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分會新營聯絡處9月份週三見免費講座場次
每周三晚上19:00--21:00無需報名,自由入座講座地點:荒野臺南新營聯絡處(臺南市新營區三民路53-1號)第一場日期:9/7講題:全腦教養-談幼兒情緒分享者:邱似齡/現任 慈恩心理治療所所長經歷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奇恩病房(安寧病房)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復健部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科講題簡介:「來這裡坐下」「不要!」「來這裡坐~~下~~!!」分貝提高「不要!!!!」開始跑… 像是類似這樣的親子互動方式,似乎總在生活中上演,父母對孩子發出指令或期待,但孩子總是抗拒多,遵從少。需要家長費盡心思,孩子多少才能配合一些。「爸爸」、「媽媽」~就像是咒語一樣,當成為父母之後,就跟孩子緊緊依附在一起,成為父母,真的是一段既神聖卻又不容易的旅程,常在想的是,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這趟旅程不要這麼顛簸,又能有效能。其實,以愛為名的親子關係,總是牽扯著自己的子代及上一代的親子養成。本講座想邀約的是正有教養困擾的您,或想要在親子教養關係裏頭耕耘的您,透過對兒童心理發展里程的知識、大腦神經科學理解、依附關係對親子的影響,學習理解自己及孩子的語文及非語文訊息、孩子在各成長階段,行為背後的需求、有效能的覺察父母的情緒,共創親子有愛無礙的依附關係。第二場日期:9/21講題:分享者:講題簡介: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9月份週五見免費專題講座場次
每週五晚上7:30--9:30 無需報名,自由入座 講座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裕農路288巷15號TEL:06-2607259第一場日期:9/2講題:稻田裡的教室 分享者:林如貞/臺灣大學農業技術學分班結業、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系畢業二○一一年以「休耕田復耕」獲得經濟部「節能減碳用行動愛地球」競賽「影響力優選獎」,二○一二年以「稻田用鐵鍊及刷子除草臺灣經驗」獲得大亞電纜美麗家園基金會「第三屆綠集合計畫」的「美麗家園獎」,二○一五年發行<<稻田裡的教室>>講題簡介:教養小孩和栽種稻子有許多相通的道理。如果農夫對稻子適度的斷水,用土壤的力量促進生長,讓稻子向下扎根,更能增加稻子對環境變化的因應能力。親子們一起來「稻田裡的教室」,有促進和平、鄉土文化、親子互動、自然生態、預防醫學……等許多有趣的課程,如同台北荒野親子團在2016腳踩在泥巴裡、在關渡做實驗生態田,人和「稻子」共同生長,大小手齊心創新米文化。第二場日期:9/16講題:分享者:講題簡介:第三場日期:9/23講題:老樹爺爺!你想對我說什麼?!分享者:林千地( 非洲象)/荒野台南親子一團奔鹿團、荒野台南分會少年志工講題簡介:1. 樹呀!樹呀!大不同!世界上沒有兩棵樹是長得一樣的!有的像舉起雙臂的巨人!又有的像正在跳舞的舞者!有的趴在地上睡午覺,有的拼命的長高!樟樹的皮不會長,因此撐的皮裂開!爪哇合歡的板根超級大,超級颱風都吹不倒他!老樹爺爺如何做健康檢查?我們到底要怎麼量?2. 老樹爺爺的生活日記:老樹爺爺的生活日記要大公開囉!快點!快點!大家快來聽老樹爺爺說故事! 3.生命~樹:人和樹到底有什麼關係?為甚麼有許多樹會被砍掉?別的國家又是如何保護樹的呢?第四場日期:9/30講題:分享者:講題簡介:

[台中分會] 荒野週週見-彰化每個月第一週五見免費講座-2016.08.05
【8月份彰化荒野免費講座(8月第一場)】 講座時間:105.8.5(五)19:00~21:00 講座題目:發現海洋之美 講 師:黃慧敏 老師 講座地點:荒野彰化籌備處 (彰化主婦聯盟)彰化市中華西路165號 參加對象:有興趣的所有在地居民共同參與。 因場地座位有限,先來者為先

[台中分會] 荒野週週見-彰化週五見免費講座-2016.08.19 (原07.08因颱風延後)
講座時間:8月19日(五) 19:00~21:00 (原7/08 因颱風延後) 講座題目:有意義的自然生態觀察之旅 講 師:劉月梅—荒野理事長 講座地點:荒野彰化籌備處 (彰化主婦聯盟)彰化市中華西路165號

[台北分會] 生態種子萌芽中–專訪五常國中小荒野社
(台北分會編採志工:文/風信子 圖/太陽)推動公園生態化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以推動「公園生態化」為首要目標,自103年底開啟與公部門、民間團體及在地居民合作的結盟模式,落實「公民參與」精神,榮星花園公園即是啟動此合作模式的第一站。一路走來至今,有越來越多民眾支持並親身參與榮星花園公園生態池維護,如榮星公園守護志工隊,成員以在地里民為主,透過柔性勸導、關懷生命的方式,向民眾宣導環境教育。除火金姑守護志工隊外,另一個重要的守護生力軍,就是五常國中「小荒野社」社團。小荒野社社團五常國中位於榮星花園旁,秉著推動生態教育的責任及呼應公民參與的精神,學校於104學年度成立了「小荒野社」社團,這學期有十五位學生選修。陳美蘭老師是小荒野社的社團指導老師,她說社團課程是請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前分會長鯨魚老師一起協助規劃。上學期以室內課為主,介紹水生植物及生態…等;下學期則安排較多的室外體驗與實作,如參與榮星花園螢火蟲的復育工作,還有這次的迎接原生種植物回公園的活動。美蘭老師補充說,在社團成立前,就有許多學生以工作假期的方式參與螢火蟲的復育工作,此外,他們還在FB設立了粉絲專頁「五常國中。小荒野社」https://www.facebook.com/wcjhslove/timeline,歡迎大家將愛化為行動,將行動化為紀錄,一起關心且熱愛這片土地。生態種子萌芽中「公園生態化」看似簡單的五個字,執行起來可是一大堆工作。以這次迎接原生種植物回公園為例,要先經過多次移除外來種、重新覆土、選擇適合原生種、栽種及後續照顧…等,這些工作都有五常國中小荒野社員的參與。訪問當天,「小荒野社」的小志工們要來協助栽種,看他們辛苦揮汗又興致高昂地種下一棵棵原生種植物,真令人感動。梁震邦同學說:當初參加社團是因為科展想研究螢火蟲生態,經過幾次的工作假期及戶外課程,對自己能參與社區服務,為生態環境盡一份力而開心,也慢慢發現自己的目標,希望以後能成為生態攝影師。在旁邊揮汗的李泓澔同學說:原本自己是不常走到室外的,因這社團課讓他有機會親近自然,他覺得很酷。唯二的兩位女同學之一張純瑜害羞的說:她兩學期都自願選修小荒野社,雖然對生物課沒多大幫助,但因更了解生態中的生命而想下次再選修。另一位可愛的周芮伃同學說:這學期加入小荒野社是受同學的影響,也很好奇社團做些什麼,經過一學期的參與,覺得可以親自體驗很棒。未來她想當醫治人的心理醫師,現在就先來參與醫治生態的小志工,她充滿希望說:「或許一個人的力量小,無法馬上看到成果,但一點一滴累積,應該可以治好地球吧!」未來,期待有更多的中等學校能成立環境保育相關的社團,就和五常國中的小荒野社一樣。透過社團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實際參與社區生態環境營造或公園生態化活動,藉此將學校的環境教育化為實際行動,這樣應更能感動年輕學子,讓他們心中生態種子有萌芽的機會,一點一滴,聚沙成塔,一起為地球萬物努力。

[台中分會] 荒野週週見-台中週四講座-2016年08月
荒野週週見 台中週四講座 2016.08 2016.08.04 新和興歌仔戲 / 江陳咏蓁老師 2016.08.11 新和興歌仔戲綁大頭(體驗,預約報名12人,費用1000元) /江陳咏蓁老師 2016.08.18 用腦筋吃飯的究竟之旅-- (台灣綠食堂/台灣好果子-新書發表) /蔡佳珊-座位有限需預約報名-30人 2016.08.25 旅行秘魯 /Robert Lin

[台北分會] 公園養護管理:呵護原生植物成長,公部門與民間攜手守護美麗家園
(文/幸運草,照片提供/里仁園藝、荒野台北分會)105年7月26日下午,負責榮星公園維護的里仁園藝公司師傅們,頂著夏日高溫進行原生植物棲息地的養護工作,以徒手、最低干擾的方式,小心拔除生長過盛的禾本科草類。27日上午,挖掘土溝,減少大雨沖刷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並因應連日高溫降雨不足,適時澆灌以保持土壤與植物的水分,維護一個月前種植的穗花木藍、冇骨消、澤蘭、......等植被,有良善的生長環境。 荒野本著「你的公園 我的家」的理念,於105年5月19日引導五常國中七年級同學合力移除邊坡的外來種;6月3日,公園處圓山所主任率領同仁與里仁園藝公司、社區居民、五常國中小荒野社的同學,進行台灣原生植物的補植,是台北市公園公部門和民眾合作種植原生種植物的首例。種下的苗木照護亦需小心謹慎,為了讓原本單一化的植被環境,變成豐富多樣且具層次變化的生態棲地,在移除與補植後的過渡期間,需要持續的關心與照顧,在養護廠商透過雙手的細心呵護,以及公園守護志工持續與民眾進行溝通分享之下,才能讓這難能可貴的棲地環境,在未來有機會呈現蝶舞蟲鳴的景象。 炎炎夏日澆水補充水分 挖掘土溝減緩大雨時的土石流失在此同時,公園的環境也需要仰賴大家共同愛護。105年9月,榮星公園守護志工培訓正式啟動,經過兩期培訓,招募近50位志工,結合在地守護力量,持續進行生態調查、環境改善維護,讓螢火蟲族群數量趨於穩定,成為台北市市區內少見能觀賞到螢火蟲的去處,也讓公園內其他的水棲昆蟲、植物、以及鳥類變得豐富多樣,生物鏈趨於完整。因此我們相信,棲地守護的理念,唯有社區居民與市民的認同與參與,方能達成。公部門與社區攜手合作,是落實公園生態化非常重要的聯結,更需要大家共同來支持守護。歡迎您加入榮星公園守護志工行列,一同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課程訊息及報名網址:http://ppt.cc/r2XlC

[台南分會] 荒野台南8月份週五見免費專題講座場次
每週五晚上7:30--9:30 無需報名,自由入座 講座地點:荒野台南分會台南市裕農路288巷15號TEL:06-2607259第二場日期:8/12講題:《徒步環島38天》分享者:梁雅智/草莓(荒野高雄分會親子團高雄二團翔鷹團團員)講題簡介:高中一年級,國中二年級才開始自學, 二下時,因荒野的長輩臨時決定去環島, 媽媽一時興起,以有人可互相照顧之理由,因而被推出去,一回神時就已經走在路上了。第三場日期:8/19講題:憶欖仁--說走就走到部落趣分享者:洪秀燕/黑琵(荒野保護協會志工)講題簡介:旅途是充滿刺激的,冒險是讓自己更進步,意想不到的事一定會發生,說走就走,說停就停,自己做主。By龍捲風吃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風景,是讓我大飽口福的食物,人情味,令人感受到無比的溫暖;說走就走,不簡單也不難,等著自己探索。By小燕子丟掉地圖和陌生打招呼,遇見生命回到生活珍藏美好;堆疊我們共有共享的成長千層派孩子說:只有不想做的事沒有不要做的事,一起說走就走到部落趣…第一場日期:8/5講題:台南的田野錄音分享者:彭筱涵講題簡介:無論是自然環境或是周遭生活環境,都會隨著時間或是人為因素而變遷,除了以視覺觀察環境的改變,聽覺也是一項重要的參考依據,透過田野錄音,能夠更加完整地紀錄當下的環境狀態,並且分析其中的變化,在這場講座中,講者將會透過在台南所錄製的聲景檔案,與大家分享田野錄音的心得,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也歡迎大家帶著自己的田野錄音檔案一同分享。本講座參考書籍:搶救寂靜 / 范欽慧 著錄音檔案連結,可以提供你們參考https://soundcloud.com/carolpeng/sets/soundscape-of-tainan網路新聞如下:http://news.ltn.com.tw/photo/local/paper/550409

[台南分會] 【活動】荒野台南親海小旅行 台南潟湖體驗趣—雙春之旅
簡介 雙春位於八掌溪與急水溪之間, 豐富的溼地生態, 內含四種原生紅樹林, 欖李, 海茄苳, 水筆仔, 五梨跤, 濱海遊憩區內設置有南北兩條木棧道,架在紅樹林與防風林之間,讓大家可以近距離觀察溼地生態,早期種植防風耐旱的木麻黃林, 因南側海水注入而形成北門“水樣森林”。潮起潮落, 海廢, 一直都存在海岸線上, 廢棄蚵架, 漁網, 休閒活動廢棄物, …, 此次回程我們將盡一己之力, 在享受故鄉海岸線風景的同時執行淨灘活動, 親身體驗一趟故鄉海岸線的自我學習之旅. 潮汐:13:17(H) / 19:11(L) 【主辦單位】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 活動企劃與帶領人段成龍/白楊樹(0926620059) 【活動日期】105年8月7日(日)下午13:30~18:00。【預計行程】集合時間地點 13: :10~13:30 南鯤鯓代天府前右側涼亭 →13:45 台南潟湖海岸線簡介 → 14:00 雙春濱海體驗行(享受海岸線之旅, 3.0hrs) → 17:00 回程順手淨灘加分享(1hrs) →18:00賦歸【活動對象】一般民眾25名。(建議五歲以上小朋友,需親子同行)【課程費用】謝謝您參加活動並支持NGO組織營運,大人小孩均一價每人100元(內含100萬旅平保險費;不含餐點、飲用水,交通請自理)【集合時地】13:30 南鯤鯓代天府右側涼亭 (727台南市北門區鯤江里976號)【報名日期】即日起至7/26受理報名,額滿為止(歡迎親子參加)。【報名方式】線上報名https://www.sow.org.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6338,並來電06-2607259確認。【攜帶裝備】個人遮陽(遮陽帽/遮陽頭巾、吸濕排汗衣褲、運動鞋, 水陸兩用鞋尤佳), 相機, 小背包/背包套、防風外套、二截式雨衣、個人環保碗筷、足夠的行動水(天氣炎熱, 請 攜帶非一次使用容器)、水杯/廣口瓶、行程耗費體力請自行攜帶簡易食物(或可與大家 分享)。背包內裝之衣物及怕潮濕的物品,請用防水材料包好,防止下雨潮濕,另外, 可 自行攜帶淨灘個人裝備。【注意事項】1. 全程靜心, 重體驗, 不豪取, 除了人為垃圾影像什麼都不帶走, 除了腳印什麼都不留下, 不浸水(水不及膝)2. 行走在海之濱地處偏僻, 請自行接駁車準備, 謝謝!3. 行程中將短暫停歇, 可自行攜帶點心或與同行夥伴分享【退費標準】1、活動前,如遇天災、路況受損等不可抗拒因素,致活動被迫取消(分會將於活動前一天晚上8時前以email通知),將退還90%活動費用,感謝您與我們共同分擔已發生之行政費用。活動費用100元(含)以下將全額退費。2、活動日七個工作天(含)前退出者,將酌收20%活動費用,退80%活動費用。3、活動日前六至一個工作天內退出者可轉讓名額,若無法找到轉讓對象將不退費(惟遞補參加者條件需符合活動辦法),活動當天因個人因素退出者,將不可轉讓名額及不退費。 因本會之特殊緣故致活動無法成行,請持繳費單據本會將辦理全額退費。選擇匯款退費者,將於退款金額中扣除匯款手續費用。

[台東分會] 週五荒野見--尋找生命的意義-- 台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
講題:尋找生命的意義-- 台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講者:林德恩/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助理研究員時間:7/22(五) 19:30~21:00地點:台東誠品二樓 你知道嗎?你的一個小小動作:拿起隨身攜帶的手機,拍攝記錄路上或道路兩旁死亡的野生動物,打卡(標定地理位置)接著上傳到「臺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資料庫(臉書社團-路殺社),不但能充實台灣的基礎生態研究、改善台灣未來的生態環境,還能提升你我的用路安全、監控環境安全甚至於食物安全…。有沒有這麼神奇?!不過就是一隻不明原因死掉的小動物,那有這麼多用處? 不用懷疑!僅僅只是一隻死掉的小麻雀、蟾蜍或松鼠,的確沒什麼大不了,但不要忘了,當資料逐累積到數千、數萬甚至數十萬筆,且地點遍佈全台時,若再集合眾人智慧、抽絲剝繭歸納分析,眾志就可以成城,公民也能是科學家!因這些蒐集所得的物種時空分佈資料、動物標本,不但能據以用來改善和減緩野生動物車禍事件,建構生態友善道路,也能降低你我開車用路時為了閃避動物的危險,讓野生動物和你我都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更重要的是能用來監控讓人聞之喪膽的狂犬病流行疫情,以及環境用藥毒害之監測(農藥、毒鼠藥、殺蟲劑及重金屬),提供國內防疫及環境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據。你的一個舉手之勞,幫助的不僅只是那些看似與我們無關的小生命,更是建構我們賴以生存的台灣朝向美好未來非常重要的一步。自己的環境要靠自己救,我們誠摯的邀請您,拿起您的智慧型手機,加入成為我們的環境公民科學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