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一條溪,流進孩子的童年

我們正在做的事: 

圖/台中親子一團炫蜂團攝影組〈自然名:九重葛、赤狐、青蛙、落羽松〉
文/趙永楠〈台中分會親子一團、推廣講師、解說員,自然名 : 青剛櫟〉

前言

記得小時候,總能在鹿港老家的圳溝裡抓到泥鰍和鱔魚,在田裡也有無數的螃蟹與青蛙棲息其間,那些與兒時玩伴流連在水圳溪流裡的悠然歲月,伴我走過醇厚且美好的童年時光。而現在,有多少孩子可以自在徜徉地親近溪流河畔?
每一座城市總會有幾條溪流經過,但常年來因為廢水與垃圾的污染,導致社會大眾對荒廢的溪流更加陌生與疏離,人們漸漸漠視住家附近的溪流的存在,忘記原本的溪流應該有甚麼樣的盎然生命?
從105年開始帶著孩子參與台中分會辦理的淨灘,到108年4月也開始參與筏子溪淨溪活動,中一親子團也將12月的團集會主題設定在「城市溪流」,希望透過河川環境教育的教案設計,引領孩子們來親近筏子溪,拉近孩子們與溪流的距離。

教案一:打造一條溪

自從確定負責這次炫蜂團(小三生~小五生)的團集會活動設計,自己便開始進行多次場勘,從上中下游河段到附近校園環境,多所探尋,期能找到適合的室內外活動場域。最後規劃先借用惠文國小進行溪流繪本的導讀,讓孩子們對溪流樣貌有初步認識,而後參考柯內爾心流學習法「打造一棵樹」,改編設計成「打造一條溪」的生態遊戲,喚起小蜂對溪流主題的熱情。

遊戲開始先請孩子們抽籤扮演河岸、土壤、石頭以及筏子溪的現地動植物(如翠鳥、小白鷺、魚蝦、水丁香、青葙等),引領他們逗趣地模擬各自角色的行為特色。然後出情境題,模擬豐枯水文變化現象、大雨沖刷、土砂淤積、食物鏈的互動、取水用水、廢水排放、垃圾亂丟等情境設定,引導孩子們在遊戲中體驗溪河的環境變動,並以有趣的方式進行生物與非生物間的互動,在遊戲之餘,理解溪流的組成元素、生態概念與環境衝擊。

教案二:認識溪流居民
溪流是城市的藍帶,也是生態綠帶,是都市的腎與肺,也是都會區的生態緩衝區,也應該是蘊藏無限生機的一處生態樂園,值得大家走入溪床好好觀察。但可惜的是,很多大人小孩都不曾走近溪畔去聽聽水聲、看看溪流樣貌,只能在車上、在橋上遙遙一瞥。本教案希望孩子們跟著導引員,爬上去堤防,走下去溪床,蹲下來貼近溪流居民(土石與動植物),透過現地的自然物玩遊戲,同時學習生物觀察與紀錄,並帶些生態棲地的概念。

在剛進入溪床時,先由團長大甲藺草帶領大家圍圈朗誦一段敬溪禱詞,感謝溪流讓我們走入它的懷抱,作為我們親近溪流的開端。而後我們讓小蜂們就地取材玩遊戲。其中「左右不分」的傳石小遊戲,在左右忙亂的趣味裡,帶入左岸與右岸的介紹,也引導大家抬頭欣賞筏子溪左右兩岸的景觀,加深對附近水環境的印象。「玩石創作」則讓各小隊發揮想像力,以溪床礫石玩起創意的疊疊樂遊戲。

 

接著以3人混齡編組方式,應用以前團集會學習的五覺觀察,進行溪流生物資源觀察及紀錄。這部分也搭配小三教過的葉形、葉序觀察,著重時節的生物特徵,如開花、果實等紀錄以及中尺度的溪流環境紀錄。最後進行小隊觀察成果統計,希望各隊分享多樣性的觀察成果。

 

 

教案三:發現溪畔的美麗與生命力

自古以來,人們聚集在河邊就近取水、捕食魚蝦,也利用濱河植物製作生活用品,如編織、染料、生活器具等。溪流與濕地所孕育的動植物是人們賴以維生的重要天然資源。同時也因為使用自然物品,各種物質能維持循環,包括碳氮循環與能量循環,使得過去百萬年來的生態系統能維持平衡。

但近代以石化產業加工的塑膠製品和人工化合物大量取代自然物,一旦被棄置與分解後,流佈土壤、溪流與海洋,成為萬年垃圾與環境賀爾蒙,打亂了物質循環系統,破壞了生態平衡。

教案三進行濕地土壤觀察,引領小蜂探索濕地的秘密,去發現不起眼的土壤所負載的生命力。「大家知道土壤有什麼祕密嗎?」、「土壤為什麼會長出植物?」...話說達爾文曾經做了一個簡單但驚人的實驗,他在沼澤區挖取泥巴帶回家觀察,發現一小撮的土壤裡居然可以長出百來株植物苗,很難想像吧,小蜂們會不會好奇呢?於是我們也來重作這個一百多年前的觀察實驗,順便把達爾文介紹給小蜂。
最後則是利用河濱植物作為葉拓材料,限量採樣攜回進行手作收納袋的葉拓DIY,把這些造型各異的葉子拓印到袋子上,將濱河植物之美帶上身。在學習欣賞植物葉形變化的同時,去看見所謂的雜草也有美麗的一面。

結語
雖然行前曾進行多次的場勘,但後來發現,秋冬之際河灘地的植被演替相當迅速,原擇定的土壤樣點與動線被象草與銀合歡等強勢植物攻佔而影響實驗的進行,這是在自然野地進行活動的一大變數。

雖然如此,為了多保留時間在溪畔駐足與探索,我們把當天的午餐安排在筏子溪橋邊高灘地野餐,以行動糧佐溪畔冬陽,同時進行垃圾減量不落地。希望孩子們悠遊在筏子溪的水聲與光影之際,將家鄉的溪流印象烙進童年的記憶裡。

珍古德博士曾說:「唯有瞭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若人們從來不曾走近野地溪流,就不易發現它的存在與美好。人與自然環境需要連結,有了某些互動或感動,個人生命才會與那個場域產生鏈結,進而有了情感與關懷的可能。也因此,希望有更多的學校或親子活動,透過溪流環境教育的規劃,讓孩子們欣然地親近溪流,感受自然水域的陽光恣綠、生命力與多樣性之美。

每個人的住家附近,總有那麼一條河流、一條圳溝,默默陪著我們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風景。請試著親近它,或帶著孩子了解它,或許,河流的水畔風華將滋育著孩子們悠悠成長,也或許那將在孩子們的生命中,醞釀出溫潤綿密的鄉情,孕育出泱泱長河的夢想。

附加檔案大小
引一條溪,流進孩子的童年10.1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