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生態之聲,重現土地豐饒
近年土地超限開發、農藥過度使用,不僅食安問題四起,更使淺山及農田生態面臨威脅。荒野的友善農耕行動,是以生態保育為目標,農耕則是達成目的之方式,不使用農藥的土地,栽種出讓人吃得健康的糧食,同時也是提供生物平安生存的棲息地。今年荒野在新竹油羅田、宜蘭五十二甲溼地、宜蘭雙連埤、嘉義諸羅紀農場都有豐碩成果。
宜蘭五十二甲溼地
五十二甲溼地廣大的水田,是宜蘭少數仍保有大片水田的地區。每年8 月至隔年2 月,農民注水休耕,成了冬候鳥過境渡冬最好的環境,據歷年調查有高達190 種以上的鳥類記錄。
近年來荒野推動在地的友善耕作,並營造適合水鳥棲息的環境。五十二甲溼地內近八成為私有土地,為了將農業生產與保育結合,發展「生態農業」與「生態旅遊」是最好的方式,除了可增加水田的經濟效益,也對改善環境生態有所幫助。2014 年推出「五二呷米」品牌,含諧音「我愛吃米」之意,鼓勵多吃米護農田。目前契作面積已有4.5 甲,並結合在地特色推動生態、人文旅遊,在消費的同時對環境保護盡一份力。
宜蘭雙連埤
雙連埤溼地擁全臺唯一的天然浮島景觀,能觀察到臺灣三分之二的蛙類、五分之二的蜻蜓,還有多種保育類生物如:翡翠樹蛙、黃嘴角鴞等,但湖區週遭的慣行農業活動對於雙連埤水域生態造成不良影響。
荒野鼓勵當地農民轉作友善農耕,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自去年起荒野北區親子團支持友善農耕推廣,今年共有265 個家庭參與契作,友善耕種面積擴大至1.2 甲,截至9 月底共計8 梯次、585人次參與活動。
未來期待提升友善小農的生產技術以及建立產銷平台,引進企業或社群團體的力量,支持雙連埤地區的友善農耕,讓雙連埤溼地朝有機生態村的方向發展。
新竹油羅田
2015年續租4分田耕作水稻,由古進欽夥伴負責管理,並撥一塊約0.6 分地實驗種植糯米。增昌宮前4 分旱田由彭貴樹及李彩娥指導夥伴種植玉米、芋頭、薑、花生、洛神等,並試種仙草及黃豆。
今年找到一間屋頂塌掉的磚房,與屋主洽談後,同意雙方共同負擔修繕費用後提供荒野使用,未來可讓到田裡工作的夥伴休息,並計畫利用老屋廚房發展料理研習及共食。
油羅田工作團隊今年亦規劃多場食農教育、焢窯、手工插秧及企業活動,新竹親子團也承租其中一塊田,在工作團隊的指導下,種植玉米及地瓜,每週輪流來照顧。未來將持續推動食農教育、淺山丘陵的棲地守護工作。
嘉義諸羅紀農場
諸羅紀農場及周邊地區今年記錄到蛙類7種、鳥類23科50種等物種,無論種類及數量皆呈現增加趨勢,顯示保育計畫已獲得初步成效。
2014年底為了讓棲息的諸羅樹蛙有緩衝的時間及空間,計畫將兩片筍園分兩年翻耕,並完全使用手作方式處理。今年農場生產無毒的新鮮竹筍大多回饋給捐款者,其數量估計超過6,000公斤,另外營養安全的芭樂則有將近2,000公斤。後續將檢討配送方式,以減輕運費負擔,並嘗試將農產品加工成為義賣品,或將部分農產品分享予當地弱勢團體。
荒野以友善農作守護農田棲地的行動將持續下去,期盼未來各地有更多的夥伴加入,依循當地特性找出最佳的經營方式,為臺灣的生物保留更多健康的土地,讓人與萬物和平自然共存。
想了解更多嗎?請見2015成果報告。
附加檔案 | 大小 |
---|---|
2015成果報告第16~17頁 | 852.66 K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