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五月份週五見免費專題講座場次
荒野台南五月份週五見免費專題講座場次每週五晚上7:30-9:30荒野台南分會 (台南市東區裕農路288巷15號TEL:06-2607259 )無需報名 歡迎準時入座 第一場 日期:5月3日講題:都市蜻蛉與牠的產地 講師:黃俊選簡歷: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PIRLS專任助理 畢業於國立臺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內容:我們俗稱的蜻蜓、豆娘是一種從恐龍出現在地球以前,就存在的古老生物。目前全世界,大概被記錄到5,680種,卻有一半以上的種類,在發現不久,就消失。由於濕地開發,逐漸變成人們居住的城市,都市的蜻蛉何去何從?牠們預言了那些生態危機?講者將以自己生活過、愛過的臺南古都為例,述說牠們的故事。建議聽眾攜帶物:台灣120種蜻蜓圖鑑第二場日期:5月10日講題:野望影展-滅絕最後關頭策展人:台南野望 微風適合對象:建議引導影片 分類:思索未來影片簡介:地球上已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如今,恐怕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上演第六次大滅絕。奧斯卡金獎導演路易賽候尤斯,帶領《血色海灣》幕後團隊,以卧底調查的方式,挑戰危機重重的非法貿易,揭露包括鯊魚、魟魚等多項瀕危物種的地下工廠和祕密黑市。團隊用意想不到的創意行動,把生物的美麗與脆弱,搬進城市的大舞台,投影在高樓上。人們需要知道真相,一起改變!獲獎紀錄:提名:2016最佳創新獎、最佳衝擊獎、人與自然獎、最佳播映獎得獎:2016最佳創新獎、最佳衝擊獎先睹為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r95uqSKWk台灣野望官網:http://www.wildviewtaiwan.org.tw/台南野望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ildViewTainan/第三場日期:5月17日講題:2019地球倡議 集眾力 守棲地-認識氣候變遷系列講座:樹木與氣候變遷講師:林君蘭 ( 自然名 : 二葉松 )氣候變遷教育委員會副召集人兼台北分會樹木組組長內容:沒有超能力成為打擊犯罪的超級英雄,但更強大的是有一顆懂得尊重與欣賞的心,能看見默默付出的都市樹木。從小學到樹木會行光合作用,知道可以在他底下乘涼,卻不曉得他能涵養水源,居然還能固碳,是減緩氣候變遷的大功臣。樹跟固碳怎麼扯上關係?期待拉近人、樹木與氣候變遷的距離,讓聽眾對氣候變遷的減緩與調適懷有希望,還有實踐方法,也對於樹木有更多認識。第四場日期:5月24日講題:野望影展-復活節彩蛋直播策展人:台南野望 微風適合對象:中高年級 分類:復活節特別播映影片簡介: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有99%是從蛋中誕生的嗎?無論是大蛋、小蛋、素色或帶有斑點的,「蛋」肯定是造物主最精巧的創作之一,也是爬蟲媽媽、兩棲媽媽、魚媽媽、鳥媽媽和昆蟲媽媽的心頭寶貝。讓我們一起跟著主持人馬克伊凡斯和動物專家群,利用高科技的影音掃描設備,一起觀賞一場蛋的實境秀,一窺生命孵化的精彩過程吧!獲獎紀錄:提名:2014最佳創新獎先睹為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cFtEb82zY台灣野望官網:http://www.wildviewtaiwan.org.tw/台南野望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ildViewTainan/第五場日期:5月31日講題:小海龜的逆襲-反思人類製造海洋垃圾的問題 講師:謝忠良(土撥鼠);黑羊內容:你知道臺灣有幾種海龜嗎?牠們目前面臨什麼樣的危機?發現需要救援的海龜怎麼辦?藉由繪本說故事的方式,引導觀眾瞭解海洋污染問題的嚴重性,以輕鬆的海龜舞帶動唱方式讓觀眾認識台灣的海龜,再倡議減塑生活。

[台中分會] 荒野台中週四講座- 2019年05月
荒野台中週四講座- 2019年5月 2019.05.02 認識自然-發現溼地之美 講師/深山鶯 2019.05.09 認識自然-重新看見海洋 講師/藍花楹 2019.05.16 石虎瀕危命運的暮光或曙光 講師/陳美汀 2019.05.23 認識自然-氣候變遷下的挑戰與行動 講師/美人魚 2019.05.30 與新台幣的生態旅行 講師/黃正民

[花蓮分會] 【分會休館】
4/24總會開會.4/25-4/26休假.4/27玉里棲地調查.4/28鯉魚潭推廣活動如有事請mail至分會或留訊息,4/29(一)上班時會盡快處理,如造成您的不便,請見諒~~

[新竹分會] 【油羅田】艾草包DIY/橘子貓
文、圖/橘子貓艾草包又名艾草粿(ㄍㄨㄛˇ, 閩語發音近似ㄍㄨㄟˋ) 這天在農民曆中是24節氣中第六個節氣的「榖雨」,通常出現在4/20左右,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代表寒潮天氣將慢慢結束,準備迎接夏季,也意味著氣候開始變暖。此期間因有梅雨季,雨水多,連帶環境中的濕氣仍重,使萬物生機盎然,艾草就在其中。活動當天雖是陰天,但是感覺有一股檔不住的陽光熱氣蠢蠢欲動。 這是開放給民眾報名的活動,以體驗客家人製做艾草包的過程,參加者有三個家庭(每家四人)及幾位捐款人。活動主要由天任/月桂、海哥/金美二對夫婦領軍。 很多準備功夫已於前一日由道地的客家人 - 天任夫婦完成:當天主要是完成後半段,製作工序如下: 1. 艾草米糰(工時約 30mins): 將去水的米糰搓碎,加入適量的糖,艾草泥分散撒入,以一小塊用熱水燙過的米粉糰當引子,將整盆粉狀物搓揉成糰,再以手洗衣物般的方式大力搓揉。大人小孩全程熱切的齊心協力,到最後搓揉艾草米糰時,是男士表現的最佳時機,充分展現以前農村需要大量男丁的原因。2. 餡料製作: 自製的蘿蔔絲內餡,由領頭羊 – 天任/月桂不停地揮舞著雙鏟變魔術,是不是雙手聯彈?3. 艾草包製作(工時約 50mins): 將艾草米糰分摘成小塊,在手掌上弄成餅狀,放入餡料, 將邊捏合起來,塗上油後反放在柚子葉上,正面捏塑成想要的樣子(如:直線) 。你以為就這樣簡單嗎? 沒有包破一次餅皮,你的手感是不會上來的。4. 蒸煮: 蒸鍋先燒開熱水,放上有艾草包的蒸籠,蒸30mins。 由 10:30 am – 13:30 pm,計蒸了6籠。可不可以一次多放幾籠以省時間? 嘿嘿,熱能的問題,就看你用哪種爐子了!認識找艾草;在艾草包尚未蒸熟前,天任利用時間,帶大家到田間尋找艾草本尊,來個實地教學,看看大伙多認真!品嘗艾草包、午餐: 努力工作加上田間活動,熱騰騰的艾草包,正是打牙祭的時候,真是人間美味啊,趁熱吃,最好!接著是由金美姊領軍的油羅餐廳開張了,一道道的菜及湯,讓大家品嘗別處吃不到的特殊菜餚,幸福滿滿。 油羅田還有什麼好玩的: 除了主題活動,油羅田更有一般人很少接觸的田野風光,既然難得來,當然應該把握機會好好地走一遭,不要害羞,向土地上的眾多原住民打個招呼吧,就像這個孩子一樣! 四月底五月初,油羅田有滿山的油桐花等著你來。這裡是大家的家,歡迎常來走走,並請支持我們的夢田計畫,讓我們走的長長久久,為土地盡一份力,更為自己的生活找樂趣。募款專案〈夢田實現〉專案詳情:https://goo.gl/VzHBQQ老師: 天任、月桂 支援: 金美、許天麟、小雲、 陳緯倫、松果、為啥、四破魚、橘子貓

[雲林分會] 雲林分會服務時間
雲林分會公佈服務時段:04/22(一)休假04/23(二)09:40~18:1004/24(三)09:30~20:0004/25(四)09:30~18:0004/26(五)09:50~16:2004/28(日)招生說明會04/29(一)公出1.分會僅有一位專職服務,有時需外出洽公、銀行郵局、探勘、會議或辦理活動、課程...。可事先聯繫分會,避免白跑一趟。2.如遇臨時事項或突發狀況,服務時間還有可能異動,請以分會網站及現場公告之資訊為準。

[台北分會] 2019年地球一小時|友善市集
◎圖、文:黃國倫(芒果)延伸去年「守護.手護」主題,2019年地球一小時活動,荒野保護協會擴大邀請台灣不同領域及關心各項議題的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夥伴共襄盛舉。其中,《友善市集》邀請關注婦女、兒童、長者、無家者、性別、環境、動物等不同面向的非營利組織或單位,一同在青年公園民間劇場擺攤介紹,讓民眾認識不同對象的友善方式。 路經【米愛林食物袋】攤位,不論大人小孩,都會被琳瑯滿目的精美布袋所吸引,很難不停下腳步來參考商品。米愛林食物袋,是秉持為地球減塑的Medodo米豆工作室,在台灣取得專利的產品。設計其最大特色是布袋內層利用無染色與漂白的厚棉布製成,具有些許吸水、油特性,只需一般清洗晾乾即可,若食物不含油漬甚至可以不必每天清洗,因此能省水又減少清潔劑的使用。食物袋有大、中、小三種尺寸,適合盛裝台灣人早餐愛吃的漢堡、三明治、包子、饅頭、麵包、烤地瓜、煮玉米、茶葉蛋、紅豆餅等食物。購買食物時,主動將食物布袋交給老闆裝載,就不必使用隨即丟棄的一次性塑膠袋或紙袋,進而減少環境負擔。由於非防水、防油的設計,若是湯水或油膩的食物建議還是使用保鮮盒尤佳。坦率的店家笑言,米愛林食物袋小巧精美又方便收納的設計,使得部分消費者購買用作食物以外的收納袋,算是衍生的附加價值。 「米愛林」Me Love Tree食物布袋的意義:「米」是米豆,音譯Me,意味著應該謙卑對待地球的每一個人「愛」Love,直譯就是很簡單的用心去愛「林」Tree,指樹、紙類,是地球上廣大的資源 Top of Form 擁擠的市集裡,空氣中瀰漫著某種難以言喻的食物香氣,遵循人類受味覺刺激食慾的本能而去,就會走到【食色天然香料研究所】攤位。這品牌是一個女孩,追尋內心真正渴望的結晶,展示著多種以巧思創意特製而成的香料調味粉、茶包、滷包等。店家坦言,當初因著“為何看起來使用方便很吸引人的調味料,成份表裡老是有些奇怪的化學字眼,而沒有化學添加物的調味料,選擇又這麼單一?”的想法,而有了後續自己做方便使用、100%純天然、美味、不易腐敗、多元、減鹽的調味料。這些單一包裝的香料調味粉,散發著濃濃的異國風情,包含法國普羅旺斯、美國紐澳良、印度海德拉巴宮廷等不同各國經典風味,採用天然乾燥植物葉片與種子,不含化學人工添加物及防腐劑,既能嚐鮮變換口味、降低已過期沒食用的瓶裝調味料情形,更是減少非天然添加物而減輕身體負擔。料理上,使用於咖哩、煎肉、烤肉、海鮮、茶飲跟沙拉等,不用再調味且任意自由發揮創意。店家認為取自於自然,返還於自然。消費者購買的香料商品金額,將會有1%捐獻自然環境保護團體,對環境盡一份心意。 目前塑膠污染環境、海洋廢物等新聞議題沸沸揚揚,許多歐美國家開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耗材如吸管、攪拌棒等。對於愛喝手搖飲料或經常外食的人,除了改掉懶惰及貪圖方便的壞習慣、培養自備餐具及重複使用性吸管的良好習慣之外,如何選擇品質安心的環保產品,也是一大關鍵,路過【QC館】攤位當然不容錯過! QC館採用公司名“泉菖”的英譯Quan Chang,衍生出諧音主力產品「Q吸管」(粗管吸QQ珍珠波霸飲料難不倒)、「C吸管」(細管喝一般飲料剛剛好)。QC同時代表quality control,意即店家全力做好產品的品質管控。與市面上環保吸管相比,其最大特色在於加工過程:吸管內外經研磨、拋光處理,表面醫療級鈍化;奈米層經高溫滅菌消毒,不殘留有毒物質;研磨細緻化,好清洗不沾黏;管口不銳利、傷口,成品獲得ISO國際認證及SGS檢驗認證。店家兼顧環保概念與因應消費者使用經驗,不斷改良及開發新品,也使用不同材質如純鈦、高硼矽、玉米澱粉、木材,產品包括環保餐具、吸管湯匙、吸管筷子、織布餐具袋等等。QC館認為,一次性使用產生無數廢棄物,影響自然環境、生物存亡,最終危急人體健康。 改變,從自己做起,從生活做起! 因此實踐行動,提供留下無毒、健康、環保的生活空間給孩子們。 北台灣經常下雨,尤其聞名的雨都基隆。常常發生逛街血拼後雙手拎著大包小包,遇到突如其來的大雨,手忙腳亂還要撐傘的窘境,相信許多人感同身受;如果有那麼一件穿著舒適、透氣不悶熱、易晾乾的雨衣,加上時尚美觀與環保價值,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市集裡就出現這麼一家雨衣品牌【賀拉碩】,攤位裡男孩笑容靦腆,從容不迫地向好奇前來的民眾介紹自家的雨衣。賀拉碩工作室體會石油化學材質已對環境造成不可忽視的問題,發想使用各種天然可再生資源,取代石油化學材料,創造出世界首創且永續實用的棉製雨衣。店家表示,目前棉質的防水性、透濕性與技術上的限制,雨衣主材料純棉佔7成左右,其餘為可自然分解的PU(polyurethanes/聚氨酯)材質,已經比起市面上成分複雜,一次性或不能回收的塑膠雨衣更環保。目前已開發出一件式及兩件式的機能風雨衣,未來會再推出兒童款與披風式。店家堅持不再浪費資源,製造更多垃圾,成品不使用多餘包裝材料,彰顯環境友善的目的。 市集某個轉角,發現一家充滿古色古香情懷的攤位,店名與產品絕對是古物收集愛好者及文青喜歡的!【唐青古物商行】是公益商店,由「台灣有福全人關懷協會」成立,關注自身所處環境,致力於尋找比掩埋與燒燬更好的選擇:藉著流通閒置物資,流動人的善意及情感,所以成為閒置傢俱媒合平台與共學中心;透過回收、流通與再造,喚起大眾重新思考人、物與環境之間永續的良善關係,推廣環境教育呼籲大家實際行動參與改變。物品被用心製造出來,就應當被珍惜使用。由於傢俱、窗框、畫板等可再改造成其他用途的二手物品不方便攜帶,故攤位現場展示他人捐贈的吊飾、服飾及包包等。【唐青古物商】也提供沙發換布、木製與金屬家具修繕的服務,也對外租借道具及傢俱,並將所得獲利提撥固定盈餘比例,推動貧窮地區教育與發展的公益基金。 最後,走到一家吊掛著許多掃帚而引人注目的攤位【本立自然良品】。三姐妹秉持著以自然為本,立足於大地的精神,提倡使用原始實在的生活用品,減緩環境負荷永續土地,恢復人與土地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他們的產品種類繁多、應有盡有,舉凡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衣食住行,都有相關小物產品,如糙米、果乾、竹籃、助眠包、沐浴包、手工鞋、刷子、掃帚、濾網、香燭、蜜皂、蜂蜜、木造飯匙、圍巾、毛線球、餐墊、瑜伽墊、沐浴巾等等。姐妹長期關注女性議題,兼顧環境保護考量,也為女性月事設深處地著想,於是開發獨特的產品——棉布製作的衛生棉,款式多樣化並且清洗後可以重複使用(重複使用性衛生用品仍建議使用2年後更換),可見他們對環境友善的堅持用心,也希望喚醒現代人過去塑膠還未發明利用時的記憶,讓日常生活返璞歸真,用的、吃的一切從簡從、崇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