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世界的銀行」——2014海洋影展介紹

我們正在做的事: 

有沒有一種體驗,每次接觸都有不一樣的感動?
有沒有一種深邃,每靠近一點有更深沉的悸動?


文/施耘心(荒野保護協會公民教育部副主任,自然名:小心)、圖/荒野保護協會

大海,熟悉卻陌生,讓人又愛又難以捉摸。為何會有這樣的矛盾?是因技術門檻過高而無法探索海洋?或因生存於陸地的人們,腦海中存著對海洋的懼怕?今年是荒野第五年舉辦的海洋影展,試圖用六部影片娓娓道出海洋的美、海洋的傷、海洋的痛、海洋的豐富,及海洋對人類的愛。期待你在欣賞影片時,能如重回母親羊水中般,安祥自在。

守衛「海洋星球」中的「最後的藍海」
曾協助盧貝松導演拍攝《搶救地球》一片,進而成立非營利組織的法國空拍攝影師Yann Arthus-Bertrand,上部作品由空中俯視地球的種種改變,此次則是深入海底,透過高解析攝影器材,一窺海洋的形成及其蘊藏的富饒生態,更延伸出海洋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海洋星球》一片無任何激烈的控訴、激昂的語調,唯透過溫柔而堅定的口白、細膩的觀察及精緻的描繪,導演藉此喚醒觀者自我意識,不停地反問:「大海給予人們如此多,但我們有好好了解、愛惜她嗎?」《海洋星球》尚未於台灣院線上映,在與法國製片公司保證會於不收費的影展活動放映,法方才應許授權,荒野很榮幸有機會帶領國人欣賞本片,期盼除了陶醉於絢麗的海洋外,更應時常警惕自己:我對環境友善嗎?我能如何盡一己之力呢?

從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一片上映後,這七個字如同警語一般出現在各領域。此次影展的另一部外語片《最後的藍海》,揭露在人類舌尖上不願面對的海鮮文化真相。當在紐約高級餐廳裡端上一道道圓鱈料理時,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南極羅斯海正面臨海洋浩劫的災難。這不單僅是生物學家及保育人士的功課,更是一個物種因人類的口腹慾望而數量銳減、進而急速戕害生態平衡的事實。我們在片中看見專家們如何感動政治公關人員,運用政策遊說、立法執行、國際會議作為搶救行動手段。《最後的藍海》不僅是一部單純的紀錄片,而是一項具體行動的範本。

細看鯨魚、鯊魚,如何餘生
加拿大卑詩省和溫哥華島間的海峽,約有300頭殺人鯨居住,《野性海洋——殺人鯨王國》一片帶領觀眾認識這群以家族集體行動的巨大海洋生物。從鮭魚卵如何提供足夠的糧食,到特定海域中的獨特生活習性,導演以十足的耐性與專業度,在「摩擦沙灘」上紀錄一群讓人類感到畏懼、陌生的鯨群其可親的一面。台灣長年追蹤水下議題,俗稱「柯師父」的柯金源導演與海洋工作者郭道仁長年合作,歷經多時完成紀錄鯨鯊的作品,《餘生共游》是柯導繼《阿瑪斯》、《記憶珊瑚》、《產房》與《退潮》後的第五部海洋紀錄長片。柯導自2005年起,用影像跟隨誤入花蓮七星潭大型定置漁網的小鯨鯊,紀錄牠被送到屏東海生館,而後500多天病故的歷程。影像團隊不但近距離揭露國內對於鯨鯊認識的貧乏,更醞釀出人類如何與這溫馴巨獸共存的大哉問。《餘生共游》上集,如一部台灣鯨鯊利用史,分別從鯨鯊與人的角度,雙軸帶出台灣人利用魚類資源的觀念轉變以及鯨鯊命運的不堪。而下集則遠赴菲律賓及日本,窺看不同單位如何在觀光與圈養間謀求生態平衡,以及保育、研究人員長期追尋著鯨鯊生命軌跡的動人故事。

關心海洋生態,從自身做起
六部影片中,有三部是關注台灣海洋生態環境。其中《刪海經》一片獲得金穗獎最佳記錄片,受日本國際環境地球映畫祭綠色印象賞肯定,入圍舊金山國際海洋電影節競賽,另赴法國參加法國國際環境影展,吸引關心全球環境變化的人士觀賞。本片藉由在金門島上生存超過兩億年的活化石「鱟」的生滅,來對應此地從戰地前線到如今成為迎接觀光產業的角色轉變。諷刺的是,眾人叫好的和平鐘,卻同時是鱟的喪鐘。導演洪淳修運用詼諧與清淡的手法,處理複雜的開發議題,百感交集、五味雜陳的映後感,留給觀者思考判斷的空間。陳軍豪導演的《台灣之海潛水紀錄片》,堪稱水下版的《看見臺灣》,透過經營潛水店的潛水教練,親眼目睹台灣海域遭受垃圾汙染及人們有意或無心的破壞。在心痛之餘拍下所見,導演期待看過本片的人,開始正視台灣沿海海域的真實狀況,應當從自身減少製造垃圾做起。

影像的感動不僅只是記錄當下的衝動而已,而是關愛海洋環境的起點,荒野2014年海洋影展,期待你的行動與支持!欣賞影片同時,慎思自己能做什麼回報給世界的銀行——海洋母親。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67期第6~7頁4.2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