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斑細蟌飛過棲地的歲月(上)

我們正在做的事: 

圖、文/陳瑞禮 <五股濕地棲地組四斑細蟌志工>

 
四斑細蟌由調查開始

四斑細蟌於2005年在五股濕地發現以來,至今已經是進入第十五年頭。在2006年間一群熱愛濕地的疏洪道生態保育聯盟夥伴(圖1),啟動了四斑細蟌調查的開始,才有了今天延續四斑細蟌的調查。感謝前輩先進們的過去為五股濕地的努力,才有至今擁有多樣性生態的五股濕地保留下來。

剛開始發現時調查以雌、雄、未熟、剛羽化等數量調查,位置則以Y座標X座標紀錄,環境有雲量、溫度、風力記載,當年調查位置主棲地為主(6/10~10/26)。2006年調查:有主棲地、教學平台鐵橋右邊、出口堰濕地、觀音坑溪旁、南池附近塭仔圳旁、北池附近塭仔圳旁、蘆葦區塭仔圳旁及賞燕 點蘆葦區側,6月至9月主棲地發現4次,其他區域也只有1次。

2007年(3/11~ 10/15)除了主棲地位置,增加賞燕點蘆葦區側及出口堰濕地三位置有複次數調查,興北區與教育平台各出現一次,北池附近塭仔圳旁、教學平台、興北區、出口堰濕地都未發現四斑細蟌,只有主棲地與賞燕點區側兩區域發現四斑細蟌。

                      

 

2008年(3/17~ 9/10)則有主棲地、蘆葦叢區及出口堰區,三個位置在紀錄上,可看見逐步調查頻率的修正,每個月調查一次(興北區及圳邊公園各調查一次,在主棲地及蘆葦叢區發現四斑細蟌。

                      

2009年主棲地從三月至十月都有調查,且有重複次數調查,南蘆葦叢從五月至七月調查,蘆葦叢區則五月至六月,圳邊公園區、出口堰區、觀音坑溪也有一次調查記錄。而在六月份在主棲地及南蘆葦叢進行水質調查,七月份在主棲地實施全日調查,從早上六點至晚上九點共八次調查,調查一小時休一小時,八次調查發現四斑細蟌總量有六十隻。

                        
 

2010年由棲地現勘分佈開始,也是個人對四斑細蟌調查的歷練開始。現勘區域多達十九處,勘察中發現二十四隻四斑細蟌。同年才開始有樣線調查出現,有主棲地、南蘆葦叢、出口堰新棲地、大蘆葦叢被列入樣線調查,樣線調查從四月至十月,每月兩次調查,就由此年開始建立了起來,另外樣線調查前的維護,在調查前一天至一週前實施,較正規的調查也隨著建立起來。棲地勘查分佈則由三月到六月,棲地勘查與樣線調查四斑細蟌數量四年來到達一個高峰,合計總量為六百三十三隻,而在統計各樣線上是在每月一次調查數量作為紀錄分析。
                         

2006年至2010年五年當中由調查的分析,可看出四斑細蟌出現五、六月為最高峰,樣線棲地大多在於蘆葦叢,樣線的分佈直線距離長達1.67公里,若是同為一個族群?成蟲的群聚天空飛行大過於稚蟲的群聚的河流游聚?間接佐證四斑細蟌生活的空間是擴散廣大的?

2011年非常明確的四條四斑細蟌調查樣線地呈現,歸功於專職與好夥伴們努力規劃溝通與執行。四條樣線為主棲地、南蘆葦叢、大蘆葦叢及出口堰新棲地,進行每月兩次的樣線調查。在於九月中旬在103草地也發現了四斑細蟌,九月開始也把103草地列入調查。觀音坑溪第二年的普查也有發現四斑細蟌,興南三角洲也開始進行普查。         
                                                                                                                                     
2012年調查樣線增加到六條,有主棲地、南蘆葦叢、大蘆葦叢、出口堰新棲地四條,增加的是103草地及出口堰百姓公。除了調查樣線外也進行普查十二樣區,由於103草地樣區短窄,實施全區性的調查方式,其他五條樣線維持穿越線調查。調查方式不同當然呈現數據是會有差異性。當年五股濕地四斑細蟌1229數量,樣線是混合調查方式產生的,是從四月至十月每月一次調查統計而來,也是歷年的調查最高峰,夥伴們常以1229隻的數量引以為傲,也藉此機會說明1229隻四斑細蟌從何而來。
                             

2013年調查延續了2012年六條樣線,因為有六條樣線的調查,因此對調查及維護產生滿大的負荷,總共投入人次四十六人,是歷年來最多人次!工時全年達四百七十一小時!每月兩次與一次調查意義與差異性不大,而變更為每月一次的調查,調查前的樣線維護則繼續維持。五股濕地全區也進行普查,追風停車場旁蘆葦叢、觀音坑溪蘆葦叢、出口堰圓池、大蘆葦叢北區及興南三角洲等區域,在觀音坑溪及興南三角洲有發現四斑細蟌(4/21~7/25)。在2013年最大的突破為區外調查,所謂區外調查是五股濕地以外的棲地進行普查。不知道當時位置如何選定?到了關渡自然保護區東側蘆葦叢、北投焚化廠外蘆葦叢、社子島新舊堤防灘地、重陽橋士林端蘆葦叢、社六濕地、新舊堤防濕地、社子棒球場外蘆葦叢、北投磺港溪口蘆葦叢、北投磺港溪口蘆葦叢越野車場邊、社子大橋南側蘆葦叢、洲美橋北側蘆葦叢、洲美橋東南側蘆葦叢共有十四個區域,在北投焚化廠外蘆葦叢、社子島新舊堤防灘地、北投磺港溪口蘆葦叢、北投磺港溪口蘆葦叢越野車場邊等四個區域發現四斑細蟌。這也是社子島及磺港溪四斑細蟌跨越淡水河基隆河飛翔的啟程(五股濕地磺港溪兩地尚未釐清是否同一族群)。
                             

2014年的到來,由於出口堰百姓公整年的調查才發現雌成蟲一隻,在2014年出口堰百姓公被取消調查,剩下五條調查樣線。2014年也成立了四斑細蟌調查小隊,並針對參與的夥伴進行教育訓練。普查區域有觀音坑溪蘆葦叢、興南三角洲、大蘆葦叢北區、南池外臨塭仔圳蘆葦叢、大蘆葦叢中區東北側蘆葦叢、南池外蘆葦叢、出口堰水鳥棲地及百姓公區、大生態池西側蘆葦叢、南蘆葦叢西側池等九區域,從三月~十月如同調查時間。興南區三角洲、大蘆葦叢北區、觀音坑溪蘆葦叢三個區域都有發現四斑細蟌,興南區三角洲單次普查最多為三十二隻,可見四斑細蟌在五股溼地177公頃中的分佈之廣!若以103草地樣現及興南三角洲是一個在北個在南,分佈距離再度擴大相差來到2.6公里!(若同為一個四斑細蟌族群)!?那四斑細蟌生活運動範圍,亦不是文獻中所提到,一生中在短短幾十公尺的生活圈裡!一而再再而三提出五股溼地的分佈範圍,及跨越淡水河與基隆河相關四斑細蟌分佈,著重於建立五股溼地、社子島、磺港溪等在地化的四斑細蟌相關資料。當然四斑細蟌生活運動的範圍呈現,更值得深入的探討!可惜錯過的機會會不會再來?區外的普查2014年扔然持續進行,有關渡自然保留區東側蘆葦叢、磺港溪口--鹹草叢、磺港溪口--蘆葦叢、磺港溪口--香蒲叢、磺港溪口--蘆葦叢穿越、社子棒球場旁蘆葦叢、新舊堤防溼地、社六溼地、重陽橋士林端蘆葦叢、共十個區域,磺港溪口--鹹草叢、磺港溪口--蘆葦叢、磺港溪口--香蒲叢、磺港溪口--蘆葦叢穿越在四個區域發現四斑細蟌。

                               

 

五股濕地在各樣線四斑細蟌調查中,除了有撈稚蟲(水蠆)養殖,未執行稚蟲調查,五股濕地四斑細蟌樣線中稚蟲的分佈就不得而知!能間接了解稚蟲生活區,只能透過初羽化未熟(四斑細蟌在初羽化未熟的階段中,飛行能力非常弱,有時只抓住蘆葦桿轉圈圈)調查發現位置來統計分析,間接在樣線中了解四斑細蟌稚蟲存在與否及樣線關係。

在於2010年至2014年間分析出五股濕地四斑細蟌樣線中的未熟數量,五年當中南蘆葦叢樣線累計最多次之主棲地。目前南蘆葦叢一直有塭仔圳的水由槽溝進入樣線,從未熟數據統計中最有可能稚蟲存在的樣線,更往前推向四斑細蟌稚蟲(水蠆)棲息分佈。由於是南蘆葦叢的樣線,一直有潮水從塭仔圳經過槽溝到達樣線裡。,因此推測為四斑細蟌稚蟲存在棲息區域。而在而主棲地樣線的槽溝也被陸化!大蘆葦叢及103草地曾出現大量,可惜未繼續調查!103草地樣線幾乎完全陸化沒有槽溝!樣線的維護亦何其重要,五股溼地更要加緊改善更多四斑細蟌的棲地,不然四斑細蟌逐漸在五股溼地消失,也不會感覺奇怪!在此希望能喚起更多人的關心與投入,讓五股溼地為四斑細蟌最好的永久性分佈棲地。

2015年由於五股濕地專職離職,記載九年的四斑細蟌調查記錄就此斷掉!單單一個調查記錄可以延伸許許多多佐證資料!及志工們滿滿的精采故事!可見四斑細蟌調查記錄是要被肯定的。懷著專職與好夥伴離開五股濕地的離愁,心理面的糾結著更多的思緒~~~~~,而面對四斑細蟌的了解抱有更多的期待,與需要探索的東西,如謎題般尚待解開!複雜的心情下帶著新專職繼續四斑細蟌的調查與開路工作。時序已晚!五月初進行主棲地與103草地調查,再來由南蘆葦叢樣線開路,花了三天四趟才打通!而大蘆葦叢樣線延遲到六月初才開樣線,同樣花了三天三批人才把樣線開好。調查樣線有主棲地、南蘆葦叢、大蘆葦叢及103草地,普查到了觀音坑溪及興南三角洲。2015年四斑細蟌事宜,從三月二十二日調查教育開始,在七月十六日2015年四斑細蟌工作零零落落就結束了!2015年也有舉辦四斑細蟌的教育訓練,但是自從2010年四斑細蟌樣線建立以來,參加人數13位新進人員只4位,年投入工時一百零五小時,是投入人力最少的一年。隨著投入人力工時降低,四斑細蟌調查數量來到歷年來新低!只在南蘆葦叢、103草地及觀音坑溪,都各發現一隻而已!不是慘字可形容!而磺港溪也開始進行四斑細蟌的調查,但是調查的紀錄一直未看到?

                          

2016年到來五股濕地仍然舊有的調查紀錄未被繼續使用,四斑細蟌相關事宜不能在紀錄上呈現!今年樣線開路提早到二月底從南蘆葦叢開始,主棲地及103草地則在三月開始;大蘆葦叢在五月中旬開始,而觀音坑溪在五月底才開出。調查樣線從四月到十月都有調查的是主棲地、南蘆葦叢及103草地,樣線每月各調查一次。大蘆葦叢從五月開始調查到八月調查兩次,而觀音坑溪從六月與七月各調查一次。五股濕地全區全區普查五月底開始,從北池、南池、圳邊公園、大生態池、中興路三角洲、鴨池、出口堰新棲地、永安大橋等區域,在七月中旬結束都未發現四斑細蟌。

                         

而樣線調查在主棲地、南蘆葦叢有發現四斑細蟌,兩條樣線全年調查到總共二十二隻。而磺港溪也進入樣線調查的階段,調查樣線分為A、B、C、D四條樣線,只有在A及B樣線中發現四斑細蟌。在2016年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斯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來到五股濕地勘察四斑細蟌樣線,後續也看過了磺港溪的樣現。從教育訓練開始、成蟲調查、底泥檢測到族群監測標放等,改變了過往的調查,也注入了一股對四斑調查新方向的能量。尤其在2016年8月中旬啟動了四斑細蟌標放的行動,蒐集了標放樣線的四斑細蟌族群後,在8/24~8/28進行連續五天標放,在沒充足的工具與人力之下完成標放,更在四斑細蟌調查中寫下新的一頁。標放過程中也延伸對四斑細蟌體長,及四斑細蟌生活棲地與水的關係。

由於2016年還是沒有延續用舊有紀錄表作調查記錄,另外有幾樣調查項目沒有調查時精密的結合,如水質調查未與調查成蟲時一起做,發現四斑細蟌植被密度也未記錄。而發現四斑細蟌GPS的標定,建立樣線的四斑細蟌分佈……等。於是在2016年底邀集了五位資深調查夥伴,討論四斑細蟌樣線調查同時所需要執行的項目(楊麗彬、張淑芳、康吉成、蕭國堅、陳瑞禮)。樣線再度選定主棲地、南蘆葦叢為列行調查樣線,確定樣線的原因是一直以來調查都有發現四斑細蟌。水質測量在每一條樣線中設固定位置,檢測項目有水溫及鹽度。植株調查同樣在樣線中選一固定位置,調查項目植株密度30*30平方公分,且分成九宮格,九格裡內每一格內有五枝蘆葦成一,若九格裡有三格有五枝蘆葦等於九分之三以此類推,也要記錄30平方公分內植株最大與最小直徑,發現四斑細蟌停棲也是以同樣方法紀錄。也將舊有紀錄修改成紀錄後可展成圖表,讓紀錄後續延伸更加節省時間人力,真的要感謝夥伴們持續的努力參與。

附加檔案大小
四斑細蟌飛過棲地的歲月(上)3.1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