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臺灣,環境永續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賴榮孝(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生態臺灣 環境永續」是2016全國NGOs 環境會議的標題,這是針對目前臺灣仍然過度強調經濟發展,忽視生態環境永續,我們所提出來的呼籲和期盼。

有時候我對自己擔任行政院永續委員會有些愧疚感,除了每年東奔西跑,南征北討擔任國家永續獎評選工作,永續會各種會議我也盡可能出席參加,提供國家政策建言。可是看到握有決策權的官員,他們並非不知道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卻一再地漠視,也錯過一次次可以翻轉的機會。

政府組織改造是個很好的機會,若是研考會和經濟發展委員會整合後可以改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該有多好,但它卻只是「國家發展委員會」,沒有環境正義和社會公平,只在乎GDP,國家如何永續發展?永續發展強調的環境正義、社會公平以及經濟發展,關係著臺灣的未來,可是政府還是只看重GDP。

長期關注環境和經濟議題的英國舒馬赫學院創辦人薩提斯.庫瑪(Satish Kumar)去年到臺大法學院,以「永續的小而美」為題演講,他曾徒步走過巴基斯坦、莫斯科、巴黎、東京,推廣和平非暴力理念。他認為,經濟學的英文Econmics 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家庭、房子,整個地球都是家,經濟的內涵就是如何讓各個物種和諧相處。庫瑪還表示,很多人看經濟,只著重在GDP、工廠、生產,但經濟包含地球上所有家園,森林、河川、土地、動物、山巒。臺灣有自己的特色,不是做更多電腦、車子賣給中國。

我認為小而美是臺灣的特性,我們應該找出自己的經濟模式。臺灣有獨特的土地風貌、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如果我們可以保留與在地生命有關的產業結構與歷史記憶,讓臺灣成為華人世界最有文化深度,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甚至可以成為全世界企業家或努力工作的白領階級,在一生拼鬥賺錢之後,一個身心安頓的心靈處所。

這是臺灣可以發展的幸福經濟。

全國NGOs 環境會議共分八個主題進行討論,荒野保護協會負責的是「永續政策發展組」,會議前我特別和幾位行政院永續會民間委員討論,原本對永續會在政權交替期間消極怠慢,想要拜會主任委員張善政院長,最後衡量局勢,還是把提高行政院與各地方政府永續會功能以及逐年提升中央政府環保生態預算列在這次會議討論提綱中。

會議當天長期關心綠色經濟發展的蕭代基委員、投入原住民關懷的陳士章委員都撥空參與會議討論。最後得到以下的共識:

一、提高行政院與各地方政府永續會功能

(1) 短期(2017 年):修正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第五條,執行長由非政府官員擔任,且3 位副執行長至少1 位為非政府官員。(2)中期(2019 年):修環境基本法第9 條,強化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決策、監督和考核的功能。(3) 長期(2023 年):永續發展包含環境、社會、經濟,推動永續發展基本法立法。(4) 政府應該改變以GDP 評估經濟發展,而應該推動綠色GDP。

二、環境永續策略

(1) 提升中央政府環保生態預算(2017 年達到0.8%,2018 年達到1% 以上)。(2) 落實農地農用。(3) 落實環境教育為重要項目。(4) 立法院立法委員應成立跨政黨永續平台,國家永續會民間委員也能成立平台,和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三方進行國家永續政策的調和機制。(5) 請立法院以永續發展為目標,推動永續發展會期。

三、因應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1) 環資部應盡速成立,以整合減緩調適機制,而且為了長期監測氣候變遷,氣象局應該納入環資部,為了水、土、林的資源整合,水利署、林務局、水保局以及林試所都應該納入環資部。

(2) 政府提供經濟誘因、社會誘因促進由下而上的因應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行動方案。可以結合原防災政策與社區合作,並支持民間團體,以環境教育觀點落實行動。

我們把這些共識送交給蔡英文準總統,以及馬英九總統,在總統府對談中,環保署特別告訴我永續發展基本法已經提交到行政院,我回應這麼重大案子永續委員怎麼都不知道?是不是應該邀請歷任的永續委員共同來討論?另外環團也設立了國會聯絡人機制,我們也將馬上啟動促請立法院也成立跨黨派的永續平台,期待新的政府和新的國會有利於把永續發展作為國家重大的政策。

 

NGOs 環境會議之我思

文/王俊智(荒野新竹分會鄉土關懷組組長,自然名:白海豚)

如果你能為生態環境發聲,你想要說甚麼?做甚麼?又或者能做甚麼?這是我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環境的問題層出不窮,我們生活在其中,卻總以為一切得之理所當然,我們總以為五千年前的太陽與現在一樣沒有改變,也以為這綠色地球不會毀滅,然而這看似平靜的一切卻以無法預期的速度在變化著,科技的進步帶來更舒適的生活,卻也帶來更劇烈的破壞,於是乎一群傻子在十多年前共同發起全國NGOs 環境會議,希望集結眾人的力量共同為環境發聲,將民間的聲音傳達給執政者知道。

全國NGOs 環境會議轉眼已是第十三屆,這次共有八個主題:永續發展政策、國土規劃環境美學、國會立法與監督、原住民傳統領域守護、能源政策、環境公害防治策略、臺灣海洋政策;在八個主題中我想針對「國會立法與監督」說些個人的想法,荒野保護協會以解說及親子團為出發向民眾分享大自然之美,在荒野之中我們鮮少討論政治,不外乎政治本身的複雜性,且在臺灣這個特殊環境中,政治不只被汙名化更常帶來「激烈」的討論。柏拉圖曾說:「拒絕參與政治的人,會被更糟的人統治。」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我們無法避開,更不能逃避,關心環境不可能不碰觸政治。解說是與民眾的直接教育,關心政治、法案則是預防與守護環境的手段,在環境解說之中除分享生態的奧妙、環境的美好,更需要去教育民眾人與生態之間的關係,唯有好的生態才能有好的生活。或許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員編制能直接去監督,解說與環境守護是一體兩面缺一不可,目的都是造就一個親山樂水、適宜人與生物共同的生活環境,我們可以不直接碰觸政治,但對於政府與法案的監督不能避免,希望大家的心中都存著分享生態之美的精神以及守護環境的行動力,一齊為環境盡份心力。

 

NGOs 會議參與心得與觀察

文/許天麟(荒野新竹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海茄苳)

荒野新竹分會培力夥伴自2014 年起開始進行新竹縣鄉道除草劑調查,千里步道邀請我們參加國土規劃環境美學組報告除草劑調查觀察現象並提出可行性方案。討論提綱包含:( 一) 如何推動全國性與區域性的生態環境資源基礎盤點,以訂定全國生態景觀綱領,作為後續國土規劃與國家綠道法案推動的依據?〈由千里步道協會引言〉 ( 二) 如何延續上屆立院未能竟其功的「景觀法」,持續推動立法?〈由景觀學會代表引言〉( 三) 如何推動無毒國土倡議,並以公有土地、休耕農地、灌溉水圳及水質水量保護區優先禁用除草劑,訂定全面禁用除草劑期程?〈由荒野新竹分會引言〉

最後修改彙整成對新任及現任總統的建議方案,讓我們一起守護美麗的臺灣:( 一) 建立無毒國土:公有土地〈包括學校公園周邊、道路兩旁、休耕農地、灌溉水圳等〉優先禁用除草劑。( 二) 面對極端氣候,全面暫停保安林的解編或撥用,全面總體檢,確保國土安全與棲地完整性。( 三) 進行國土基礎資料地理資訊整合,訂定國家生態綠網計畫,將孤立的棲地重新連結。(國土規劃環境美學部份訴求)

討論過程中,陳曼麗立委全程參與,關於除草劑對生態及健康的危害,陳委員長期經營主婦聯盟了解很深,先針對非農業區尤其是山徑鄉道,所需增加人力或經費不多,但維護生態價值很高。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88期第4~6頁1.1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