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汗水中體認用過就丟的後果 – 為什麼我們支持限塑政策?

我們正在做的事: 

文/胡介申(棲地守護部海洋守護專員,自然名:螃蟹)

 

       為了守護全世界最大的生物棲息地 – 海洋,每年全台各地的上千位荒野夥伴都會投入國際淨灘行動ICC,在烈日或風雨下埋首撿拾數千公斤的垃圾。2017年至少有40萬件的垃圾被各團體志工撿起、登記種類與數量後,將數據上傳至海廢資訊平台-愛海小旅行(圖一)。每件垃圾不會輕易分享它的遊記,但經過實驗調查、整理數據與爬梳議題,我們往上游展開一段清掃、紀錄與自我反省的十年旅程(1),從身邊的海岸(2)、河川(3)、山林(4)一路追溯到每日的三餐飲食(5)與製造及回收業(6),發現垃圾問題遠比想像中的複雜難解,需要更多的跨領域合作並建立社會共識(7)。

   

圖一、2017台灣ICC淨灘行動-海洋廢棄物統計TOP10

        因此,荒野保護協會在2017年7月聯合眾多公民團體與行政院環保署共同籌組「海廢治理平台」(8),透過公私協力與源頭減量兩個核心理念擬定台灣首版海廢政策文件「海廢治理行動方案」(9)。今年(2018)環保署依據此份行動方案,推出2030年前階段性限禁用四大類一次用製品的政策(圖二),並預告2019年7月將開始從特定內用餐廳開始逐步減少塑膠吸管的使用(10),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本文將隨著商品轉為廢棄物的旅程,說明協會在各層面的觀察,以及為什麼我們認同並支持政府的源頭減量政策。

圖二、環保署推動一次用塑膠製品減量或限用的時間表 (來源)
 
旅行吸管(青蛙)全攻略 - 從原料>商品>垃圾>海洋的旅程
        重建一支吸管(或一個塑膠袋)從原料一路旅行至太平洋的過程(圖三),以及途中結交(與騷擾)的朋友們,其中涉及至少12個中央三級機關、無數地方基層單位與至少8部不同法規,衝擊影響的社會面向更遠超過一般社會認知(不只會讓海龜流鼻血喔)。以上資訊顯示海廢的解決方案不是單純逼環保署回答的是非題,而是一張需要社會全體作答的複選考卷。當體認到海廢議題的特殊性以及:「合作很困難,但不合作就無解」的治理困境,我們與環保署攜手,以「政策整合」思維推出「海廢治理行動方案」(11)。
圖三、「塑膠原料→包裝食品與外帶餐飲等一次用製品→海廢」的物質流動過程
 
為什麼不重罰亂丟垃圾的人?
        從材質來看,台灣海岸上近九成的廢棄物材質都是塑膠類製品;從用途來看,七成五的海廢都是為了滿足飲食需求的各式包裝,其中飲料相關垃圾(外帶杯、飲料瓶、吸管與塑膠袋)佔整體汙染量約六成(圖四),顯示台灣餐飲產業與其消費者可能是減少海洋廢棄物的關鍵族群。
圖四、2017台灣ICC淨灘行動海洋廢棄物組成分析
 
        面對環境中的塑膠汙染,許多輿論指向政府應嚴懲任意棄置者。的確,嚴刑峻法可能適用在空氣、水或土壤等相對容易追緝汙染源與污染行為人、也相對容易量化損失的汙染類型。但是當各種一次用製品的使用完全仰賴自由市場機制,所有生產、販售與消費者都可以無礙取得與使用,政府是否有能力或是需要耗費巨資在每一個廢棄物管理環節都做到緊迫盯人、滴水不漏?(沒辦法化驗海邊每支吸管的指紋跟DNA呀!),就算透過檢舉達人通報,真的抓到某位亂丟吸管的倒楣民眾,重罰是否符合我國憲法比例原則概念?(你怎麼證明我這根吸管會插死海龜?)。面對這樣的「非點源汙染」,有沒有更上游、更積極的做法?例如:提高回收率?
 
乖寶寶做好分類後就仁盡義至?
        一杯飲料或是餐點的食用時間通常只有數分鐘,商品包裝(例如手搖杯與便當盒)為消費者提供短暫便利的服務後,便轉換身分為廢棄物,等待被扔入資源回收或一般垃圾桶。身為一個每天不斷產生垃圾的消費者,驅使我們做好回收分類不亂丟的動力可能是國小老師建立的打掃清潔與愛物惜福的觀念(耶整潔比賽第一名有好寶寶卡)、同儕壓力(不想倒垃圾時被老鄰長碎碎念呀)或是害怕違法(好多垃圾大戰的地區都會破袋檢查喔),但是垃圾一但離開消費者的手,進入廢棄物處理系統,便擺脫所有仁義道德束縛,「分類、加工與轉售賺取價差」是回收市場的天條。下一秒開始,決定這件垃圾的命運是再製成新商品回到消費市場(多數人對回收的美好想像),還是送去焚化、掩埋甚至惡意棄置,「獲利」兩個字決定一切。「可回收/Recyclable」已經成為各種商品描述的基本文案,但這項商品廢棄後到底只是「技術上可回收」還是真正「具備回收價值」,往往是生產或銷售端無法回答的問題。
 
「技術上可回收」V.S.「具備回收價值」
        從理論與技術的角度,地球上沒有無法回收的物品。只要投入資金,人類已經在實驗室或是示範工廠中把廢塑膠裂解成柴油或轉化成各種製品;英文諺語:「One man's trash is another man's treasure.」,只要處心積慮,我們能幫手上所有的廢物找個好歸宿(國中美勞課都有剪塑膠瓶+捲廣告紙做過筆筒吧)。但是現實社會中,回收產業的生存法則是「質與量」,質量兼備的物資會驅動回收商不斷收集,繼續往上游賣給處理場製成原物料,但質不純量又不足的,只能拒收、倒貼送人或是認賠付費進入焚化爐或掩埋場。
        以材質為聚丙烯(PP)的塑膠吸管為例,台灣每年大約使用30-100億支,主要透過1.7萬家速食店、1.6萬家手搖茶飲店、1萬家早餐店、1萬家超商、9千家餐飲攤販、2千家連鎖咖啡館等共約7萬店家提供給廣大消費者。技術與理論上,如果一定比例的吸管使用者與餐飲業者願意配合協助收集、清洗、打包,穩定供貨質量兼具的廢棄塑膠吸管(例如每日10噸、約1千萬支)予回收產業,國內很可能就會有回收處理廠樂意配合,投資一條適合回收吸管的產線(或收購出口),產出高質量的PP回收塑膠酯粒(又稱再生料或二次料)。但目前台灣回收市並無管道取得足夠質量的吸管,失去了利潤空間,讓這些零散的吸管不具備回收價值,因為人為不當處置而大量進入環境四處流竄。除了吸管,還有那些垃圾?
 
誰最不受控愛亂跑?
        當減塑成為淨灘社團、環保人士與主管機關朗朗上口的流行語,社會大眾不一定瞭解要為什麼要減塑、與減些什麼(舉目所及生活用品中到處都是塑膠呀)?如果把海邊充斥的特定種類塑膠垃圾當作是汙染物質,其實我們可以試著更理性與積極的溝通為何要減塑。
 
表一、台灣國際淨灘行動ICC,近五年數量最多的八類海洋廢棄物之組成比例與數量
說明:資料來源海廢資訊平台-愛海小旅行(http://cleanocean.sow.org.tw),2013-2017年間,851筆民間與官方單位上傳之淨灘數據,調查範圍含蓋本島濱海所有19縣市(上傳數據最多之縣市為新北市200筆,最少為苗栗縣1筆),海岸線長度總計299.5公里,共撿拾人造廢棄物162,065公斤。
       
 
              由近五年淨灘數據(表一)看台灣海洋廢棄物汙染現況,並對應環保署階段性限塑政策與現行回收體制,可以整理出以下關於海廢與減量策略的論述:
    1.塑膠提袋、吸管、免洗餐具與外帶飲料杯(表一中標示底線者)是環保署階段性限塑政策鎖定之四類一次性用品,整體海廢件數之33.8%。
    2. 寶特瓶、塑膠瓶蓋、外帶飲料杯、玻璃瓶(#標記者)為政府公告應回收品項,其製造或進口業者已申報並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入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由環保署用於補貼回收與處理業者。此類產品減量策略應以增強生產者衍生責任(EPR, 如調高費率)、增加回收價值(如改善商品設計)、健全回收體制(如提升回收技術)為主。
    3. 吸管、塑膠提袋、漁業浮具(*標記者)因產品本身無商業回收價值、製造時無法納入政府回收管理機制預繳處理費用(非環保署公告應回收項目)、廢棄後亦難以進入回收市場,應由製造、銷售端改善消費與使用形態,由源頭減少用量。
    4. 免洗餐具(標記**)類別中,僅有部分之碗、盤、便當盒為公告應回收項目,且現今回收市場偏好瓶罐類回收物資,對高處理成本之平板類塑膠餐具(材質多樣易混淆)與塑膠淋膜紙容器(分離不易)之回收意願低落。而其餘一次性之筷、匙、叉、刀目前仍不受現行回收法規管制,更難以進入回收市場。
要是一件廢棄物塑膠真的克服以上重重關卡,順利被製成再生料,接下來會去哪裡呢?
 
要有人願意買再生紙、才有人賣再生紙、然後才有人去回收廢紙喔!
        受限於高分子特性與其他原因,塑膠再生料的物理、機械或化學特性往往比不上由石化原料製作的全新原料,如果不是為了把特定產品(3C或汽車)外銷至特定地區(如歐美或日本),而被當地法規要求應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料(12),製造業對再生料的需求通常只是為了降低成本。相較於歐美與日本為了提高再生料的需求,已經開放使用於食品包裝(在食安無虞的前提下)(13),台灣目前的食品包裝仍需全部使用塑膠新料(14)。種種因素讓塑膠回收產業在原油價格低迷、新料便宜的時代,紛紛關廠停工(15)。而今年(2018)因為中國禁廢令,又讓全球回收市場洗牌重整(16)。
        近年市面上漸漸出現標榜「回收塑膠再製」(17)甚至「海洋塑膠再製」的全新商品(18),相關產業也結盟開始做品牌經營(19)。這類產品很可能賣相差(黑密嘛)又比別人貴(研發與生產技術門檻高),它們面臨跟再生紙推廣初期相似的挑戰。消費者是否能正面肯定商品價值、認清「我要先買回收塑膠再製的產品才有人願意去回收塑膠」的現實,而去購買一件能減少海洋塑膠、促進塑膠循環經濟、又不依賴鑽採石油的「塑膠製品」呢(20)?身為最源頭的問題製造者,我們期待回收業者能消化所有垃圾拯救地球,彷彿像是病人搞壞身體後等待醫療產業的救贖。
 
面對垃圾,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海邊充斥各種無主垃圾,沒有辦法明確找出需要負責的個人時,就會造成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這種社會心理學現象的經典描述是「沒有一顆雨滴覺得是自己造成了洪水」。轉換成環境工程的專有名詞,就是「非點源汙染」。雖然各面向的努力對改善問題都有幫助,但只有「源頭減量」才能真實讓每一位消費者都分擔減少垃圾進入環境與大海的責任。身為支持減塑政策的環保團體(21),我們無意一瞬間擾亂大眾習以為常的便利生活而造成社會對立,而是透過身體力行生活中的小小改變(22),營造一場長期漸進的社會溝通運動(23)。我們不加入哪種材質吸管最環保或衛生的辯論,而是提供溝通對象一種價值觀的自由選擇權:您是否願意選擇用重複使用的態度向用過就丟的習慣說再見?或是遠離懶惰與浪費,重新找回過去勤勞又惜福的那個自我?只要願意嘗試,我們就有機會終止無盡的髒亂與垃圾大戰,給未來世代更潔淨的生活環境與一片湛藍的海洋。
 
註解:
1:我們為誰而撿?為何而撿?荒野快報279期 https://bit.ly/2KjANAI
2:啟動海岸廢棄物調查 – 從問題裡找解答 荒野快報308期 https://bit.ly/2KzXpJq
3:塑膠碎片從陸地到海洋的旅程, 荒野快報309期, https://bit.ly/2lDrxZk
4:垃圾隨手丟後果 荒野新竹分會用行動讓您知道(新竹尖石淨山與淨溪行動), 自由時報, https://bit.ly/2lGGWbd
5:海洋廢棄物行動教案-我的垃圾足跡, https://bit.ly/2ICfynX
6:轉動循環經濟的四個關鍵要素, 荒野快報288期, https://bit.ly/2Kfigp7
7:荒野十年海洋大夢, YouTube短片, https://bit.ly/2tN9Dao
8:海廢治理平台專區, 環保署, https://bit.ly/2kPRVyZ
9: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第一版), 環保署, https://bit.ly/2JZKDUf
10:預告「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實施方式及實施日期」草案, 環保署, https://bit.ly/2KwKBmZ
11:前言, 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第一版), https://bit.ly/2JZKDUf
12:消費後塑膠再生料驗證平台,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https://bit.ly/2yPy78I
13:寶特瓶回收再製技術之探討, 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https://bit.ly/2z3jkr9
14:國內首起回收寶特瓶再製塑膠食器 業者加重詐欺罪起訴, 中時電子報, https://bit.ly/2N7F73G
15:塑膠回收無利可圖, 中時電子報, https://bit.ly/2tPwLF5
16:洋垃圾轉進台灣 環署坦言塑膠垃圾進口成長約2.57倍,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2KioBjt
17:全台首創100%再生塑膠洗髮精瓶 碳排減少3/4,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2lE6hTo
18:海洋再生眼鏡,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https://bit.ly/2lFO0VF
19:海廢塑膠循環經濟聯盟,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http://pidc-opc.org
20:用心,重現潔淨海洋, 荒野快報289期, https://bit.ly/2MtAKyP
21:別讓我們的方便成為地球的塑便, 新聞稿, https://bit.ly/2IB3iUG
22:#9月無塑生活 一起加油!, 荒野保護協會, https://bit.ly/2yZLvaq
23:#吸管掰掰, 荒野保護協會, http://pcse.pw/7YTB3
 
附加檔案大小
2017ICC海洋廢棄物TOP10.jpg5.27 MB
2017ICC海洋廢棄物組成分析.jpg5.87 MB
海廢移動過程與法規.png271.6 KB
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pdf1.07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