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羅蛙調羅曼史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圖/翁瓊玥〈嘉義分會解說組志工,自然名:小蜜蜂〉

2024.08.10

  為了響應蛙類專家楊懿如老師的兩棲調查志工團隊,諸羅小隊在民國99年成立,成員都是荒野嘉義分會的夥伴,團隊成員們分別認領不同的調查區域。嘉義市的蛙調點,一開始是以圓林仔社區和頂庄社區為主,不過在104年時,剛完工的北香湖公園要開放前,團隊成員樹蛙(本名:楊勛凱)在工程圍籬外聽到諸羅樹蛙的叫聲,夥伴們都很興奮,在這麼熱鬧的地點,竟然還能聽到諸羅樹蛙的叫聲,因此,大家決定把這個點也納入嘉義市的調查點之一。嘉義縣的調查點原本有社團國小和社口,不過後來因故暫停,前年大林的夥伴馬唐(本名:許銘坤),又重啟社團國小的調查。而當初選擇這些調查點的最主要原因是棲地內皆有諸羅樹蛙。


▲ 鳴叫中的諸羅樹蛙


▲ 每個月的例行蛙調

  這些點都是屬於墾地的環境。圓林仔社區,有住在當地的夥伴咬人貓(本名:李冰丹)長期關注並營造合適的棲息環境,所以生態較豐富,蛙的種類和數量也最多,記錄到的青蛙共15種,有諸羅樹蛙、黑眶蟾蜍、面天樹蛙、莫氏樹蛙、布氏樹蛙、斑腿樹蛙、拉都希氏赤蛙、貢德氏赤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亞洲錦蛙、澤蛙、虎皮蛙、中國樹蟾等。頂庄社區的調查點是一塊主要種植芒果樹的雜木林,記錄到的青蛙有13種。北香湖公園內的棲地,一開始分為三大區塊,經兩年蛙調之後,其中一塊因緊臨民眾散步運動路徑,已不見諸羅樹蛙蹤影,其餘兩塊是原本的生態保留區,具有荔枝林和雜木林,記錄到的青蛙有10種。社團國小旁邊的軍用地,則是諸羅樹蛙的大本營,而附近竹林、私人園圃的蛙況也相當不錯,記錄到的青蛙有13種。

  目前依照蛙調的數據可發現諸羅樹蛙的出現,會隨著雨季以及棲地內積水的程度有所增減,族群量還算穩定,但相對的,棲地內的繁殖場越是穩定,外來種亞洲錦蛙、斑腿樹蛙的繁殖量也越高。104年開始,每個月的蛙調,只要發現亞洲錦蛙或斑腿樹蛙,都會移除,並交給嘉義大學生資系研究室,進行研究用。另外107年開始,配合嘉義市政府農牧課的計畫,每個月進行兩次外來種移除工作。嘉大的研究結束後,移除的外來種蛙則改由嘉義分會自行冰凍處理。


▲ 捕捉外來種亞洲錦蛙

  這些年大家持續每個月一次的蛙調,從不間斷。每一次的調查,夥伴們總是分工合作:有人找蛙、有人拍照、紀錄,有人移除外來種蛙、有人上傳蛙調紀錄,同心協力完成所有的調查任務。在過程中,大家會一起討論觀察到的青蛙,不管是分辨的特徵、生態習性、蛙況的變化,都會讓大家有所成長,而最棒的是蛙調的驚喜,例如可以近距離看到諸羅樹蛙在鳴叫,發現卵泡或蝌蚪,青蛙正在配對等等,常常讓我們開心不已,夥伴們也常會發現一些其他比較特別的生態,像綠繡眼會倆倆靠在一起睡覺、攀木蜥蜴則趴在樹上睡,各式各樣的蛾停在葉片上休息,台灣藍海溪蟹跑出洞口等等,也讓大家對夜晚的生態一飽眼福,感受夜晚的美。


▲ 帶領民眾認識外來種斑腿樹蛙

  除了持續每個月一次的蛙調,大家也很希望能夠守護諸羅樹蛙在嘉義的這些棲地,因此會配合青蛙週、公家單位活動或荒野的夜間觀察,帶領有興趣的民眾認識青蛙,讓一般民眾可以近距離的去感受牠的存在及觀察牠的身影。記得有一次活動時,在前一晚例行調查時發現雖然前兩天有下雨,但是溫度降低,北香湖的諸羅不肯出來鳴叫,因此活動一開始,把前一晚要移送嘉大的亞洲錦蛙和斑腿樹蛙請出來,讓大家先認識外來種青蛙的特徵、型態和危害,接著再帶領大家正確進行夜間觀察,透過聽音和目視,也觀察和認識到不少夜行性動物,很多民眾並不常夜觀,所以對於這樣的體驗都覺得很特別,發現青蛙和人很親近。曾經有媽媽在活動結束後,跟我們分享,以後可以帶著手電筒,自己帶孩子出來觀察了。我們很期待讓所有人都能一起來關注青蛙,並守護棲地。


▲ 北香湖公園

 

 

附加檔案大小
諸羅蛙調羅曼史2.75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