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而堅定——踏查之外,和公民參與一樣重要的資料記錄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陳思妤〈高雄分會河溪小組組長,自然名:左手香〉
圖/荒野河溪小組

2024.03.10

  在和公部門溝通前,小組需要先彙整對一條溪流的所有資訊,並且以簡潔的方式呈現,以方便未參與踏查或公部門會議的夥伴能快速了解情況。為此,小組夥伴們討論出一頁式表單的資料呈現方式,摘要出以下項目:

  1. 工程案件名稱
  2. 工程主管機關
  3. 工程點位
  4. 工程預計施作內容
  5. 工程點位土地圖層套疊
  6. 踏查照片或影片
  7. 目擊生物名單
  8. 生物多樣性研究資料庫半徑一公里內物種名冊
  9. 踏查後心得及建議

 

  其中,第1至4點是公部門在資訊公開平台上揭露的工程資訊(目前的表單是基於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公告的資訊製作)。

  事先知道工程預計施作內容和工程設計圖,有助於夥伴們在進入溪流踏查時,掌握施作工程的範圍,觀察現地狀況,再評估預計施作的工程量體和方式,是否導致當地生態環境難以回復,並依據這些觀察提出有利於保存棲地的建議。

  第5點是利用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的「國土測繪圖資服務雲」套疊公有土地資訊,以了解工程點位的土地使用狀況。這是一個非常有幫助的工具,不僅能幫助釐清工程位置的土地所有人,也提醒工程主管機關向平行的公部門橫向確認,該地是否能施作溪流相關工程。


▲ 踏查路徑軌跡

  第6至9點則是夥伴們在實際踏訪現地後得到或產出的資料。照片是不言而喻的有力證據,記錄生物本身或是生物活動的痕跡,同時也記錄溪流周遭環境當下的樣貌。了解有哪些生物會利用這塊區域,就能進一步了解這些生物需要的棲地環境,也就連結到前面所提到的,如果工程無可避免,仍應遵照迴避縮小減輕補償的原則,盡可能保留最多且完整的生物棲地,才能使生態在必要工程之後能夠快速恢復。


▲ 物種紀錄

  高雄小組的資料統整工作,起因於我們需要綜觀一個溪段的工程、生態及環境狀態等資訊,在多方面了解時,才能做出合適的評判。而這些依據規則、有秩序地整理起來的資料,恰好形成了河溪資料庫的雛型,到目前仍然不斷在調整修正。這些紀錄本身不單純只是提供小組在面對公部門溝通時的證據、不只是提供工程完工後,生態回復的目標樣態;我們還能記錄工程手段或過程,觀察其對於環境的影響,並透過後續的長期追蹤,了解哪些是更容易讓環境恢復原本樣貌的手段,藉此回饋到未來工程的建議之中。


▲ 公民參與

  長時間的持續記錄和彙整是一股低調卻堅定的力量,小組夥伴們在把這些過程一步一步紀錄下來的同時,也期待更多人能更容易、更理性、更有意識地一起關心周遭溪流、關心河溪工程,期待記憶裡每一條魚蝦豐多、清澈見底的溪,溪水長流。


▲ 野溪踏查

附加檔案大小
溫柔而堅定——踏查之外,和公民參與一樣重要的資料記錄6.88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