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的思田情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黃德秀(荒野臺南分會專職秘書,自然名:甘蔗)

小時候,職業軍人的父親偶爾放假才能回家,母親外出工作,所以住在外婆家後方的我們,總是會跟著外公、外婆坐著牛車到田裡,外公有兩塊田,一塊旱種,一塊種植水稻。我沒有辛苦跟著耕種的經驗,只有幫忙看著煮給豬食用的爐灶顧顧火、用餘火烤番薯、三合院中曬太陽的稻穀、剝花生賺零用錢、驚喜地看著外公幫牛接生的種種甜美回憶。

小學搬家後,每次回外婆家總要經過外公種植的水稻田,常常可以看到道路兩旁的金黃色稻穗隨風搖曳,這是我對農田的印象,雖然一直與農田很近卻從未務農,也不知務農的辛苦,但卻對農田有一種濃濃的思念,也是對外公、外婆的懷念。

多年前加入荒野,開始對環境有一些些意識,所以最近幾年,回到成長的家鄉,總特意繞往外婆家,去看這一片曾經披著黃金綢衫的田。田地依舊廣闊,但處處都是因為休耕、棄種裸露枯乾的黃土,少有綠意,卻增加了豪宅農舍、工廠。灌溉溝渠是枯乾的,路兩旁的水溝有著五彩的油汙,仍種植水稻的阿伯說:「水源一定要自己裝馬達抽地下水。」看著花上千萬建置的豪宅被飄著惡臭味道的皮革廠所圍繞,這是幸福?我有許多不解、無奈。

去年,從荒野志工轉變成荒野專職,有機會認識更多荒野人,也有更多機會去參與這些荒野人想完成的夢。感謝盧清瑞(自然名:水牛)與王麗卿(自然名:山芙蓉)願意將自己對家鄉土地的夢與大家分享,他們將已進行多年建置完善的新市椰樹腳、大營兩塊田無償提供大家一起經營,讓我也有機會開始滿足對土地的思念。

去年10 月開辦第一次友善大地工作日至今,從陌生到逐漸熟悉的工作團隊夥伴,每當看見對農事一竅不通的大人卻都有著對土地的一份熱愛,願意對土地友善,孩子更是開心的玩著泥土,掉進安全、生機盎然的生態池,一位爸爸說:「看見孩子這般開心的笑容,農事工作雖然辛苦,但值得。」這或許是我們對土地的本性,卻都被城市水泥化的建置所剝奪了。

冬盡春來,「荒野臺南咱ㄟ田——大營1號田」稻田夢開啟了,因著大家的信任與對土地的熱愛,雖然第一次的種植無法向穀東保證收成,因合鴨稻硬體設備建置費高,每穀2000 元募款金額絕對無法等值回收,但大家踴躍相挺,集眾力讓友善大地的方式延續土地生命,一週內我們50 份穀東即招募完成, 有了這些滿滿的愛,首作稻雖仍有許多困難需要去努力,但大家被愛與夢充滿,心是火熱的,擁有往前的動力,「荒野臺南咱ㄟ田」將一直轉動,期盼喚起更多人對土地的愛。

 

延伸閱讀:荒野臺南友善大地實踐家——初登場紀實分享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76期第21頁6.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