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
文/陳瑞禮〈台北分會棲地志工,自然名:雲豹〉
2025.04.10
三月的到來,驚蟄已過、春雷也響起,乍暖還寒的時序,東方環頸鴴悄悄地在台北港北堤沙灘下蛋了!繁殖的種種戲碼在沙灘上演著,讓台北港北堤沙灘開始熱鬧起來。
▲ 2025年東方環頸鴴第一巢蛋 (攝影/棲地志工 鬼蝠魟)
台北港北堤沙灘是一處開放性的沙灘,民眾的活動有釣魚、開吉普車、玩遙控飛機。因地理位置,也有軍人利用場地訓練等,有那麼多活動在沙灘上進行,讓這裡好像成了綜合沙灘遊憩區。而目前則有淡江大橋興建及台北港道路的拓寬工程進行中,這些人類的活動都會影響東方環頸鴴的繁殖,除此之外,在天氣上,有時雨水淹、風沙埋;又有天敵流浪狗、沙蟹、喜鵲等咬食等行為,都會侵害到東方環頸鴴的繁殖。
▲ 超萌的長腿東方環頸鴴 (攝影/五股專職 李梓萱)
東方環頸鴴繁殖期間,從每年的三月初開始到七月底,長達四五個月的時間,東方環頸鴴必須面對許許多多干擾。既然天氣及天敵無法去克服,那就在人為上選擇著手守護,幫助東方環頸鴴安穩成功度過繁殖期。荒野保護協會夥伴們從2021年開啟了護生圍欄實際行動,規劃出重點區域來守護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這兩年來關心區域調查分析,孵化率逐漸上升,最重要的人為孵化失敗數,從67件下降為24件,總孵化率也向上提升。
▲ 2024年調查分析,B區為被關心區域(東方調查小組紀錄/陳瑞禮製圖)
今年護生圍欄在去年年底啟動,在1月中旬媒合到新北市立新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因老師碰巧也是荒野夥伴,更熱情邀請荒野夥伴到學校幫同學解說,從賞鳥基本功說明開始,到賞鳥的標準配備、賞鳥五三辨識要領:「體、翼、嘴、尾、爪」、「飛、行、停」;還有冬夏侯鳥停留時間與棲地差異性等等。當然主角東方環頸鴴也不能錯過,從公鳥、母鳥、幼鳥的區別,到鳥蛋的顏色都一 一介紹,而東方環頸鴴最大的特點是擬傷行為,使用照片及影片讓老師教官同學們分享,讓大家不禁感嘆:「哇!鳥爸媽們真偉大啊!」最後的護生圍欄流程說明,利用圖片從土槍引孔、釘樁、棉繩雙套結綁樁、寫標示布條綁定、釘反光條等流程。課堂中最接近現場的模擬雙套結綁柱子,同學與教官們完成一排,並舉牌大合照後結束。
▲ 進校推廣與演練課程(台北分會副主任 許元俊 提供)
到了護生圍欄施作日子,天氣非常不穩定,來到現場雨一陣一陣的,打雷聲也瞬間讓心糾結起來,當下猶豫是否就取消施作,畢竟安全是最重要的。然而在一邊招呼同學們先在61高架橋下寫布條,一邊讓志工夥伴們穿上雨衣在雨中進行施作時,陣雨稍歇,志工夥伴也已經施作了約三分之二長度,於是讓老師、專職們帶著同學們進場。同學們分配四組,由夥伴們帶領,第1組看巢蛋、第2組雙套結棉繩定位、第3組引孔釘樁,第4組標示布條綁固定,四組每個工序輪流讓每組同學親身體驗。老天爺疼惜我們,護生圍欄完成後,天氣逐漸轉晴了,讓老師同學夥伴們有時間盡情享受護生圍欄成果,在大合照後結束施作圍欄,守護東方環頸鴴的活動暫告一段落。
▲ 分工協力進行圍籬的施作
感謝夥伴們從媒合同學到實際施作一路相挺支持,有東方環頸鴴調查小組、棲地夥伴、桃園步道組長、桃園小燕鷗調查夥伴,荒野保護協會也出動大批人馬,從總會秘書處、行銷部、台北分會主副任秘書及五股專職、淡水河流域組長,族繁不及備載!龐大的守護團隊熱情繼續燃燒下去,要一直宣傳、推廣下去,讓台北港北堤成為東方環頸鴴重要的繁殖濕地。
▲ 施作完成,天氣也放晴了!
\ 圍籬施作全紀錄影片 /
附加檔案 | 大小 |
---|---|
守護東方環頸鴴繁殖棲地 | 3.71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