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河川日暨NGO水圳論壇分享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李志芬<花蓮分會副分會長,自然名:衣魚>
圖/荒野保護協會

全國河川論壇的起心動念

從過去到現在,我們環境保護團體在關心河川相關環境問題時,就發現河川的流域管理分屬不同單位造成各行其事的問題。

一條河流從上到下權責單位太多,有林務局、水土保持局、河川局及縣市政府,灌溉水路還會碰到農田水利會,區域溪流有些歸鄉鎮公所、有些則是縣市政府,因此每當河川出現問題時,就會耗費許多人力資源及時間成本所以我們一直思考著,成立跨單位的平台,整合流域管理。會有這個想法,一方面是受到台東野溪小組的案例激勵:「台東東河鄉碇橋的出海口,曾有一座高達三公尺高的固床工,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向台東水保局爭取改善,水保局降低固床工落差,希望恢復溪流生態」。公私合作並非不可能。

另外一方面花蓮林管處楊瑞芬處長到任後,推動國土綠網計畫同時、積極展開與民間團體對話,搭建平台讓九河局、水土保持局、環保局、社區、學者及關心環境團體同參與及溝通。 讓我們看見了公部門觀念態度的進步轉變。
 

鱉溪整治開啟公私合作

去年 1月底,九河局在富里召開的鱉溪整治說明會,原本預計以3000萬元預算,進行環境營造計畫,且計畫是以增加中華鱉族群為目的,設計通道、讓鱉爬鱉道,並且讓鱉稻田吃福壽螺,營造「鱉稻共生」為規劃重點。在說明會上,在地居民及環保團體(環保聯盟花蓮分會、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 )都表示「環境營造應該是恢復河川原始生命力,保護物種一定要先保護牠的棲地。」,而非著墨於公園化、景觀營造。當時剛上任的謝明昌局長在了解民眾的想法後,做成中止這項工程計畫決定,讓鱉溪治理「歸零思考,重新開始」,以落實居民對鱉溪想像。社區也還不清楚可以怎麼做,因此九河局與社區以共學方式,引入學者和社區一起討論。

經過了兩個多月的籌備,啟動了大平台討論,方向與原則在大平台凝聚共識,而細部的問題則再成立四個小平台,分別由河川局、林務局、農業處及水保局擔任召集人,討論河川工程、水質水量、生態復育、農村再生。最重要的是,在地的民眾與環境保護團體共同參與討論,以各自的觀點提出並且藉由平台做討論溝通。

經過半年多討論,在「共學營」中充分溝通,政府與民間終於看見了同一條鱉溪的樣貌,要以還地於河、還石於河、減法工程及保留生態環境的理念為基礎,恢復鱉溪生命力。

九河局把這裡的農田徵收後「還地於河」,且同時保留一小塊做為生態池,此建造有助於社區營造的工作。這次透過平台討論讓社區居民全體動起來,政府出資協助,讓居民自己投入設計與搭建,工程可以成為他們期盼的樣子,也因為親手整治,而讓人民對於河川有更深的認同,未來也會更加愛護。
 

公民參與與跨部門合作須法制化

歷年來由民間主導的「NGO全國水圳論壇」,今年由荒野保護協會、環保聯盟等多個環保團體共同促成,與第九河川局合作,於去年10月18日於東華大學創新研究園區舉行論壇,分享在地的花蓮富里鄉鱉溪整治經驗,強調水環境治理中公私協力與跨部門合作的重要性。全國十個河川局的局處首長都有派人前來參加,相信鱉溪的經驗有助於各地河川整治的未來規劃。

未來面對生態環境和保全需求的拉扯,必須納入更多意見,未來也期望把公私協力「法制化、制度化」,讓之後的河川治理規劃都需要遵照著個規範與精神去走。

 

附加檔案大小
328_dan_ye_-6-7.pdf2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