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荒野棲地大調查成果報告
2019年荒野棲地大調查活動記錄時間自4/1起至4/30止,共有38個棲地參與調查,在調查範圍中共有348位觀察者參與記錄。
文/謝祥彥〈棲地守護部主任,自然名:雁子〉
每年 4月荒野在全台關注棲地進行同步自然觀察活動已有5年的時間,在2018年底彙整了過往記錄,建立了56處棲地的基礎物種名錄資料,提供給各棲地伙伴自由取用,完成荒野自主發展棲地調查平台的階段性任務。
今年針對調查平台的網站維管資源、物種記錄及鑑定、資料後續應用等方面評估後,決定改以iNaturalist為平台進行物種記錄,經過9場次的操作教學課程,今年荒野棲地大調查活動開始正式使用,2019年荒野棲地大調查活動[註1]記錄時間自4/1起至4/30止,共有38個棲地參與調查,在調查範圍中共有348位觀察者參與記錄,記錄時間截止後由伙伴進行物種鑑定至5/15止,期間共記錄到11,026筆觀察記錄、2,237個物種,並有402位伙伴協助鑑定。
各項活動記錄統計
-
棲地總記錄數量
觀察總數量及記錄物種總數前三名皆是嘉義蘭潭後山、新竹大坪石硬子古道及新竹飛鳳山步道,調查人數也是蘭潭後山最多。嘉義蘭潭後山這處棲地除了荒野志工努力的調查之外,今年由嘉義大學林政道老師主導參與2019 City Nature Challenge活動[註2] [註3],帶領了許多伙伴一同參與調查,也是造成此處觀察總筆數、物種數及調查人數皆為最高的重要原因。
-
資料「研究等級」比例
上傳至iNaturalist的物種記錄,依品質分為3個等級(研究等級、需要鑑定、粗略),一筆觀察需經過社群討論確認物種,才能成為研究等級的資料,依個人設定的CC授權等級,可將資料連結至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BIF)的公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中,為全世界的生物多樣性記錄貢獻心力。
今年調查活動中,成為「研究等級」的資料佔所有資料的比例前三名為台北五股溼地(80.22%)、台北新山夢湖(77.35%)、雲林龍過脈(71.88%)。 -
各類群記錄
iNaturalist各類群記錄前三名如下,目前的記錄類群以植物及昆蟲為主,部份類群回報較少如輻鰭魚類、兩棲類、爬蟲類等,可能原因為該類群數量少不易記錄,或需要特定時間及工具才有機會記錄,未來各棲地可以朝這方向發展。
-
個人記錄
iNaturalist提供手機介面方便於棲地現場立即記錄,對於不容易用手機拍攝的鳥類、水生生物等生物也可以用相機拍照後使用電腦批次上傳,十分方便,與過往相比, iNaturalist的物種鑑定介面是系統是一大特色,透過人工智慧的建議、社群討論讓被記錄下來的物種能夠更精準的鑑定種類,除荒野志工的努力之外,也特別感謝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謝佳倫伙伴協助鑑定622種物種。相關個人獎項得獎者如下:
-
常見物種記錄
在今年的調查期間,有一些常見物種普遍分佈於關注棲地內,最常見的有月桃(60次)、血桐(51次)及杜虹花(47次),前12個常見物種皆為植物,直到第13名才是斯文豪氏攀蜥(33次),值得注意的是第14名的荔椿記錄到32次[註4]、白腰鵲鴝在雲林、嘉義、台南也有12次的記錄,透過iNaturalist可以很容易的了解物種分佈狀況並進行必要的因應措施。
整體活動回顧
4月份的調查活動結束後,所有的觀察記錄已歸檔到荒野棲地大調查專案[註5]中,總計至5/15止共建立了53個關注棲地專案、31,140筆觀察記錄、4,172個物種、1,211人參與記錄,期望未來在荒野的推動下能夠持續擴張守護更多的棲地。
應用iNaturalist為記錄平台的City Nature Challenge活動,自2016年開始在舊金山灣區進行,至2019年已演變成在全世界159個城巿35,126人參與,共記錄到963,773筆觀察記錄,今年嘉義縣為台灣首次參與地縣市,期望未來透過荒野在台灣共同推動,擴大參與範圍至全台各縣巿。
回顧荒野發展棲地調查的初衷,是為了蒐集關注棲地的生物資訊,做為棲地守護及環境教育用途,過往在軟硬體的限制下參與調查的伙伴大多是荒野志工,未來希望能吸引更多愛好自然的朋友一同來觀察記錄,為保留台灣的荒野貢獻心力。
備註:
附加檔案 | 大小 |
---|---|
321_p4-6_0619.pdf | 4.44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