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的話——關於諸神的黃昏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吳成夫〈生態回聲劇團團長/諸神的黃昏導演,自然名:小花〉
圖/莊耀鴻、沈競辰、謝維安、簡紹鈞等攝影群

2025.03.10

  其實剛開始夥伴跟我提要在30週年年會演出的時候,我,基於種種原因婉拒了這個邀約,因為忙完濕地藝術節時能量已經耗盡,加上目前當時夥伴都有工作,以我們這種志工團體要再來一場演出絕對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荒野,就是沒有不可能。總召台北樹蛙(童瑞華)積極熱情的邀約,也許是因為過往劇團幾次重要的演出她都有來現場參與,知道劇團演出環境議題所展現的強大力量,所以不只三顧茅廬的邀請,我也跟她分析了幾個現實的狀況後,答應了這一場邀約。

  由於荒野這30年來發展出20幾個志工群組,全國超過了60,000名志工,所做的守護環境差異,包含上天下海、氣候變遷等多重議題,要在30週年展現出來簡直難如登天,但劇團成立這幾年,發展出了一套特別的工作模式。透過工作坊,我導引大家說出只屬於自己的故事,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把這些故事發展成一個小品!

  之後就是長達三個月的線上排演,這是一個極度痛苦且漫長的過程,故事一直在發展就像變形蟲一樣,每次排練總是有演員會缺席,這些演員不只是社會各界的菁英,也都是荒野各個群組團體的幹部,大家忙碌的程度真的是無法形容。這些夥伴身上的生命故事都極其有趣且強大的能量,所以在演員從來沒有到齊過的狀況之下,我們發展出了七個完全看似不相干的小品故事,加上有六個歷任理事長上台短講,以及五個音樂表演,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要透過北歐神話及其龐大複雜的故事背景將其全部串連起來,這一點我就得要老王賣瓜一下,這這樣的整合真的是大不易!

  因為太辛苦,所以我在演出中好幾個場景就感動的眼角泛淚,演出結束見到可愛的獅子與獅子魚來獻花,以及河豚、水鹿(荒野夥伴們)慰問,激動的噴出眼淚來。

  這一次的演出,我們融入了眾多的環境議題,包括穿山甲的保育、筏子溪的整治、海廢與川廢問題、國光石化開發案與白海豚保育、以及一次性塑膠禁用、海洋塑膠污染、過度捕撈、石虎保育以及金門的鱟搬遷、公園綠樹亂種、都市開發以及很小卻很多的煙蒂問題等各式環境議題。

  數十個環境議題揉合成七個戲劇小品,將近100位的夥伴一起合作,將北歐奇幻的故事搬上舞台!我知道這一場戲不會是最後一場,但他絕對是唯一 一場錯過不會再有的精彩演出。

劇碼介紹

《巴德爾(Balder)之死》

  一開始,諸神的黃昏(Ragnarok)其實只有六個小品,因為是大家發想出來的故事,其實跟北歐神話故事,諸神的黃昏以及各國之間的爭端,沒有任何關聯,而整場戲最重要的是世界毁滅的場景,更是缺乏合理的理由。就在我絞盡腦汁的兩個多月靈感枯竭之時,兒子宇宙某天在車上跟我閒聊,說了他的老師說過的一段故事:奧丁之子光明之神巴爾德,巴爾德做了惡夢,夢裡死亡陰影纏身,擔憂的母親芙麗嘉女神前往海爾女王的死者國度黑爾海姆,用法術召喚出一名死去的女先知。

  女先知預言:「死亡之國之將迎接巴德爾的到來,而殺死巴德爾的將是他的攣生兄弟霍德爾(Hoder),巴德爾(Balder)之死也將成為諸神的黃昏導火線。」

  因巴德爾深受眾人喜愛,芙麗嘉不相信有人會厭惡憎恨他,便遊走世界各地,要求每一個人、事、物發誓不會傷害巴德爾。火焰不會燒傷他、水不會淹死他、石頭與刀槍金屬都無法在他身上造成傷口,於是眾神就常常拿斧頭弓箭丟他,而怎麼樣都不會死的巴德爾最後竟然因為洛基的詭計,而死於不起眼的「煙蒂」。

  這個故事太有趣,於是我邀請了北五團的小鹿,「不落蒂」行動的組織者,來參與演出,由宇宙出演主角巴德爾,並且由他們來發展演出最重要的導火線: 巴德爾(Balder)之死這一場戲。

  而這一群孩子自然的演出,讓整個晚會進入最高潮的諸神的黃昏(Ragnarok),巴德爾因為煙蒂而死亡,進而引發世界的毀滅!


▲ 紅布覆蓋住觀眾席,象徵燃燒世界的大火

燈光設計

  在荒野30週年的這場大戲當中,超過100人的夥伴,工作都是請志工自己扛起來,其中燈光設計完全沒人可以協助,我只好順水推舟自己來過過做燈光設計的癮!

  完全沒有相關軟體的經驗,事前也沒有辦法先做燈光Q(表) ,連現場能用到什麼器材都不清楚,只能等進劇場舞台裝好之後,簡短的用三個小時把所有的燈光Q做出來!雖然在這麼艱困的前提之下工作,但很多畫面早就已經反覆在腦袋中刻劃思量,於是一個個經典的畫面還是成功地營造出來!

說書人的角色

  「洛基」這一個橫跨神族與巨人族的不安定因子,亦正亦邪,時而正經時而瘋癲,在各個國度中傳說中帶著神秘的色彩,但因為整個北歐神話的故事結構裡,洛基是貫穿所有故事的靈魂角色之一,所以我選擇用各種方式刻劃這個角色,從不會在同樣的地點出場,台上、台口、觀眾席等,洛基不經意地出現在觀眾意想不到的角落,水藍色的頂光將落基的一些個性表現出來,簡短的說書卻帶領觀眾穿越整個廣大無邊的北歐神話中!


▲ 導演小花飾演的洛基出奇不意地出現在各處

最後的晚餐

  原本沒有預期有這場戲,因為北二團的夥伴在演出前一週正在準備另外一場「海有魚網」的演出,但強大的北二團夥伴們決心力挺年會演出,用了兩倍的時間準備兩個演出。

  故事在幾次發展後,腦海蹦出了靈光,巧妙結合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構圖,透過夥伴們幽默風趣帶著警醒,提醒我們過度的使用一次性塑膠造成塑膠循環,已經到了食物鏈的循環頂端的我們人類自己的嘴裡!!

  使用帶點藍白色溫的燈光背光與頂光,將最後晚餐中的人物形體刻劃出來,位於正在耶穌的C位的鮪魚,提醒人類注意環境的意識,正如當年達文西透過這幅畫,傳達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前的最後晚餐,給門徒的各種提醒!

光之精靈與霜巨人

  這一場的燈光設計也很出色,夥伴們想要展現當年國光石化案,白海豚會轉彎的事件,後來夥伴發動小孩們寫明信片給黨時的總統,努力不懈力挽狂瀾的擋下的國光石化開發案,但是在舞台上要展現很多人寫明信片的這個做法很困難,於是我們將明信片轉換成光精靈的光,於是有了這一幕,現場說服觀眾打開手機照霜巨人,讓南海劇場1秒變成演唱會現場!


▲ 觀眾一起打開手電筒,讓觀眾席變成點點星海

  另外一個我很喜歡的設計,就是龍源溪的森林場景,小櫻小桃跟他們的姐姐紅櫻桃,三個仙女在世外桃源嬉戲的場景,配上藍色泉水燈光與噴霧,展現森林雲霧繚繞的景色,能將自然景色搬上台真的不容易!

 

諸神的黃昏(Ragnarok)之一

  漫長的大寒冬(Fimbulwinter)來臨,失去巴德爾後的世界陷入黑暗。使用大量濃煙與深藍的光,營造大寒冬來臨,正如現在世界各地面臨的極地風暴!

  深藍的光蔓延到觀眾席,就如北歐神話中諸神的黃昏降臨。寒冬來倒導致,人間開始引爆饑荒和戰亂,父子與手足之間開始彼此相殘,世界失去秩序與規律,法則被打破,使得所有魔法與詛咒都失靈。北五團不落蒂的黑洞、宇宙、松子、虎鯨、小西實櫟、晨曦與小雨娃在這一場戲當中營造故事的重要轉折點,並且在風暴來臨時帶領觀眾走入死亡國度。


▲ 貫穿全劇的巴德爾之死

之二〈巨蟒耶夢加得大戰雷神索爾〉

  巨蟒耶夢加得從海底醒來,足以環繞中庭世界米德嘉的長尾掀起巨浪淹沒了人類的家園;專業舞者陳福榮扮演著巨蟒耶夢加得,拖著長達數十米的巨大身軀,穿梭在海洋與觀眾席之間,同時,索爾手持雷神之鎚與死對頭巨蟒耶夢加得奮戰。雷槌砸碎了耶夢加得的腦袋,但耶夢加得噴吐出的毒液也使索爾氣絕身亡。詭異的深綠燈光,用一種極度不舒服的綠色燈光,掃射觀眾席,展現洛基家族的綠色氣場,讓世界逐步走向毁滅的不安定氣氛,感染所有在場的觀眾。

 


▲ 專業舞者陳福榮飾演狂野邪惡的巨蛇耶夢加得

小花分享了導演的心路歷程及如何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以及精采劇碼的花絮,
本場演出絕無僅有,錯過現場演出或想回味的夥伴,
敬請密切關注日後荒野的消息!

 

附加檔案大小
導演的話——關於諸神的黃昏4.1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