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也紀錄屬於自己的圖鑑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圖:王省文(新竹分會秘書,自然名:瓜皮草) 

喜愛自然活動有許多種方式,每個人在意的不同,壯麗的景致;蓊鬱的樹林;清爽的空氣;多樣的生物;艱難的步道;神秘的秘境;甚至是遺留在自然環境的廢棄建築等,不禁在心中感嘆,台灣真的是座寶島,不同特質的人都可以在自然裡邂逅一番最美的際遇,找到屬於自己最自在的那一片土。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喜歡紀錄動物或植物,喜歡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發現並且期待認識他們, 那你一定要懂得運用 iNaturalist 網站(https://www.inaturalist.org/),網站的概念主要是由觀察者與鑑定者組成,透過觀察者的觀察,加上鑑定者的分析鑑定,去判斷是否為正確的物種,而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觀察者或是鑑定者!

這一次配合「城市自然大挑戰(City Natural Challenge)」活動,讓世界各地的人去探索周遭的自然,桃園分會這邊也使用了兩天的時間,帶大家熟悉這套軟體並實際操作, 儘管辨識系統並沒有非常準確,不過差異不大。

喜歡自然的我常常抱著我的相機與手機就出門觀察,許多人看見我這副裝備會認為我是專業或是正在調查的研究員,一開始聽到大家對於我的稱讚時,會覺得有些驕傲,可是到後來都覺得有趣。在這調查的過程中,讓我想到我的一位6歲大姪子,對於卡通神奇寶貝裡面的怪獸都了若指掌,還會分析居住的環境與相剋的屬性,難道有人會稱呼他們為神奇寶貝大師呀。

自然觀察不限於年齡、職業、性別或是退休者等,因為自然就在處在你我的身邊,透過關心身邊的環境,偶而會有不認識的動植物,透過記錄也可以從生物中反推此地環境健康。有一個紀錄中發生的趣事讓我記憶猶新,在四天的調查活動中,曾經碰到一對父子,孩子對於路邊的花與被翻倒的姑婆芋備感好奇,可惜父親並不知曉名稱與原因,就隨口回答了野花以及倒木。這畫面久久在我腦中揮之不去,這只是一個例子,大自然當然不會說話,沒辦法告訴你他被賦予的身分,但是對於大自然的好奇而被扼殺的回答真是令人沮喪。透過公眾的觀察,關心環境也是關心自己,歡迎大家持續使用 iNaturalist 讓我們一起撰寫屬於自己的自然觀察圖鑑。

附加檔案大小
觀察也紀錄屬於自己的圖鑑2.3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