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那瑪夏悟洞前瞻計畫
文、圖/林維正〈高雄分會長,自然名:四方竹〉
2025.01.10
在季節的更替中,梅花開、桐花落、螢火蟲飛舞與新葉齊放,四季更迭的韻律,無時不顯示悟洞自然教室豐富的生態,讓我們盡情感受自然荒野的美好與精采。
漫漫造屋以來,除了參與協力造屋的志工,親子團的畢業蟻、畢業蜂,高雄親子一團奔鹿團連續九年選用一次團集會,採工作假期及體驗簡單生活的方式,在感受自然、觀察自然生命的同時,參與協力造屋。今年的工作假期在4月舉辦,除了賞螢,更重要的是開始進行參與環境照護,一起修剪自然教室前廣場的草地,清掃屋頂的落葉、枯枝等會影響排水的物品。
更有親子團導引團隊,選擇悟洞進行共識營,在參與協力造屋過程中,進行自然觀察、體驗動手勞動,將對生命的種種感受融入活動設計中,作為引導孩子活動的基礎。
我們也有七年與在地的那瑪夏國中合作,於悟洞自然教室辦理「生命教育課程」,結合原住民碩老,帶領在地學子認識自己的環境、生態,體驗自然中的生活方式。
因為想要讓小朋友能有最自然的環境教育—與螢火蟲一起睡覺,睡夢中,螢火蟲在孩子的身旁飛舞這樣的體驗機會,因此啟動了高雄那瑪夏區瑪雅里的「悟洞自然教室協力造屋計畫」。自2008年起,這一浩大繁複卻有趣的工程,不知不覺已經進入第16年,期間歷經八八風災及無數的颱風,我們還是陸續完成了主結構—木構屋架、屋頂、黏土木屑粗胚牆體、內外牆的牆面抹平與粉刷、地板打底及內牆下半部木板牆面的施作。
新冠肺炎疫情對策由清零進入共存,大家也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教室的興建工程在這一年處於停滯的狀況,原因是因為計畫趕不上變化,有天氣的原因,也有個人的因素。然心在,可惜凡事雜亂,期待未來的一年,能夠回歸穩健的步伐前進,繼續窗戶的施作,發揮荒野不怕困難的精神,也請繼續繼續期待來年的豐收,堅持是唯一的信念,不清楚是否已經變成執著了。
當自然教室完成之時,也就是我們開始使用這一個完善的環境,藉由它成為起點,開啟接觸與學習自然的一切,進而保護自然、保護荒野。
附加檔案 | 大小 |
---|---|
wu_tong_zi_ran_jiao_shi_.pdf | 1.94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