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訊息

[台北分會] 【週週見】01/16 氣候正義之甘比亞內陸探險╳非歐文化衝突

2014-01-10

我在這一段冒險旅程中,體會了異域的生存不易,也看到差異之巨大。旅程三個月,逐浪甘比亞全境45天、西歐深度探訪50天,從甘比亞飛抵荷蘭時,強烈的文化衝突直衝腦門,在巴黎與倫敦的博物館群感觸深刻,我愛上每一座博物館,看見知識的宏偉,享受著啟蒙時代。───蔡宗翰何謂非洲的飢餓?他們怎麼生活?氣候變遷影響了當地居民哪一方面?在內陸探險過程遇到那些困難、如何面對?隨身重要的設備有哪些?獨一無二的設備為旅途帶來什麼便利?這些遙遠卻又無比真實在眼前世界發生的故事,宗翰想要與大家來好好分享。 --------------------------------------------------------時間:2014/1/16 (四) 19:30-21:30地點:荒野保護協會荒野廳(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B1)講師:蔡宗翰蔡宗翰2013氣候正義計畫╳甘比亞內陸探險家學經歷:屏東高中義守大學土木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機電所博士班(肄業)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機電所碩士班(就讀中)世界公民文化協會旅行家臺大SHS計畫專欄特約編輯鐵馬環島經驗--------------------------------------------------------【2013氣候正義計畫╳甘比亞內陸探險家】26歲的台灣青年蔡宗翰,長期關心氣候變遷議題,在flyingV上發起「2013氣候正義計畫X甘比亞內陸探險家」,被世界公民文化協會社群部副總監黃佩茹譽為「世界公民島『有任務旅行』最受矚目的新星」。此計畫旅程三個月,於2013年八月起逐浪甘比亞全境45天;西歐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深度探訪50天,與國際NGO多方溝通、探詢共識,串聯國際NGO在COP(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上發表行動、宣揚理念。詳情可參考此計畫頁面:http://goo.gl/bgUuoK

[台北分會] 世界的腳步─美國舊金山墨爾紅木公園

2014-01-08

  好萊塢電影「猩球崛起」中,有幕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畫面,猩猩凱撒被帶到一處森林公園,裡頭有高大無比的參天紅木,凱撒在林木間開心的攀爬成長,爬到樹頂眺望牠所居住的城市,這座紅木公園,是牠與牠的同類生根的家園。  從舊金山過金門大橋往北不遠就可到達這座取景的公園─墨爾紅木公園(Muir Woods National Monument)欣賞紅木。在台灣,想要看到較高大的神木,往往要跋山涉水到偏遠的深山之中,早年因為人跡難以到達而有幸免除了被砍伐的命運。  從日治時期開始,透過都市計畫的規劃,在城市之中才開始有了行道樹與種植較多樹木的公園,為都市環境增添些許綠意。只是有許多在公園裡的樹,由於種種原因,它們受到了密切的「關注」與「管理」,每隔一段時間就得被強行「矯正」,完全無法自然而然地伸展枝葉, 不僅不美觀,還可能導致發育不良或生病,況且這些樹木管理的方式,更讓許多都市中的小動物失去了他們的棲身之所與家園。  少數樹木有幸存留數十年至今,讓市民們也有機會能看到稍微大一點點的樹,目前也有設置相關法令來保護它們。可是,從政府管理樹木的種種作為中所無法解釋的是,既然老樹是這麼地貴重這麼地有價值,如果沒有從現在還年輕的樹就開始尊重對待,未來怎麼還會有更多的珍貴老樹呢?  如果一個城市之中,要有體質健全的自然生態公園,那麼管理方式是否有必要重新檢討?或是要有別於一般思維邏輯的方式,以順應自然尊重自然的思維與態度,來看待公園裡的草木與生物呢?

[花蓮分會] 分會電話異常,無法撥入

2014-01-08

各位早安:剛剛發現分會電話無法以節費撥出.也無法撥入(網路訊號異常)--已經申告,但不知道會影響多久如有事欲聯繫煩請撥打手機:0911-450347造大家的不便,還請見諒!謝謝PS:01 稍後我將出門至南區玉里校園推廣,分會休館02 明後兩天休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執行秘書  楊和玉分會地址:970花蓮市化道路141號分會電話:03-8246613;0963-564873(節費)傳      真:03-8246173電子信箱:sowhl@sow.org.tw 上班時間:週一~週五am09:00-17:00(週休二日)

[台中分會] <荒野台中搬新家-親子團錄取公告延期>

2014-01-07

<百廢待舉-親子團錄取公告延期>【因適逢搬家,進度延後,順延一週至1/17以前公佈錄取名單】 親愛的<參與荒野台中親子團招生>的家長們荒野台中於1/4搬遷,目前已到新家-北區育德路115號1/7剛完成網路與電腦各項設定新家待漸就緒,不過,還是比原先預定1/10的錄取進度公告時間落後了感謝各方體諒,未免大家擔心與辛苦奔波新會址繳費錄取名單公告將延後一周,繳費亦是此說明一併放在荒野台中FB公告謝謝您 靜候佳音

[雲林分會] 0110活動預告

2014-01-07

[高雄分會] 《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志工召募

2014-01-07

2014年4月22日前,我們將透過荒野志工友善溫和的力量, 在各分會所屬城市的大街小巷進行《民眾對氣候變遷與棲地守護認知》問卷調查, 在422地球日讓這些分析後的結果送進總統府, 這將影響與推動「氣候變遷政策綱領」和「溫室氣體減量法」與其他相關法案, 積極落實我們棲地守護的宗旨。街頭問卷調查志工需要您的熱血參與!!【培訓期間】:2014年2月8日~2014年3月23日(依各分會排定日程)【召募對象】:年滿16歲之會內各群組志工、會員【報名方式】:採網路報名。請點入報名表單連結報名→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UWqIhfBNQUIe7HLXHP1hvYH8OEGxm0lcVVbsX5t44mQ/viewform

[台南分會] 文化中心推廣講座:1/11(六)下午2:30-4:30 / 臺灣的暖化危機與轉機

2014-01-06

講題:臺灣的暖化危機與轉機講師:黃建榮日期:1月11日(六)下午2:30-4:30地點:台南市立文化中心您的到來,代表著對環境抱持著一份單純的熱情,敬請轉貼分享給您所認識的人。

[台北分會] 公園在台灣

2014-01-06

  「公園」一詞,可說是現代化下的產物,早期清代的台灣是沒有公園的,只有大戶有錢人家才會擁有私人庭園,像是板橋林家花園,而一般市井小民根本無從窺見這種「私園」之美。  臺灣第一個現代化公園是圓山公園(即是本照片)。然而,圓山公園當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供日本貴族統治當局與權貴人士獨享的御用花園,雖名公園,卻無公共之實。  日本在殖民台灣之後,隨著1899年市區改正計畫體制的逐步建立,日本政府認為衛生改造才是統治台灣的當務之急。為改善台灣傳統市街道路狹窄、衛生環境欠佳的狀況,遂引進西方都市計畫的概念,進行台灣城市空間的改造,於是才開始有了「公園」的規畫。  到了二十世紀初,台灣許多都市公園逐漸落成,公園慢慢的走入市民的生活中,也成了年輕男女的戀愛場所。對當時的人們來說,逛公園可是一項時髦的活動。  看到公園發展的歷程,從「富豪私有」到「權貴獨有」,而後終於得以至「國民公有」,代表都市公共開放空間的公園,其空間功能也從運動休閒、環境美化、觀光遊憩等逐漸發展公民意識、生態環保等更多重的意義,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與觀念的進步當然並不能僅止於此!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都市化的建設擴張已超乎前人想像,在緊縮壓迫的都市空間裡,一種「眾生共有」的公園概念開始蘊釀成形,也就是除了市民親近之外,也能讓許多生物享有使用與棲息權益的「自然生態公園」。時代要進步,可以從象徵進步的都市公園開始起步!

[台南分會] 「台南週五見」01/10(五)1930-2130:音樂咖啡生活小確幸/鍾丞霖(豆趣留聲咖啡店烘培師)

2014-01-06

講座日期&時間103年1月10日(五)19:30~21:30講座名稱音樂咖啡生活小確幸講座簡介(1)謎樣的咖啡源流(2)喝咖啡的好處(3)音樂咖啡的多層次味道(4)杯測「Cupping」評定咖啡優劣的方式(5)咖啡禮儀(6)創意手沖講者簡歷鍾承霖(水牛)臺南購物節咖啡達人講師國立成功大學飲品社講師臺灣咖啡配方協會督導精品咖啡配方師國際咖啡調配專業顧問臺灣咖啡公平交易委員三地門.霧台咖啡種植輔導師豆趣留聲咖啡店專業烘焙師講座地點700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三段452巷8弄7號(為了避免您的愛車讓鄰居出入不便,請利用隔壁公用停車場,一同維護荒野形象,謝謝大家的配合~)聯絡電話06-2607259我要到台南荒野的粉絲頁按個讚!(按下連結即可)周五見講座預告01/17 1930-2130  欖仁玩種子/ 講者-郭慶祥01/24 1930-2130  無患子MP(皂基)皂-手作好簡單 / 講者-鍾幸玲02/14 1930-2130  關廟埤頭社區踏查小故事  

[台東分會] 2014/01/10荒野周五誠品見【河口野學堂/楊維晟】

2014-01-06

1/10(五) 19:30-21:00台東誠品2F講題:河口野學堂講師:楊維晟(自然生態作家,著有『河口野學堂』、『昆蟲記中記』、『賞蟲365天』等12本著作。)簡介:我老早就嗅聞到,一種融合各類野性元素的自然況味,十多年來,我常有心或無意地靠近這塊略帶黏膩的土地:河口,她的美麗與哀愁我並沒有忽略,就像是淡淡拂過我臉龐的一陣微風,感受到了,卻任由她一而再地掠過我的生命。這次我捉緊了機會,從一個微觀的昆蟲觀察者搖身一變成為宏觀的河口觀察者。台灣四周環海,島內更是高山林立,五大山脈如同屋脊般聳立,高山造就了台灣島嶼的高度,河流則創造出島嶼的「寬度」,尤其在河流入海處的半淡半鹹環境,更是孕育魚苗、繁榮漁業、棲息候鳥的迷人之處。河口野學堂以豐、形、生、漁、命、名、親等七大主題介紹河口動物(鳥類、螃蟹、昆蟲)、漁業(捕鰻苗、養蚵、阿美族捕魚)、地質(沒口溪、沖積扇、潮曲流)、植物(海漂植物、紅樹林),帶領我們一起慢遊河口,體驗河口豐饒與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