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20]我在荒野秘書長的日子––林金保
文/林金保(荒野保護協會第六屆秘書長)
生命中總是許多的轉折與變化,它的發生都有它的原因和理由!
從學校畢業都在科技產業,自己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和環境教育和保育扯上關係,真要說有一點連結,就僅僅是當一個永久會員。2008年在科技業和外商闖蕩20 幾年後,有個機會讓自己可以喘口氣休息一下,只想放空自己歸零學習,與台灣NGO的連結好像都沒有,就只有一個荒野保護協會,而且是都沒有參與過的,甚至協會在哪裡都還不清楚,記得第一次踏入荒野,是由當時行政部的馨怡來介紹荒野,然後就從行政志工開始做起,協助年度成果報告和年費繳費通知,只是愈做愈生氣,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沒有效率的做法,只會消費志工的時間,澆熄志工的熱情,不知道是否因為參與了行政志工,這些抱怨引起了不同人的注意,讓一個NGO和環境保育教育的門外漢踏入一條不歸路!謝謝純榮、菁砡和介偉的賞識與推薦,在我的生命轉折點提供適度的滋養!
2009~2013秘書長期間,歷經了兩任的理事長,很感謝耀國和阿校老師的容忍,讓我在這段期間,展開了一連串的組織調整,建立了各項工作流程,真心地謝謝荒野夥伴,不論資深與資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讓我有機會回顧一下這四年的工作!
連結國際環境日倡議活動,並且從倡議深化到教育
將荒野很成功的夏至關燈活動串聯到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倡議活動,讓台灣在全球關燈行動不缺席,除了關燈節能倡議活動之外,並且展開了能源教育行動,落實到學校和社區。
連結世界海洋日和國際淨灘日倡議,透過海洋電影和淨灘行動,引導民眾認識海洋,以及人類垃圾造成的海洋問題!
提出棲地守護『點』『線』『面』策略
荒野發展的核心是人,透過不同的志工培訓,讓沒接觸過自然生態的民眾,引導成為大自然的喜愛者,進而成為推廣和守護者,我們在全國各分會選定了40幾個解說定點,透過觀察和記錄去了解棲地環境的變化,同時辦理自然體驗活動,引領民眾接觸與了解大自然,體驗活動不僅僅是提供給成人,還特別為兒童、親子以及特殊身心障礙的朋友,開闢了專屬的活動內容,以達到更全面性的大眾參與。隨著環境教育法的實施,環境教育場域將會成為未來戶外教學的主要場所,我們也從2009年開始,著手進行十年環境教育基地建置計劃,在定點中選擇附近已廢棄或是即將廢校的小學,運用現有設施,透過簡單的修繕改裝,並且結合定點的解說教育,棲地的工作假期,提供完備的環境教育教案與教材,轉型成為環境教育基地,也是未來點的棲地守護可能模式。
面對台灣天然海岸線以及重要河川開發,層出不窮的環境議題,除了在議題上的參與協助之外,我們不斷地在思考治本的解決方案,是否可以從教育上著手,透過環境教育讓下一代與海岸、河川建立土地聯結,進而形成守護的力量,海岸校園守護為主體的海蛞蝓計劃,和以淡水河左岸學校為主的綠色生活走讀計劃,為期五年的試辦計劃正,希望透過綠色生活走讀,啟動學生五感,引導學生做社區耆老訪談、踏查,小組討論、繪圖,以及成果發表等方式,建立與土地的聯結,同時將這些學習經驗,編製成教學手冊、學習單,開設教師研習工作坊,擴大學校參與面向,以『線』為目標的棲地守護,期待它能夠擴展到全台灣,讓每個校園都能夠啟動海岸或河川走讀計劃。
棲地要守護應該是全民共同參與才是最有效,提昇國民的環境素養與環境品德,是環境保護的終極目標,『面』的棲地守護就是公民環境教育,透過環境的節日辦理全國性的倡議活動,從過去的夏至關燈活動到地球一小時,地球日辦理淨灘活動到加入國際淨灘日,世界海洋日舉辦海洋影展和愛海講座,吸引更多人來關心參與。除了倡議活動之外,我們每年都會培訓許多的推廣講師,接受千場以上的推廣演講,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台灣的生態之美,啟動他們的倫理之心。
企業募款轉化為企業合作
企業是台灣經濟支柱,企業需要推動CSR,透過捐款贊助活動來提升企業形象,但是對於永續環境經營,最重要的反而是企業內部員工的參與,以及落實環境關懷到企業文化中。2010年起設立了企業合作專職秘書,以中長期認養捐助和企業員工培訓為目標,提出企業合作建議,除了富陽公園、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計畫,也獲得了多家企業的認同,長期共同來推動環境教育和棲地守護行動,讓更多的企業員工參與,推動企業志工日,逐漸養成每年參與的習慣,並且在企業內部慢慢帶動志工參與的能量。
設立專業研究型秘書,嘗試將總會秘書朝向專業化發展
荒野分成總會與分會,過去沒有台北分會,總是把總會直接當成分會,在秘書處的組織上,對於全國事務沒有專責來處理,業務推動上少了主動性與關心。2011年底將秘書處總會與分會秘書做適度調整,讓總會秘書專責推動管轄業務,逐年設定預算和工作目標,透過預算執行達成率,審視專責祕書業務推動成效,此外還設置了海洋研究專職,以年度為期提出研究目標,發表研究成果,2012年首度發表了荒野和中研院共同研究成果。
試辦二階段志工培訓課程,推動會員專屬服務
過去以來志工的培訓課程,都是以委員會和專屬訓練為主,培訓後的志工成為該組志工,橫向缺乏交流,區域性的連結偏低,慢慢就偏向都會型社團發展,在2012年展開會員與志工群組的研究,設定了兩階段志工培訓模式和區域性志工社群發展,期待讓更多的志工能夠透過入門訓練認識荒野,同時在後續的志工服務中,找出專業興趣,進一步參與進階訓練。
執筆至此,還是要謝謝耀國和阿校老師理事長,提供許多的舞台讓我盡情發揮,祝福荒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