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心理學看202兵工廠

我們正在做的事: 

就當是一道心理測驗吧:你認為人生中下列何者最為重要,請試排出順序:健康?財富?快樂?生態?

許多人會義正辭嚴地說:沒有健康和財富,哪來的快樂?繼而有意無意地把「財富」放到「健康」後面。「快樂」或許部份基於華人文化中對追求逸樂潛藏的罪惡感,常被放在第三。而若非此文之主題,「生態」根本不在選項之中。但,其實我們才開始得面對一個:失去「生態」,此三者將可能一起覆亡的時代。
 
身為一位心理衛生工作者,我卻想提醒:若無法感到快樂,身體的健康和身外的財富又有何意義?有錢而不快樂的例子大家身邊俯拾皆是;身體無大恙,卻擔憂焦慮、吹毛求疵地要醫師遍查全身,因而被他科建議來精神科評估的案例,更所在多有。反之,身負殘疾卻能樂觀進取的典範始終是勵志的最好素材;收入微薄卻能慷慨捐錢而安貧樂道的自在,更是人人津津樂道的榜樣。不論貧富殘全,最後不終究得面對自己內心那一份最真實的感受嗎?所以,真正感受到心靈滿足的快樂,豈不該是人生更核心的價值嗎?也就是如此,才陸續有主張生態健全與心理健康並進的「生態心理學」(ecopsychology)、和主張人類健康與環境健全相輔相成的「生態醫學」(ecological medicine)等觀念開始勃興,讓人們重新思考更深刻的價值。
 
當然,的確如大眾所認知的:沒錢很容易不快樂。2006年,英國的心理學家發表的全世界第一張「世界快樂地圖」,也證實這個事實:在大部份的狀況下,窮國人民過得很痛苦,而收入越高,人民的快樂指數也越高;少數例外之一是快樂排名第八的國家不丹,年收入只有台灣的十分之一不到,卻早以心靈的快樂為價值,默默推行「國家快樂力」三十年,從此次調查來看,顯然確有成果。若非歐美開始重視國家的心理力而做出本份報告,還真難發現這個全球少見,以低收入達成高幸福的獨特國家。
 
台灣呢?在一百七十八個國家中排名六十三。美國有錢又快樂,排名二十三。比台灣富有的日本僅排名九十(從其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也可理解)。對岸中國排名八十二。所以,平心而論,台灣也算是個寶島了──至少如此自足在心理上會比較正向一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將世界各國的收入和快樂座標化繪成一張圖,卻會有兩個發現:
第一,台灣的快樂和收入雖然都是中段生,卻是類似收入中較為不快樂的。也就是說,台灣人努力賺得的金錢,換得快樂的效率卻不太好。東亞諸國都有此傾向,不及西方國家在達到同樣國民所得的情況下,可以過得更快樂。
 
於是,我們該問問歷代的執政者,怎麼把台灣經營成一個讓自己快樂得很辛苦的國家?
 
第二,各國收入和快樂的分佈隱約形成一條飽和曲線,收入極低時的確很痛苦,隨著所得升高會讓人民越來越快樂,但邊際效用會遞減,過了某個程度,即使收入再增加許多,快樂的增加仍很有限。而台灣已差不多到了飽和點旁,也就是說,再多賺更多錢,即便會再快樂一點點,但金錢帶來快樂的效率卻不會太好。
 
於是,我們也該問問現在的執政者,為何還用經濟發展為誘因,來讓人民以為明天會更好?以國家層級的眼光來看,物質生活的改善政策比較適用在開發中國家,排名沒那麼落後的台灣該尋找別的重點。
 
經濟發展、物質生活並不會成比例地增加人民的快樂,更無法獨力帶來幸福。美國保育團體山岳協會(Sierra Club)出版的《生態心理學》一書即提醒:「高度消費的社會,高生活水準的人,花得再多也無法感覺滿足。」並引哈潑(Happer)雜誌在美國的民調:無論收入有多少──即使已經年收百萬美金,很多人仍認為收入若能再加倍,一切就會更美好,沒有人覺得滿足。芝加哥大學的調查卻顯示:四十年來,國民所得確然加倍,但美國人自認快樂的比例其實大致維持在三分之一上下浮動,並沒有因為社會越來越有錢而有更多人覺得快樂。在心理學上,基本溫飽可得之後,真正心靈富足的快樂,往往來自於家庭互動的滿足、休閒生活、以及社會關係與友誼等等。
 
回頭來看這一次202兵工廠各方的思維,對於這塊台北市區少有的淨土到底該如何運用,藝文界與環保界固然期待能保留為市民共同的生態公園,執政者則也考量經濟發展仍有其必要性。這個案例其實重演著過去一再重複的困境:當生態保育遇上經濟發展,似乎註定對立無解,難道沒有可以超越此二者思考的新層面?
 
也許這一次,我們可以從生態心理學的觀點,並用具有世界觀的國家層級來思考這件事:心靈真正的富足與快樂,雖需奠基於適度的財富,卻比財富和健康都更是人生的核心價值。當台灣走到以增加所得來換取快樂已近飽和,卻又效率不彰的這個時代,與其再想著多賺錢,其實更該檢討我們的生活型態。202兵工廠的土地,能否以提昇市民非物質的生活品質,滿足心靈的快樂富足來思考?還是仍拿經濟發展的過時老調當口號?台灣,尤其台北市,此時首缺的還是經濟發展嗎?適度地留下讓心靈和文化成長的空間,也許更有助於提昇人民的幸福。
 
也許,翻閱世界快樂地圖的啟迪,拜讀生態心理學的洗禮,能讓更多人願意認同首快樂、次健康、再次財富這樣的新價值順序,至少就台灣現有的經濟條件而言確該如此轉型。但,其實我們才開始得面對一個:失去「生態」,此三者將可能一起覆亡的時代。
 
 
文/陳俊霖(荒野保護協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