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體制與環境保育的轉型正義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林意彬(荒野臺北分會氣候變遷能源倡議小組,自然名:陽光子)

時序入秋,氣候變遷的效應依然持續,能源小組的腳步也沒有停下來,而《天翻地覆》的研讀也邁入第三章(註1)。

本章的議題觸及到政治學的範疇,探討有關公共事務與私有領域之間的關係。諸如與我們民生息息相關的事業(註2),在公辦與民營之間的取捨,以及在中央與地方的配比。

人類自有歷史以來,總是試著架構出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一個理想的烏托邦。但顯而易見的,人文科學遠比自然科學複雜得多,不容易用量化、數據化、與公式化方式去推演。從前面章節我們理解到,科技不是氣候變遷的成因,也不是終極解決方案,「人」才是,或者說 「人心」才是。

在我們的刻板印象裡,公部門一般有效能低落的事實,而私有化卻有重利潤輕(社會)責任的問題,兩者間的平衡總在拉鋸著。變通的方式也許是,有限度的私有化但課徵「合理」的稅賦(註3)。

無異議地,大多數人應該都同意徵稅的公平性、合理性與合法性。只是合法容易,立法通過即成。定義其公平性及合理性才是大學問。我們如何去定義一個標準,既符合公平亦符合正義?而政府方面能否有魄力去確實執行呢?

困難在於,舉例來說:如使用者付費這淺顯易懂的概念,當它侵犯到自己利益時,誰又能夠不抗拒?再者,國家為了經濟發展和競爭力的理由,總開多條方便之路。有心之人都可「合法」地避開費用付出。其他,更不用說為了達成稅賦公平,卻又衍生出更多入不敷出的情況(註4)。

然而稅賦之後,資源的分配在各項因素的影響下,無可避免的對弱勢團體5 再一次的霸凌。當國家機器與利益結構畫上等號,且與相對強勢團體結合,情況更是惡化。

經驗得知,人們往往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又帶出更多的問題。行政上是如此,科技上是如此,氣候變遷是如此,人類也如此生生不息的歷史重演。

該思考的是,我們一直想要解題,從歸納分析上去處理卻事倍功半。我們開了一個又一個的會議,卻產生更多更複雜的發展。

是否換個角度去理解,從人本思考著手,於教育去變化人心,發揮同體大愛的精神,喚醒全民全新的「公民意識」?

是否這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註1:娜歐蜜‧ 克萊恩《天翻地覆:資本主義 vs. 氣候危機》,為能源小組讀書會目前讀本。第三章重點摘錄:https://goo.gl/CC8dxx(楊逸婷整理)
註2:能源、水資源、林業、通信、交通、軍事支出等。本章參及的為能源之電力。
註3:碳稅、空污稅、燃料稅、富人稅、所得稅等。
註4:如稽核稅務人力的增加、機關組織架構的膨脹( 官僚組織)、官僚主義的產生。
註5:在種族、經濟(收入)、教育、政治、社會地位、甚至是身心障礙的弱勢。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快報292期第16頁394.88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