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毛蝠的棲地——大煙囪下的家
圖、文/蔡乙慈〈中原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陽明交大保溫計畫助理〉
2022-07-10
霜毛蝠棲地介紹
新竹市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簡稱新竹六燃)是台灣重要的二戰工業遺址之一,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成為眷村,因其獨特的「屋中屋」被列為市定歷史建築,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2011年於大煙囪內發現全台唯一的霜毛蝠生殖群集,2013年眷戶遷出後成為閒置空間。目前發現霜毛蝠棲息的位置有以下三處:1. 大煙囪煙道縫隙夾縫、2. 周邊國宅屋頂鐵皮屋、3. 施掛於大煙囪廠房的蝙蝠屋。夏季四至九月即可在大煙囪周邊觀看霜毛蝠傍晚飛出覓食的奇特景象,是新竹市獨有且難得一見的生態奇景。
霜毛蝠棲地轉移過程
霜毛蝠棲地主要有四階段變化:1. 屋頂時期(1945~1964年)、2. 煙囪時期(1964~2011年)、3. 鐵皮時期(2011~2018年)、4.回歸大煙囪廠房(2018~)。
推測在1945年大煙囪工廠停止營運後,霜毛蝠便開始利用大煙囪廠房屋頂及煙囪縫隙,據周邊耆老表示,大煙囪廠房屋頂倒塌前小孩曾進入廠房探險,有許多目睹霜毛蝠棲習於廠房內屋頂的印象。大半輩子與大煙囪為臨的眷村住戶表示有印象時大煙囪即住滿了蝙蝠,當時甚至有上千近萬隻。但2013年眷村遷處後,霜毛蝠似乎也與眷戶一起遷走。大煙囪縫隙因年久失修,混凝土逐漸剝落,影響大煙囪內的微氣候,加上大環境的綠地逐年減少、周邊高樓林立,都可能是導致霜毛蝠總體棲居數量逐漸下降的原因。2014年發現周邊國宅鐵皮屋棲息的霜毛蝠數量逐漸上升,與大煙囪內的棲息數量呈現反比上升。
2017年台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將霜毛蝠列為國家瀕危等級(NEN),加上與居民共棲環境變數大,因此讓霜毛蝠在公領域的棲地維持勢在必行。2019年嘗試在大煙囪廠房施掛蝙蝠屋,發現有霜毛蝠陸續使用並棲息,2022年蝙蝠屋棲息數量已達上百隻,說明霜毛蝠棲地轉移的可行性。
霜毛蝠偏好的棲地條件
台灣目前發現約38種蝙蝠,每種蝙蝠偏好的棲地環境皆不同,有些喜歡住在樹葉中,有些喜歡住老舊建物屋簷處,然而霜毛蝠偏好棲居於人造建築縫隙中,日本青森市甚至有上萬隻霜毛蝠棲習於神社周邊的倉庫中。許多條件都會影響霜毛蝠的棲地選擇,包含高度、縫隙尺寸、日曬位置、棲所材質等,霜毛蝠偏好溫暖的棲地,較能達到母蝠育幼保溫的效果。據調查顯示霜毛蝠偏好高度約6~10公尺的棲所,縫隙約1.5~2公分,朝向東南面近熱源的棲所,靠近舊的棲所及周邊有綠帶水體更能增加入住率。保溫團隊亦提供霜毛蝠偏好的棲地條件及國外案例,供廠房修復規畫建築師團隊參考,期盼霜毛蝠能繼續以大煙囪為家。
保溫計畫成為霜毛蝠推廣平台
2018年新竹市文化局委託陽明交大保溫團隊執行「保溫睦鄰基地駐站計畫」,在建美路38號經營「大煙囪下的家」,並以新竹六燃獨特二戰歷史、科技發展、眷村紋理、生態特殊性,舉辦多場駐站推廣活動,邀請進駐藝術家以拼貼、行動藝術、歌曲等方式推廣。布置蝙蝠教育空間,蒐集蝙蝠繪本及模型讓民眾一窺大煙囪神奇的住民樣貌,並收容誤入周邊社區的蝙蝠,給予餵食並示範如何野放,成為活生生且有民眾參與的蝙蝠中途之家。夏季定期舉辦蝙蝠導覽,帶領民眾到大煙囪周邊觀察霜毛蝠的棲所,成為公民科學家,一起計算霜毛蝠的外飛數量,讓這個新竹特殊的蝙蝠成為許多周邊及外縣市民眾來訪的目的。
保溫計畫致力與周邊校園合作,共同建構具在地性的校本課程,新竹六燃不論空間環境及歷史生態的多樣性,都是各級校園談論地方學的天然場域。相關推行成果包括與建功國小合作108課綱、光復中學校園服務及蝙蝠保母培訓推廣、清大書院及人社院課程合作、陽明交大六燃地方學課程實作、社區大學、新竹荒野合作推廣等課程,及進駐四年超過百場的校園團體導覽,讓許多地方學子開啟認知。新竹市文化局更製作《邦邦與喬喬》霜毛蝠繪本、動畫影片及多部眷村紀錄片,期盼藉由多元的方式,讓新竹獨特的霜毛蝠更能被傳承、推廣,期盼霜毛蝠能年復一年回到大煙囪,讓傍晚霜毛蝠從煙囪裊裊飛出的特殊景象能被代代相傳。
霜毛蝠研究大事記
時間 |
時序 |
活動 |
1943~1945 |
日治時期 |
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為生產航空燃料異辛烷建造,推測二戰結束後廠房閒置時霜毛蝠棲息於煙囪及廠房屋頂 |
1949 |
民國時期 |
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大煙囪周邊眷舍陸續興建 |
1964 |
大煙囪屋頂倒塌,霜毛蝠以大煙囪為主要棲息地,眷戶利用廠房結構加建特色「屋中屋」眷村 |
|
2010 |
正式鑑定大煙囪蝙蝠棲息群集為霜毛蝠,並賦予「市定歷史建物」具文化資產價值,台灣蝙蝠學會開始逐年進行霜毛蝠監測調查 |
|
2011 |
大煙囪周邊國宅鐵皮屋發現霜毛蝠棲息 |
|
2014 |
眷戶全數遷出,大煙囪霜毛蝠數量逐年下降,逐漸以周邊國宅鐵皮屋為主要棲地 |
|
2015 |
新竹市文化局執行大煙囪結構補強工程 |
|
2017 |
2017台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名錄將霜毛蝠列為國家瀕危等級(NEN) |
|
2018/6 |
筆者完成「霜毛蝠的棲地變遷研究–以新竹市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棲息群集為例」碩士論文 |
霜毛蝠推廣活動大事記
時間 |
時序 |
活動 |
2018/6 |
保溫計畫 第一期 |
新竹市文化局委託陽明交大保執行溫計畫第一期,成立「大煙囪下的家」保溫駐站基地 |
2018/11-7 |
舉辦4場蝙蝠主題工作坊,包含蝙蝠屋製作、蝙蝠救傷、蝙蝠觀察等 |
|
2019/3 |
保溫計畫IOT團隊在大煙囪架設霜毛蝠監控系統,並於大煙囪廠房掛設蝙蝠屋 |
|
2019/6 |
舉辦2場新竹市國教教師研習活動 |
|
2019/6-7 |
舉辨第一屆六燃文件展 |
|
2019/8-10 |
進駐藝術家彼得先生舉辦4場蝙蝠拼貼親子活動 |
|
2019/10 |
舉辦萬聖節特別活動 |
|
2020/6 |
保溫計畫 第二期 |
保溫計畫第二期開始(~2021/7) |
2020/6 |
公視「我們的島」共病時代|跨物種傳染的挑戰節目拍攝 |
|
2020/6-12 |
舉辦8場六燃小學堂,包括蝙蝠保母、夜明砂(蝠糞)香包、萬聖節趴踢等活動 |
|
2020/7-10 |
舉辦2場保溫睦鄰座談會,讓民眾知道大煙囪廠房未來規劃與修繕進度 |
|
2020/11 |
閱野書集擺攤推廣霜毛蝠 |
|
2021/3 |
培訓15位大煙囪導覽志工 |
|
2021/3 |
公視「無事坐巴士」節目拍攝 |
|
2021/11 |
保溫計畫 第三期 |
保溫計畫第三期開始(~2022/11) |
2021/11 |
舉辦5場《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露天電影院及專家座談 |
|
2022/3-4 |
與黃金蝙蝠生態館合作2場推廣講座及調查解說 |
|
2022/5 |
台灣蝙蝠學會於大煙囪下的家舉辦年會及講座 |
|
2022/5-7 |
與新竹荒野合作10場霜毛蝠推廣導覽 |
|
2022/6-7 |
第二屆六燃文件展 |
|
2018~ |
進行四期大煙囪結構補強工程,將修建成為「六燃博物館文化園區」,讓霜毛蝠與人共存共榮 |
了解更多
附加檔案 | 大小 |
---|---|
霜毛蝠的棲地——大煙囪下的家 | 5.39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