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南分會] [新營週三見] 11/18(三)晚上7:00 沙巴熱帶雨林自由行(陳靜茹)

2015-11-03

新營聯絡處周三見免費講座不需報名自由入場日期 / 11月18日(三)晚上7:00-9:00講題/ 沙巴熱帶雨林自由行講者 / 陳靜茹,荒野保護協會推廣講師講座簡介 / 沙巴給人的旅遊印象不僅只有藍天大海,整個沙巴其實普遍都是熱帶雨林區。婆羅洲是世界的第三島嶼,分屬於以下三個國家:汶萊、印尼及馬來西亞。其中馬來西亞的婆羅周部分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雨林,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雨林,而位於婆羅洲北部的沙巴,想必也有令人驚艷的生物之旅!講座地點 / 荒野台南新營聯絡處(台南市新營區三民路53-1號,電話:06-6356179)

[台南分會] 【環境文章分享】反對玉峰堰解編(之一) 玉峰堰解編,曾文溪淪亡 環境培力組組長張讚合/河烏

2015-11-02

玉峰攔河堰在台南山上區北邊的的曾文溪上,有一個規模不大的攔河堰,稱為玉峰堰。它是由四座充氣式橡皮壩構成的,充氣後最左邊的一座高2.5公尺,其他三座只有2公尺,四座相連的長度只有97公尺。這樣一座小規模的攔河堰,卻是經濟部公告的96座「水庫」之一,而且是「供家用及公共給水」的水庫。在環保署對水庫的分級裡面,它也被分在「一級水庫」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旁邊有個山上淨水場。這個山上淨水場的規模也不大,因為它目前只有取水、沉澱的作用,真正的淨水工作則是送到新市區(不是「新的市區」,是台南市有個區叫「新市區」)境內的潭頂淨水場,每天的取水量大約4.5萬噸。1999年完工的玉峰堰就是為了穩定山上淨水場的取水而興建。這樣說的意思是:並不是先有玉峰堰才有山上淨水場,其實,這個山上淨水場是大有來頭的。山上淨水場在日治時代的前身稱為「台南水道」,它從1912年就開始動工了,設計者是八田與一的老師濱野彌四郎。花了十年時間,於1922年宣告完工,比烏山頭水庫的完工還早八年。這個工程確保了當時台南市區的自來水供應。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這個山上淨水場的所在地,從日治時期以來就是台南人的水源地。日治時期興建的台南水道,它那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如今已經列為國定古蹟。1949年,台南水道更名為台南市自來水管理處,而這個水源地也就更名為「山上淨水場」。雖然日治時期興建的部分,現在已不再使用,但是民國時代仍然陸續興建新的設施,使得山上淨水場一直都是台南民生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為了確保山上淨水場的水質,台灣省政府於1983年公告了「曾文溪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面積572.55 平方公里,範圍由縱貫公路(一號省道)曾文溪橋起,上溯包括菜寮溪、後堀溪等支流。2004年經濟部公告「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將一號省道至玉峰攔河堰之間的48平方公里劃出保護區外,保護區的面積縮減為524.55 平方公里。2009年經濟部再公告把原來的「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範圍劃分為「曾文溪」、「南化水庫」與「鏡面水庫」三個「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的面積調整為417.1平方公里。這次不是縮編,而是重新界定「曾文溪」這個保護區名詞下的範圍。現在的「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範圍包括玉井全部,以及大內、山上、左鎮、楠西、南化等各區的部分。依照自來水法的規定,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有11項「禁止或限制」的行為,主要就是垃圾掩埋場、營利性的養豬場、污染性工廠、高爾夫球場等。可以很明確地說:自來水保護區的設置,受到限制的只是明顯會造成水污染的產業,任何不會明顯造成水污染的產業都沒有限制。包括旅館、民宿、寺廟、以及各種無污染的商業、輕工業,都沒有限制。為了確保自來水保護區的水質,1998年環保署制定了一項「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綱要計畫——高屏溪、淡水河、頭前溪、大甲溪及曾文溪部分」,推動這五大河的離牧政策,在八年內投資432億元作為離牧的拆遷補償。在這項規模龐大的離牧政策之後,曾文溪水質獲得重大改善。現在台南境內的急水溪、鹽水溪、二仁溪,都已經遭受嚴重污染,只有曾文溪還算清淨。根據10/26報載,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日前決議「玉峰攔河堰改供工業用水,上游土地不再受民生用水的嚴格限制,朝保護區解編的目標邁向一大步」。為了達成「解編」的目的,水利署將建造所謂「工業專管」,從玉峰堰將水源直接供應南科,於是這裡的水源就成了「工業用水」,就不再是「民生用水」,於是自來水保護區就可以宣告解編了。我們可以很肯定地說:以玉峰堰為依託的「曾文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就是曾文溪得以維持清淨的根本基礎。曾文溪是台南人的母親河,在其他各個河川都已遭受嚴重污染的情況下,台南人沒有任何理由讓曾文溪淪落為污染大河。玉峰堰是曾文溪的守護天使,只要玉峰堰解編,曾文溪也就宣告淪亡。玉峰堰取水口山上淨水場台南水道古蹟建築台南水道的快濾池濱野彌四郎銅像

[台南分會] 親海小旅行

2015-11-02

日頭炎炎, 今年下半年, 我和藍默蝶持續發想將故鄉沿岸海岸線走透透,熱愛故鄉的您們“用腳走出來的地理與歷史感受深刻”您是否或坐或走在家鄉沙灘上, 靜靜聆聽海浪的聲音, 是否曾經把視線投射在一望無際的海平線亦或隨著海浪起起伏伏, 潮起潮落, 或清晨或日落, 讓我們靜默不帶思考用心感受潛藏在大海無邊無盡的能量, 來一趟家鄉濱海之旅沿途隨手隨意來趟清海小旅行歡迎大家一起來1. 集合地點於行前通知說明2. 自備防曬防雨裝備(有可能下雨喔), 個人淨灘工具請自備3. 保險:自理, 此行程不碰水, 請勿行走至海岸高潮線以西4. 交通:自理(請自行開車或共乘, 集合點至目的地仍需轉乘)5. 徒步耗費體能, 充足水源為必要, 請務必自備個人簡易餐點6. 建議國小一年級以上參加,並有家長陪同全程參與。7. 報名網址:https://www.beclass.com/rid=1837a7b55ed92b521fe8

[台南分會] 104年10月25日三崁店定觀紀錄

2015-11-02

104年10月25日三崁店定觀紀錄圖/文 土撥鼠今天一如往常到三崁店自然生態公園預定地進行每月一次的定點觀察活動,停好車突然被眼前的影像震懾住,位於園區東南隅的整片次生林慘遭地毯式的移除,光禿禿的只剩幾棵大樹及防空洞孤伶伶地佇立在那裏,似乎在哀悼這場生態浩劫。讓人回想起民國96年,當時的建商以鑑界為由,一個上午就把古官道旁2公頃的次生林及大樹以怪手鏟平殆盡。不免讓人擔心是不是這樣的惡夢又要重演?珍貴稀有(二級)保育類動物-諸羅樹蛙的棲地又再度遭到破壞。經電話聯絡台糖管理人員,說是為了防治登革熱疫情而在上星期以大型機具進入整理環境,之前並有會同環保局、農業局勘查過,只針對靠近三民里住戶的這塊區域進行整理,其他的區域不會以大型機具進行整理。這幾年觀察下來,被破壞的這塊區域不僅有保育類諸羅樹蛙棲息,還有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澤蛙、貢德氏赤蛙、虎皮蛙及黑眶蟾蜍等蛙類共同生活在這片次生林。不僅讓人想問,蛙類是蚊子的天敵,破壞蛙類的生存棲地環境,造成生態失衡,是否能達到當初消滅病媒蚊的成效?清理病媒蚊孳生環境難道只有這種地毯式把所有地表植物消滅的選項嗎?已成既定事實,讓人感到非常心痛及沉重,因為要恢復原來次生林的生態環境粗估至少要10年,台南市民還有多少個10年需要等待,這些原本在這裡棲息生存的生物朋友要再經過幾代的等待啊!讓我想起台南市大家長─賴市長您說過,對三崁店這塊園區朝自然生態公園方向發展的承諾,今天這樣的清理方式跟您的承諾是否背道而馳?接下來會怎樣對待這塊土地實在令人不敢想像。所以我們在此大聲疾呼,希望台南市政府儘速與台糖協調取得三崁店自然生態公園預定地的土地所有權,並著手進行自然生態公園規劃的先期作業,不能再以任何理由拖延了,因為這裡的生物朋友及台南市民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渴望都已不想再等待。今年世界地球日在三崁店舉辦時,我對自然生態公園的成立是樂觀的,因為我看到、聽到中小學、NGO團體、親子團的大小朋友都熱烈參與也表達了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期待,而且在場的台南市政府官員們,上至副市長、環保局局長、農業局主秘,下至承辦人員都聽進去了並正面積極回應這些期待。事隔半年,藉由控制登革熱的疫情為由,把這些期待及回應全部打翻了?回想荒野保護協會18周年的目標是「邁向荒野棲地守護」,希望透過棲地的守護行動與參與,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建立一個可以與環境、萬物永續共存的世界。從這次台糖對三崁店次生林所做的事看起來,我們離目標還很遠,我們還需更加努力,伙伴們加油吧!

[台南分會] 【體驗活動】荒野台南分會咱ㄟ田-大營1號田 割稻、秋收饗宴

2015-11-01

綠油油的稻子結著稀疏黃澄澄的稻穗麻雀成群的無限享用這是荒野台南分會咱ㄟ田~第二期稻作(再生稻)我們採用自然農法,無農藥、無施肥邀請大家來體驗割稻、摔桶、秋收饗宴樂【活動時間】104/11/15(日)上午8:30~15:00【活動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大營1號田(台南市新市區大營里)【報名方式】線上報名,將於活動一週前寄發行前通知及交通路線圖【活動名額】以穀東及工作團隊優先,部分名額開放一般民眾報名【活動費用】一般民眾國一生以上:100元,國小以下:50元                        (孩童都需要家長陪同出席)【活動流程】 8:30 ~11:30 割稻、摔桶體驗                        12:00~     享用秋收宴【秋收饗宴】請一家準備一道菜,並依自家出席人數烹煮菜量,於報名時填妥菜色                        分會將採用大營1號田與椰樹腳農場所收成之農產品為食材,供應以下菜餚:                        1.糙米飯(20人份)   2.蒸蛋  3.過貓  4.自釀的白葡萄酒  5.社區古早味冬瓜茶【攜帶物品】1.推廣無塑、無毒環保理念,菜餚請用自家鍋具攜帶前來                        2.自備碗、筷、湯匙、精美酒杯                        3.工作手套、家中若有鐮刀也請帶來

[台南分會] [新營聯絡處] 11月活動快訊

2015-10-20

《荒野台南新營週三見‧免費專題講座》11月04日 (三), 19:00 – 20:00 自然稻場(廖有棠)11月11日 (三), 19:00 – 21:00 從一顆種子到荒野(老貓、光蠟樹)11月18日 (三), 19:00 – 21:00 沙巴熱帶雨林自由行(陳靜茹)11月25日 (三), 19:00 – 21:00 來一碗海洋塑膠濃湯(胡介申)

[台南分會] [新營週三見] 11/11(三)晚上7:00 從一顆種子到荒野(老貓、光臘樹)

2015-10-17

新營聯絡處周三見免費講座不需報名自由入場日期 / 11月11日(三)晚上7:00-9:00講題/ 從一顆種子到荒野講者 /范明哲,自然名老貓,荒野台南綠屋頂講師閻芸慧,自然名光蠟樹,荒野台南綠屋頂講師講座簡介 / 荒野老貓、光臘樹夫妻與您分享--“從一粒種子到還給荒野”撿拾一粒種子的起心動念,發現一粒種子的特異功能描繪一粒種子的靜心反思,從看見一粒種子到種下一粒粒種子只要我們付諸行動,荒野就會回到自己家的屋頂:我家的、你家的、我們城市的所有屋頂。我們就是要用簡單便宜的方法,自建綠屋頂、綠陽台、綠騎樓、綠色環境。希望我們都從自己動手做起,建構出有荒野功能的環境:雨水可以回收、也讓所有水資源在我們生活中循環使用;陽光能量可以經光合作用、調節空氣與溫度;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氣可以被轉化成樹葉與食物、也降低溫室效應。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看、聽聽、實地參與操作建構屬於自己家門口的綠屋頂菜圃講座地點 / 荒野台南新營聯絡處(台南市新營區三民路53-1號,電話:06-6356179)

[台南分會] [新營週三見] 11/25(三)晚上7:00 來一碗海洋塑膠濃湯(胡介申)

2015-10-16

新營聯絡處周三見免費講座不需報名自由入場(台南四鯤鯓)日期 / 11月25日(三)晚上7:00-9:00講題/ 來一碗海洋塑膠濃湯講座簡介 / 塑膠製品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與倫比的方便、衛生與舒適,但是全球"用過即丟"風潮的背後,竟然讓我們的大海變成一碗塑膠濃湯?這碗湯有多濃?味道如何?誰又會成為受害者,喝下這碗五味雜陳的湯?而我們一年辦一次淨灘會是解決辦法嗎?邀請妳/你一起來嘗嘗這碗海洋塑膠濃湯!講者 / 胡介申(螃蟹),2007年於高雄加入荒野保護協會成為志工,積極參與解說教育、 兒童營隊、 綠色生活地圖、 雨林關懷與海洋保育等活動, 並於2011年成為總會公民教育部專職,曾策畫執行能源教育專案、海洋教育特展、2012與2013年世界海洋日與國際淨灘行動等。目前首要任務是由海洋廢棄物監測中追本溯源,透過教育、 政策與產業等手段,終結大海中的塑膠汙染。2014年6月 與環太平洋1 1 個國家NGO代表齊聚南韓,分析海中的微小汙染物,並在臺南採集的沙粒中驗出微米級塑膠碎片。講座地點 / 荒野台南新營聯絡處(台南市新營區三民路53-1號,電話:06-6356179)(屏東小琉球)

[台南分會] 【活動花絮】2015荒野台南清海小旅行(段成龍/白楊樹)

2015-10-16

清海小旅行  文/段成龍(自然名:白楊樹)感恩!年度的國際淨灘行動在這週靠大家充分的準備與相互支援中完成,主動報名的企業民眾可能首度也可能多次參與淨灘,但是絶大多數是首次參與荒野台南的國際淨灘行動-清海小旅行,早上六時左右,陸續志工集合在安平觀夕平台,現場海洋組大翅鯨海廢那裡來那

[台南分會] 【2015海洋影展】11/22(日)上午10:00 永續海鮮三部曲(荒野推廣講師-陳雅慧)

2015-10-16

場次時間:2015年11月22日(星期日)上午10:00-11:30播放地點:台南市立圖書館總館(臺南市北區公園北路3號 )影片名稱:永續海鮮三部曲影片導讀人:陳雅慧(自然名-貓頭鷹)、荒野台南推廣講師志工影片簡介:台灣四面環海,過去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也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漁業大國。如今,過度捕撈卻已經不是新鮮事,老漁民們口中的魚淹腳目的景象已不復見,即使是熱鬧的魚市場,攤販賣的魚獲其實也越來越仰賴大量進口,而非本地產的魚獲。身為消費者的你我,該如何行動呢?【海洋永續 幸福延續】由「深夜之後」、「快樂鱻快樂吃魚」、「永續海洋微電影」三部短片組成,記錄著在餐桌美味的年年有魚背後我們所不知道的海鮮小故事,讓我們更了解在快速消費的時代中,其實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對自己也對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夜之後」導演-孫介珩「快樂鱻快樂吃魚」導演-莊榮華「永續海洋微電影」製作發行-國賓飯店片長-3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