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大山背水梯田2013年
我們正在做的事:
永續山林
文、圖/許天麟(新竹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一、緣起:
2008年起大山背青蛙調查,2009年起幫青蛙過馬路,五年來和大山背地區培養深厚情感。2012年與南埔社區合作成立南埔穀東會,經過一年的田間紀錄,對水稻田的管理有初步的概念。2013年初,透過豐鄉村長林進樟先生的引薦,向大山背地主林水來先生租下休耕十幾年的水梯田四分。
二、現況困難點:
山上從事梯田耕作成本高,從整地、插秧到收割,需要極高的成本。由於地勢關係,使用機具成本甚高;有時因缺水或天寒,水稻不易收成;山區生態豐富,間接影響收成,例如2013年第一期結穗後,出現大量白腰文鳥啄食稻穀;第二期,山豬數度將水稻伏倒。2013年一二期均花費137天才收割,相較於竹北相同品種水稻只需120天。
三、2013年的經營方式:
引溪水灌溉,將兩分稻田改為水稻田,第一期於3月17日插秧,137日後於7月31日收割,每位穀東各分得3公斤的米。緊接著於8月7日二期插秧,137日後於12月21日收割。第二期水稻田因山豬來玩耍及氣溫比往年提前降低,收成比一期還低,烘乾後僅136公斤,再請田守喜先生去殼碾米後,每位穀東僅分得約一公斤的米。
另外兩分地,挖了三個水生池,其中一個種植茭白筍,其餘兩個則種植台灣萍蓬草等水生植物。茭白筍於9月22日後陸續採收,因未施肥料筊白筍體型明顯較小,但充滿山中日月精華,甜份及營養份甚高,每位穀東分得三小根茭白筍。
並且旱作嘗試種植黑豆,可惜此次黑豆栽植失敗,僅收成3公斤左右,因數量太少無法平分,所以打成黑豆漿,於農事體驗及周年慶時供大家飲用。
在這裡我們提倡「友善耕作」,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化學肥料、不毒害也不捕捉鳥禽等動物。並「自製肥料」,蒐集豆渣、米麩、市場剔除的蔬果,讓微生物在自然中分解,變成作物的天然養分。
四、水梯田的生態:
自從稻田引水後,附近生態也跟著活絡起來,澤蛙來產卵、蜻蜓來下蛋,水稻田裡有了蝌蚪、水蠆、龍蝨、紅娘華、仰泳椿、水蚤,當然也出現了強勢外來種福壽螺。茭白筍田附近蛙類更是多樣性,友善的環境讓更多青蛙前來繁殖,我們發現了小雨蛙、日本樹蛙、白頷樹蛙、台北樹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梭德氏赤蛙、長腳赤蛙、黑眶蟾蜍、面天樹蛙等。
五、體驗活動:
(1) 每周六辦理穀東農事體驗活動。
(2) 承接公司員工體驗活動:2013年5月25日群創志工農事體驗、2013年6月22日聚陽實業員工眷屬水梯田巡禮、2013年10月29日竹大附小家長讀書會水梯田巡禮、2013年12月21日群創志工收割體驗。
六、生物調查:
兩棲類動物調查,2013年1、4、7、11每月各兩次,共八次於水梯田調查青蛙。
七、媒體報導:
2013年11月03日,聯合報地方新聞報導「看米怎麼來 穀東到大山背種田」。
八、2014年展望:
(1) 大山背水梯田管理團隊夥伴鄧智光,將於大山背山腳下橫山頭份林,承租5分稻田,將原地主過去慣行的傳統農耕改為友善耕作,讓友善環境的耕地更擴大。
(2) 新的一年我們更關注於作物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仍維持水稻田兩分,擴大筊白筍田面積,在第一期栽種時,將原黑豆田改種植花生及玉米,提高作物更多樣。另外留一塊試驗田,由管理團隊試驗種植各式蔬果,一方面為了了解作物的適應情形,另一方面讓管理團隊學習與土地及作物的相處之道。
(3) 3月至10月份,每個月將辦理一次夜間觀察活動,帶領穀東及民眾體驗水梯田的豐富生態,並贈送每穀穀東夜觀卷4張。
(4) 每個周末舉辦穀東農事體驗,歡迎穀東於周末活動期間來水梯田走走,享受大自然無盡的饗宴。
(5) 開辦農村學堂自然觀察班,傳遞友善土地種子給更多的民眾。
附加檔案 | 大小 |
---|---|
20140102_261_p20_p21.pdf | 450.55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