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電即是為自己充電

2024-06-10

圖、文/溫文秀〈台北分會氣候變遷節能講師,自然名: 伏石蕨〉 2024.06.10   你知道用電會排放二氧化碳嗎?每個家庭只要每天減少一度電, 我們就不需增加那麼多的發電機組,或許也不用蓋那麼多電廠了!這些,兩年前的我都不知道,直到某天我加入了氣候變遷講師的培訓。   培訓以前,無意識的用電行為使得家裡的用電度數超高,培訓後知道了許多節電的方法,並把技巧落實在生活中,用電量就降低了。   現在,漸漸期待收到每隔兩個月的電費帳單。去到外部單位推廣時,我總會拿我家的電費單跟聽眾分享,用自己減少的用電度數來舉例。拿出電費單時, 我的高額節電獎金總是能讓現場聽眾眼睛為之一亮。   我用自己的例子來告訴大家,節電是有意識的用電,但並不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利或不舒適,每省一度電就可以減少約 0.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在節省荷包的同時,也可以減少對環境的傷害,為延緩全球暖化盡一份心力。   我在擔任節能講師的考官時,有個很特別的體驗:教案試講時,我面前站著背景經歷大有來頭的優秀學員,聽著他們展現自己的專業知識試講教案,但卻有人沒通過考試,這讓我恍然大悟,為什麼我能一次通過講師的試講?什麼專業都沒有的我,完全本著協會給的資料上場,當下我才領悟到教案神奇的地方,出講的每一張教案,全都是專業夥伴們的斟酌編排,像是五星主廚精心做出的美味佳餚,我們只要優雅從容地端上菜即可。難怪我的試講及後來的出講, 都底氣十足,原來透過教案就是這麼簡單呀!當年懵懂跟著培訓課程,虛心受教並通過了講師考試,現在熟悉了教案又可以掌握節電的知識,讓我可以輕鬆地擔任對外推廣的講師。   我很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每次出講,似乎他人省下的電都充值到自己身上了。回顧成為氣變講師的經歷,覺得不可思議又妙不可言,不可思議的是,自己居然能站在700人的台上演講而不怯場,而妙不可言是,荒野讓我看見了不一樣的自己。   目前的我,在既定的生活軌道中,抽空去學校、社區出講,完全沒影響原本的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夥伴們積累出推動節能減碳的成績和能量。   氣候變遷講師的這個身份,完全打開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人生,這種神奇無法用言語表達,只有加入氣候變遷講師才能體會。 歡迎各團體申請荒野節能講座「輕鬆來做省電俠」  

我的跨領域增能訓

2024-06-10

「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培訓課程 圖、文/宋慧芹 〈特工坊訓練第十期總召、第八期特工導引員、親子北二團翔鷹二年團長,自然名:舞菇〉 2024.06.10   荒野保護協會中,有一個作法跟任務皆很獨特的環保志工群組——「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首要學習目標就是:學會如何正確地帶領身心障礙朋友,在安全、包容的氛圍之中擁抱大自然,我有幸擔任第十屆特工坊總召,想跟大家說說加入特工坊訓練的心路歷程,並簡單分享初加入特工坊時的所學所得。    我是親子團資深團員,在小蟻、炫蜂、奔鹿、翔鷹團玩了14年,參與過蜂、鹿、鷹導引員基礎訓練、進階訓練課程(親子團根據孩童的不同年齡劃分為蟻、蜂、鹿、鷹團),但總覺得在同樣的環境中,無法讓自己繼續成長。而且,孩子長大了,重心也隨之發散,我似乎也失去了自己剛加入荒野時的初心。那是想要陪伴孩子走進大自然,引導他們自發性的愛上大自然、進而想要關懷、愛護這個世界的熱情。   ▲北二團翔鷹二年,四團(蟻蜂鹿鷹)合體「相見歡」團集會/攝影 沈梓賢     所以,在得知協會要辦理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培訓課程(簡稱特工坊)時,直覺認定這是個既可以留在荒野中、又能夠跨領域探索新知的機緣,而且,等到完成導引員培訓後,還可以陪伴、服務更多的特殊朋友以及他們的親人一起走進大自然,這很可能將是我未來想要走的路。 ▲雙連埤聽障營隊小朋友DIY的葉拓衣成品   因此,我報名參加第八屆特工坊訓練。以往帶領孩子們的經驗值,忽然無法再成為倚仗,一切得從頭學起,這樣的身分既是老鳥、又是菜鳥,產生了兩種極端的衝突感,就像一個資深工作者,來到第一次進入的職場環境,彷彿回到菜鳥時期執行工作,感覺既熟悉又陌生,也喚醒我遺失了許久的悸動感和鬥志。   我在首次特工訓的組別以「自閉症」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體會到自閉症學員對於「規律與節奏」的高度執著。使自閉症朋友產生極度焦慮的一大原因,就是他所認知的生活規律與步調被打亂了。此外,儘管不情願,也一定服從指令,這種使命必達的性格,可以讓照護人員比較容易完成對自閉症者的訓練。 ▲訓練自閉症者完成生活訓練卡   特工訓中分組參訪的單位「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永愛發展中心」附屬機構「第一家園」,照顧對象為中、重度且逐漸老化的心智障礙者,期許除了教會他們生活自理外,也可以協助他們到終老,讓年老的父母能夠安心的放下牽掛。   已過知命之年後,要學習的或許不再只是技巧,而是要能理解前輩們堅持到底的心意、和新伙伴們的熱情動力。最想觸碰到的就是伙伴們的「初心」,只有找到當初那個令人感動快樂的關鍵,才有能力再次飛翔。我在找當年成為環保志工的初心,在特工坊的服務中,我找到了,而且我確定、我可以開心地繼續參與未來的服務。   ▲觸覺體驗幫助視障朋友認知更多自然環境的細部訊息 【延伸閱讀】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團體申請】特工服務自然體驗活動申請,請填寫表格

戀戀小琉球——記小琉球印象

2024-06-10

第13解說員培訓期末旅行遊記 文/江宜珍〈高雄分會第13期解說員,自然名:向日葵〉 圖/高雄分會第13期解說學員   閉上眼睛,彷彿能聽見星空夜語時整晚的海浪聲、一波接著一波響起;閉上眼睛,彷彿山豬溝消暑的微風,從長尾腎蕨瀑布吹過,輕拂著臉頰、一陣又一陣。 2024.06.10   出發前一天的大風雨和當天的風浪都讓人十分緊張,尤其超容易暈船的我,整路緊閉雙眼,默念著心經試圖讓自己安心,最後安然度過30分鐘搖晃的航程。   微雨的天氣,雖然有那麼一點點的不方便,但是細雨的涼意讓一向酷熱的小琉球顯得親切許多。而夥伴們的熱情,更是無畏風雨。我們分為三組進行活動,第二組夥伴根據海龜保育主題設計了一場「海龜護蛋保衛戰」遊戲,可愛的大家玩得笑聲不斷。 ▲夥伴們開心地玩著海歸護蛋保衛戰   到了下午,在第一組夥伴的規劃下,我們走到島上的新興景點「琉行之道」,跟著解說員小書,透過蒐集裝置藝術景點來認識當地民俗或植物,例如「照寄生仔」、「分魚」等作品。之後兩隊人馬在「轉大人暖身操」地點挑戰植物辨認PK賽,雙方勢均力敵,認得的植物都不少,夥伴全員功力大增。   最精彩的行程莫過於潮間帶觀察了。我們穿著膠鞋跟著民宿主人,前往龍蝦洞附近的潮間帶探訪。適逢退潮時間,天氣也漸漸放晴,灰藍的天空映照在淺淺的海面上,海天一色,無限遼闊。遠方對岸的山也從朦朧逐漸清晰,被大雨沖洗過的翠綠山巒似乎更綠了,大夥一邊驚呼著山巒從來沒有這麼清楚可見過,一邊趕快拿出相機拍照。不久陽光穿透雲層撒落俗稱「耶穌光」的雲隙光,宛若天神降臨,短時間能夠欣賞這麼多變的光影美景,我們真的好幸運! ▲雲層撒下的耶穌光   潮間帶有許多豐富的生物樣貌,魔鬼海膽用長長的刺警告我們離他遠一點;多種讓人記不清的藻類,有團扇藻、寬珊藻……等;血紅六鰓海牛也跳著佛朗明哥舞出現,看著牠游泳好療癒喔!盪皮參躲在洞穴中,偶爾會噴出小水柱,很好玩;後來還看到神仙魚悠游其中,鮮豔的黃黑色非常吸引目光。走走看看中,不知不覺就傍晚了。潮水這時也開始上漲,戀戀不捨的大家逼不得已只好趕緊動身回程,不然就無法全身而退了。   夜晚的星空夜語環節讓大家沉澱心靈。我們點著燭光圍坐在海灘,主持人薰衣草(本名:黃秀雯)低沉的嗓音伴著海浪的潮起潮退,引導大家分享一路走來的收穫與心路歷程,感受自己的成長與蛻變,也為夥伴的付出而感動。 ▲星空夜語下夥伴的反思   隔天一早就是晴空萬里的好天氣,幸好我們要去的景點山豬溝是避暑勝地。第三組夥伴策劃了「植物九宮格」活動讓我們複習,也更仔細的比較珊瑚礁岩植物的差異。這裡距離海岸比「琉行之道」遠一些,拎樹藤與蕨類非常多,與高雄柴山的植物樣態蠻接近的。同行夥伴立志要成為本次活動照片數量最多的一組,於是我們一邊觀察一邊留影,拍了非常多精彩的照片。   最後在觀景平台,大家圍坐一起,進行這二天小琉球之旅的回顧與省思。三組夥伴分工合作設計的活動都十分豐富有趣,讓我們在遊戲或闖關的同時也有知識面的學習。夥伴們的用心付出最讓彼此感動,朋友是自己選擇的,而我們選擇在荒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進、愛護我們的環境、守護棲地。   第13期解說員三次的旅行,都剛好遇到寒流下雨的天氣,天氣雖然不如預期,但是也看到台灣各地點最特別的一面,趕上最美的時刻,印證了那句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知識豐盈土匪山、塔塔加之旅

2024-06-10

高雄分會第13期解說員培訓期中旅行 文/張德豫〈高雄分會第13期解說員,自然名:小飛象〉 圖/高雄分會第13期解說學員 2024.06.10   因為剛好遇上濕冷的天氣,所以儘管明明只有兩天一夜的旅行,我與先生兩人裝滿防寒衣物的行李箱卻好像是要玩個三天三夜一般。在車上,因為外面氣侯充滿濕氣的緣故,越前往高海拔,越是雲霧繚繞,真的很美。本以為外面是毛毛細雨,所以將雨衣、雨鞋放在車上,沒想到一下車,簡直是淒風苦雨!我們就這樣在寒風暴雨中闖關。   第一關是認識蝴蝶分類,第二關是認識蕨類,這兩關真的雨很大,溫度很低,只能說只有荒野人能這麼瘋狂,堅持用熱情對抗寒風和降雨!   第三關終於來到可以遮雨的涼亭,吃了午餐後,再進行植物觀察與畫圖,一筆一筆慢慢畫下,過程中聚精會神的觀察植物,會看到之前不曾注意的細節。   第四關是認識土匪山常見鳥類,透過聽鳥叫、看圖片來辨認鳥類。叫聲「嘎嘎嘎」的巨嘴鴉,在山上十分常見;叫聲「鈴鈴鈴鈴」的是棕面鶯;叫聲「吐咪啾」很像吐米酒是冠羽畫眉;聲音像「給我米酒」的則是白耳畫眉;有點沙啞又帶點彈舌音的「咯咯咯」是星鴉!   一路上還有另一個功課,就是辨認「老朋友」,曾經在迷糊步道或是觀音山、悟洞,看過的植物朋友們,現在在土匪山步道,有沒有再相遇呢?原本對植物不熟的我,就這樣慢慢地對他們越來越有眼緣,能認出的種類也變多了,除了感到很神氣外,也覺得好開心。   接著前往當晚入住處——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趁時間還早,我們在附近再度進行活動,認識了雲杉、柳杉、華山松,紅檜,再走入柳杉黑森林,認識了魚鱗蕨、韓氏耳蕨、稀子蕨和華鳳了蕨。然後再選一棵自己最有感覺的柳杉,和它說說話,抱抱它,看看它周遭的生態。就這樣,周遭安靜的彷彿只剩自己和柳杉,感受到了森林的寂靜,卻又是生機盎然。晚餐前,還針對白天的活動結合線上問答軟體進行搶答遊戲,我得了第二名,真是開心!   晚餐過後,銜接下午的認鳥活動,玩起了桌遊「自然鳥不起」。從鳥喙、趾爪型態、棲息環境、遷徙與否、食性、水棲陸棲……等特點多方面去認鳥。許多知識判斷,就在感受玩樂的刺激時,慢慢進入腦海中。原本行程還安排了觀星,可惜天候不佳,也讓大家提早休息。 ▲大家一起玩桌遊「自然鳥不起」   第二天,我和先生約好六點出門走走,再度走入柳杉黑森林,在清新的空氣中走走看看,再度複習昨晚看到的蕨類朋友,又辨認了幾種之前學過的植物老朋友,還偶遇了「巒大杉」,第一次看到巒大杉的真面目,特別拍了照傳給常陪伴大家的老朋友「阿杉哥」(高雄分會炫蜂團前團長鄭弘杰,自然名:巒大杉)。最後準備出發前往塔塔加時,集合拍團體照,居然發現路邊一棵山胡椒(俗名馬告)正開著花,真的是好幸運唷! ▲路邊的馬告花     我們驅車前往塔塔加,過去一直想造訪這裡,但總是沒機會,這次終於一償宿願。大家一路上認植物認不停,當天老天爺給了我們超級好天氣,轉晴的藍天白雲與陽光格外耀眼,雖然紫外線也非常強烈,但經歷過前ㄧ日寒風細雨的我們都超感恩第二天的好天氣。我們雀躍的走在山徑上,好學的認識各種植物:不同種類的賴蕭中,尼泊爾賴蕭的特徵是圓圓的葉子,細長一點的葉形是玉山抱莖賴蕭、堇菜則有分蜜標有毛的喜岩堇菜、和無毛的雪山堇菜。花像可愛白色小鈴鐺的是台灣馬醉木、雲葉(昆欄樹)則是因為外圍葉子葉柄長,內圈柄短,所以遠看像一朵朵雲,它的花沒有花萼花瓣,黃色外圍是雄蕊,內圈綠色是雌蕊。可愛的異葉紅珠,在夏天、冬天則有不同的葉形來適應生存。 ▲可愛的異葉紅珠   另外還看到了一千元鈔票上的塔塔加薊、與有一圈圈同心圓又帶刺的阿里山薊、和長滿刺的小檗,是讓最多登山客罵髒話的植物。也看到身高僅有約15公分的玉山石竹,紫色的花很美;還巧遇了原本沒預期能看到的玉山茶藨子。還有非常多種類的植物:端坐岩壁的玉山佛甲草、剛發嫩芽的巒大蕨、大葉桑寄生、玉山懸鉤子、台灣草莓、玉山杜鵑、二葉松、匍匐岩壁生長的玉山鋪地蜈蚣、上表皮有兩條氣孔帶的玉山刺柏。還有聽說是山野美味,擁有著超甜美果實的玉山假沙梨,我忍不住偷嚐一顆,滋味竟然十分苦澀,原來掛在樹梢的那少數幾顆,不被鳥類吃掉是有原因的啊! ▲玉山刺柏   在山上也看到很多被剝樹皮的二葉松,是台灣水鹿的傑作。水鹿僅有下排牙齒,咬住後往上拉扯,撕下樹皮作為食物,二葉松於是分泌松脂保護傷口,松脂的香氣令我們忍不住用手摸聞,結果手指變得好黏,連滑手機都沾黏螢幕,幸好夥伴帶著乾洗手噴霧,幫我解決了當下的不知所措。 ▲被水鹿剝除樹皮的二葉松   一路走走停停,中午在大鐵杉黑森林中用餐,感受森林的生命力,不知道需要幾百年的時間,樹木才能長成如此參天與壯碩?但願他們能持續幾百、幾千年的屹立不搖。   下山前到大鐵杉神木旁的環保廁所解放一下,沖馬桶的按鈕按下,不是沖水,而是啟動攪拌器,將排遺或排尿與芳香的木屑混合,於是空氣中雖有淡淡的尿騷味,但有更多的木屑精油香,非常神奇。   結束了美好的兩天一夜,真的收穫滿滿,感謝工作人員用心規劃設計的課程,真的很喜歡和大家一起學、一起玩。也感謝家人的支持,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地進行這趟旅程。 ▲一群人一起在塔塔加學習成長  

2024夏日省電季

2024-06-10

文、圖/陳德諠〈總會行銷推廣部專員,自然名:灰喜鵲〉 2024.06.10   夏季是充滿陽光的季節,是許多有趣活動發生的季節,但同時也是台灣用電量的高峰期!   荒野保護協會自2010年起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參與世界性的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活動,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週六晚間8:30至9:30與全世界共同關燈一小時。在超過十年的推廣下,荒野認為是時候將目光放得更遠、將倡導的範圍更加擴大了。   因此,荒野將於今年(2024)由「地球一小時」升級為「夏日省電季」。將省電的重點時刻從每年其中一天的一個小時,改為在用電量高峰的夏季(6-8月),帶領民眾進行持續三個月的每日節能行動。   夏日省電季包含三大活動,透過線上參與、活動體驗以及推廣講座提供大家夏季輕鬆節能的方法,一起讓夏天成為全民省電的季節!   ▌日省一度電 活動時間:6月1日~8月31日 活動地點:線上參與   你知道開冷氣搭配電風扇其實更省電嗎?你知道電視沒有在使用時,機上盒也默默地一直在耗電嗎?其實家庭用電量只要透過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動作就可以大幅降低,這些小動作簡單到會讓人後悔沒有早一點知道。   而今年,荒野氣候變遷節能小組把23個可以改變電費帳單數字的行為統整出來,從6月1日開始,每天都可以在荒野保護協會——夏日省電季官網上學習一個省電小撇步。   活動期間除了可以取得省電秘技外,還有抽獎活動可以參與!   只要在6月到8月期間,每個月有上傳至少一次執行當日省電小動作的認證照,即可獲得當月抽獎資格。三次的獎品皆由眠豆腐贊助提供「涼感家族」系列產品!為了讓大家在省電、守護地球資源的同時,也可以度過舒服又涼爽的夏天。 ▲眠豆腐提的的「涼感家族」系列獎品! ▌夏至關燈 活動時間:6月21日 16:00~21:00 活動地點:大安森林公園   夏天待在家中是不是就忍不住想要開冷氣呢?但又因為想到過度使用冷氣所造成的氣候危機,而在內心展開了天人交戰?   今年在夏至6月21日這天,荒野將在大安森林公園辦理夏至關燈市集活動,現場將有體驗活動、地球友善市集、不插電音樂表演以及關燈儀式。希望讓大家知道在夏日節電不需要如此掙扎,節能省電並不需要犧牲生活中的品質與樂趣! ▲往年市集活動   體驗活動共有四項,包含由荒野解說志工帶領的生態小遊戲、由荒野生態心志工帶領的聲音地圖繪製、由藝術家康雅筑帶領的型版印刷體驗以及由台灣暗空協會帶領的竹編燈罩製作。當天完成其中三項的前100名即可獲得Mixigan美墨創意蔬食料理所提供的餐點一份!   而地球友善市集將有15個由荒野精心挑選的攤位,包括蔬食餐點、純素甜點、古著、復古飾品、永續選品、主題選書、議題推廣等。現場將有野餐座位區,邀請大家一起在現場享用蔬食,同時聆聽三組療癒系歌手帶來的不插電音樂演唱。   當天的關燈時間會是晚上7:30到8:30,希望藉由關燈行動提高大家夏天用電的意識,歡迎6月21日與我們一起在現場感受夏日省電的美好! ▌夏日省電講座 活動時間:6月~8月,每個週三19:00~20:30 活動地點:荒野各分會城市輪流辦理   您也希望為環境努力,但是在節能省電上除了隨手關燈以外,不知道還可以怎麼做嗎?   這次我們特別選定荒野各分會所在城市中,空間舒適、氛圍放鬆的場地,同時邀請到氣候變遷節能講師們用更簡單易懂的方式分享更省電的生活方式,以及用電與每個人的關聯。   讓我們在生活一起輕鬆省電、節省大筆電費!  

五股賞燕季—— 一生難忘的悸動

2024-06-07

文/黃婷郁〈台北分會五股組解說志工,自然名:鵂鶹〉 圖/洪振凱〈台北分會獅頭山組解說志工,自然名:翅膀〉 2024.06.10 認識燕子的緣起   活了大半輩子,身邊的蟲魚花鳥沒認識多少,只知道他們的名稱,卻不知欣賞、也不懂生命。比如燕子,我只知道這種鳥的花色像穿著燕尾服,偶爾會在騎樓築巢,我也只有在去附近樓下吃麵時,有機會看見牠們。   我第一次對牠們產生興趣,是因為可愛的鳥寶寶。某天,在吃麵時看到一對鳥爸鳥媽來回穿梭,不停的餵食,無聊的我就在那裡算到底總共有幾隻小鳥,一算之下不得了,原來他們養了5隻!我心裡想:「之前家裡來了一個孩子,全家人仰馬翻,他們居然能夠養到五隻,這對夫妻瘦瘦小小的,不曉得要來回幾次才能餵飽所有的孩子。」   過了一會,鳥爸媽停在旁邊休息,寶寶們一開始也安靜乖巧的待在巢裡,後來忽然有幾隻開始動來動去,慢慢地,看到五個小屁股一個一個朝外擺出來,我心裡想:「難道他們在做飯後體操嗎?」結果他們在一起上厠所,原來鳥兄弟姊妹會講好上廁所的時間,一起完成。小吃店老闆為了避免影響客人,在下方釘了板子,所以完全沒有影響我的食慾。在我持續享用食物的同時,心中對鳥爸爸鳥媽媽無比讚嘆,真是個模範好家庭,爸爸媽媽認真出外打拼找食物,小孩自主有紀律,爸媽不在的時候不吵不鬧,該吃的時候認真吃,該上廁所的時候乖乖一起上,對比我們家的小惡魔,他們簡直是天使!   我心裡想,以後有機會應該來好好認識燕子,如果中了樂透就買個位於一樓的房子,把環境整理好,吸引牠們來住,讓家裡的孩子們能跟牠們好好學習。 認識小生命   心中暗許認識燕子的想法,在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活動後成真,生平第一次有機會學習關於鳥類的知識,原來我們常看到的燕子種類叫家燕。全世界有86種燕子,家燕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燕子,在台北是夏候鳥。也就是說,春天飛來生寶寶,夏天長大, 季末即往南飛,因為夏天主要在台北活動,所以是夏候鳥。   牠們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在生孩子之前他們要經歷好多事情,要當個成功的燕爸媽,首先,他們需要先想辦法找地點,選好地方之後用泥球做窩,一個窩大概需要200到300個泥球。安頓好之後,母鳥會努力生蛋,其數量會隨當地食物的品質與量來決定,如果媽媽吃得好,牠可以一次生5到6顆蛋,甚至一年可產2窩,反之如果當地食物來源不足或品質不良,不僅蛋生不多,孩子往往也養不大(平均成功育雛率大約50%至70%)。   生蛋之後,就是沒日沒夜的孵蛋和育雛,大約10到15天破殼後,需餵養至少3到4週,期間爸爸媽媽在前兩週每隔 2到3 分鐘就得餵食一次,再慢慢拉長間隔,到最後一週,餵食才沒有那麼密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清晨、黃昏,一天當中飛蟲最多的時候,會看見燕子來來回回上百次。 群燕飛舞   小燕子在絨毛換成羽毛,翅膀長硬,動作成熟後,燕爸媽會開始教小燕子飛行,用食物引導訓練找食及飛行技巧,到第四週後,小燕子會完全離巢,除了半數爸媽會繼續留下來,生養第二批子女外,其他親鳥會帶著長大的孩子到蘆葦叢群聚, 開始訓練群飛與補充食物,確保接下來可順利的進行跨海長途旅行。   2009年我有幸參與荒野保護協會主辦的賞燕季,現場近距離觀賞神奇的群燕飛舞,還記得那是我第一次到五股濕地跟著解說員散步去賞燕,從步道走過去,看到自然生長的野地與大片的蘆葦, 我異常興奮,加上美麗的夕陽,感覺好似置身在自然影片中。   走到賞燕區,一開始無知的我以為遠方高處好像有群蚊子,解說員耐心說明後我才了解,原來那就是燕群,他們會先在遠方慢慢聚集,之後盤旋、下衝、攀升又分散,爾後又低飛靠近人群。置身其中,會有被燕群温柔包圍的感動。 一期一會   源自於日本茶道,「一期」為佛語,指人的一生;「一會」則意味著僅有一次相會。 「一期一會」意指把握那短短的一瞬間,因為都是難得的機會,可能不會再有第二次。能夠在大台北地區賞燕,靠的是天時、地利和數十年許多人努力的奔走才得以保留的盛會。   燕群棲息的蘆葦叢在100年前是稻田,60年前是魚塭,40年前開始承接工業區的癈水、垃圾及癈土,30年前開始改建,24年前本來要改建為公園,是經過無數志工與自然保育人士的奔走,才在20年前保留成野地,自然形成了大片的蘆葦,也因為蘆葦,燕群找到了暫時棲身之所。   五股濕地保留多樣的棲地環境,孕育了許多不同的小生物,燕子也才能在濕地狂吃各式飛蟲,在不受太多人為干擾的狀態下休息。   今年7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燕子來訪的季節,這場由大自然主導的盛宴,也是所有人的一期一會。邀請大家在盛夏的午後,一起來到五股濕地,欣賞成群的燕子在廣大的蘆葦叢上空急速盤旋、狂飆、升降、俯衝,看滿天密密麻麻的小黑影,在天空中以數大是美的磅礡氣勢,秀一段最美的即興演出! ▲燕群飛舞 林秀麗攝   賞燕季活動資訊即將上架,請大家多留意荒野官網。  

五十二甲——鳥類的渡假勝地

2024-05-10

圖/李坪鍵〈宜蘭分會親子團、濕地志工,自然名:萍蓬草〉 文/蕭予婷〈宜蘭分會解說、河溪、濕地志工,自然名:山豬〉 2024.05.10 渡假勝地?渡假剩地!   談到渡假,我們腦袋中浮現的可能是高級飯店、裡面可能還有高級游泳池、SPA池,又或者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綿延不絕的山丘,也可能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他國美景。但對於候鳥與留鳥們來說,台灣這塊美麗的島嶼,牠們的渡假勝地選項已經越來越少,相對於人類在島內的眾多渡假勝地選擇來說,牠們休息與生存的需求已漸漸成了苛求。 獨特美景——鳥群   遠離都市的塵囂,來到五十二甲溼地,映入眼簾的是一區又一區的窪地,田埂中央的路並不大,兩台車會車已是極限。路邊有人拿著釣竿在釣魚,也常會看到一群人拿著望遠鏡,看向遠方—鳥群在溼地裡覓食、休憩,不時聽見有人發出讚嘆「哇,是紫鷺耶,大家快來看!」但大家又會互相提醒對方,要放低音量,以免嚇跑了這些可愛的小生物們。他們欣賞這些鳥群,但不打擾。這對於以前只有在八卦山上賞鷹的我,無疑是一種新鮮與好奇。 ▲ 賞鳥   荒野五十二甲志工的起點   加入荒野的五十二甲溼地志工,不論是培訓課程中的賞鳥環節以及後續每月一次的鳥調活動,都讓我更加關注到溼地鳥群們各種可愛的面貌,不論是牠們正在嬉戲打鬧、覓食、清潔身體、或是結群飛向天空,在那當下的望遠鏡鏡頭裡,牠們的模樣彷彿讓我回憶起小時候的時光,純樸自然、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僅是表現出最自然天真的那一面,就足以讓人感到美好。在這人人築起高牆、打拼經濟、汲汲營營的人類社會裡,看著鳥群互相整理身上的羽毛、結伴在天空翱翔、彼此合作捕食,那和諧的畫面如同吉光片羽,令人不禁回味再三。欣賞著這個大自然的藝術品,聆聽植物、動物與大地譜出的交響曲,讓我的步調漸漸地慢下來,浮躁的內心逐漸平靜,所謂的自然療癒,我想我體會了其中一部分呢! 起點—守護大自然;終點—守護大自然   回想起在荒野培訓時,荒野的宗旨之一:守護自然棲地,宜蘭有這麼美麗的溼地,不僅可以在大雨時治洪,又可以為這些鳥兒們提供棲地,不禁讓人讚嘆大自然留下的瑰寶。也由衷感謝不論是荒野的志工們或是在地的居民共同為這片溼地發聲,一起守護這裡不讓建商蓋起高樓大廈,一起禁止水泥的入侵,讓天然的泥土可以在我們腳下,有更多動物與植物共存的可能,讓我們一起共築人與鳥的渡假勝地,保護鳥兒為數不多的渡假剩地。 ▲ 濕地志工冬季小旅行  

小燭光也能照亮角落

2024-05-10

圖、文/梁文智〈台北分會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自然名:石頭〉 2024.05.10   聽聞早期的荒野志工前輩分享,他們大多透過報紙、廣播或朋友介紹得知志工活動的資訊。相較之下,我是在學生時代被學長邀請進 入一個社團,與一群熱心且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當時雖然對志工沒有太多了解,但仍然本著服務他人為宗旨,憑藉著熱情投身於志工服務中。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更好的陪伴和協助服務對象,卻苦於不知如何創新,以提供服務對象不同的體驗。因此,我決定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希望透過學習更多專業知識,更深入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並引發更豐富的感受。   我參與了荒野保護協會的「特工坊」,正式名稱為「特殊教育委員會」的培訓計畫。這項培訓從一開始的介紹說明,到兩天一夜的期初旅行, 都讓我體驗了五感的豐富與封閉五感帶來的不便。 期末旅行更提供了不同的體會。此外,我們還參觀了八里樂山教養院,這次參訪讓我對身心障礙教育服務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以前是痲瘋病院,延續至今為身心障礙教育事業服務,「樂山教養院」處在依山傍水處,從一路上的參訪新舊院區,可了解整個歷史的演變, 更想到當初創立的種種艱難,不由得從內心發出讚嘆及感動。從往至今,無論歲月如何行進,樂山始終給一群需要被特別照顧的族群朋友提供了尊嚴及快樂,讓他們彼此像家人一樣住在這裡, 彼此依賴、陪伴。從進入樂山開始,直到參訪結束離開時,對這所機構產生了很大的敬佩。 ▲ 參訪樂山療養院   「每月院生有一次快樂餐,餐點內容是由院生一起票選」、「樂活組院生,可選擇今天要在哪個角落悠哉度過」、「寵物治療,是院內推出的療癒方式,除了物理治療外,院生有園藝治療與動物進行擁抱、撫摸、一起遊戲的活動機會」。 這些都是院方簡報的片段,這些內容在我參觀過的機構中,都算是非常幸福的活動及治療,聽完簡報,我只能感慨的說:「能進入樂山的院生,是幸福的!」   因本身有在其他身心障礙團體服務過,所以和心智障礙的朋友相處過不算短的日子,與他們家屬的接觸也是經驗不少。最經常談論、聽到的無疑是「照顧」這個話題了。照顧身心障礙的家人,如果不是其親人,是無法想像過程的辛苦與無奈,何況還是一輩子的責任。而這個弱勢族群與其家人更是需要被支持的,但政府投入的資源規劃不夠、社會支持力量與提供的管道又不足, 以及其負責照顧的家人已年長,這些因素都足以累垮家中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 ▲ 帶領關渡國小資源班的孩子共同淨灘   每當遇到這些辛苦的家庭時,都想為他們盡心力協助,但自己只能用少少的時間來提供社會服務,能夠做的也只是少時間的陪伴而已。   最近經常會想,少許時間的陪伴服務是我能力所及的,僅管我不能為他們減輕照顧的負擔, 但能與一群同樣可提供少許時間陪伴服務的夥伴 一起努力,用「陪伴服務」讓這些辛苦的家人朋友,擁有一些不一樣的愉快時光,也許也是不錯的效益吧!小燭光也能照明,期望我這小小燭光也能點亮大家某一個角落,一起努力試看看吧!   歡迎加入 台北分會 【特愛石櫟】第十期特殊自然體驗導引員 【課程對象】18歲以上,具備生態環境教育基礎且願意協助身心障礙者走入自然環境者。 【說明會】:6/28(五)19:00- 22:00 【上課日】:7/5至7/28(週五或週六、週日) 【課程詳情】請密切留意荒野官網  

四斑細蟌向前走

2024-05-10

文/陳瑞禮〈台北分會棲地志工,自然名:雲豹〉 圖/蔡美鳳、羅經國、陳瑞禮〈台北分會棲地志工,自然名:含羞草、野鹿、雲豹〉 2024.05.10   在2023 年初,依往常習慣到荒野填寫活動總表,想要填上參加四斑細蟌稚蟲成蟲的調查,打開總表卻怎麼找也沒有看見四斑細蟌班調查班表。輾轉詢問到專職後,才知道人力的因素所以不再調查。   從 2010 年進入五股濕地,就開始接觸四斑細蟌,一路走來有許多坎坷的事件。有四斑細蟌樣線缺水、有四斑組長及專職無法再執行專案、十幾年來,造成四斑細蟌調查中斷的原因總是重複上演著,最後也總是耐心地帶著他們一條一條的將四斑細蟌調查樣線恢復,為的是讓四斑細蟌的調查正常運作,十幾年來四斑細蟌的調查也這樣走過來了。   再回頭看看磺港溪因棲地破壞,四班細蟌的數量從一百多隻下降到十幾隻,2022年數量些微上升,但因為缺乏棲地的適當管理,核心區棲地也漸漸陸化,2023年在核心樣區調查,數量果然不出所料掉到了個位數。   五股濕地四斑細蟌的調查已經停擺了好幾年,現在也很難調查目前五股濕地四斑細蟌的棲地狀況。四斑細蟌是在世界上僅存在於台灣、日本、香港三處的珍貴物種,難道不值得去珍惜守護嗎?四斑細蟌為五股濕地明星物種,卻有很多後期來的解說員、棲地志工等夥伴們從未看過,四斑細蟌會不會就此在五股濕地消失?以上諸多因素讓我重啟五股濕地四斑細蟌樣線調查的念頭。   感謝五股夥伴們、五股組長、棲地組長、專職等人的大力支持,重啟了五股四斑細蟌的調查,由主棲地及南蘆葦叢設樣線,從開路、調查、維護、調查夥伴們相繼來體驗。為了讓夥伴們能夠靠近了解四斑細蟌,五股濕地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辦了兩場四斑細蟌夜觀,當四斑細蟌飛到夥伴們身上,聽到那驚呼歡笑聲,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 主棲地樣線開路   2023 年磺港溪核心區樣線調查主棲地樣線開路有了夥伴們的努力,四斑細蟌的調查從 4 月開始到 10 月,完成了 2023 年年度的調查,記錄分析也有了成果。樣線數量的調查,主棲地調查到 12 隻,南蘆葦叢調查到 25 隻,主棲地四斑細蟌分佈,在有蘆葦前段樣線中,而南蘆葦叢樣線分佈,東西向樣線多於南北向樣線。從分佈上的分析來看,棲地的陸化惡劣情形主棲地大於南蘆 2023 年磺港溪核心區樣線調查 2023 年四斑細蟌調查統計蘆葦叢,在幾位資深夥伴們共同分析及棲地現場勘查後,四斑細蟌的營造也有了方向,進而向公部門提出四斑細蟌營造計畫。在一年的調查當中,所定的目標,四斑細蟌棲地守護、推廣教育、營造棲地……等,皆在進行中。 ▲ 2023年四斑細蟌調查統計   通常四斑細蟌的年度調查事宜,會在前一年 11 月或 12 月啟動,但在這段時間中,一直在猶豫著要不要持續四斑細蟌調查,在種種情況下拖過啟動時間點。   過完年後,感受到今年較有空閒,上班日的第三天就收到棲地組長的通知,要開四斑細蟌的會議。開會來了很多人,有五股棲地志工、五股組長、棲地組長、將上任的流域組長、還有專職。瞬間感覺夥伴們真的組織行動了起來,還能夠讓四斑細蟌調查繼續往前走。而夥伴行動飛快,在還沒開始調查前已經做好了四斑細蟌的調查宣傳海報,並在棲地各組裡發佈。許多過程讓人感動, 更要感謝夥伴們對四斑細蟌熱誠的付出,讓四斑細蟌持續在五股濕地有更好棲息環境。

蘭嶼「臭青公」的成年禮

2024-05-10

圖、文/呂縉宇〈台東分會知本濕地小組志工〉 2024.05.10   「蘭嶼愁鼠患請來卑南獵鼠高手」、「蘭嶼鬧鼠患請來卑南族跨海獵捕」,2010-2011年間,媒體陸陸續續出現這樣的新聞,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忍不住微笑,原因會在後面說明。那段時間我剛好在蘭嶼島上進行珠光鳳蝶與食草港口馬兜鈴的調查,在永興農場,遇上老人常會被問:「你們管anidu(珠光鳳蝶) 幹嘛,你們不去抓老鼠嗎?他們都害我們在田裡跌倒!」一開始我還一頭霧水,進到農地後終於感受到老人口中說的「跌倒」是怎麼一回事,那是台灣體型最大、最擅長掘洞居住的老鼠「鬼鼠」,不知道是如何進入蘭嶼的。在台灣,你很難想像有老鼠挖洞挖到讓人務農的時候會跌倒。 蘭嶼雖然也有習慣挖洞的動物,但洞穴較小,且密度較低,是一種叫做「凶狠圓盤蟹」的大螃蟹, 他們不會像蘭嶼的鬼鼠,挖到地底猶如金門的戰壕般四通八達,加上這種螃蟹其實更喜歡在田埂邊緣挖洞,蘭嶼老人早已相當習慣這種螃蟹的習性,畢竟在飛魚季節的 4 月份,女生會捕抓這種陸蟹,與製作芋頭糕,在螃蟹節那天慰勞飛魚季辛苦的男性。看到獵鼠的報導,我之所以微笑是因為,終於有人要來幫忙蘭嶼老人除鼠患,出一口氣;也一邊心想著,真的有物種有能力根除這種老鼠嗎? ▲ 蘭嶼島   蘭嶼的鼠患到底跟跟卑南族有什麼關係?要從卑南族最重大的祭典「年祭」的近代演變談起。 卑南族是台東平原最古老的族群,自古以來年底都會有最重大的祭典來進行今年的總結,其中包 括狩獵與部落出草儀式、重要的成年禮、除喪, 與訓練少年膽識的猴祭……等,一連串祭儀與訓 練。日本人來了以後,出草被禁止,轉變成大獵 祭的純狩獵;國民政府來以後,山林土地傳統領 域很多變成保護區與林班地,狩獵也受到野生動 物保育與保育類動物的限制,大獵祭演變成轉為 捕抓大型的老鼠「鬼鼠」,發音近似「古拉豹」。 卑南族數十年下來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會抓老鼠的 族群,於是蘭嶼的鼠患就透過關係請到卑南族人 的幫忙,可說是南島民族之間的相互幫忙,也是 非常有趣的案例,對於現在居住在卑南族利嘉部 落的我來說,感覺到間接參與的愉悅。 ▲ 蘭嶼臭青公牛螕      近年我們在蘭嶼都有蜥蜴監測與外來種「多線真稜蜥」的移除工作。2023 年的調查重點一 樣放在永興農場,除了農地內一樣滿滿的鼠洞, 一樣不小心就會跌倒外,短短四天中,還目擊三隻台灣人習慣俗稱臭青公的「王錦蛇」,最大可以長到 2.5 公尺以上的臭青公是蘭嶼最大的原生蛇類,鬼鼠雖然是台灣的原生種,對一海之隔的蘭嶼卻可能算是外來種,媒體報導蘭嶼開始出現鬼鼠,是在 2010 年,也談到鬼鼠是疑似在 2009 年 8 月發生的莫拉克風災跟隨漂流木來到蘭嶼, 雖沒有證據,但時間點上吻合,不無可能。   在威權時代的民國 47 年,政府剝奪蘭嶼人土地,設立「蘭嶼農場」安置與屯墾不好管理的士官兵與管訓人員,小小 45 平方公里的蘭嶼島竟然設立了多達十處的農場,永興農場是其中面積最大的,直到民國 78 年結束業務,蘭嶼人陸續回到這邊耕種,如今變成蘭嶼最大的旱作農業區,主要種植塊莖類的地瓜、蔬菜,成為鬼鼠的夢幻食堂。此地剛好也是我們這三年主要調查蜥蜴的樣區,多年觀察永興農場的臭青公,感覺數量變多不少,這場本土大將「臭青公」對抗外來兵團「鬼鼠」的戲碼越演越烈,在永興農場抓到的臭青公身上很常傷痕累累,彷彿一種成年的戰功印記,雖然是台灣最巨大的蛇,但是要對付同樣也是台灣最大的老鼠,是必須付出代價的,這種現象被我稱作「蘭嶼臭青公的成年禮」。 ▲ 綠島臭青公   外來的人搶奪了蘭嶼人的土地,在當年造成蘭嶼人很多的傷害;外來種的鬼鼠,帶來了原生種蛇類臭青公新的食物選擇,卻也帶來新的挑戰;卑南族年祭受到外來政權的干擾,狩獵演變成抓老鼠的高手,竟然幫助到同屬南島民族的達悟人;臭青公同時也面臨了以往沒有的成年禮,挑戰鬼鼠。讓我們繼續拭目以待接下來的蘭嶼物種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