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微革命」雙連埤契作小農高國堅

我們正在做的事: 

「土地的微革命」:雙連埤契作小農-高國堅

生命經驗與土地連結,致力於友善農耕
文/許碧如(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通泉草)
圖/劉揚德(台北分會編採志工,自然名:不鹿)

雙連埤,位於宜蘭縣員山鄉,從宜蘭市區一路往雙連埤的方向開,順著蜿蜒山路,窗外景色從水泥建物,慢慢轉化為綠樹青山。到了荒野保護協會雙連埤生態教室的路口處,會看到一個用布幕和木板簡易搭建的小攤子,攤上有南瓜、冬瓜、地瓜、高麗菜、玉米等當季蔬菜,攤主是高大哥(本名:高國堅)和高大姐,高大哥一邊啃著自種的大黃瓜,一邊熱絡地招呼著每一個路過的人。

                          

                                       (小小的菜攤,承載著高大哥對土地的守護之情)

人與土地緊密連結的年代
今年六十五歲的高大哥,在雙連埤出生及長大,家裡務農,在那個沒有電只能點油燈,沒有瓦斯只能木材煮飯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著古早濃厚的人情味,家家戶戶種稻,便互相幫忙農事,一起手工割稻,一起在熟悉的土地上曬稻,農暇時一起在月光與星辰下話家常。小時候打赤腳穿開檔褲的高大哥,放學後便在田間玩耍,他笑說是在和泥土做兄弟,除此之外也幫忙割草餵牛吃、養雞、養豬,那是個人與人之間情感緊密連結的年代,也是人與土地之間緊密連結的年代。

在摸索與實驗中學習種菜
退休後便離開家鄉去台北當學徒的高大哥,經歷了多年的都市生活,退休後毅然回到雙連埤,承接父親的農地開始務農。因為從小與土地的緊密連結,一開始便採用友善農法,不灑農藥、不噴除草劑,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這片熟悉的土地。六點多起床巡田已成了每天生活的日常,除了颱風天外,每天都會去田裡報到,看看自己種植農作物的生長狀況。雖然出身於務農家庭,但真正開始學習農事是在退休成為專職農夫後,與在地農友互相研究討論,從不斷的摸索與實驗中學習如何種菜。澆水的適當時間為傍晚時分,若陽光下泥土曬得正熱時澆水,溫度一下子落差太大會傷到菜。抓蟲也需於清晨或傍晚時進行,聽著高大哥侃侃而談自己的種菜心得,又俐落地在自家農田摘下一根大黃瓜便啃咬起來,自豪的說著:「我種的大黃瓜直接就可以生吃,高麗菜也可以做生菜,很好吃。」,我在高大哥身上感受到山居歲月裡一種淡然處之及自滿自得的生活態度。
                          
                                (高大哥用心栽種的大黃瓜,清脆多汁,那是食物的原始滋味)

與荒野的結緣
自2010 年起,荒野以「長期租借」的方式取得「雙連埤生態教室」經營管理權,以此作為基地推動環境教育與棲地守護,同時也鼓勵附近農民實行友善耕作。本就秉持著友善種植觀念的高大哥,農田離荒野保護協會雙連埤生態教室僅有數十步之遙,平時走動便常與荒野專職人員閒聊,因為理念相同,故聊著聊著便一拍即合,加入了荒野契作計畫。所謂契作計畫,是由荒野向農民租用土地契作農產品,先付契作金給農民,而農民則依要求採用無農藥、無化肥的友善耕作方法,希望能藉此影響當地農友的觀念,也協助雙連埤生態教室做更深入的在地耕耘。合作五、六年來,高大哥手工拔草、人工抓蟲,秉持著保護土地、水質的信念,用心呵護農作物,也用心守護著這片從小滋養著他的土地。自從參與荒野契作後,高大姐也時常受邀擔任食農課程的講師,用自種的蔬菜,教導親子團的孩子做辣椒醬、草仔粿、南瓜粿等,緊密的合作關係,意外地讓夫妻倆成了荒野食農教育的推手呢!

對雙連埤的期許
緊張忙碌的現代生活型態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變得疏離,而便利的生活使得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變得陌生,人們大多是從冰箱或餐桌上認識食物,失去了直接接觸與認識食材的機會,也失去了感受土地溫度的機會。長久處於都市中生活的人們,遠離了聯繫情感與孕育生命的土地,彷彿成了失了根的現代人。參與契作的荒野親子團家庭,帶著孩子一起來到雙連埤親近土地、體驗農事,接著一起動手做料理,這一連串的體驗,串起了人與人、人與食物、人與土地之間的連結。高大哥的生命經驗與土地緊密連結著,也因為這一份對土地的情感與連結,使得他在退休後務農時,選擇了比較辛苦的友善耕種方式,他希望未來在雙連埤能有更多的農事體驗及食農課程,讓人們可以更親近土地。當人們對於生活的土地有了情感的連結,便會做出友善土地的選擇。願雙連埤的美好與珍貴,可以讓更多人看見,可以一直保存下去。

 

「土地的微革命」雙連埤契作小農-高大哥

附加檔案大小
「土地的微革命」:雙連埤契作小農-高國堅1.36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