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與葉~談鷹鹿的行動教育與統合教育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林其昌<高雄分會高三團翔鷹團99團長,自然名:海鸚鵡>、吳淑芳<高雄分會親子團第三團志工,小綠葉蟬>
圖/林其昌、應紅<高雄分會親子團第三團翔鷹團長,自然名:映山紅>
2023.05.10
        踏入鷹鹿階段的青春期(小六到高二),是個讓人抓狂又無奈的狂暴階段,隨時一個眼神或語氣,都可能引發「情緒氣爆」。看似一般卻充滿著智慧的親子團教育目標內涵四大規律,正默默的陪伴及引導著家長或導引員往好大人的方向前進,以下就從三個方向來思考如何陪伴鷹鹿孩子們成長。
 
一. 改變教養觀
        前親子團總團長鄭弘杰(巒大杉)提出親子教養動態方程式「教養從陪伴開始、陪伴從對話開始、對話從理解開始、理解從關愛開始、關愛從自己開始」,說明是一種大人學習理解孩子及練習親密陪伴的過程。跳脫固有教養經驗,學習觀察與嘗試新的教養模式,能更有機會培養新世代孩子們面對未來變遷的挑戰。
1. 找出體制學習過程中,鷹鹿孩子們被限制或忽略的學習情境
        失去山林的孩子被抹滅了好奇心,壓抑了創造力,原本該從生活中的體驗與感受累積到觸動知識探尋,種種的自然學習都不再自然,所觸碰的都僅能從書本、網路資源或老師的口耳相傳而來,似乎少了那一份建構於真實自身生命的領略或發現。
        鷹鹿階段的學習,大人應思考如何跳脫傳統教育框架,營造所欠缺的學習情境,重新燃起孩子愛智求知的渴望、好奇與自然探索的熱情,彌補曾經無法從自身出發對求取新知的失望。
2. 練習用新教養觀點陪青少年成長
        跳脫原有體制框架侷限是108課綱的創新自主學習精神,參加荒野親子團無疑是一大助力。將學習主動權交回給孩子,父母或鷹鹿導引團隊對未來無法掌控的擔心是自己的,應該要自己消化,不是強迫孩子接受與轉彎,除非你能說服他。如何化解擔心孩子與不信任的心魔?請站在孩子的高度及立場就能發現他真正的需要,唯有成為「被信任」的大人夥伴才能在第一時間接住下墜中的孩子,同時可以跟著孩子的無限視角產生新跨域學習。
        在溝通過程中,雖時而認同時而有衝突產生,在表明各自立場時,是彼此共學也是刺激成長,這個歷程讓我們跟青春期孩子練習換位思考與對話,進一步理解對方的為難與堅持,產生自覺後修正眼前作法,制定問題解決策略;陪著鷹鹿孩子跨步前進時,大人須提升個人新視界,才足以產生破框思考力及行動力。
 
二. 不如起而行
        精學後還得要刻意練習,缺一不可,是知識內化成能力的要素。因此,知識學習貴在能夠實踐於日常生活中或自身專業工作裡,紙上談兵再多都只是空談。
1. 刻意練習,打下堅實的地基
        刻意練習是為了創造新的大腦迴路,有明定目標、不盲從的跨出舒適圈、有意識全神觀注的行動,讓新的思考或行為產生內化效應,大腦或身體會自然而然的接收改變。親子團從蟻蜂階段的體驗感覺到感受感知,透過體驗教育帶入奔鹿階段的擬境及實境教育,最後再藉由行動教育和統合教育反思翔鷹階段的行動統整。
想要更深入了解台南地區養蚵產業問題,就要親自下海感受一下蚵農的日常
(高三翔鷹團長映山紅提供)
 
        親子團教育內涵與四大規律,是進行環境教育共學時該有的思考。然而,行動教育與統合教育不只給孩子,父母或導引員也須一起進行,試著將親子團的核心教育目標化為實際行動,同時也因與原本習慣不同而更需刻意練習,才能成功達陣,畫一張新的鷹鹿教養藍圖。
2. 成效檢視,為達有效對話與真實陪伴
        鷹鹿孩子的自主意識快速提升,透過不斷的向外刺激以探索世界,了解自己能活動或掌握的尺度。獨立自主是需要練習的,給予的空間越大,孩子探索範圍越廣;鼓勵的肯定越強,孩子的自信越高;而具體的讚美越多,孩子的正能量越滿溢。
        孩子的內外行為表現是映射大人教養的一面鏡子,若設立可執行的規則與方向定錨正確,孩子會願意勇於嘗試並終身學習,大人實為檢視教養成效的最關鍵人物。
3. 修正再調整,重新擬定新策略
        鷹鹿青少年的行動教育貴在驗證及反思過去的學習經驗,從中發現內化新能力,而接續的統合教育則重在擬定與執行新的學習方案或環境行動議題時,反覆練習及統整個人新舊能力並實踐於行動的過程中,個人會轉而成熟及傳承相關經驗給學弟妹。
        即使有清楚的親子團教育目標,並在刻意練習的前提下,面對鷹鹿教養也難保順心如意,因為時代變遷快速到難以想像,孩子面對新世界所需要的能力已非單純上學就能培養,面對多元化的新能力需求,大人得設法跟著學習與再修正,甚至面對困難時更要如玩手遊般,不斷重新辨視敵人及關卡後再擬定新策略持續挑戰,才能有機會關關難過關關過。
行動指導員透過示範,引導孩子們利用3C進行氣候變遷對於高雄美濃地區的人文生態變遷探究
(高三團海鸚鵡提供)
 
三. 給孩子一個承諾-健康的鷹鹿期
        坊間教導看見或讀懂孩子的書籍玲瑯滿目,每看完一本又多了一個新觀點,然而,看越多可能越困惑,原因或許都因「缺乏行動」或過於急躁改變。如果我們能以「嘗試新方法」替代「更加努力」,懷抱「我願意」嘗試改變和「我願意」身體力行,營造良好的互動關係、能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意願、無條件支持孩子的想法、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透過以人為本的教養觀回到參加親子團的原始初衷,溫柔而堅定的陪伴。
        高二團畢業鷹廖淯晴(小白鷺)曾在高鷹五基的課程中,提醒大人應先思考如何照顧自己的身心,成為一個「好大人」,不急躁於一時成果,因為教養孩子不應看KPI,身心健康且獨立自信的孩子將是我們內心最真實的盼望,以終為始,有健康鷹鹿青少年,未來才有健康的成人,也將是成年幸福的關鍵。
畢業鷹廖淯晴(小白鷺)與林秉瑩(冰風暴)於高鷹五基課程中,提醒大人須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高三團海鸚鵡提供)
 
附加檔案大小
枝與葉~談鷹鹿的行動教育與統合教育1.7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