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東分會] [荒野週五誠品見] 9/18 (五) 19:00~21:00 守護台灣真海岸公益講座-【還島】紀錄片映演
把藍色還給天空,把綠色還給大地把生命還給海洋,把希望還給臺灣把美麗的島嶼還給下一代如果你有一次的機會,細心的認識你家鄉的海洋,你會選擇用什麼方式?如果能有一次的機會告訴你的孩子,我們的家鄉長什麼樣子,你會說些什麼?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TAMEE)七年來持續沿著海岸線徒步環島,引領國人認識台灣的海洋與海岸,至今至少徒步環台海岸四圈以上,看到了台灣海岸的美麗壯闊,也看到人類肆意污染破壞海洋環境的真實的面貌。時間:9月25日 晚上 7:00~9:00地點:誠品二樓講師:郭兆偉海洋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

[台東分會] [2015/9/18] 開啟兒童的哲思:如何和小孩討論一本書 董慧芳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推廣講師
講者:董慧芳 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推廣講師不只是「說故事」而已──在孩子們的對話裡我所扮演的角色第一次說故事給小孩聽之後,我總是在想:除了故事,我還能給孩子們什麼?這些故事對他們有幫助嗎?如何讓他們更喜歡這些故事?想著想著,我開始記錄自己說故事時小聽眾們的反應。我發現:讓我的小聽眾被故事吸引固然很有成就感,但孩子們在聽故事之餘所發生的對話卻帶給我更多驚喜。我開始觀察這些精采有趣的對話如何發生,也因此對「說故事」有了跟以往不同的想法,對「說故事」這個角色有了不同的認知……日期:9月18日(五)時間:晚上7:30~21:00地點:台東分會二樓(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人人都可以是志工-洪欀皊(海芋)
人人都可以是志工 文/洪欀皊(海芋)當了父母以後,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以外,就是在孩子身上打轉,所以剛開始我和很多爸爸媽媽們一樣,會報名荒野入門志工是因為要讓孩子可以進入親子團,但在志工學習的階段,我發現了,我應該為了自己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在荒野入門志工見習接觸的各群組中,每一群組都有他背後成立目的及特質,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解說組的定觀活動,從鄰近的社區公園到國家風景區,解說員生動活潑的介紹及深入的生物觀察,讓原本對週遭木訥的我,開啟了五感大門;綠色生活地圖組穿梭在城市的巷弄、荒煙蔓草的秘密基地,探索在地人文感動、感受在地文化滋養,開啟了生活綠色門;海洋組在海洋教育推廣活動中不遺餘力,臺灣四面環海,我卻從來都不知道他真正的面貌,在「還島」的記錄片中,看到了一群人用67天徒步環島方式,讓我更了解臺灣海洋面臨甚麼樣的問題以及可以怎麼樣去保護他,打開了守護海洋的心;環境培力組從政策案、法律案及開發案事前的功課、準備,到實際上戰場的公聽會等等,對環境議題的推動,無不在培養自己的實力,捍衛家園;還有在各領域的達人來分享對環境友善的講座、與地球脈動同步之紀錄片播放與導讀….等等;在荒野志工的見習過程中,除了課程的多樣化及豐富度外,荒野的每個志工都好熱情,志工本是無給職,且是在社會架構中最沒有利害關係,但大家無為奉獻、付出,也讓初進荒野不安的我,可以敞開心胸很快和大家融入打成一片。原本進入荒野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可以順利進入親子團,但事與願違,孩子進不來,他的媽媽卻一股腦的栽進來,從對周圍環境冷漠的態度轉變為熱情、積極尋找想瞭解的答案、主動參與荒野課程並回家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內心想法,可能孩子從媽媽每天小小的變化,偶爾孩子也能讓我感覺他也在改變,會主動和我一起尋找事情答案,雖然孩子的改變,僅是那一小步,但我深信黑琵分會長曾經說過的:「今天我們灑下的種子,雖不知何時會發芽,但只要相信並持續去做,一點一滴累積能量,自然而然會冒出芽來」。最後,我用一首詩,來表達在荒野見習這段日子的感受並期許自己能在荒野志工這條路上, 永遠沒有止息,也和大家共勉。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從心相逢的荒野之旅-莊博程(蘋果樹)
從心相逢的荒野之旅 文/第四期入門志工-莊博程(蘋果樹)加入荒野保護協會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之前對荒野這個團體只有陌生,只因為我弟的一句話:『這裡很好玩,但是怎麼樣的好玩,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形容』,更讓我開始對荒野產生一種好奇感,也因此種下了這段和荒野結緣的奇幻旅程。當初先嘗試著上荒野網站加入會員作初步了解,但一開始接觸時只感到眼花撩亂,感覺好像有很多寶藏資源可以看,卻不知從何而入,心中的疑惑仍無法得到完整解答,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封訊息寫著:『想知道荒野在做甚麼嗎?想知道荒野在玩甚麼嗎?』這樣幾句的話語再次觸動了我埋藏心底的那份好奇心,於是排開所有行程,帶著緊張害羞的心情報名了荒野入門志工訓,而藏在心中的那份謎底,也隨著在這次上課過程中終於解開我心中荒野之謎。 一上課就遇到酷酷的黑狼(鄭家雄),打開話匣子才發現荒野『人』是如此熱情,荒野『情』是如此廣闊,荒野『味』是如此自然,就是因為荒野人情味這麼濃厚,就像回到家看到家人般那樣輕鬆寬心,一開始就讓人愛上了。經由夥伴帶領打開五感,經由解說定觀了解到周圍常經常被忽略的環節,經由夥伴引導及分享,對環境的覺察力及敏感度也慢慢隨之提高,開始意識到和自己息息相關的環境議題,並覺察到我們周遭大自然正在發生的美麗與哀愁。在荒野你所獲得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感動或感觸,每次參加活動,驚喜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小地方,等著你細心發現及感受。例如在安平水鳥公園和夥伴席地而坐一起談天說地的同心互動;聽棲地組長花蝴蝶(林清耀)說著守護棲地的故事;還有海洋組白楊樹(段成龍)和藍默蝶(楊慧珍)夫妻述說他們一步一腳印從心出發體驗台灣海洋的旅程經過,從不同角度讓我對這塊土地有更多的體會;另外也從河烏(張讚合)老師的演講中,感受到環境培力組當初左保水源地右護空污案的那種捨我其誰的意氣奮發;接著還有聽著台南分會守護諸羅樹蛙的那段精彩保衛戰的歷史等等。信手拈來的都是一篇篇精彩的故事,聽完這些達人的故事,再親身去走過一遍,更讓人有著深深的感觸,也才明白到環境議題真的是身為地球一份子的人類需要有的責任及義務,意識到除了善待自己,也需善待身旁的人事物。 這段入門志工訓的時間,在老鷹(蔡木隆)、梅子(王梅子)、黑狼(鄭家雄)等等重量級引導員以及各個群組的組長及轄下解說員的引領下,一步步打開心眼及眼界,也讓我有了更多省思,原來自己內心深處也曾有一片荒野,但隨著長大有著太多想法給束縛住,總是每天庸庸碌碌過日子及加上快速生活步調,讓心中那一畝荒地已被塵封多年,藉著這次的自我覺察,從『心』出發,除了感受到童心的快樂,也找到許多同心的夥伴,並且重新調整人生步划,不再只有忙碌,留些空白時間給自己停下或放慢腳步用不同角度欣賞身旁的人事物。這樣心境改變並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總言之,解開心中太多的但是及可是,跟著良善感覺走,就會發現原來荒野是藏在自己的心中,只要願意放開心,就能感受到它的熱情呼喚。夥伴們,你也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喚了嗎?加入荒野,相信你也能和我一樣找到藏在心中許久的荒野秘密基地喔!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人物誌】守護三崁店諸羅樹蛙的溫柔勇士-土撥鼠/謝忠良
為諸羅樹蛙奔走 催生三崁店定點觀察台南分會編採志工:文:陳芃僖/松鼠 照片提供:李燕萍/加非時光認識荒野1995年我還是學生時,徐老師到學校社團演講,提到將成立荒野保護協會,所以對荒野留下印象,也很有好感。當時還是女朋友的太太,在台北參加荒野自觀班,在台南的我,北上時也跟著去。因為自己大多時間都在台南,便就近到崁頭山賞鳥做自然觀察,機緣下遇到台南分會的志工,接觸到荒野的訊息,才知道荒野有台南分會。開始參加新營聯絡處第一期自然觀察班,接著上第二期解說員訓練班。謝忠良(土撥鼠)搶救諸羅樹蛙2007年春天收到一封Email,新營聯絡處的夥伴林存盛 (自然名:莫氏樹蛙)號召去三崁店搶救諸羅樹蛙。那時候台糖與建商已經開挖了兩公頃的地,台糖對外表示三崁店糖廠即將開發,所有想要搶救諸羅樹蛙的人必須在兩天內將所有的蛙移走,這是我第一次踏進三崁店,也是第一次知道有諸羅樹蛙的存在。那時候幾乎天天都到三崁店對面的舊糖廠辦公室開會,討論如何保住三崁店,也必須面對移走樹蛙後如何安置的問題。三崁店位於鹽水溪中游地段,相關人員也試著到鹽水溪上下游尋找適合的安置地點,但始終都沒有三崁店理想,原因是三崁店有大量次生林,地勢低漥,是片容易積水的棲地環境,很適合蛙類。後來地方NGO取得共識,決定就地保留物種,也開始一連串的守護活動,讓三崁店的環境議題曝光。我們還到台北召開記者會,邀請當年荒野祕書長施純榮、棲地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諸羅樹蛙命名者師大呂光洋教授一起發聲,促使成為全國性議題,公視也特別製作了三崁店特輯。護蛙守護為諸羅樹蛙奔走我們又到台南縣政府陳情開會,會議由蘇煥智縣長主持,當時因為縣政府認為台糖與建商依法行事開發,並無不妥。會議決議諸羅樹蛙須遷離三崁店,移地安置,並提供三崁店附近一塊公有地,作為諸羅樹蛙永久安置地。但經過評估,該地自然條件並不適合樹蛙生存,於是分會秘書陳忠俊(小草)與台南社大代表一起到市民代表會陳情,所幸市民代表會決議通過讓三崁店成為自然公園,保留諸羅樹蛙物種。市代會主席更親自與縣長溝通,表達市代會的決議。縣長請市公所提供地,與台糖交換,以地換地成功的話就可以,無奈這一事件又因此耽擱,但也因為大家奔走抗爭,台糖不敢貿然動工,因此停工快一年。三崁店成為定點觀察點當時分會長林雅茵詢問分會內的夥伴,若要守住三崁店,分會要以什麼樣的角色跟立場介入三崁店這個環境議題。於是分會建議總會將三崁店納入定點觀察點,總會當時也期許各分會有在地力量守護在地棲地。分會先成立棲地籌備組,分會長請我擔任籌備組組長,籌備組後來也正式成為棲地組,2008年三崁店成為台南分會解說組的定點觀察點,開始一個月一次的定觀活動,舉辦對外推廣活動。因為三崁店是三不管地帶,一直不斷被丟棄大小型垃圾,數量非常龐大,亟需人手清理,所以每年4月地球日活動,特地選擇三崁店為活動地點,順便進行棲地工作假期。移除亞錦的開端2009年林務局重新檢討保育類動物名單,諸羅樹蛙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三崁店為重要棲地,開發不能觸犯保育法,台糖開發的困難度增高了,建商就與台糖解約,停止開發三崁店。同年我去上了亞洲錦蛙防治班,那時歸仁、關廟、仁德出現零星亞洲錦蛙的蹤跡,亞洲錦蛙是外來種,最早在1999-2000年底於高雄林園被發現,出現在台灣的原因可能是成蛙躲藏在東南亞進口原木中,或者是從寵物市場流出,那時第一次知道在台灣有亞洲錦蛙這樣的物種,接受培訓完後可以自己做調查、通報。2011年分會鄉土關懷小組長阿凱,到三崁店自然觀察意外拍到亞洲錦蛙,阿凱與其他夥伴第一時間告知我,我後來也實際遇到亞洲錦蛙,但數量是零星個位數,推測應該是從鹽水溪上游的關廟等地蔓延到中游的三崁店。2012年去三崁店,沒想到整個棲地都是亞洲錦蛙的聲音,諸羅樹蛙的叫聲都被蓋過,當地居民還問我是不是牛蛙入侵。請教真理大學莊孟憲老師如何解決亞錦數量過多的問題,莊老師建議因三崁店並非開放型的棲地,範圍也固定,建議採用移除的方式來解決,於是開始邀請志工一同參與,尤其在下大雨亞錦數量特別多的時候,大家都出發去移除。最有印象的回憶曾經有一個早上出動十個志工去撈亞錦的蝌蚪,總覺得已經撈很久很多了,帶來的容器都快裝不下,可是水溝還是滿滿的蝌蚪。這幾年覺得亞洲錦蛙的繁殖力實在可怕,撈蝌蚪也可能誤撈到小雨蛙、諸羅樹蛙的蝌蚪,風險也比較大,因此改變移除策略,選擇在下大雨的時候去移除母蛙跟公蛙,因為亞洲錦蛙喜歡在下雨的時候舉辦集團婚禮,通通都會跑出來,是最適當的時機。2012年某次夜晚下大雨,自發性地跟兩、三位志工去移除,多到抓不完,隔天就想說號召志工來幫忙,來了十多個熱心的伙伴,沒想到當天晚上無雨也無蛙,只抓到一隻,來的人都比蛙多,實在是很不好意思。始終如一台南親子團炫蜂團曾經在三崁店種下一排苦楝樹,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怪手輕鬆一挖,幾十年老樹瞬間消失,小朋友種下的樹苗要長大卻要長時間等待,讓他們知道守護環境的艱辛。三崁店是個有意義的地方,保留了諸羅樹蛙這個珍貴物種,加入荒野志工後,一起守護三崁店,獲得永遠比付出多,也學習到很多,特別是環保團體進行環境運動中會經歷到很多事情。李偉文醫師說,環保觀念雖然人人都有,但是要把觀念實現復諸行動又是另一個層面的任務,未來我有餘力,仍然會繼續守護三崁店,守護諸羅樹蛙。始終如一文章來源:悅讀荒野https://sownewsreport.wordpress.com/2015/09/14/%E4%BA%BA%E7%89%A9%E5%B0%88%E8%A8%AA%E5%AE%88%E8%AD%B7%E4%B8%89%E5%B4%81%E5%BA%97%E8%AB%B8%E7%BE%85%E6%A8%B9%E8%9B%99%E7%9A%84%E6%BA%AB%E6%9F%94%E5%8B%87%E5%A3%AB-%E5%9C%9F%E6%92%A5%E9%BC%A0/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人物誌】賴麗舟/金魚草,荒野與我,一切都是因孩子而起……
台南分會編採志工 文:黃德秀/甘蔗起緣荒野「會認識荒野,都是為了孩子。」這是一常在荒野親子團夥伴之間聽到的一句話,對於目前擔任荒野台南分會綠活圖組長、兒童長陪召集人的金魚草來說,也是如此。金魚草金魚草回憶著說:「96年常在孩子就讀的幼稚園裡看到一位爸爸,放學來接女兒時會應女兒的要求,在校園裡拿著繪本為女兒說故事。當時我心裡想,多特別的一位爸爸啊!幾次閒聊之後,得知他正在籌備荒野炫蜂團,一個帶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動的團體,而當時的這位爸爸正是南一炫蜂團的創團團長劉家彰(天空藍)。這樣的活動方式很吸引我,只是孩子當年還未符合入團年齡,而等待的其間也一直聽聞其他已入團的家長述說炫蜂團多麼地搶手,終於,苦等兩年後孩子合乎入團年齡,順利地進入了炫蜂團,這也就此開始了我與荒野的緣分。」當炫蜂團團長的丰姿續緣荒野荒野,是一個以志工為主的團體。在一個志工團體中,志工們往往因為已經達成了原本加入時的動機或期許,便會離開,這樣的現象在荒野親子團中更是如此,但是金魚草卻在孩子長大離團了之後,依然繼續在荒野擔任幹部,為何她現在還能夠持續在荒野付出呢?金魚草這樣說:「親子團最會感動人了,第一年進入親子團就當個大蜂,看著無私、充滿著愛的工作團隊運作,自己就被感動了。從隔年開始,我就擔任導引員、再來接任團長、一直到成為育成會副會長,並接受親子團各項基訓,承接基訓課程擔任講師等。這段期間自己在家庭、職場工作、與接任親子團幹部三方之下,其實是承受非常大的壓力,但也因為親子團夥伴彼此之間所流轉的愛、適時補位分擔,才能承受得住。尤其是擔任團長時,那時身為南區親子團總團長的鄭弘杰(巒大杉)寫給我一封鼓勵的信,讓我最為感動,每每看到巒大杉拖著需要隨時補充胰島素的身軀,全程參與每一場的基訓,將南區親子團的制度、培訓一點一滴慢慢的建置,就給我很大的感動。 再加上有位多年一直合作,默契十足的夥伴劉碧華(蘆葦),我當團長時她是副團長;當她當會長時我則是副會長;現在我當綠活圖組長,她也是副組長;我是兒童常陪召集人,她是團長。目前南一團育成會能夠與分會有較多的連結,也是當年我和蘆葦苦心開始經營而起的開端,,想起來就覺得與有榮焉。與夥伴一起完成任務的那種感覺是最令人愉快的,也有很大的成就感,這也是我一直想在荒野的因素。」期許荒野荒野成立20年,而台南分會今年也10歲了,人無法完美,也沒有一個組織是完美的,對於荒野往後的發展有沒有什麼建言?金魚草說:「沒有什麼建議,分會今年也很活絡,提供了很多的講座、課程讓會員可以藉著這些的活動與分會有更多的互動,這樣的方式很好,曾和分會其他的夥伴談及此話題時也都有獲得不少的正向回饋,當然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會員一起加入志工行列而非單純的荒野會員而已,夥伴們一起努力。」荒野是個願意為夥伴架設服務舞台的應許之地,正如金魚草所說的,我們也希望夥伴們在荒野能開心地成就夢想,為後代子孫能再享受這一切自然的美好繼續努力。文章來源:悅讀荒野https://sownewsreport.wordpress.com/2015/08/18/%E4%BA%BA%E7%89%A9%E5%B0%88%E8%A8%AA%E8%B3%B4%E9%BA%97%E8%88%9F%E9%87%91%E9%AD%9A%E8%8D%89%EF%BC%8C%E8%8D%92%E9%87%8E%E8%88%87%E6%88%91%EF%BC%8C%E4%B8%80%E5%88%87%E9%83%BD%E6%98%AF%E5%9B%A0/

[高雄分會] 探索荒野集章趣
荒野是萬物生命的源頭 是人類古老的鄉愁讓我們重回荒野 找尋失落的喜悅來吧!來探索荒野!在荒野感受的、體會的、碰觸的是什麼?親手寫下、畫出自己貼近自然的經驗,探索荒野,也探索個人與大地的感情。11個分會紀念印章,紀念11次充滿驚喜與感動的旅程來吧!來認識、來探索荒野吧!~讓我們一起集章趣~

[高雄分會] 9/23 週三荒野見《島遠心近-探索神秘東沙環礁》講者:李承儒
【時間】: 104年9月23日(三) 19:30~21:30【地點】: 荒野高雄分會【主題】: 島遠心近-探索神秘東沙環礁【講者】: 李承儒(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所碩士)【內容簡介】 東沙環礁位於距離台灣南邊四百多公里的海上,其為中華民國第七座國家公園、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因為生態保育和戰略地位,並沒有對一般民眾開放,島上有海巡署兄弟姐妹捍衛國家主權,也有研究單位,研究生態復育和氣象資料收集等。 藉由這次體驗營活動,我坐著軍艦到東沙島上探勘,除了瞭解生物、環境和戰略地位重要性外,還有許許多多體悟,希望藉由分享活動讓更多人理解海洋對於台灣的重要性。免費講座,不需報名尊重講師及其他聽眾,敬請準時入座

[高雄分會] 【強力募集-A4回收紙】
如果您有「品質良好」、「無折痕」、「無破損」、「單面空白」不要的A4紙歡迎提供給分會行政使用唷~~為不浪費資源及節能減碳盡可能由高雄的伙伴來分會時送來即可~~~高雄分會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