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湯與千人糕——談親子團的大露營
文/石曉華〈親子教育委員會召集人,自然名:萍蓬草〉
圖/中區親子團提供
114.08.15
荒野保護協會自2001年3月在台北成立第一個炫蜂團, 致力於推動三生(生態、生活、生命)融合的環境機會教育,引導孩子們在與自然的互動中學習尊重生命、關懷環境。投入其中的導引員們也多為這份對環境的熱忱與對世代傳承的期盼,來陪伴和引導孩子們。親子團的故事就像是石頭湯一樣,透過分享,讓這鍋親子共學環境共好的湯更美味,也讓喝到這鍋湯的每個家庭都能有更多的能量和愛去關懷我們的世界,用行動去守護她。
荒野親子團全國大露營的起源可追溯至2005年4月9日,荒野保護協會的炫蜂團首次在陽明山童軍營地舉辦全國大露營,共有8個來自台北, 新竹, 台中和高雄的家庭參加,在開幕式中孩子們宣讀了自己撰寫的「兒童環境宣言」,提出他們對於未來環境的觀點與期許,並共同承諾將為保護大自然而努力。 2007年,全國大露營移師至苗栗縣通霄海水浴場舉辦 ,各團分別用節能減碳的方式前往營地,有搭乘炫蜂號(莒光號)抵達通霄車站再徒步前往營地,也有新竹較大年紀的孩子騎著腳踏車由導引員陪同前往,所有的炫蜂團抵達後整併編成泥壺、虎頭、長腳和細腰蜂四團分別由不同的蜂王蜂后帶領,鼓勵孩子們用撿拾到的自然掉落物或回收素材,以不增加環境負擔的方式來創意發想設計自己的「非常名片」和友團的小蜂們互相介紹認識,以友善積極正向好奇的態度,是建立友誼和情感交流的第一步,工作團隊如何在短時間內安置好夥伴,並應變環境和資源的有限性而做出適切的安排,對於團隊是一個極大的考驗但同時也是一個成長淬礪的契機。
隨著親子團團數成長和更多家庭的投入,2009、2011 、2013年均採北中南三地分區辦理,活動主題也隨著全球環境議題的嚴峻考驗和在地環境危機,從「環境變遷下的調適」、「減碳350,I DO!」、「不要讓濕地變失地」,不僅是喚醒大家對環境議題的正視,也同時試著在活動中,像是生態遊戲、不插電夜市或晚會、營窩布置與互訪,各團展現更多的創意與分享,同時透過串連行動,讓家庭在活動前有更多的凝聚、對話與準備,讓大露營的活動更多是過去這一段時間環境教育成果的呈現與交流。
2015年的第六屆全國大露營「守護祕密花園」,正值荒野二十周年,約3000多位荒野家人搭乘臺鐵專列匯聚於宜蘭武荖坑,並邀請協會內不同的群組前來設攤解說,讓親子團的育成會有機會像打開荒野百寶箱一樣認識眾多的荒野夥伴;此外,隨著鷹鹿團的逐漸茁壯,也將鷹鹿另闢一區進行第一屆的環境行動論壇,為目前荒野環境行動論壇的前身。
雖然大露營的籌備工作相當繁重,也需要緊密的橫向連結和協作,對於工作團隊而言,是一件不簡單的任務。但每想起參加過孩子的笑容和對下一次大露營活動的期待,又看見捨我其誰、承擔和成就的勇氣和使命。也因此能夠在孩子生命中留下精彩且獨特的回憶時光,也是持續辦理的動能。2018年起調整為每三年辦一次,以確保讓每個階段的孩子都能有和伙伴專屬的回憶,分區辦理以當年度的年度主題「生態城市(北)、無塑海洋(中)、永續山林(南)」進行分區聯團交流,2021年遇到疫情停辦,原需要在2024年辦理的大露營因著荒野三十親子二五的重要里程碑,而定在2025年辦理。
睽違七年重來的大露營,承接的夥伴許多初次擔任工作團隊,分別在北中南三區用最樸實的心來服務全台近5千名大小荒野夥伴,帶領從未參加過大露營的導引員工作團隊來統籌和設計活動,討論如何能將環境友善與低碳節能融入活動和場域中;安定大小夥伴們的心、讓大家敞開心胸一起活動;照料營地建設和三餐、交通和人身安全等。大露營的成果就像是千人糕,是大家一起團結一心共同參與後的成果。這一塊千人糕,您享用了嗎? 希望您也能咀嚼出其中的香甜和獨特的滋味,也願意成為與夥伴和孩子們一起做夢圓夢的推手和Do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