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豪氏攀木蜥蜴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李芝儀<企劃推廣部專員>
圖/邱韻璇<高雄分會解說志工,自然名:小米>
2022-12-10
        常在野外走跳或是喜歡走進森林步道的人一定對斯文豪氏攀木蜥蜴不陌生,不熟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個物種聽起來像是外來物種,但牠其實是台灣低海拔地區常見的台灣特有種,又名台灣龍蜥、台灣攀蜥,俗稱竹虎、山狗大,也是台灣所有攀蜥當中體型最大的。
 
        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500公尺以下山區。體長約有 8~31 公分。領域行為明顯,當雄蜥遇驚擾時會張口威嚇對方,同時喉部會擴張,因此喉部白斑也會更加顯著,並做出類似伏地挺身的姿勢,來威嚇敵人,若雙方皆不退讓,便會發生追逐撕咬。這種特別的動作也會發生在雄蜥在向雌蜥「示好」求偶的時候,「示威」和「示好」的動作乍看之下很像,但其下壓與挺起的時間與頻率是有所差異的。
 
 
        攀木蜥蜴在台灣雖然有著穩定的數量,棲息空間處在人類常活動低海拔地區,大家對此常見物種也許不會特別留心,但牠的活動力及生命力也是非常值得我們駐足欣賞。牠們白天的時候喜歡於較空曠的樹幹或地面上曬太陽,由於經常在樹幹上活動,攀木蜥蜴的鱗片顏色就與樹皮一般,有很好的環境保護色,若天敵發現,牠會快速的爬到樹頂躲避。到了晚上,為保持警覺性,常趴在枝葉末端睡覺,當牠的天敵譬如蛇,沿枝幹靠近所產生振動時,牠可以很快察覺後立即逃跑,但是,無論是什麼物種,都有因為過度疲勞睡得太熟的時候,如果大家有機會在夜晚時去執行觀察生態,看到枝葉末端有熟睡的攀木蜥蜴,記得放輕腳步,讓夜間休息的生態可以充分地休息,不打擾是守護生態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行動,一起保護台灣原生種攀木蜥蜴的棲息空間。
 
 
        關心常見的本土物種看似平凡,卻是守護環境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透過觀察物種的變化,可以發現環境是否在改變,若常見物種漸漸變少了,就必須留意是否有破壞生態平衡的外來種入侵,或是極端氣候迫使物種往別處遷徙,若遷徙成功可能會剝奪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若遷徙失敗,物種會漸漸消失。為了讓後代子孫也有機會沉浸在台灣特有的生態美景中,千萬不要小看每一種台灣原生物種喔! 
 

 

附加檔案大小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1.4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