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乾淨的河、才有湛藍的海—— 新竹頭前溪河川廢棄物調查行動分享
我們正在做的事:
山林河川
2023.04.10
分享⓵ 我們是海岸線組
圖、文/梁國明、程樂群、劉寶珍、彭盟雁、蔡佳蓉、陳藍萍
〈2022 新竹頭前溪川廢調查志工 海岸線組〉
自認日子走到現在,沒有像參加荒野號召的公益活動能讓自己產生一股莫名的驕傲且感覺心靈受到深層的洗滌。
第一次接觸到河川調查這個議題,是在YouTube 觀看富邦人壽與荒野協會合作,調查台中烏溪的影片,心中受到很大的啟發及感動。一念之間在網路上按下了按鍵讓自己成為這次活動志工團的一份子,回想當時的這份悸動純粹是來自於想了解在我已經居住了多年的家園,為何還是有一點陌生,今年公司(富邦人壽)宣告將與荒野再次合作,而且調查的河川就是我們新竹的母親河 - 頭前溪。基於好奇心以及對於維護自然環境責無旁貸的使命感,何不趁機來一次”行腳之旅” 的走一趟故鄉來更深度的了解自己的家園 !
在志工培訓課程中,第一天大伙直接到舊港大橋撿垃圾,目擊了堆積在岸邊各式各樣的垃圾,大量的寶特瓶、吸管、玻璃罐、塑膠袋、藥妝容器等……,心裏不禁反思自己也是這些垃圾的製造者,令我好不慚愧啊 !
第二天我們實際走訪新竹南寮 - 新竹竹北段的河川 , 練習如何計算垃圾量、調查的重點及拍照技巧,看似學問不大卻是後續進行分析時,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我們分配到的調查區域是出海口左岸 / 右岸,組員共 6 位,小組特色是家有長輩及妻小假日無法出勤,所幸在小組長細心規劃及組員竭力配合的共識之下,我們製定了每週二週四早上固定勘查的時程表,有空的人自動成軍,讓我們在1.5 個月中出動 10 次的調查行動,順利的完成了所有觀測點的任務。
行程北起桃園的永安漁港,南至苗栗的龍鳳漁港。在眺望美美的海岸線時常常會忘我是否置身在台灣 ? 但下一秒竟可能被堆積如山的垃圾沙灘給打醒,在沙灘你能發現很難想像的「怪物」, 沒騙你,在海灘看到一般的常見漁業用品垃圾或許不見怪,但是能看的家中的書桌、洗衣機和屋頂的水塔,或印有來自大陸昆山市的紀念品……; 還有一次進了亞洲秘境“水筆仔”區,沼澤裡發現彈塗魚和螃蟹相互打招呼時,皆要隔著如山排列的寶特瓶和紙杯 !
在觀測中深刻的體驗到『所見不能為憑』, 看似美麗的海岸線,垃圾都分佈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這些都在提醒著我們 ~ 透過大自然的循環『這些垃圾終究會回到我們的肚子裏』,這又是一大震憾。
大家不都希望自己的家園能成為世界頂尖的美景嗎 ? 卻可何嘗想過是誰又是什麼原因會讓此美景被不該存在鏡頭內的異物來煞風景 ?
調查活動結束了不代表行動就停止了,經由這次的體驗我自省:
①不再使用一次性用品製造垃圾
②不再盲目購物浪費資源
③落實斷捨離生活方針,愛護環境保護動物珍愛地球
我已開始行動 , 希望大家一起共同嚮應 ~ 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啊 !!
走完海岸線後我內心感慨萬千、百般交集, 一個地方要繁榮很難嗎?我覺得不難,海岸的整潔可以代表住戶的文化和氣質,讓我們一起想辦法來打造我們夢想的家園吧 !
分享⓶走一趟豆子埔溪與頭前溪中下游
圖、文/郭美嬋〈2022 新竹頭前溪川廢調查志工〉
過去對於海洋污染的認識十分淺薄,近幾年因為流行淨灘而開始注意,尤其在海邊看到台灣美麗的海岸線上堆積著無邊無境的垃圾, 也開始檢視自己與社會對於垃圾與廢棄物的看法。直至今年,因緣際會參加了荒野的川廢培訓, 才有了不同的想像。河川的廢棄物比想像中更多,也更直得我們關心與認識,若沒有乾淨的河川,海洋垃圾的問題就不可能解決.所以很開心有機會參與到這次頭前溪川廢快篩調查計畫。
這次調查計畫除了密集的課程介紹實際踏查,小組分工完成河川垃圾熱點的數據收集,實地的沿著溪邊算垃圾熱點,拍點為編號間段的代表照與值得照,這是我第一次那麼認真看看城市中的河流。沿著河岸,可以看到河流的樣態隨著周圍的產業、居住人數有所不同,從工廠垃圾到家庭垃圾,還有一些光怪離奇的垃圾與定義模糊不知是否為垃圾的物件。有些垃圾很明顯是順手丟下河川的,有的是在難以想像、無法靠近清理的位置,這些都是人們如何對待河川的痕跡,在拍照紀錄的同時也很感慨,美麗的河流除了承載我們的生活,還要乘載那些我們丟棄的垃圾。
過程中,除了要像尋寶一樣尋找垃圾的蹤跡登記外,還要時時顧及其他技術性問題,如:是否能夠騎行於河邊觀測?只能步行觀察?中斷無路的部分該如何觀察?是否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都是在過程需要思考與克服的問題。但很感謝組員還是一起完成調查。
除了垃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走在河邊, 聞到與看到家庭廢水的排入,我們生活中所使用到的清潔劑、沐浴乳、洗髮精等,排出後都是這個模樣嗎?當下確實有震撼到,也重新省思,除了在垃圾上的減量、不亂丟以外,在其他方面我們能如何減輕河川的♛擔,讓我們所製造出來的廢水,如何透過其他減量與改善來達到友善環境。
這次把豆子埔溪跟頭前溪中下游走了一趟, 我對這座城市的認識又更不一樣了。為期好幾個月的調查計畫也終於在 11 月發表成果,希望除了參與的志工外,也能引起更多民眾對於川廢的認識,與環境保護意識的抬頭外,政府單位能更重視河川廢棄物與垃圾的問題,除了積極清理之外,也能找出與民眾共同改善的方法,讓台灣美麗的河川不被垃圾給遮住它美麗的模樣。
分享⓷跟著垃圾去旅行
圖、文/鄭于育〈2022 新竹頭前溪川廢調查志工〉
有人用照片、書寫、或是音樂或任何形式記錄生活的樣貌,但用川廢調查來替一條河川留下它曾在這座城市的軌跡,應該很少。不過這卻也是我今年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川廢調查志工緣起,一開始並非真的想要了解有多少垃圾, 而是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認識這條近在眼前,卻又不熟悉的河溪。
淨灘淨溪經驗很多人都有過,我也不例外, 往往在淨灘過程中撿完雖然有種暢快感,但更多的是沉重的心情。也從沒想過垃圾為什麼需要調查,要怎麼調查?用什麼工具?調查後的接續行動 種種的疑問也在腦袋發酵。
透過這次培訓,實際在出勤時發現,技術上需要克服的部分好多,比如:點到點之間的距離, 雖然紙上短短的 500 公尺,但有時可能中途就有斷點,人煙罕至更是常見;又或者在計算袋數、照片類型選擇上 等等,著實都讓組員間陷入選擇
這次調查發現,大部分在河床或出海口的廢棄物有可能並不全是人們「隨手亂丟」的,隨著風雨溪流順水而下,浮在河面上或藏身在草叢中; 但也不少家庭垃圾隱身其中,某些調查點因種種原因,家庭垃圾隨意棄置、甚至帳篷、辦公椅、都讓我大為震驚!
此外,不只有廢棄物、過程中收穫頗多的是,河床上的陰陽河(後因通報環保局,經查疑有營建廢水流入 ...)堤防邊坡上大量的焚燒面積等等,不禁讓我意識到,不只有垃圾影響河川, 舉凡空氣汙染、水質安全種種產生的問題是如何這樣的影響著我們。
過去關注頭前溪的水質汙染問題,但多是點狀的發現問題,這次實際把豆子埔溪跟頭前溪中下游可以說帶狀的走了一遍,這樣的行腳感受特別深刻,雖然調查已告段落,但最終,如何減塑、如何源頭治理,這樣更廣更深的因應策略,個人認為是確認、分析問題後更重要的一環,也留在心中期許能更盡一份力。
分享⓸還給我們一個美麗的河川
圖、文/戴政賢〈2022 新竹頭前溪川廢調查志工,自然名:火鶴〉
加入荒野保護協會之後,經常參加淨灘活動, 對於永遠撿不完的垃圾,常常會有無力的感覺,對於垃圾的來源也常覺得疑惑,協會裡的ICC 表分析了大部分的垃圾組成,有很多是屬於一次性餐具,或是生活垃圾,對於這種類型的垃圾,推論是從河川上游沖刷下來的,但實際上到底有多少圾垃潛藏在河川當中,必須走入田野當中實際調查才能得知了。
針對河川垃圾的問題,荒野投入許多人力與資源,也邀請了日本的學者來台交流,最後發展出了一套適合台灣溪流型態的川廢調查方法,也在淡水河流域及台中展開實際的調查。到了今年終於輪到新竹地區針對主要河川頭前溪、鳳山溪以及豆子埔溪作系統性的完整調查,這次的調查包含行前的訓練課程以及針對各組分配調查責任區域,主要成員除了荒野的志工以外也有富邦企業的熱心參與,善盡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責任。
我們這組負責的是豆子埔溪全段及鳳山溪的出海口部分,平常經過這些地方時常常看到很多垃圾,但卻沒辦法處理也不知要跟哪個單位通報 ? 這次有了通報的系統,與夥伴們利用好幾個假日的時間,騎摩托車以五百公尺為單位逐段調查,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了以前不曾踏進去的地方,也發現了很多垃圾的熱點,很多民眾攜帶食物到風景優美的河堤野餐 , 但是吃完後卻隨意棄置便當盒,飲料杯,破壞了美麗的風景,也有民眾將整包的生活垃圾,棄置在河川草叢裡,更有不肖業者將整批的營建廢棄物、馬桶,床墊整車到在河川高灘地上,這些缺乏公德心的人可能是認為河床上的垃圾會隨著河水,在大雨過後沖到下游或海洋,眼不見為淨,殊不知被沖到海洋的垃圾,持續累積越來越多,終有一天還是會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
這次的新竹區河川廢棄物調查,總共調查出136 萬公升的垃圾,這個驚人的數字背後,代表的是國人在環保意識跟行為方面還有很多待改進的地方,不過凡事總有個開始,藉由這次的調查, 有許多公部門也發現了事態的嚴重,開始著手開始清理垃圾的熱點,希望皆由這次的活動能喚起大家對河川環境的關心,希望能藉由大家不斷的努力,還給我們一個美麗的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