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市溪流-大里溪

我們正在做的事: 

圖、文/劉昆興〈臺中分會鄉土關懷小組,自然名:風〉

    「溪流」一詞大都是指天然而成的河道,經由人工所建構的水道則是排水溝。但在這個時代裡若以它的功能性來區分,已不甚正確。因為自森林山谷源頭的溪流從上源頭流經人們群居的區域後,所製造的廢水排放已經交錯著她存在目的。

       台中的大里溪是烏溪(大肚溪)水系的支流流經豐原、潭子、太平、大里、霧峰,最後匯流至烏日的烏溪。這次的走讀,我們選擇從中投公路和大里橋中間的區段開始,在大里這個區段,最具生態環境指標的物種就是鳥類,據說,以往在中投公路至大里橋之間的沙洲區,因為尚未經大量的人工整治工程,所以幸運地仍然保有非常大區塊的禾本科植物群,生長的非常茂密,甜根子、芒草、蘆葦叢等,是最適合鳥類們過境在此棲息、覓食的棲地,是賞鳥愛好者必會來此駐點之地。

       當天參與的夥伴們踩踏過及腰高的草叢,從道路的河堤堤岸往溪流的沙岸走過去,腳底踩踏著的是軟綿的草地,有種漂浮漫步的輕鬆感,放眼望去,草原上,除了成群的小白鷺外;天空中,也看到了這個季節的過客-蒼鷺的遨翔之姿,自己還被窩在芒草叢裡的夜鷺飛衝而上給嚇了一跳。在這個區塊因還未進入人群聚落的市區,溪岸邊上仍保有沙床土壤,讓多樣的植物可在此扎根生長。接著沿著溪流上行經太平區段,或許是因為這個區段屬於人們生活及工廠密集度較高的區塊,所以在兩堤岸旁所設的的排水函管所排出的水看起來較為混濁。

       途中經同行的伙伴的指引,也看到了難得一見的遷移中的灰面鵟鷹鷹柱群往南方飛去,而進入市區後原本溪床兩側的植物種從禾本科(甜根子,粽葉蘆,芒草)植物,至太平區段又被銀合歡樹群給盤據河床兩側,行至大坑,水泥攔沙壩的建置越加頻繁,但或許是因為較接近山區所以水質看起來還算潔淨,夥伴們在岸邊的溪石堆中翻找就可發現較多量的溪蝦及螃蟹的蹤跡,越往山裡走越能感受「工程建設是一時的,但對大自然的破壞卻是永久性的」。

       人們為了防止溪流自然性的崩塌、漫流,阻起了越來越高的堤坊,卻也同時阻擋了人們跟溪流之間的親近感,每次的走讀都有一群翔鷹團的高中生夥伴一起參與,看到他們,欣喜的是,他們願意把時間放在了解及關心自己的生長的環境,但卻也讓他們必需及早面對他們所處環境的改變。也唯有及早對自然環境的態度能有友善的改變,才能讓下世代的孩子看見希望。

       ~追溯一條河流或一顆雨滴的歷史,就像是在追溯靈魂,追溯在身體裡跌宕起伏的心靈的歷史~埃里希

附加檔案大小
305_p15_1130.pdf1.2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