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聲響徹原野的草地明珠──環頸雉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陳翊凡(台東分會知本濕地志工,自然名:山鷸)
圖/陳翊凡(台東分會知本濕地志工,自然名:山鷸)、蘇雅婷(台東分會議題組組長,自然名:小月桃)、蘇俊榮(台東分會知本濕地志工,自然名:烏頭翁)
2022-11-10
環頸雉的生態介紹
      環頸雉是在平地、淺山之草地、農地生存的大型雉雞,相較於棲息於中海拔的藍腹鷴、高海拔的帝雉,與人類的關係更為密切。現今台灣的族群量約略是東部>中南部>北部,為雜食性的稀有留鳥。在保育上,雖然就「種」的層次而言,在國際上屬於「無危」(Low Concern, LC)狀態;但就「亞種」層次而言,特有的環頸雉台灣亞種(Phasianus colchicus formosanus)是屬於「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的珍貴稀有(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環頸雉雄鳥,羽色鮮艷
▲環頸雉雌鳥,羽色樸素。
 
      每年三月,雄環頸雉開始大量大聲鳴叫、振翅,以吸引雌環頸雉,也因此有「啼雞」之稱。春天求偶、交配之後,雌鳥可產下一窩約7至15顆的卵,再經過近一個月的臥巢,早熟的小雉們便可孵化、跟在母親身邊生活。當小雉們在草木茂盛的夏天,長成已可獨立生活的幼鳥,牠們樸素、短尾的大雞貌,已經與母親很像了,待尾羽長齊、且具繁殖能力,便是下個世代的開始。
      環頸雉的台灣亞種除了面臨與外來亞種雜交的問題,在棲地流失的威脅上也不算少。因為環頸雉白天以底層草本植物嫩芽、種子,甚至底棲昆蟲、蝸牛、蚯蚓為食。有趣的是,環頸雉晚上是在樹上睡覺的,所以環頸雉不只需要草叢,也需要有樹林在周遭的鑲嵌地景。而這種「需要草叢與樹」的環境,在近年有一處廣大且幾乎未被大量道路切割的地方,那就是在台東平原南端的知本濕地。
 
環頸雉與知本濕地
      知本濕地是不同地景鑲嵌在一起的台東平原荒野寶地,有水澤、草叢、樹林、海岸、河川與農牧用地等不同棲地樣貌。
      由於人為干擾沒那麼多,且有環頸雉需要的隱密草叢(覓食、繁殖)、樹林(睡覺),這片土地的環頸雉可以說是非常常見,許多來此遊憩的人都有被牠突然從草叢中驚飛、瞬間的拍翅鳴叫與滑翔落地的情景驚豔到的經驗。
      不只是植物相方面的棲地面相另環頸雉適合棲息於此,在我多次穿梭與知本濕地的密林裡與海岸(太平洋)、溪岸(知本溪)之間,有非常多沙地是適合環頸雉沙浴的環境。加上附近又有許多牠也很喜歡的農田環境(比如有空曠的短草地的釋迦園),因此這裡對牠而言根本是天堂啊!
▲知本濕地有許多環頸雉沙浴痕跡
 
      不料知本濕地曾經面臨大面積的太陽能光電板開發案,2018年縣府招標後起,荒野台東分會便發起每年春季「環頸雉繁殖大調查」活動,希望藉由公民科學性質的例行調查,讓民眾藉由親身觀察來認識這環頸雉的重要繁殖地。
▲環頸雉大調查路線以及範圍,製圖/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
▲2018~2022年知本濕地環頸雉大調查活動結果,製圖/陳翊凡(自然名:山鷸)
 
      自2018年至今(2022),台東分會每年都有數十人參與調查活動,已累積了五年的調查資料,整個知本溪口沖積扇範圍的數量,根據下圖歷年調查活動結果資料,大約可以顯示這片土地近年春天皆有百餘隻的族群在活動著。
      知本光電案在用地變更審查過程中,環頸雉一直是重要的指標物種,因為牠同時具備特有性、保育性且常年繁殖、容易觀察(有感)、數量可觀、需要大片周遭有樹林的草原。今年(2022)9月8日,光電案的電業籌設許可,經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許可撤銷,訴訟雖然尚未定讞,但這片環頸雉的生存寶地幾乎算是向保留下來的方向跨了一大步。
      我自己參與幾乎每年知本濕地環頸雉大調查,過程中也認識了很多環頸雉與知本濕地的不同面貌。在荒野小徑中奔跑的牠、因人接近而蹲低身子盯著人看的牠、被嚇到從草叢起飛也嚇到人的牠、在海岸邊沙浴完小碎步走回海岸林的牠、安靜在草叢邊覓食的牠、清晨大聲啼叫振翅的牠,每個牠都有獨特的姿態與活力。和一群人一起調查,好處是會有不同的覺察與分享,可以認識更多、更廣的現場情況及其背後的延伸意義,如黃鸝的歌聲與美姿、台灣畫眉的隱密、黑翅鳶的帥氣和海岸與濕地的美景,許多精彩的生態情景,皆在一次次的調查活動中盡收心裡。
▲2022/3/27環頸雉大調查各組分享調查結果
 

 

附加檔案大小
啼聲響徹原野的草地明珠──環頸雉3.5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