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我看見」、「我想讓你看」、「我想讓你看見」
文/劉月梅〈荒野保護協會 理事長〉
「看」,是五感其中之一,用眼睛將外界影像印入眼簾。「我看」,我用眼睛看到周圍影像,影像是否進入大腦呢?有些人眼睛打開,但未必有看。有些人眼睛有看,但未必有看見。
常會問問學生或社區居民,是否有看到校門口的黑板樹開花呢?是否有看到社區有燕子育雛呢?
總會有許多人的回應是「有嗎?」「我沒注意到!」「真的嗎?我下回注意看。」
神經系統有點小小愛作怪,總是要我們能打開眼看,專心幾秒鐘看,才能真正看見,而當真正看見,也表示影像已進入大腦,也已經與舊經驗連結,並產生分辨、思考及記憶等能力,「看」與「看見」的真正差異就在那專注的幾秒。
不妨您也可以試試,只要有專注及專心的那幾秒鐘,就會讓「看」變成「看見」。
「看見」就是啟動大腦思維的開端,因為看見大樹開花,就會啟動心靈舒暢及季節聯想,也能感受去年季節的差異。因為看見地板太髒,而會拿起掃把清除垃圾。因為看見自己的偷懶而改變生活習慣,變得積極主動。因為「看見」而產生讓自己行動及改變的力量。
分享是一件美德,分享自己「看」的景象,這個就是「我想讓您也看」,例如帶著朋友去看看美麗的花開、看看澎湃的流水、看看特殊的植物。這就是分享著「我想讓您也看」,這樣的分享少了「看見」,或許可能造成一傳十、十傳百而有一窩蜂的群眾來「看」,不知不覺就造成對環境的傷害。
分享也是一種美德,若能夠分享「看見」的感動及看見的大腦思維,就能將一個人的感動感染許多人,也能讓一個人的行動能夠帶動更多人一起行動。守護台灣自然環境,需要「我看見」「我想讓您也看見」;守護台灣自然環境,荒野保護協會希望跟大家一起「看見」。
以此文抒發對齊柏林先生的感謝,謝謝齊柏林先生讓我們看見臺灣。
附加檔案 | 大小 |
---|---|
300_p2-3_0630.pdf | 3.14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