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南分會] 【文章分享】荒野台南分會青少年導影志工活動心得分享 林履杰/天狼星

2015-09-18

我是林履杰,天空裡最亮的一顆星,所以我的自然名是-天狼星。十二歲的我,是個愛踢足球的男孩,目前正就讀國立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簡稱南大附小)六年級,進入荒野已經第四年了。今年五月,在荒野大露營搭火車的回程中,非洲象、小免和我突發奇想,到各節車廂快閃表演-大露營之即興相聲。和朋友一起的感覺很好,所以後來甘蔗阿姨邀請我們去當青少年導影志工的時候,我想:「好像也蠻有趣的耶!」,就立刻請媽媽幫我報名。我們總共受訓了三次:導影訓練、集體演練、個別演練。第一次的導影訓練一開始是由荒野台南分會的分會長黑琶阿姨帶我們進行一個活動,兩兩分組,輪流講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時間只有一分鐘。我和非洲象同一組,由他先說。非洲象選的是「看見台灣」,詳細描述了幾個漂亮的景象。沒想到換我講的時候,黑琶阿姨忽然換了規則,就是除了簡介外,還要加上心得,時間還是一分鐘。我雖然很緊張,但覺得自己講得不錯,因為我都有講到重點。黑琶阿姨說:「如果演講者有加上自己的心得時,會更吸引聽眾,也更瞭解演說內容。所以未來在導影時,除了介紹影片外,別忘了說一些自己的—心得,但記得別講太多,把內容都說完了!」中場休息後,我們又繼續被叫回座位奮鬥。但因為有些話還沒說完,所以剛上課時,還是鬧哄哄的。忽然看到媽媽(紫茉莉)站到台上,一一地喊了我們的自然名,並把紙球丟給被喊的那個人,要我們接住。所有的人都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忽然要傳接球。此時,媽媽才說:這一場是「聚焦的練習」。透過疊杯高手林孟欣姐姐在TEDX的演講,我們觀察到她在一開始時,並沒有馬上進行演講,而是SHOW了一段競技疊杯,把全場的觀眾聚焦在演講台上。媽媽說:「因為林孟欣的年紀和你們差不多,而且也沒有很豐富的演講經驗,會害羞,也會講錯…但這都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上台的勇氣。」之後,媽媽便給我們幾分鐘準備,一一上台自我介紹一分鐘,並想一個聚焦的方法。我覺得有些人的聚焦方式都有聯結到自己要講的內容(自己的興趣),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接著,是孔雀魚阿姨幫我們上課。她放了一段「佳麗村三姐妹」的影片,並請我們分成男、女兩組,用演戲的方式展現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演完之後,女生組稱讚我們男生組聲音較大,並充份利用現場的道具;而我們男生組認為女生組演的比較詳細。這樣的方式,能讓我們在短時間內整理自己所看到的,也能吸取別人的優點,我覺得可以運用在之後準備導影的工作上。此外,孔雀魚阿姨在下午「太陽之北」的播放中,暫停了幾次,提出一些有關影片的問題,讓我們思考或回答。這樣「適時的暫停」,不但可以讓觀眾分段吸收,更可深入瞭解影片想傳達的涵意。孔雀魚阿姨說:「要適時的暫停並不容易,一定要多看幾次影片,充分瞭解後,才能安排的好。」在第一次訓練完之後,我們便立刻選擇了自己想導影的影片。我選擇「海洋塑化記」,雖然媽媽認為它是記錄片不好準備,但我卻認為荒野三年多來的淨灘教育,讓我對這個議題比較有信心。在我和媽媽一起製作導影要用的簡報時,難免會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媽媽的建議有時讓我覺得很麻煩,像是要我選一些美麗的海洋照片與影片內容進行反差對照,又要加入陳建年的「海洋」音樂聚焦…等,但是最後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討論達成共識。受訓時,當甘蔗阿姨提到導影的地點可能是分會,也可能是在政大書城時,我心裡馬上閃過:「我都不太喜歡上台說話了,何況是要在一個書城裡演說!」但我又想:「之後應該也沒有機會去政大書城演講,就試一試吧!」還好後來去看非洲象導影時,發現其實也沒有很多人,心裡也就沒有這麼緊張了。每次上台我都會突然不知道要講什麼,儘管演講前都有很充份的準備,但是上台後還是會有這個情況,所以我決定克服這個難關,先在家人面前演練很多次,這樣就不會語塞了。當一個演說者在演講時,都會提出一些問題或是和觀眾做一些互動,避免讓場面枯橾乏味。由於「海洋塑化記」是一部記錄片,又是外語,所以媽媽也建議我跟觀眾做一些和影片相關的互動,我也覺得不錯,就決定採用檢測塑膠微粒的方法-讓現場觀眾篩沙,尋找塑膠微粒吧!但問題是:如果沒有人願意體驗呢?想了幾天,我想到一個必殺技:就是跟大家說要執行一個神秘任務,需要助手;若還是沒有人自願,我就自己示範。 演講當天,我帶著緊張的心,還有一大箱的沙與篩沙工具來到政大書城,發現沒有很多人,心情才漸漸平息。五十八秒、五十九秒…噹!下午兩點三十分!我必須上台了。當時的我有一種矛盾的心情,就是又希望不要太多人,也希望至少有人在聽。我數了數,大概有九個人(包含媽媽),而且分散在不同處,讓我鬆了一口氣。一開始,甘蔗阿姨先介紹一下荒野,之後就是由我來講。這時候,我忽然領悟到媽媽建議播放音樂的用意。音樂-----海洋是開頭的聚焦,讓觀眾注意我這裡,同時也可以讓我整頓一下心情。順利播放完影片後,我就照之前的想法進行「塑膠微粒檢測」,還好有兩個小弟弟來捧場,讓我不用動用到「必殺技」。這次的導影訓練讓我獲益良多,完成了以前我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且也學到了許多演講的技巧。最開心的是我和朋友的友誼在這次的任務中,加溫加熱,在政大書城的演說也讓我刻骨銘心。甘蔗阿姨說明年要換我們當講師,幫第二批青少年志工訓練,真令人期待。

[台南分會] 【文章分享】荒野台南分會青少年導影志工活動心得分享 林千地/非洲象

2015-09-18

大家好!我是荒野保護協會南一奔鹿團的非洲象,本名是林千地目前就讀台南文元國小六年級。    目前海洋導讀培訓已告一段落了,回想起當時為什麼要參加培訓活動,心裡就會很開心!剛開始不是很了解這個活動的目的,媽媽說:有一個培訓活動是要”導讀海洋影片”,我想就試試看囉!    剛開始黑琵分會長跟我分享許多海洋導讀的服務活動,也很仔細的詢問我們是否是自己願意來參加,而不是讓父母要求參加的。我個人也認為~自己想做的事,做起來也會比較認真比較投入,做出來的效果也會比較好,就算遇到困難也能克服!    接下來是我們培訓的過程,主要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欣賞影片即時分享影片的大意;第二階段是看2~3部海洋影片後,分享看影片的心得;第三階段就是實際上場導讀海洋影片。    第一階段是欣賞影片即時分享影片的大意,這個活動主要是幫助我們了解如何摘取大意,讓別人聽得清楚也容易記起來。首先是兩兩一組,其中一人先選一部影片,在一分鐘內說出說出電影的大意;另一位聽完後,馬上說出剛剛組員說的大意。然後我們還嘗試直接看海洋影片「太陽之北」,看完一段落就暫停進行觀後感受討論,影片導引老師引導我們說出影片所要表達的意涵。第一階段培訓結束後,我選了兩部海洋影片回家觀賞,分別是「海洋塑化劑」和「深夜之後」。回家與媽媽一起觀賞這兩部影片,我和媽媽會一起討論和分享觀賞後的感受,影片會看2次以上,媽媽也會設計問題與我討論,讓我充分了解影片所要表達的意涵,媽媽說:影片裡你最感動部分是什麼?這是與聽眾分享交流的橋梁。    第二階段是看2~3部海洋影片後,分享看影片的心得,這次主要訓練我們模擬導讀的呈現方式,同時讓我們多了解不同意涵的海洋影片的差別。首先是ㄧ個一個上台分享觀賞影片後,自己整理的影片簡介,雖然有充分的事前準備這次上台我十分的緊張。「海洋塑化劑」主要是說全球的海灘遭受到塑膠碎片的汙染,經過世界五大洋流環球一圈,途中可能會海鳥或魚類誤食,造成生態系統的失衡。另一部海洋影片「深夜之後」主要是說有一群人想要讓海洋永續發展,雖然對海洋永續發展的做法不同,但他們的意與行動都是努力讓海洋永續,並保留海洋的美麗。看完這兩部影片令我最感動的是海洋工作人員他們那份堅持與毅力!    第三階段就是實際上場導讀海洋影片,現在才開始真正要忙起來!回家後開始準備第一次的上場導讀影片「深夜之後」,在家將「深夜之後」看過好幾次,每看一次就重新整理一次大意和感受,我也會利用空閒時間與媽媽分享我整理的內容,媽媽一次又一次與我順內容,遇到有不通順的地方,媽媽會與我討論,我就會再去把影片的細節看一次,就是希望做到最好最清楚的表達。    我是ㄧ位喜歡發表自己想法的人,這次影片導讀的嘗試也是第一次,真正要上場的那一天,我在台下準備時窮緊張,其實一講完,發現沒有那麼困難,講完第一次後,就覺得很簡單!也因為參加海洋培訓課,讓我更了解海洋此時的美麗與哀愁,更明白海洋現在所遭遇的問題,只要我們每個人生活中做一些努力,海洋會再繼續美麗。此時回想培訓過程發現,我們很努力做功課,這樣的經驗讓我在面對學校的學習課業裡有不同的啟發,會試著去追根溯源了解內容的來龍去脈,同時學習也更能融會貫通!在複習課業的過程我會將課業內容當成電影,先整理出課程的大意,再把細節看得更清楚,並且融會貫通,就能把學習課業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台南分會] 【文章分享】荒野台南分會青少年導影志工活動心得分享 郭育嘉/天堂鳥

2015-09-17

姓名:郭育嘉  自然名:天堂鳥年齡/性別:12/男學校:臺南市私立光華高中國中部一年級    「In the future ,I will be a fighter of enviroment protection.」這是我今年6月在國小畢業中英文自我介紹文的最後一句志向。我喜愛在大自然奔馳的快樂感,喜愛大自然裡的一花一草一物,因此,自小我就想當個「森林王」,一個專門抓山老鼠的巡山員,當時還是幼稚園的我覺得那樣子一定很帥,但是隨著長大,知識的吸收與閱讀的累積,我發現我更想當位以文字以動畫來影響更多人的環保鬥士。       升國中的暑假期間,媽媽無意間在荒野台南分會的FB上看到一則徵求荒野保護協會青少年導影志工的招收計劃,目的是要透過電影欣賞與討論來培訓青少年來替一般民眾導讀環保電影,媽媽知道我喜歡任何有關環保的訊息,加上本身我的個性大方而且喜歡交朋友,我在媽媽的鼓勵下也覺得有趣便報名了。原本還擔心我不是荒野家族的成員而不能參加,幸好,協會非常熱心也願意敞開大門讓我加入培訓計畫,於是,我成為了荒野的導影青少年志工,自然名是天堂鳥。       培訓開始!首先,協會的大成員阿姨們先帶大家利用一分鐘簡單自我介紹來互相認識,接著便開始了一連串的訓練。有兩兩一組的電影心得與大意分享、有集體看佳麗村三姊妹影片的重點觀察,還有分組運用演戲來抓住影片重點,最後我們一一挑選了自己未來即將導影的影片,回家看影片寫心得與簡報製作,並相約下次的聚會。我挑選的影片是海洋塑化記,這部影片長達五十五分鐘,準備的過程中,我看了好幾遍,雖然有點沈悶但是為了能充分了解影片並記下大意與心得,我在電腦螢幕前自己一人一段又一段的播放停止與書寫,甚至還自己做了一份導影前的簡報分享。經過幾次聚會討論,我們更開始進行模擬導影現場的練習以及與甘蔗的一對一綵排。       由於我讀的是私中,在暑假中有長達三星期的暑輔課程,導致我的導影時間只能安排在八月份的後期,那這陣子眼看所有的人都一場接一場的講完,而我都因為時間衝突的關係而遲遲無法到政大書城聽隊友們的演講,心裡感到難過也無奈。終於,我的暑輔結束了,能夠到書城導讀影片了 ,但是,因為我被安排在暑假的最後一場,雖然說是壓軸,然而,事實上,我和甘蔗都很擔心會不會沒有半個人來觀影,到時出現一副門可羅雀的慘況?不過,天生樂觀的我心裡有個聲音微弱但堅定地告訴我:不會的,一定會很精彩的!而且一直從旁支持我的媽媽和妹妹當天下午也會前來加油,於是,即便我踏著忐忑不安的步伐,還是帶著微笑上場了!     「大家好,我是天堂鳥,我從小有一個夢想…」一開始,我透過麥克風將自己的夢想傳達出來時,感覺到有種不真實感,聲音環繞在諾大的書城裡,心底竄出一股畏懼,但這時我瞄見原本只是在一旁專心閱讀的讀者,竟然願意放下書本,席地前來坐下,聆聽這位陌生小男孩講訴自己為何站在這裡。這場原本預期空無一人的電影導讀會,出乎意料的還是吸引了部分人的目光。今年的暑假,我學到最多的不是學校暑輔的數學絕對值,而是荒野協會青少年導影志工聚會裡教我的:如何用最認真的準備,如何用最真誠的聲音,向他人表達內心的渴望與夢想;而協會裡彼此的回饋與分享,也讓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付出小小心力,對方也會用真心來回饋你,就如同我想當個向大家宣傳綠生活愛自然的環保意念一般。

[台南分會] 9/23(三)晚上7:30 生態環境教育解說劇分享會

2015-09-16

生態環境教育解說劇分享會*登革熱防蚊提醒,家中積水要清除,注意家外巷弄的花盆是否積水,帆布也可能有積水,課程活動期間請自行注意防蚊措施*【講座名稱】生態環境教育解說劇分享會【講座日期&時間】2015年9月23日 晚上7:30-9:30【講座簡介】 透過荒野台南分會解說員群組志工對於大自然的喜愛、想像力,以及對自然萬物的知識,將所有的元素組合為一荒野生態環境教育劇,希望以戲劇演出的方式,宣導荒野保護協會守護棲地的宗旨,讓觀眾了解環境驟變,生物種類減少的危機。 生態環境教育解說劇主要是以生態教育解說為目的,輔以戲劇演出,期望能開啟另一種解說方式的可能性。

[台南分會] 【台南週五見】10/16 Un año到墨西哥交換學生一年(程彥皓)

2015-09-15

荒野台南周五見本講座自由入場不需事先報名*登革熱防蚊提醒,家中積水要清除,注意家外巷弄的花盆是否積水,帆布也可能有積水,課程活動期間請自行注意防蚊措施*【講座名稱】Un año到墨西哥交換學生一年【講座日期&時間】2015年10月16日 晚上7:30-9:30【講座簡介】甚麼?墨西哥!?那是甚麼東西?想要知道我在墨西哥的生活嗎?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墨西哥嗎?那就來吧!【講師簡介】程彥皓就讀台南高工,七月初剛從墨西哥結束交換生涯。【講座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東區裕農路288巷15號)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人人都可以是志工-洪欀皊(海芋)

2015-09-14

人人都可以是志工    文/洪欀皊(海芋)當了父母以後,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以外,就是在孩子身上打轉,所以剛開始我和很多爸爸媽媽們一樣,會報名荒野入門志工是因為要讓孩子可以進入親子團,但在志工學習的階段,我發現了,我應該為了自己做一些不一樣的事。在荒野入門志工見習接觸的各群組中,每一群組都有他背後成立目的及特質,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解說組的定觀活動,從鄰近的社區公園到國家風景區,解說員生動活潑的介紹及深入的生物觀察,讓原本對週遭木訥的我,開啟了五感大門;綠色生活地圖組穿梭在城市的巷弄、荒煙蔓草的秘密基地,探索在地人文感動、感受在地文化滋養,開啟了生活綠色門;海洋組在海洋教育推廣活動中不遺餘力,臺灣四面環海,我卻從來都不知道他真正的面貌,在「還島」的記錄片中,看到了一群人用67天徒步環島方式,讓我更了解臺灣海洋面臨甚麼樣的問題以及可以怎麼樣去保護他,打開了守護海洋的心;環境培力組從政策案、法律案及開發案事前的功課、準備,到實際上戰場的公聽會等等,對環境議題的推動,無不在培養自己的實力,捍衛家園;還有在各領域的達人來分享對環境友善的講座、與地球脈動同步之紀錄片播放與導讀….等等;在荒野志工的見習過程中,除了課程的多樣化及豐富度外,荒野的每個志工都好熱情,志工本是無給職,且是在社會架構中最沒有利害關係,但大家無為奉獻、付出,也讓初進荒野不安的我,可以敞開心胸很快和大家融入打成一片。原本進入荒野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可以順利進入親子團,但事與願違,孩子進不來,他的媽媽卻一股腦的栽進來,從對周圍環境冷漠的態度轉變為熱情、積極尋找想瞭解的答案、主動參與荒野課程並回家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內心想法,可能孩子從媽媽每天小小的變化,偶爾孩子也能讓我感覺他也在改變,會主動和我一起尋找事情答案,雖然孩子的改變,僅是那一小步,但我深信黑琵分會長曾經說過的:「今天我們灑下的種子,雖不知何時會發芽,但只要相信並持續去做,一點一滴累積能量,自然而然會冒出芽來」。最後,我用一首詩,來表達在荒野見習這段日子的感受並期許自己能在荒野志工這條路上, 永遠沒有止息,也和大家共勉。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從心相逢的荒野之旅-莊博程(蘋果樹)

2015-09-14

從心相逢的荒野之旅     文/第四期入門志工-莊博程(蘋果樹)加入荒野保護協會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之前對荒野這個團體只有陌生,只因為我弟的一句話:『這裡很好玩,但是怎麼樣的好玩,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形容』,更讓我開始對荒野產生一種好奇感,也因此種下了這段和荒野結緣的奇幻旅程。當初先嘗試著上荒野網站加入會員作初步了解,但一開始接觸時只感到眼花撩亂,感覺好像有很多寶藏資源可以看,卻不知從何而入,心中的疑惑仍無法得到完整解答,直到有一天看到一封訊息寫著:『想知道荒野在做甚麼嗎?想知道荒野在玩甚麼嗎?』這樣幾句的話語再次觸動了我埋藏心底的那份好奇心,於是排開所有行程,帶著緊張害羞的心情報名了荒野入門志工訓,而藏在心中的那份謎底,也隨著在這次上課過程中終於解開我心中荒野之謎。 一上課就遇到酷酷的黑狼(鄭家雄),打開話匣子才發現荒野『人』是如此熱情,荒野『情』是如此廣闊,荒野『味』是如此自然,就是因為荒野人情味這麼濃厚,就像回到家看到家人般那樣輕鬆寬心,一開始就讓人愛上了。經由夥伴帶領打開五感,經由解說定觀了解到周圍常經常被忽略的環節,經由夥伴引導及分享,對環境的覺察力及敏感度也慢慢隨之提高,開始意識到和自己息息相關的環境議題,並覺察到我們周遭大自然正在發生的美麗與哀愁。在荒野你所獲得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感動或感觸,每次參加活動,驚喜往往藏在不起眼的小地方,等著你細心發現及感受。例如在安平水鳥公園和夥伴席地而坐一起談天說地的同心互動;聽棲地組長花蝴蝶(林清耀)說著守護棲地的故事;還有海洋組白楊樹(段成龍)和藍默蝶(楊慧珍)夫妻述說他們一步一腳印從心出發體驗台灣海洋的旅程經過,從不同角度讓我對這塊土地有更多的體會;另外也從河烏(張讚合)老師的演講中,感受到環境培力組當初左保水源地右護空污案的那種捨我其誰的意氣奮發;接著還有聽著台南分會守護諸羅樹蛙的那段精彩保衛戰的歷史等等。信手拈來的都是一篇篇精彩的故事,聽完這些達人的故事,再親身去走過一遍,更讓人有著深深的感觸,也才明白到環境議題真的是身為地球一份子的人類需要有的責任及義務,意識到除了善待自己,也需善待身旁的人事物。 這段入門志工訓的時間,在老鷹(蔡木隆)、梅子(王梅子)、黑狼(鄭家雄)等等重量級引導員以及各個群組的組長及轄下解說員的引領下,一步步打開心眼及眼界,也讓我有了更多省思,原來自己內心深處也曾有一片荒野,但隨著長大有著太多想法給束縛住,總是每天庸庸碌碌過日子及加上快速生活步調,讓心中那一畝荒地已被塵封多年,藉著這次的自我覺察,從『心』出發,除了感受到童心的快樂,也找到許多同心的夥伴,並且重新調整人生步划,不再只有忙碌,留些空白時間給自己停下或放慢腳步用不同角度欣賞身旁的人事物。這樣心境改變並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總言之,解開心中太多的但是及可是,跟著良善感覺走,就會發現原來荒野是藏在自己的心中,只要願意放開心,就能感受到它的熱情呼喚。夥伴們,你也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喚了嗎?加入荒野,相信你也能和我一樣找到藏在心中許久的荒野秘密基地喔!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人物誌】守護三崁店諸羅樹蛙的溫柔勇士-土撥鼠/謝忠良

2015-09-14

為諸羅樹蛙奔走 催生三崁店定點觀察台南分會編採志工:文:陳芃僖/松鼠 照片提供:李燕萍/加非時光認識荒野1995年我還是學生時,徐老師到學校社團演講,提到將成立荒野保護協會,所以對荒野留下印象,也很有好感。當時還是女朋友的太太,在台北參加荒野自觀班,在台南的我,北上時也跟著去。因為自己大多時間都在台南,便就近到崁頭山賞鳥做自然觀察,機緣下遇到台南分會的志工,接觸到荒野的訊息,才知道荒野有台南分會。開始參加新營聯絡處第一期自然觀察班,接著上第二期解說員訓練班。謝忠良(土撥鼠)搶救諸羅樹蛙2007年春天收到一封Email,新營聯絡處的夥伴林存盛 (自然名:莫氏樹蛙)號召去三崁店搶救諸羅樹蛙。那時候台糖與建商已經開挖了兩公頃的地,台糖對外表示三崁店糖廠即將開發,所有想要搶救諸羅樹蛙的人必須在兩天內將所有的蛙移走,這是我第一次踏進三崁店,也是第一次知道有諸羅樹蛙的存在。那時候幾乎天天都到三崁店對面的舊糖廠辦公室開會,討論如何保住三崁店,也必須面對移走樹蛙後如何安置的問題。三崁店位於鹽水溪中游地段,相關人員也試著到鹽水溪上下游尋找適合的安置地點,但始終都沒有三崁店理想,原因是三崁店有大量次生林,地勢低漥,是片容易積水的棲地環境,很適合蛙類。後來地方NGO取得共識,決定就地保留物種,也開始一連串的守護活動,讓三崁店的環境議題曝光。我們還到台北召開記者會,邀請當年荒野祕書長施純榮、棲地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諸羅樹蛙命名者師大呂光洋教授一起發聲,促使成為全國性議題,公視也特別製作了三崁店特輯。護蛙守護為諸羅樹蛙奔走我們又到台南縣政府陳情開會,會議由蘇煥智縣長主持,當時因為縣政府認為台糖與建商依法行事開發,並無不妥。會議決議諸羅樹蛙須遷離三崁店,移地安置,並提供三崁店附近一塊公有地,作為諸羅樹蛙永久安置地。但經過評估,該地自然條件並不適合樹蛙生存,於是分會秘書陳忠俊(小草)與台南社大代表一起到市民代表會陳情,所幸市民代表會決議通過讓三崁店成為自然公園,保留諸羅樹蛙物種。市代會主席更親自與縣長溝通,表達市代會的決議。縣長請市公所提供地,與台糖交換,以地換地成功的話就可以,無奈這一事件又因此耽擱,但也因為大家奔走抗爭,台糖不敢貿然動工,因此停工快一年。三崁店成為定點觀察點當時分會長林雅茵詢問分會內的夥伴,若要守住三崁店,分會要以什麼樣的角色跟立場介入三崁店這個環境議題。於是分會建議總會將三崁店納入定點觀察點,總會當時也期許各分會有在地力量守護在地棲地。分會先成立棲地籌備組,分會長請我擔任籌備組組長,籌備組後來也正式成為棲地組,2008年三崁店成為台南分會解說組的定點觀察點,開始一個月一次的定觀活動,舉辦對外推廣活動。因為三崁店是三不管地帶,一直不斷被丟棄大小型垃圾,數量非常龐大,亟需人手清理,所以每年4月地球日活動,特地選擇三崁店為活動地點,順便進行棲地工作假期。移除亞錦的開端2009年林務局重新檢討保育類動物名單,諸羅樹蛙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三崁店為重要棲地,開發不能觸犯保育法,台糖開發的困難度增高了,建商就與台糖解約,停止開發三崁店。同年我去上了亞洲錦蛙防治班,那時歸仁、關廟、仁德出現零星亞洲錦蛙的蹤跡,亞洲錦蛙是外來種,最早在1999-2000年底於高雄林園被發現,出現在台灣的原因可能是成蛙躲藏在東南亞進口原木中,或者是從寵物市場流出,那時第一次知道在台灣有亞洲錦蛙這樣的物種,接受培訓完後可以自己做調查、通報。2011年分會鄉土關懷小組長阿凱,到三崁店自然觀察意外拍到亞洲錦蛙,阿凱與其他夥伴第一時間告知我,我後來也實際遇到亞洲錦蛙,但數量是零星個位數,推測應該是從鹽水溪上游的關廟等地蔓延到中游的三崁店。2012年去三崁店,沒想到整個棲地都是亞洲錦蛙的聲音,諸羅樹蛙的叫聲都被蓋過,當地居民還問我是不是牛蛙入侵。請教真理大學莊孟憲老師如何解決亞錦數量過多的問題,莊老師建議因三崁店並非開放型的棲地,範圍也固定,建議採用移除的方式來解決,於是開始邀請志工一同參與,尤其在下大雨亞錦數量特別多的時候,大家都出發去移除。最有印象的回憶曾經有一個早上出動十個志工去撈亞錦的蝌蚪,總覺得已經撈很久很多了,帶來的容器都快裝不下,可是水溝還是滿滿的蝌蚪。這幾年覺得亞洲錦蛙的繁殖力實在可怕,撈蝌蚪也可能誤撈到小雨蛙、諸羅樹蛙的蝌蚪,風險也比較大,因此改變移除策略,選擇在下大雨的時候去移除母蛙跟公蛙,因為亞洲錦蛙喜歡在下雨的時候舉辦集團婚禮,通通都會跑出來,是最適當的時機。2012年某次夜晚下大雨,自發性地跟兩、三位志工去移除,多到抓不完,隔天就想說號召志工來幫忙,來了十多個熱心的伙伴,沒想到當天晚上無雨也無蛙,只抓到一隻,來的人都比蛙多,實在是很不好意思。始終如一台南親子團炫蜂團曾經在三崁店種下一排苦楝樹,人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怪手輕鬆一挖,幾十年老樹瞬間消失,小朋友種下的樹苗要長大卻要長時間等待,讓他們知道守護環境的艱辛。三崁店是個有意義的地方,保留了諸羅樹蛙這個珍貴物種,加入荒野志工後,一起守護三崁店,獲得永遠比付出多,也學習到很多,特別是環保團體進行環境運動中會經歷到很多事情。李偉文醫師說,環保觀念雖然人人都有,但是要把觀念實現復諸行動又是另一個層面的任務,未來我有餘力,仍然會繼續守護三崁店,守護諸羅樹蛙。始終如一文章來源:悅讀荒野https://sownewsreport.wordpress.com/2015/09/14/%E4%BA%BA%E7%89%A9%E5%B0%88%E8%A8%AA%E5%AE%88%E8%AD%B7%E4%B8%89%E5%B4%81%E5%BA%97%E8%AB%B8%E7%BE%85%E6%A8%B9%E8%9B%99%E7%9A%84%E6%BA%AB%E6%9F%94%E5%8B%87%E5%A3%AB-%E5%9C%9F%E6%92%A5%E9%BC%A0/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人物誌】賴麗舟/金魚草,荒野與我,一切都是因孩子而起……

2015-09-14

台南分會編採志工 文:黃德秀/甘蔗起緣荒野「會認識荒野,都是為了孩子。」這是一常在荒野親子團夥伴之間聽到的一句話,對於目前擔任荒野台南分會綠活圖組長、兒童長陪召集人的金魚草來說,也是如此。金魚草金魚草回憶著說:「96年常在孩子就讀的幼稚園裡看到一位爸爸,放學來接女兒時會應女兒的要求,在校園裡拿著繪本為女兒說故事。當時我心裡想,多特別的一位爸爸啊!幾次閒聊之後,得知他正在籌備荒野炫蜂團,一個帶孩子在大自然中活動的團體,而當時的這位爸爸正是南一炫蜂團的創團團長劉家彰(天空藍)。這樣的活動方式很吸引我,只是孩子當年還未符合入團年齡,而等待的其間也一直聽聞其他已入團的家長述說炫蜂團多麼地搶手,終於,苦等兩年後孩子合乎入團年齡,順利地進入了炫蜂團,這也就此開始了我與荒野的緣分。」當炫蜂團團長的丰姿續緣荒野荒野,是一個以志工為主的團體。在一個志工團體中,志工們往往因為已經達成了原本加入時的動機或期許,便會離開,這樣的現象在荒野親子團中更是如此,但是金魚草卻在孩子長大離團了之後,依然繼續在荒野擔任幹部,為何她現在還能夠持續在荒野付出呢?金魚草這樣說:「親子團最會感動人了,第一年進入親子團就當個大蜂,看著無私、充滿著愛的工作團隊運作,自己就被感動了。從隔年開始,我就擔任導引員、再來接任團長、一直到成為育成會副會長,並接受親子團各項基訓,承接基訓課程擔任講師等。這段期間自己在家庭、職場工作、與接任親子團幹部三方之下,其實是承受非常大的壓力,但也因為親子團夥伴彼此之間所流轉的愛、適時補位分擔,才能承受得住。尤其是擔任團長時,那時身為南區親子團總團長的鄭弘杰(巒大杉)寫給我一封鼓勵的信,讓我最為感動,每每看到巒大杉拖著需要隨時補充胰島素的身軀,全程參與每一場的基訓,將南區親子團的制度、培訓一點一滴慢慢的建置,就給我很大的感動。 再加上有位多年一直合作,默契十足的夥伴劉碧華(蘆葦),我當團長時她是副團長;當她當會長時我則是副會長;現在我當綠活圖組長,她也是副組長;我是兒童常陪召集人,她是團長。目前南一團育成會能夠與分會有較多的連結,也是當年我和蘆葦苦心開始經營而起的開端,,想起來就覺得與有榮焉。與夥伴一起完成任務的那種感覺是最令人愉快的,也有很大的成就感,這也是我一直想在荒野的因素。」期許荒野荒野成立20年,而台南分會今年也10歲了,人無法完美,也沒有一個組織是完美的,對於荒野往後的發展有沒有什麼建言?金魚草說:「沒有什麼建議,分會今年也很活絡,提供了很多的講座、課程讓會員可以藉著這些的活動與分會有更多的互動,這樣的方式很好,曾和分會其他的夥伴談及此話題時也都有獲得不少的正向回饋,當然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會員一起加入志工行列而非單純的荒野會員而已,夥伴們一起努力。」荒野是個願意為夥伴架設服務舞台的應許之地,正如金魚草所說的,我們也希望夥伴們在荒野能開心地成就夢想,為後代子孫能再享受這一切自然的美好繼續努力。文章來源:悅讀荒野https://sownewsreport.wordpress.com/2015/08/18/%E4%BA%BA%E7%89%A9%E5%B0%88%E8%A8%AA%E8%B3%B4%E9%BA%97%E8%88%9F%E9%87%91%E9%AD%9A%E8%8D%89%EF%BC%8C%E8%8D%92%E9%87%8E%E8%88%87%E6%88%91%EF%BC%8C%E4%B8%80%E5%88%87%E9%83%BD%E6%98%AF%E5%9B%A0/

[台南分會] 【台南週五見】10/23 《GMO OMG》基改?天老爺!

2015-09-08

荒野台南周五見本講座自由入場不需事先報名【講座名稱】《GMO OMG》基改?天老爺!【講座日期&時間】2015年10月23日 晚上7:30-9:30【講座簡介】《GMO OMG》基改?天老爺!台灣雜糧作物自給率過低,幾乎仰賴進口,其中核准輸入的基改作物就是玉米與黃豆,進口黃豆中九成以上是基改,進口玉米則佔五成以上。台灣雖未種植基改作物,但基改食品早已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基改科技爭議不斷,而我們對它是否有正確的瞭解?又該如何選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自2008年與台大種子研究室、綠色陣線協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發起「台灣無基改農區推動聯盟」,呼籲糧食自主的重要性,持續推動提昇民眾對於基改食物的認識。透過《GMO OMG》影片,我們跟著這位愛小孩的父親導演Jeremy Seifert,展開一場揭開生活飲食中基改面紗的全球化食物尋根之旅,了解日常飲食中所隱藏的基改危機,同時反思目前台灣基改食品的法令規範及消費現況。邀請您一起來認識基改,守護餐桌。【講師簡介】忻儀主婦聯盟南區辦公室秘書【講座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東區裕農路288巷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