:1【國中 (含以下)】  2【高中職】  3【專科】  4【大學】  5【碩士】                   6【博士】 二、職業別代號:1【退休公教人員】  2【現職公教人員】  3【工商企業人員】  4【醫療人員】             5【家庭主婦】  6【學生】  7【其它】

[台中分會] 12/9-霧 冬 放 輕 鬆~自然體驗活動

2018-10-09

   12/9霧 冬 放 輕 鬆~自然體驗活動    安 靜 的 溪 水 流 過 翠 綠 的 青 苔 冰 涼 的 風 穿 過 透 明 的 葉 脈 草 叢 中 的 昆 蟲 們 一 片 慵 懶 休 息 是 為 了 走 更 遠 的 路 秋 收 ~ 冬 藏 ~ 只 為 了 明 年 的 春 暖 花 開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活動日期】107年12月09日(星期日)早上8:30~下午3:30。 【活動地點】台中市霧峰區桐林村。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歡迎親子同遊,合計40名。 【活動內容】溪谷生態體驗。 【集合時地】107年12月09日(星期日)早上8:30,(霧峰-中興大學葡萄中心-台中市霧峰區民生路              413號),請在報到前,務必在經過的霧峰吉峰路台糖加油站,上完廁所。 【活動交通】自備交通工具前往集合地點整隊出發或至集合地點併車。 【活動費用】會員300元,非會員350元(不含午餐、交通,因為名額有限,孩童與大人同價)。 【報名日期】即日起受理報名,名額30人,額滿為止,請以電話報名或親洽台中分會(每通電話限報四位名額),並備妥活動報名者之身分證字號、聯絡方式及出生年月日等資料,恕不接受當日現場報名。電話04-22068468 (週一~週五9:00~21:00) 傳真:04-22061468,E-MAIL:sowtc@wilderness.tw 【繳費方式】電話報名確認後三日內,以劃撥、信用卡或親至協會繳費;未在報名後三日內繳費者視同棄權,名額由候補者遞上,謝謝您的配合!                     ●劃撥帳號:18724292,抬頭: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繳費確認:信用卡方式繳費或劃撥繳費(於收據上註明姓名及活動名稱後始傳),傳真後請立即來                                             確認,以完成繳費手續,謝謝! 【退費標準】 報名後七天內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100元;             報名後第八天起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50%;             活動前一星期通知取消者,恕不退費; 【活動延期】活動當天,若因中央氣象局發佈陸上颱風警報或豪雨特報等惡劣天候,則活動延期至107年10月07日{週日},恕不退費。 【注意事項】因活動地點為溪谷,請著運動涼鞋、或另攜帶可替換的鞋子。 【攜帶物品】午餐、飲水、雨具、帽子、筆記本、筆、圖鑑、望遠鏡、防蚊液。  ◎    完成報名手續者,於活動前會接獲「活動行前通知單」,請於接獲後回覆作確認,活動前將不再另行通知。

[台中分會] 2018社頭秋季之饗宴自然體驗活動

2018-10-09

2018社頭秋季之饗宴˙自然體驗活動 秋風開起了變裝舞會,揮揮魔法棒讓大地都換上了秋裝。 台灣欒樹串起黃花紅實,替大地編織秋日專屬的金黃色地毯。 一瓶瓶櫻桃酒染紅了楓葉,為了秋日的到來,舉杯祝賀。 而實圓飽滿的無患子忙著洗滌夏季的悶熱,做好準備,好迎接秋季的涼爽。 走吧!讓我們走入十八彎古道一探究竟,揭開秋風帶來的浪漫饗宴。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彰化分會籌備處 【活動時間】2018年11月10日,星期六,09:00~15:00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歡迎親子同遊。名額30名。 【活動內容】十八彎古道之自然體驗 【集合時地】2018年11月10日,09:00,清水岩生態展示中心前 【活動交通】自備交通工具前往集合地點 【活動費用】會員300元,非會員350元 (不含餐飲、交通) 【報名日期】即日起受理報名,額滿為止。                                             請以電話報名或親洽台中分會(每通電話限報4位名額)。 報名請備參加者身分證字號、聯絡方式及出生年月日等資料,恕不接受 現場報名。 【報名專線】電話04-2206-8468(週一~週五09:00~21:00) 傳真:04-2201-1468                                            E-mail:sowtc@wilderness.tw 【繳費方式】電話報名確認後三日內,以劃撥、信用卡或親至協會繳費;               ˙未在報名後三日內繳費者視同棄權,名額由候補者遞上,敬請配合!                                                  ˙劃撥帳號:18724292,抬頭: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通訊欄註明活動名稱與活動參加者姓名。                 ˙繳費確認:信用卡方式繳費或劃撥繳費(於收據上註明姓名及活動名稱)傳真或來電或MAIL告知確認,以完成繳費手續,謝謝! 【退費標準】報名後七天內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100元;                                報名後第八天起通知棄權者,酌收行政費50%;                                             活動前一星期內通知取消者,恕不退費。                                活動當天,若因中央氣象局發佈陸上颱風警報、豪雨特報等惡劣天候,活動則延期。 【注意事項】1.活動場所無餐飲,請自備行動糧午餐及飲用水;                                              2.攜帶物品:雨具、帽子、筆記本、筆、防蚊液。 □     完成報名手續者,於活動前一周會接獲「活動行前通知單」,請於接獲後回覆作確認,活動前將不                再另行通知。(活動前三日如未接獲通知單,請電洽台中分會)    

[台中分會] 荒野台中分會21周年 守護百年老樹@台中公園 2018.10.21

2018-10-05

荒野台中21週年 守護百年老樹@台中公園 仲秋遊臺中公園 曳杖芳墩上。閒情戀夕暉。 辭枝憐葉落。臨沼羨魚肥。 斷硬嗟雙鬢。殘荷撲滿衣。 莫愁歸去晚。涼意入苔磯。   日治時期詩人 張德豊  日治時代興建的台中公園在近百年後,於1999年將湖心亭列為台中市定的古蹟 百年來,除了老建築,老樹屹立不搖,人隨著時間老去更迭 故事 總是會被留下 有詩人的吟詠 有作家的書寫 有攝影者的影像紀錄 老樹 如果會說話 一定能告訴我們許多精彩 老樹 雖然不說話 就讓我們來為他們說說話 說說這百年來的孤寂與風華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 【活動日期與時間】107年10月21日(星期六) 09:00-12:00 【活動地點】台中公園與光復國小外操場- 24.144902, 120.682288 【活動方式】與老樹一起慶生、護樹行動劇、老樹下玩密室逃脫、攤位互動體驗 【集合時地】09:00台中市光復國小外操場 跟我們一起幫荒野台中分會慶生 【對象人數】愛樹、愛荒野的你  預計300人 【活動流程】09:00-09:20     開幕/荒野台中生日快樂 09:20-09:50     護樹行動劇演出 09:50-12:00     老樹下玩密室逃脫、攤位互動體驗 【報名方式】帶著看老朋友為荒野慶生的愉悅心情 現場報到即可 【報名費用】免費 【注意事項】 ◎老樹下玩密室逃脫解謎活動中,需要自備一個可讀取 QRcode 的行動裝置,才能讓活動順利進行喔!(一個家庭一個行動裝置即可…) 【自備物品】參加者請自行保險、自備水壺、活動進行文具(筆、紙)、防曬及個人藥品。 【連絡諮詢】荒野台中分會04-22068468、sowtc@sow.org.tw、台中市北區育德路115號 【交通方式】為節能減碳與停車方便 鼓勵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24.144902, 120.682288

[高雄分會] 【會議通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國道7號高雄路段計畫」第21次延續會議會議通知

2018-10-05

公告會員、志工,欲代表分會出席發言者,需先取得分會長同意並提供發言內容予分會秘書紀錄

[台東分會] 荒野保護協會與國際學者合作,十二年淨灘數據首登國際期刊

2018-10-04

【新聞稿】荒野保護協會與國際學者合作,十二年淨灘數據首登國際期刊  淨灘是臺灣近年全民熱門的環境守護行動,但從汙染治理的角度,臺灣海灘上的人造廢棄物的研究論文,歷年來只有三篇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上,且僅限於北海岸、高雄、臺南區域性的調查,少有跨縣市、長時間的累積數據。為了推動完整的調查研究,荒野結合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教授華博諾(Bruno Walther)、臺灣大學地質系研究員孔燕翔(Alexander Kunz),及本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將2004年至2016年眾多單位累積的541筆的淨灘數據,分析成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海洋汙染學誌》,為臺灣的海岸廢棄物研究站上國際舞台,也提供臺灣海洋汙染與環保政策上,一個新的對話基礎。   本論文全名為「歷時12年的大範圍公民科學資料分析臺灣海岸廢棄物的種類與數量」(Type and quantity of coastal debris pollution in Taiwan: A 12-year nationwide assessment using citizen science data )以嚴謹的學術分析臺灣海岸廢棄物情況。重點如下: *分析全國541筆由淨灘團體與個人協助收集的數據,資料期間涵蓋2004-2016年(12年),垃圾總數量為904,302件、重量達到131,358公斤。 *其中90.8%為完全塑膠或是部分為塑膠材質,最常見的前5項垃圾分別為塑膠提袋、塑膠瓶蓋、免洗餐具、漁業用具與吸管。 *學者採用兩種不同統計分析方式,認為臺灣本島每公里海岸線上約2,730-5,937件、417.2-831公斤的垃圾。 *長期來看臺灣海岸汙染程度與周邊國家類似,唯臺灣政府與民間近年陸續推動之擴大淨灘、一次用塑膠垃圾減量等倡議與廢棄物政策,未來應可持續由海岸垃圾監測來評估政策效益。 ●跨越合作障礙、民間環團與環保署攜手恢復潔淨海洋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荒野保護協會持續十數年推廣淨灘與海洋廢棄物監測,本次科學論文發表代表的是,無數志工與眾多友團夥伴在烈日下付出汗水的成果。去年(2017)與公民團體及環保署共組海廢治理平台後,也致力於推動建立國家級的海廢調查計畫。今年欣然樂見環保署與地方政府跨越合作障礙,共同啟動每季一次的海廢組成與保特瓶來源國調查,並建立官方的開放資料平台。以上種種政策的推動歷程與進行中的階段性減塑政策也都被收錄於這篇論文,讓全世界知道臺灣正在為潔淨地球與大海盡一份心力。劉月梅理事長也期許未來官方與民間能持續攜手合作,建構更完整、長期與大範圍的海洋汙染監測資料,作為政府制定海廢減量政策時的有力依據。 ●東亞的國際海廢研究論文缺口,臺灣終於補上本篇論文的主筆,華博諾博士表示: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全球熱門的環境科學調查方式,透過精細設計、簡單上手的實驗設計,培訓關注議題的在地民眾成為一位位公民科學家,可以突破過去學術研究只由專業人士進行野外調查的時空限制,以有限的預算與資源,收集到質量兼具的田野數據。本調查由無數公民科學家在2004年10月至2016年12月之間收集與分類台灣本島海岸及部分離島與外島周圍的海洋垃圾數據,這是公民科學家如何長時間大面積收集有價值數據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針對12年間541個淨灘活動的分析結果顯示,淨灘撿拾到的廢棄物在數量上有64%為塑膠,27%是塑膠與其他材質混合;臺灣本島海岸線現存的垃圾量大約介於370萬至790萬件,560至1,110公噸之間。 孔燕翔博士在2016年曾與華博諾共同發表臺灣首篇沙灘中的微塑膠研究,孔博士認為海洋塑膠是全世界僅次於氣候變遷的熱門環境議題,而東亞目前被學界認定是全球海洋塑膠最大的排放源與重度汙染區,相較於日、韓與中國傾力投入相關研究,臺灣卻鮮有論文發表。雖然環保署今年開始累積官方監測數據,但本篇以公民科學的方式,預先提供國內外學者關於臺灣海岸汙染現況的整體描繪,以及一個可以相互比較的基礎。 ●全球塑膠汙染影響深遠,臺灣研究不能缺席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表示:由於本文的發表,提昇了臺灣在累積海洋廢棄物數據多年後的國際議題能見度。日前國際研究團隊針對全球20個貢獻最多塑膠進入海洋的國家多位於亞洲沿海,而臺灣在廢棄物管理、資源回收與循環經濟等領域,累積許多周邊國家所缺少的發展歷程與產業經驗,因此議題上,國內產官學界未來應積極串聯合作,對外發聲。除此,荒野保護協會今年仍持續舉辦「國際淨灘行動─2018愛海無句海洋倡議」,自9月起陸續在全臺灣舉行淨灘與教育推廣活動,吸引許多知名企業、團體和個人加入響應,12月時也將公布整年度的倡議成果。 國際淨灘活動相關資訊:https://www.sow.org.tw/blog/37/20180702/6202 論文作者資訊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助理教授 華博諾(Bruno Andreas Walther) alex.kunz101@gmail.com臺大地質系 研究員 孔燕翔(Alexander Kunz) bawalther2009@gmail.com荒野保護協會 海洋守護專員 胡介申 jason@wilderness.tw期刊資訊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海洋汙染學誌),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IF = 3.241),為全球海洋汙染領域最具公信力的科學期刊之一,在污染科學領域160本學術期刊中名列第17,在海洋學領域150本學術期刊中名列第20。論文將於10月出版之紙本刊物《海洋汙染學誌》(第135卷, 862-872頁)*線上論文網址(僅有摘要,閱讀全文須付費)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18.08.025

[花蓮分會] 【新聞稿】荒野保護協會與國際學者合作,十二年淨灘數據首登國際期刊

2018-10-04

     淨灘是臺灣近年全民熱門的環境守護行動,但從汙染治理的角度,臺灣海灘上的人造廢棄物的研究論文,歷年來只有三篇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上,且僅限於北海岸、高雄、臺南區域性的調查,少有跨縣市、長時間的累積數據。為了推動完整的調查研究,荒野結合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教授華博諾(Bruno Walther)、臺灣大學地質系研究員孔燕翔(Alexander Kunz),及本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將2004年至2016年眾多單位累積的541筆的淨灘數據,分析成論文,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海洋汙染學誌》,為臺灣的海岸廢棄物研究站上國際舞台,也提供臺灣海洋汙染與環保政策上,一個新的對話基礎。   本論文全名為「歷時12年的大範圍公民科學資料分析臺灣海岸廢棄物的種類與數量」(Type and quantity of coastal debris pollution in Taiwan: A 12-year nationwide assessment using citizen science data )以嚴謹的學術分析臺灣海岸廢棄物情況。重點如下:  *分析全國541筆由淨灘團體與個人協助收集的數據,資料期間涵蓋2004-2016年(12年),垃圾總數量為904,302件、重量達到131,358公斤。 *其中90.8%為完全塑膠或是部分為塑膠材質,最常見的前5項垃圾分別為塑膠提袋、塑膠瓶蓋、免洗餐具、漁業用具與吸管。 *學者採用兩種不同統計分析方式,認為臺灣本島每公里海岸線上約2,730-5,937件、417.2-831公斤的垃圾。 *長期來看臺灣海岸汙染程度與周邊國家類似,唯臺灣政府與民間近年陸續推動之擴大淨灘、一次用塑膠垃圾減量等倡議與廢棄物政策,未來應可持續由海岸垃圾監測來評估政策效益。  ●跨越合作障礙、民間環團與環保署攜手恢復潔淨海洋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荒野保護協會持續十數年推廣淨灘與海洋廢棄物監測,本次科學論文發表代表的是,無數志工與眾多友團夥伴在烈日下付出汗水的成果。去年(2017)與公民團體及環保署共組海廢治理平台後,也致力於推動建立國家級的海廢調查計畫。今年欣然樂見環保署與地方政府跨越合作障礙,共同啟動每季一次的海廢組成與保特瓶來源國調查,並建立官方的開放資料平台。以上種種政策的推動歷程與進行中的階段性減塑政策也都被收錄於這篇論文,讓全世界知道臺灣正在為潔淨地球與大海盡一份心力。劉月梅理事長也期許未來官方與民間能持續攜手合作,建構更完整、長期與大範圍的海洋汙染監測資料,作為政府制定海廢減量政策時的有力依據。  ●東亞的國際海廢研究論文缺口,臺灣終於補上本篇論文的主筆,華博諾博士表示:公民科學(Citizen Science)是全球熱門的環境科學調查方式,透過精細設計、簡單上手的實驗設計,培訓關注議題的在地民眾成為一位位公民科學家,可以突破過去學術研究只由專業人士進行野外調查的時空限制,以有限的預算與資源,收集到質量兼具的田野數據。本調查由無數公民科學家在2004年10月至2016年12月之間收集與分類台灣本島海岸及部分離島與外島周圍的海洋垃圾數據,這是公民科學家如何長時間大面積收集有價值數據的一個很好的例子,針對12年間541個淨灘活動的分析結果顯示,淨灘撿拾到的廢棄物在數量上有64%為塑膠,27%是塑膠與其他材質混合;臺灣本島海岸線現存的垃圾量大約介於370萬至790萬件,560至1,110公噸之間。 孔燕翔博士在2016年曾與華博諾共同發表臺灣首篇沙灘中的微塑膠研究,孔博士認為海洋塑膠是全世界僅次於氣候變遷的熱門環境議題,而東亞目前被學界認定是全球海洋塑膠最大的排放源與重度汙染區,相較於日、韓與中國傾力投入相關研究,臺灣卻鮮有論文發表。雖然環保署今年開始累積官方監測數據,但本篇以公民科學的方式,預先提供國內外學者關於臺灣海岸汙染現況的整體描繪,以及一個可以相互比較的基礎。  ●全球塑膠汙染影響深遠,臺灣研究不能缺席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胡介申表示:由於本文的發表,提昇了臺灣在累積海洋廢棄物數據多年後的國際議題能見度。日前國際研究團隊針對全球20個貢獻最多塑膠進入海洋的國家多位於亞洲沿海,而臺灣在廢棄物管理、資源回收與循環經濟等領域,累積許多周邊國家所缺少的發展歷程與產業經驗,因此議題上,國內產官學界未來應積極串聯合作,對外發聲。除此,荒野保護協會今年仍持續舉辦「國際淨灘行動─2018愛海無句海洋倡議」,自9月起陸續在全臺灣舉行淨灘與教育推廣活動,吸引許多知名企業、團體和個人加入響應,12月時也將公布整年度的倡議成果。 國際淨灘活動相關資訊:https://www.sow.org.tw/blog/37/20180702/6202  論文作者資訊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 助理教授 華博諾(Bruno Andreas Walther) alex.kunz101@gmail.com臺大地質系 研究員 孔燕翔(Alexander Kunz) bawalther2009@gmail.com荒野保護協會 海洋守護專員 胡介申 jason@wilderness.tw 期刊資訊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海洋汙染學誌),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 IF = 3.241),為全球海洋汙染領域最具公信力的科學期刊之一,在污染科學領域160本學術期刊中名列第17,在海洋學領域150本學術期刊中名列第20。論文將於10月出版之紙本刊物《海洋汙染學誌》(第135卷, 862-872頁)*線上論文網址(僅有摘要,閱讀全文須付費)https://doi.org/10.1016/j.marpolbul.2018.08.025

[台中分會] 荒野彰化籌備處--來彰化玩綠色生活地圖 2018年活動 20181117

2018-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