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客居講座認識宜蘭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圖、文/林芳如〈宜一親子團志工,自然名:樹懶〉
2023.12.10
認識建志老師是從「葉行,多樣性標本巡迴展」開始的,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老師用說故事的方式來講述、介紹植物,荒野28年會在宜蘭清水湖環教基地舉辦,其中的一場講座,便邀請老師來談一談宜蘭的自然環境!
蘭陽平原形成見證了滄海變桑田的歷史,但與西部地區的平原不同的是,這裡的山離平原很近。宜蘭的海岸有岩岸、有砂岸也有礫灘。每種海岸都有其形成的原因,一百多公里的海岸,變化萬千,一樣也離我們很近。
宜蘭的氣候多雨且潮濕,不論是植物或是人類的活動型態,都因為這多雨的環境而變得與眾不同!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很近。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我知道了為什麼宜蘭的沙灘總是黑黑的細沙,那是因為來自上游的石頭是黑色的頁岩;也從圖片中看到了超筆直,直到誇張的蘭陽溪與會轉彎成90度的冬山河,我還看到了抹茶山的山稜線上同時在左右兩邊,出現兩種不同的天氣。
在大自然的作用下,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有著各式各樣的變化,也許每日的天氣都不相同,但將這些天氣紀錄拉長來看後,更能看到自然景觀形成的原因,遠到山上海邊的動植物,近到每日的天氣與路邊的小草與野花,有時雖然因為忙碌的生活,而忘記了自己其實與自然很靠近,但我們都應該隨時隨地提醒自己,荒野就在你我身邊!
附加檔案 | 大小 |
---|---|
在好客居講座認識宜蘭.pdf | 1.24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