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東分會] 2015/5/15週五荒野見【氣候變遷下的挑戰與行動/黃建榮】
2015/5/15(五)19:30-21:00荒野台東分會(台東市臨海路一段268號)講題:氣候變遷下的挑戰與行動講師:劍龍 (電子業/荒野推廣講師)簡介:近年來,氣候變遷議題一直是世界各國領袖與新聞媒體關注的重點,不過在我們台灣,被媒體與政治人物關心的程度一直不如其他工業國家,一直這一兩年台灣氣候異常況不斷出現,這個議題才開始受到大家重視,近年來「全球暖化」的名詞漸漸被「氣候變遷」取代,強調氣候的改變,並且不僅僅只有溫度的變化。而不管全球暖化或氣候變遷,都意味著人類的活動,讓我們的地球產生了一些改變,所以,也期待我們的演講,能夠喚起大家對於暖化的關心,能夠正視暖化對於台灣的威脅,開始做點事。

[台東分會] 2015/3/24野溪調查小組拜訪卑南鄉公所會議紀錄
3/24台東荒野拜訪卑南鄉鄉長、建設課課長,討論卑南鄉野溪整治問題。重點紀錄如下:一、卑南鄉公所提及目前接觸之相關案件及問題1. 美農高台的社區發展組織,提案希望運作一個恢復自然溪流的計畫,鄉公所非常支持。2. 就實際現象,攔沙壩讓砂石淤積,會墊高河床,反造成農田水利會不易取水,全部拆除又會造成危險,年限到或許可分階段拆除。3. 潮來橋旁民宿因溪水沖刷造成土地下陷,目前在進行災害復建工程修補堤岸。潮來橋的野溪河道幾乎呈九十度,是幾十年前就做成那個樣子了,卻持續造成問題。4. 泰安村的實例:A農民在山坡地開墾,此農地原是山凹排水漫流的狀況,農民利用怪手篩石及整地後,建議水保局施作排水設施,將原是在山間田園漫流的雨水,集中到工程整治的野溪河道,颱風豪雨,因為集中而變得水流大增,影響到此田區下方的B農地與民宿;民宿再將水道引開往隔鄰C農地,卻又造成隔鄰農地淹水及沖刷;現C農地農夫與B民宿主人互相提告,纏訟經年,事情的源頭卻是不當山坡地野溪整治工程所造成。二、卑南鄉公所願意1. 請水保局在卑南鄉的野溪工程知會鄉公所。2. 卑南鄉的野溪整治工程做好資訊公開(包含民眾及環保團體)。3. 凡鄉公所執行除草的區域及水資源區,不使用除草劑。延伸閱讀:卑南鄉野溪治理意見書http://sowttwr.blogspot.tw/2015/03/blog-post_30.html

[台南分會] 綠屋頂教材分享:廚餘樹箱
廚餘樹箱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0B-XhsdJJa-QsZGxQaGZyaVZzSmc綠屋頂教材由講師、學員無償分享給所有願意實踐綠色生活的民眾,引用創用CC授權條款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以及修改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若使用者修改該著作時,僅得依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款類似者來散布該衍生作品。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台東分會] 農地?建地?或糧食生產的憑藉?農夫的一點淺見!/咸豐草
台東加母子灣的農舍(Jimmy/攝影)農地的問題很複雜; 農地是糧食生產的憑藉, 生態的一環, 文化的根, 都市人的避風港. 然而它也是農民一輩子的依靠!農舍濫建問題最近在宜蘭沸沸湯湯, 根源是在國家對農地徒有規劃但沒有管制, 對農業只有補助卻沒有發展計劃!如果認為農地是作為糧食生產的憑藉各國政府都會依據未來人口與國家安全等去訂出必須要保存的優良農地; 先進國家如此, 台灣亦如此. 糧食生產的安全在動亂時不是靠貿易可以解決的, 那是如同中國的三國時代 – 任何戰事都要靠存糧才有機會戰勝!但是台灣的中央政府只規劃了要留多少農地, 卻任令地方政府與各部會濫用區段徵收變更農地, 苗栗大埔事件, 中科的擴大, 新竹的璞玉計劃等…都是如此.; 另外除地方政府的區段徵收外, 因為農發條例訂下的農舍興建有糢糊空間, 地方政府過去也不認真審查, 於是農舍開始在風景優美且交通便利的宜蘭大興土木, 甚至變成建好的預售案只為投資利益, 不只宜蘭, 其它的縣市如台東, 花蓮等等亦有類似情形!從後續的管制行為來看, 我們的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本質上根本不認為 [農地是作為糧食生產的憑], 只是徒有國土規劃而已!農地作為農民的依靠農民當然是以農業生產賺錢給全家, 多半的農夫 (現在不少是老農了), 老農大都不會想賣地, 因為那是放棄祖先開墾留下的農地, 放棄耕作的憑藉. 但是現實上, 農地一塊塊賣出, 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農業的生產無法支持青壯年回鄉務農的經濟需要!老農勉強務農因為不忍田地荒廢, 然而老邁的身體還能作幾年?? 若沒有青壯年承接務農, 農地終有一天會被繼承到多數不願意務農的子孫身上. 我能理解不務農的人想賣掉農地的想法, 因為既然不務農, 農地留著也只是出租賺取不多的租金 (也許一分地一年租金 5000元), 他們也想靠一塊農地累積財富 (宜蘭一分地也許到 300到500萬元)! 誰說不能靠農地累積財富??因為交通便利, 還有都市人的鄉村夢風行, 更拜農發條例之賜, 讓不是自耕農者也可以買農地, 於是許多都市人到鄉間買農地蓋農舍, 他們也沒有錯, 是政府先開了這個法律上模糊的方便門!一年年過去, 都市人有夢的愈來愈多, 有需求就有供給, 農地愈漲, 賣農地的誘因愈大, 於是鄉下農地一塊塊賣掉! 農地賣了, 鄉村的根也斷了, 搬到都市者徹頭徹尾變成都市人, 以後世世代代都不再是農村子弟了! 沒有了過去, 沒有了記憶! 可是這是他的選擇, 是國家先開放非自耕農可以買農地的, 賣地者不過是順著法令!務農, 有一些新農夫有辦法以農維生, 有一些大型農夫也可以因規模而維生, 一般農夫只要風調雨順也必然能維生; 農業, 是辛勤的行業但不是夕陽產業! 然而多數的農家子弟不願接手務農, 因為相對於農業的工作, 都市工作有更多的機會, 有更競爭的教育環境, 有更豐富熱鬧的生活!政府應該作的是讓農村重新有好的基礎教育, 生活產生活力, 讓農業生產與銷售的環境更好, 讓提供協助的資源更易取得, 只要這些有持續在作, 願意回鄉或從都市下鄉的青壯年一定會增加, 有耕作的農夫若持有農地多半是不願意賣掉的, 那農地的交易也可能會減少!如果不願意再務農或不願意留在鄉村, 若只談一個人的自由, 農地只要是你的當然可以賣! 但是還是要說 [如果認為農地是作為糧食生產的憑藉, 那農地的保護就要徹底作到], 這一直是中央政府與各級政府的責任!只要政府嚴格管制農地濫建農舍, 也許農地的需求會降低而導致農地價格下跌, 想賣地的人自然會不高興, 這是人之常情! 先前因為需求量大而作不完農地與農舍預售仲介者, 因為交易量減少自然會不高興, 那也是人之常情!本來各國都有在嚴格管制農地, 有些國家對農地持有並耕種者也都有補貼! 只是台灣沒有如此!台灣也有管制農地, 是過去幾年政府讓農地像股票般快速上漲, 讓想賣地的農地持有者或投資客都對土地上漲有了遐想! 胃口大了就回不來了!農地的規劃與保護, 一直都是中央政府很重要的責任!讓農地演變到今天的農舍濫建且未農地農用, 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都要面對的! 宜蘭縣是第一個認真面對職責的政府, 而中央政府這些年來始終是失職!

[台東分會] 野溪調查小組◎卑南鄉野溪治理意見書
2015/3/24拜訪卑南鄉鄉長及建設課課長送交意見書※黑髮溪》現況黑髮溪出海口,枯水期是沒口溪,形成較深水域。近出海口的下游段,軟泥及鵝卵石溪底,河川自然下切,河岸高度比起上游的新建工程段要高些。台11線往海岸一側,新建的水泥護岸及固床工,台東市公所花費近453萬元。新觀念的治水並不是快速的讓水流向大海,而是讓水有機會在陸地停留更長時間,在這期間,水是植物、動物所需,更有機會下滲變成地下水源;面對氣候變遷加劇,水資源匱乏的未來,必須為子孫留下足以生活的環境資產。中游河段皆是橫向固床工及水泥護岸,當初溪流整治時河川斷面預估的太小,簡單的束起如水溝般的行水區域,直接斬斷溪流除了排水之外的其他功能,如生態、遊憩、水資源補充等。河道兩邊皆是已開發的農地,少有高大喬木遮陰,4公尺高的水泥光滑堤岸,對於想要用水、入溪繁殖、穿越溪流的生物,是絕大挑戰。橫斷水面的巨大水泥構造物,應是廢棄攔水壩,阻斷水流。上游,自然河道,兩旁遮陰良好,發現不少的陸蟹的棲息洞穴、溪蝦。》生態紀錄魚類彈塗魚甲殼類字紋弓蟹、印痕擬相手蟹、瘤蜷、錐蜷、淡水笠螺(蜑螺)、寄居蟹、蝦 水域植物水丁香、異花莎草兩棲類日本樹蛙、黑眶蟾蜍爬蟲類 赤尾青竹絲藻類藻華現象昆蟲水黽、霜白蜻蜓、白刃蜻蜓、黃窗鹿子蛾、黃斑弄蝶、六條瓢蟲(成蟲、蛹)、窄胸春蜓、善變蜻蜓、紫紅蜻蜓、樂仙蜻蜓、脛蹼琵蟌、白尾小灰蝶、波紋小灰蝶、擬環紋豹蛛 陸域植物枝香、象草、葛藤、蕃仔藤、三裂葉蟛蜞菊、蔓澤蘭、帚馬蘭、銀合歡、馬櫻丹、大莞草、三葉崖爬藤、稜果榕、構樹、蘆竹、海金沙、蟲屎、姑婆芋、青苧麻、島榕、正榕、紅瓜、小葉桑、月桃、双花蟛蜞菊、欖仁、蓖麻、肥豬豆、風車草、濱豇豆、蘆草、穗花木藍、白花苦林盤、大黍、黃槿、田菁、密花市葱、野塘蒿、小毛蕨、刺裸實、開卡蘆、槭葉牽牛花、擬刺茄、盒果藤、紅花野牽牛、碗仔花、水燭 》建議*黑髮溪中上游下切深,不容易氾濫改道,只要適度的保留洪氾寬度,不需做太多介入。目前的固床工阻礙了許多生物的繁殖洄游,如果有經費應該想辦法移除,恢復河川自然河道。*黑髮溪長度短、集水區不大,下游河段進入平流區,並無產生災害的可能,兩旁也並無亟需保護的生命財產,實無施工需要;最多以自然步道方式營造讓人親水的環境即可。*上游未施工河段水量佳,具有豐富的生態價值,應就此維持原貌。*出海口段目前未有工程進入,保留良好的天然植被,也並無災害產生可能,此段溪流宜保持原貌,切勿再有工程進入。※伽溪》現況伽溪出海口在冬季也是沒口溪。溪流在入江橋以上從南向北沖,水流集中北側,溪口北側緊鄰住家,有高度5~6米的堤岸,住家前有防波堤及消波塊,溪口南側是自然堤岸,與住家保持相當距離。入江橋往上游看,破損的固床工。中游地帶,地形和緩,溪邊未見堤岸,溪畔有農作,溪岸植被無被近期洪水肆虐痕跡。中游的特殊地質景觀─層次分明的沉積岩。因溪流兩岸坡地和緩,農路幾乎都是切溪而過,沒有施作橋樑,每一段的過溪水泥路面就像固床工一般,造成上游側堆積、下游側淘深、溪水伏流,非常不利於水生生物移動。多數已下沉的消波塊,應是為減緩水流對邊波沖擊。設置在這一段的工程規模,如果是因為要保護溪旁農田,就確實是得不償失的投資;原來位於溪流攻擊波的洪氾區,被侵佔為農田後,政府反而花費鉅資修建堤防保護;而少了洪氾區減緩水流力量,政府又在河道中設置消波塊減緩水流快速衝向下游;錯誤的政治工程需要用更多的工程手段來彌補。》生態紀錄魚類花身鯻、銀紋笛鯛甲殼類瘤蜷、錐蜷、寄居蟹、字紋弓蟹 水域植物輪傘莎草、水燭兩棲類日本樹蛙、虎皮蛙鳥類 紅尾鴝、鉛色水鶇、翠鳥、白鶺鴒、樹鵲藻類部分區域初期藻華現象昆蟲水黽、善變蜻蜓、青紋細蟌、蛛蜂、小螳螂、台灣稻蝗、蟻獅、三線蝶、豹蛛陸域植物三裂葉蟛蜞菊、槭葉牽牛、銀合歡、木賊、風車草、構樹、龍葵、咸豐草、通草、血桐、蟲屎》建議*伽溪蜿蜒曲折,溪床平緩,固床工實際上是不需要的,農地及住家退離洪氾範圍即可。*中游獨特的地質景觀為東海岸非常重要地質資源、甚至是觀光資源,應維持原貌。*新建農路應盡量避開溪流,減少對水生生物的阻礙,也降低農路的毀損率。*在伽溪發現虎皮蛙,野生虎皮蛙目前已不容易見到,應對其棲地加以保護,從此刻起盡量維持溪流原貌。※潮來溪》現況潮來溪在出海口附近90度的轉彎,造成溪床及護岸淘空,目前正進行工程中。中游以上有非常多的固床工橫亙溪床中,造成一段段的水窪。》生態紀錄昆蟲台灣波紋蛇目蝶、琉球三線蝶、淡青長尾波紋小灰蝶哺乳類山羊或山豬(腳印)鳥類 磯鷸、黃尾鴝、黑枕藍鶲、紅嘴黑鵯藻類局部區域藻華現象陸域植物小花蔓澤蘭、海金沙、椰子、竹子、銀合歡、象草、榕樹》建議*潮來溪並無明顯災害傾向,椰子民宿海岸旁災害的產生是因為人與河川爭地,造成此段溪流呈90度彎角流入海,災害修護並非長久之計,請清查居民是否佔用河川地。*這條河川明顯看不出來固床工的積極作用,除容易在溪床上形成瀑布,加劇衝激作用外,固床工對溪流生物移動、繁殖影響很大。※入船溪》現況入船溪出海口附近地勢平緩,海潮可直接湧入,是卑南鄉少見非沒口溪的河流;但在台11線橋樑兩側溪床中建有巨大固床工,目前也是呈現淘空狀態。就算在調查的11月份,水量還算豐沛,但因為大量的固床工,導致河川切割,水流透過伏流方式往下游流動。上游沒有工程進入的溪床中生態非常豐富,觀察溪旁次生林及農田,也未有重大災害現象。》生態紀錄魚類仔魚甲殼類字紋弓蟹、蜆、結節蜷、瘤蜷、錐蜷、拉氏青溪蟹 哺乳類山羊腳印兩棲類蛙類卵串、日本樹蛙藻類 部分區域初期藻華現象鳥類翠鳥、大冠鷲、黃鶺鴒、小彎嘴畫眉、烏頭翁昆蟲琉球青斑蝶、絨蟻蜂、八星虎甲蟲、水蠆、黃斑弄蝶陸域植物銀合歡、椰子、象草、水燭、竹子、銀膠菊、構樹、澀葉榕、美洲含羞草、地瓜、血桐、美洲鯽魚膽、白苞猩猩草、印度零陵香、蒺藜草、輪刺獵椿、小葉桑、苦楝、相思樹、香澤蘭》建議*出海口有機會形成河海交界濕地,潮間帶魚類蝦蟹都可能存在於此濕地中,也會是鳥類覓食的棲地,對卑南鄉生態觀光具有指標作用。*入船橋應該改成單孔橋,則保護橋墩的巨大固床工將不需要。*在兩岸和緩坡地處,固床工是完全不需要的結構物,建議拆除。*在有災害虞慮之處,固床工應使用深埋型,保持溪床水流暢通。※總結:*天然野溪是生態資源、產業資源、觀光資源。西部溪流幾乎盡皆水泥化,香魚、蟹類等不復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台東可說是擁有台灣僅存的、易於親近的天然溪流棲地環境,其生態價值不可言喻。單就蟹類來說,僅僅從新橋溪(東河水往上流附近)出海口上溯三百公尺不到的距離中,海水、淡水兩側洄游的字紋弓蟹、經常埋伏在河口或海濱水溝中的印痕仿相手蟹以及只分布在花蓮南部和台東地區、大多陸封於淡水區域的雙色澤蟹,在極其密集的時間、空間內便陸陸續續在調查小組一行人眼前上台演出…這是多麼精彩而珍貴的生態資產、或者更現實的說…觀光資產。這樣的情形不應該只出現在腹地狹小、不利開發的野溪中,尤其卑南鄉境這麼多美麗的野溪,每一條野溪都應該擁有同樣珍貴的自然資源、觀光資產,這是卑南鄉應該想辦法去珍惜、去共生共榮的。如果我們坐擁生態寶山不自知,無止境的將納稅人的錢無視效益的投在破壞生態、因為無效而永續的工程上,很快的整個台東縣都將會陸陸續續面臨到大武鄉曾辦理油帶魚嘉年華如今卻捕不到油帶魚、達仁鄉曾有毛蟹故鄉美稱如今卻看不到毛蟹的窘境,宜居臺東的政策成果恐怕只會變成財團移居臺東、資產移出臺東。*有創造力的地方政府在心態上是前進的,新時代的選民寄望新政府帶來正向改變。台灣的現代化過程中,一直忽略了大自然的發言權,這幾年因為氣候變遷的緣故,讓我們必須嚴肅的正視與面對;與其被動的被趨勢拉動,卑南鄉公所不如迎難而上,創造在台灣、在台東不同的觀光價值。※訴求:*野溪整治請鄉公所落實民眾參與機制。請鄉公所在鄉境內有關野溪整治等工程的前置作業期(規劃階段)前,將訊息公開,並通知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鄉公所在野溪的整治、維護、搶修等工作,請落實生態工程的理念。在規劃階段即應邀請生態專業者及生態團體進行審視,而非僅由土木工程人員決策。*行水區內土地不再出租或出售。野溪整治是少數人的需求,為了保護那些開發的農地、道路、建物。兩岸沒有開發,就不會有所謂的洪災。將每年溪流整治的鉅額成本及洪災補償,拿來合理收購行水區土地,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高雄分會] 【2015地球影展】5/6 週三荒野見《暗夜謎禽-黃魚鴞》/導讀主講:洪孝宇
【時間】: 104年5月6日(三) 19:30~21:00【地點】: 荒野高雄分會【主題】: 2015地球影展《暗夜謎禽-黃魚鴞》【講者】: 洪孝宇(屏東科技大學研究助理)【影片簡介】歡迎來到荒野地球大影院~暗夜謎禽-黃魚鴞 全世界逐水而居的魚鴞僅有7種,3種住在非洲,4種住在亞洲,黃魚鴞為臺灣本島唯一的一種魚鴞,名列國內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森林是牠的家,喜歡逐溪流而居,雖然體長有60公分,是臺灣最大型的貓頭鷹,但牠卻極為神祕低調,要聽到牠的叫聲或看到牠的身影,是很難得的事。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屏東科技大學孫元勳教授團隊,歷時3年多時間,完整收集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的黃魚鴞生態資料,並將研究成果轉化成解說素材,於103年度出版「暗夜謎禽—黃魚鴞」生態影片及解說專書,讓國人對此珍稀物種及七家灣溪溪流生態系有更多的瞭解。 「暗夜謎禽—黃魚鴞」生態影片係由楊川懷攝影師拍攝,梁皆得導演剪輯,音樂人雷光夏小姐擔任旁白與配樂,影片內容配合研究團隊的研究過程,記錄在雪霸國家公園武陵地區2對黃魚鴞的故事,包含小鴞出生、育雛、學飛到離巢的完整生活史,亦訴說著2個魚鴞家族的悲歡離合,是國內關於黃魚鴞紀錄最完整的影片。長度:24分鐘製作: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導演:梁皆得【影片提供】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講者說明】 雪霸國家公園近期出版暗夜迷禽-黃魚鴞生態專書和紀錄片,專書是從孫老師博士班開始,歷經20年的黃魚鴞研究甘苦談,包含早期在烏來福山、太魯閣砂卡礑溪,以及近年來在武陵地區的研究工作,完整呈現黃魚鴞神秘的生活史。而全球首部的黃魚鴞紀錄片,紀錄本研究室成員近年在武陵的研究過程,從黃魚鴞幼幼一路相伴到離巢長大,兩個魚鴞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您可能怎麼也想不到,日落後的武陵、潺潺的溪流間、鬱鬱蒼蒼的森林裡,竟然有如此動人的故事正在上演~免費講座,不需報名尊重講師及其他聽眾,敬請準時入座

[高雄分會] 104年5-6月悟洞自然教室工作假期通知
轉眼天氣漸漸熱了,春天似乎過了,悟洞自然教室的興建,也將進入另一個階段。雖然經常計畫趕不上變化,我們也逐漸踏穩了步伐,朝向既定的目標邁進。只要堅持,終將有完成的時候。隨著牆壁粗胚即將完成,自然教室的興建,也將進入另一個階段。 五月,是螢火蟲作伴的季節,屋頂完成後,我們可以在螢火蟲飛舞中入眠,為第二天的工作貯備精力! 六月,是與老天溝通的季節,希望有雨,這樣才不會太熱;希望雨不要太大,這樣我們可以繼續工作。上天不要罵我們貪心,我們只是希望能建造一個保護荒野的自然教室。 悟洞自然教室的興建工程,正努力朝完成的目標邁進,想要為保護自然盡一份心力的朋友,要好好把握機會喔!希望能有一個好的自然教室,讓大家藉由它來學習自然的一切,進而保護自然,保護荒野。【工作日期】5月5-7日、5月9-10日、5月12-14日、5/16-17日(高一奔鹿團小隊活動)、5月19-21日、5月23-24日(高一奔鹿團小隊活動)、5月26-28日、5月30-31日、6月2-4日、6月6-7日、6月9-11日、6月13-14日、6月16-18日、6月20-21日、6月27-28日(若時間有變動將於出發二日前通知。),有其他時間安排者,可以來電洽詢。【食宿與交通】* 食:三餐由參與人員輪流準備,徵求願意展現廚藝的夥伴。並請自行準備第一日午餐及第二日早餐。由於準備餐食較不方便,素食請自備(或吃桌邊素)並請事先告知。* 宿:工地露營(有帳篷、有電、可以洗熱水澡)。※ 食宿費用:每日250元。* 交通:請自行或共乘前往工作地點,共乘者請支付車主交通費250元。【自備物品】第一日午餐及第二日早餐、睡袋、睡墊、防蚊液、健保卡、環保餐具、水壺、雨具、工作手套、個人藥品、盥洗用具、換洗衣物、防晒用品、工作鞋或登山鞋等(高筒厚鞋面鞋底)。【報名方式】請以E-mail 向四方竹(林維正)報名。四方竹(林維正)e-mail: ufjoking@ms5.hinet.net若有相關問題請先以手機(0928-323418)或E-mail詢問。【報名資料】姓名、性別、生日、通訊地址、連絡電話(手機)、緊急連絡人(關係&電話)、參加日期、交通方式(自行開車或需共乘)、自備帳篷(是或否)、荒野會員(是或否)、何處得知此訊息、參加緣由。※即時訊息請至FB(https://www.facebook.com/ufjoking)了解歡迎來信索取報名表或請填寄下表回覆:姓名性別生日通訊地址聯絡電話緊急連絡人(關係)&電話參加日期交通自備帳棚荒野會員e-mail□自行開車□共乘□是□否□是□否 何處得知此訊息:參加原由:

[台南分會] 【台南週五見--5/8】農藥廠不要來-好生活一起來:大目降的綠生活實踐(許明揚)
荒野台南周五見本講座自由入場不需事先報名講座名稱:農藥廠不要來-好生活一起來:大目降的綠生活實踐講座日期&時間2015年5月8日 晚上7:30-9:30講座簡介2014年3月,平靜安逸的悠古小鎮—新化,因龍燈農藥廠設廠這一環境毒害引爆彈,引發新化在地公民力量湧現,為阻止這全球第八大農藥廠的設置,在地公民、組織,以及台南的環保人士組成大目降綠色環境陣線,於4月18日快速發動集結了4000人舉行平和堅定的環境守護運動,龍燈事件也因此暫告落幕。卻也促使在地人思考: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綠生活?於是,我們開始進行一連串友善生活實踐計畫,提升在地環境意識,不但讓農藥廠不要來,更要好生活一起來。參考文章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TaiNanCityNews/photos/a.403797753034505.96886.391595677588046/643756215705323/?type=1&permPage=1講師許明揚現 職:臺南市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總幹事臺南市農村再生社區營造協會 總幹事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農村再生顧問師暨講師拾荒流工作室 創辦人暨執行長經歷: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輔導委員(2013年迄今)2013重建KUVA活化部落計畫 計畫主持人遠東科技大學創新設計與創業管理學系課務諮詢委員(2011年迄今)新化武德殿周邊日式建築群再利用規劃及修復設計案 設計規劃顧問(2011.9迄今)拾荒流工作室 創辦人暨執行長 (2011.6迄今)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農村再生顧問師暨講師 (2010迄今)臺南市新化社區營造協會 總幹事 (2010.1迄今)立德大學城鄉與資產計畫學系 專案執行 (2009.8-2010.9)私立立德大學城鄉與資產計畫學系廖淑容副教授 兼任研究助理 (2007-2009) 台南縣永康市社區規劃師 (2007.8迄今)講座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東區裕農路288巷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