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與iNaturalist相遇 -人人都可以是公民科學家-

我們正在做的事: 

生物名稱一直都是做為溝通分享的最直接途徑及重要媒介,該怎麼降低這種「不知道」的冏境,讓我們都可以自力救濟地累積野外觀察的經驗或成就感呢?

圖、文/陳怡慈〈宜蘭分會親子團,自然名:母老虎〉、

      帶著孩子跟著親子團在野外玩耍多年,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這是什麼?」,當孩子興致高昂的地分享他的發現時或提出疑問時,缺乏相關背景知識的媽通常只能說:「我們拍下來,回去用網路查」。但現實狀況往往是,回去查也不見得查得到。這時候,求知的熱情難免受挫。

      生物名稱一直都是做為溝通分享的最直接途徑及重要媒介,該怎麼降低這種「不知道」的冏境,讓我們都可以自力救濟地累積野外觀察的經驗或成就感呢?這一直是非科班出身的家長在野外引領孩子的大門檻。宜蘭親子團奔鹿團集會時,荒野棲地部主任謝祥彥〈自然名:雁子〉和大家分享一個好用的APP - iNaturalist,不但解決了我多年的困窘,更是把我的視野從好奇的一般民眾,提昇到公民科學家的高度。

      iNaturalist前身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資訊學院碩士班的期末計畫,目前加州科學館收購為其品牌,是一個簡易使用的物種辨識及鑑定軟體,經過香港、臺灣學者的努力下,目前已經有中文化介面。使用者只要使用手機清楚拍下觀察的物種,連同發現時間、地點等紀錄〈手機需開啟定位功能〉上傳後,就有許多自然科學家和博物學家在線上進行鑑識。單單一個午後,我和孩子在五十二甲濕地觀察上傳的數十筆資料〈包括物種照片、當下依經驗選擇暫定的生物科屬及手機上傳時的位置等〉,隔天就看到每筆資料有被重新鑑定過〈甚至還附上鑑定依據〉,或是同意鑑定的紀錄,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回饋機制呀!

      一個使用介面良善的軟體不但連結的世界各地愛好自然觀察的研究者,也使得一直在門外徘徊的素人有個進入大千世界的鑰匙。除此之外,iNaturalist還有統計的功能,以示範的過程來說,先透過介面上的地圖圈定的五十二甲濕地範圍設定為一個專案,往後不但是荒野發動的自然調查,即使是路過五十二甲的路人上傳的紀錄,均會成為這個專案內的一筆資料,透過持續的紀錄,使用者不但可以了解特定區域的生物多樣性、不同生物活動周期、物種的變化,在面對生態保育或開發議題時,也可以提出科學證據,以明確清楚的表述代替情緒性或無法被檢驗的政治決定。

      這個國際性的軟體,透過各地使用者的紀錄、上傳及鑑定過程,使用簡易,除了使用者能增加自然觀察的成就感外,也讓每一筆觀察資料成為研究大千世界或是保護環境的小螺絲釘,說這是一個開放性、動態成長的國際生態博物館也不為過。

 

附加檔案大小
312_15.jpg318.37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