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禮紀念公園的美麗與哀愁
文、圖/施昆泓〈台南分會解說組,自然名:昆蟲〉
2024.12.10
巴克禮紀念公園位於台南市東區崇明里,是一座以都市荒野、生活美學、觀察探險為主題的公園,民眾們總會利用時間到公園散步,感受生態之美,也成為許多親子活動之處。台南市政府工務局為主管單位。每個月,荒野台南分會巴克禮解說組夥伴都會到此定觀,觀察公園的生態以及辦理對外推廣活動。然而,在公園裡出現外來入侵種銀合歡,對公園的生態造成威脅,我們該怎麼做呢?
銀合歡會分泌含羞草素影響周圍的樹種生存,此外,過多的銀合歡使得低層的樹種無法施行光合作用,最後造成林向單一的現象,林業保育署有定期移除並收購的防治策略。有鑒於此,去年,荒野台南分會巴克禮定觀組與長榮大學國際珍古德根與芽生態教育中心一起合作,號召民眾共同移除銀合歡;今年,荒野台南分會持續辦理對外推廣活動。那麼,從去年到今年,移除的狀況如何呢?
去年,我們運用戲劇的方式展演銀合歡在台灣的故事,從荷治時期引進作為牛羊的飼料用,台灣人也將其作為燒材的木材。在供需平衡之下,彼此相安無事。隨著時代的演進,商人引進薩爾瓦多型銀合歡為製作紙漿的原料,無奈無法與進口紙漿競爭,最終放棄它了。而因為產業轉型,許多土地廢棄或休耕,讓銀合歡有更多生長的機會,加上本身的種子數量多與高發芽率,以及其會分泌銀合歡素,抑制周遭植物生長,才演變成現今的狀況。透過戲劇演出,讓民眾用輕鬆的心情面對嚴肅的課題,使得推廣活動變得更多元。
今年,我們先向民眾介紹巴克禮公園以及園內植物,例如:構樹、耳莢相思樹、血桐、九芎。讓民眾能更親近生態,感受生態的美好。隨後,再藉由林相的變化觀察,察覺銀合歡分布的狀況,了解成為外來種入侵種的原因。
移除過程是艱辛的,去年民眾們在陽光下汗流浹背,各司其職做著鋸樹、搬樹、剪果莢等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後,看到地上堆起滿滿的銀合歡,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今年移除時則下著大雨,但大家仍然賣力移除,參與的民眾也與我們分享,公司鼓勵利用假日參與和環境友善的志工行為,例如:參加淨灘或移除外來種,就能享有一天的放假日,顯見企業對於愛護環境的議題日益重視,希望能形成一股風氣。
去年和今年我們做著相同的事,心境卻迥然不同。去年的我,滿懷熱情移除;今年的我,心中疑問叢生。環境生態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 人類為了經濟考量或個人利益,將物種引進而 來,適應環境後成為歸化種,一旦對 生態產生影響或危及當地物種生存, 就成為外來入侵種。是誰的錯呢 ? 這陣子,南部區域橫行無阻的綠鬣蜥,也成為大家心目中的痛。人類與大自然共存,我們以為掌握了自然,實際上,卻會被大自然的反撲侷限住。希望大家有空時在感受自然生態帶給人類的好之外,也更加珍惜這些美好的事物。
附加檔案 | 大小 |
---|---|
382_dan_ye_-4-5.pdf | 6.38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