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快遞

荒野打開環境教育麥克風! 串聯食力媒體與志工,全國食育調查展現成果

2025-07-31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出席擔任頒獎嘉賓頒發五星城市獎項給予台北市副市長張溫德(《食力》編輯部提供)   「食育力城市大調查」頒獎典禮,於7月18日(五)在華山舉行。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代表出席,頒發獎項給獲獎縣市之一的台北市受獎人,副市長張溫德,表彰北市在推動環境教育上的貢獻。   荒野參與調查指標設計,評比縣市食育成效   荒野保護協會行銷推廣部規劃參與由《食力》媒體主辦的第五屆「食育力城市大調查」。這項調查橫跨全台22個縣市,聚焦「農業與環境、教育與文化、健康與營養、食安與衛生」四大面向,評比各地政府在食育政策上的推動成果與實際影響。   今年的調查不僅擴增至 81 項客觀指標,更首次納入縣市居民、家長、營養師與教師等利害關係人的主觀回饋,透過「60% 客觀數據 + 40% 問卷回饋」的綜合評比方式,更加完整地呈現政策落實的真實樣貌。   因應本會長期推廣兒童環境教育及「餐桌零廢棄」等食農教育相關推廣,故協助規劃於《食力》第五屆「食育力城市大調查」五星城市中,於「教育與文化」項目新增「荒野保護協會兒童環境教育推廣之學校數」。由本會兒童環境教育組志工協助提供各縣市資訊,以利評選。   《食力》副總編輯林玉婷說明本次評選的指標項目   跨界合作展現環境教育影響力   此次大調查由荒野保護協會、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等單位共同合作,協助蒐集農業與環境面向的相關資料與實務經驗。這樣的跨界合作與異業結盟,不僅彰顯荒野在環境教育的專業角色,也展現異業資源整合的宣傳力量,讓理念能透過媒體擴散,進一步影響政策與社會關注。   根據調查的結果顯示,共有六個縣市勇奪五星評價,包括宜蘭縣、新北市、嘉義縣、桃園市、台北市、花蓮縣。《食力》指出,本屆為歷年來首次有三個六都城市同時擠入五星級距之中,代表「系統治理」與「市民有感」之間正逐漸搭起橋樑。   農業部肯定地方推動力   農業部主任秘書林家榮代表中央主管機關出席頒獎典禮給予獲獎縣市勉勵,林家榮表示,食農教育是農業政策的根基,而在推動食農教育上,地方政府的執行力與創新力是關鍵點,林家榮強調,未來農業部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食農教育,讓每座城市都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食農步調。   荒野志工共創食育影響力   能夠參與這項全國性的食農教育指標調查,是對荒野多年投入環境教育工作的肯定。也要由衷感謝一路參與協助的志工夥伴,正因為有志工的投入與支持,讓荒野的聲音能夠被更多人聽見與看見,並在公共平台上發揮影響力,推動正向改變。   「2025食育力五星城市頒獎典禮」圓滿落幕,獲獎縣市也盼持續推動食農教育。  

濕地文化✕藝術實境秀《大水新娘》重現利澤簡的百年記憶

2025-07-31

五十二甲濕地藝術季|鴨母船迎親✕爆尪淨新娘✕沉浸式喜宴     宜蘭冬山利澤簡,曾是蘭陽平原最繁華的港口聚落,因為與大水爭地的生活,也沉澱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這段歷史化為創意行動——「五十二甲濕地藝術季」再度登場,主打節目《大水新娘》沉浸式實境秀,以鴨母船迎娶儀式、無形文化資產「爆尪淨新娘」、吃桌劇場等多重體驗,重新喚醒濕地與人之間的深層連結。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表示,五十二甲濕地位於冬山河舊河道,是天然洪泛區,孕育出豐富濕地生態,亦是冬候鳥重要棲地。這片土地不僅承載著環境的生命力,也保留了宜蘭利澤簡聚落的歷史軌跡與族群記憶。   本次藝術季延續過去「與環境共舞」的策展理念,承襲利澤廣惠宮的傳統文化,並與台灣地理永續再生發展協會合作鴨母船迎娶隊伍,融合在地故事與民俗信仰,讓參與者穿越時空,走入百年前的大水傳說之中。     荒野保護協會指出,「大水新娘」不只是一次文化再現,也是對地方認同與自然感知的實驗場。從紅冠水雞啼聲到風箱樹、穗花棋盤腳的綻放,每個細節都來自五十二甲濕地的日常。參與者不只是觀眾,更成為劇場的一份子,隨著劇情沉浸在濕地的生態、河道的浪漫與村民的韌性之中。   執行團隊強調,《大水新娘》不單是一場藝術表演,更是一次文化與生態教育的融合實踐。期望透過實境秀、傳統儀式與環境美學的串聯,重新啟動利澤簡村落的地方能量,也讓濕地教育從課堂走入生活、從觀賞轉為共創。   「我們不是為了觀光人潮,而是讓村民與參與者在劇場中找到新的情感座標。」主辦單位如此強調。從攝影師阿賢的尋愛旅程,到參與者化身主婚人、伴郎、伴娘的互動式演出,《大水新娘》開啟了一場屬於五十二甲的環境藝術行動,亦是地方記憶的重新開展。     ✨ 重磅登場!大水新娘|沉浸式喜宴實境秀 ✨   1.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NrRqy 2. 活動日期:2025年7月26日(六) 3. 活動時間:14:30~18:30 4. 活動地點:五十二甲濕地成興大池 5. 聯絡電話:(03)969-9358 陳先生 6. 交通方式: (1) 大眾運輸路線 ➡ 搭乘火車或客運至 羅東火車站 ➡ 出站後步行約 3 分鐘至 羅東轉運站 ➡ 搭乘【綠21 或 綠21A 公車】(???? 平日每 60 分鐘一班、假日每 30~40 分鐘一班) ➡ 於 「利澤老街站」下車 ➡ 步行約 10 分鐘即可抵達活動地點:????五十二甲濕地・成興大池 (2) 搭乘計程車 ➡ 自羅東火車站「後站」出口,現場有計程車排班 ➡ 搭乘約 10 分鐘直達五十二甲濕地.成興大池(建議共乘或事先約定時間,節省等待) (3) 自行開車/共乘 ???? 導航請設定目的地為:「五十二甲濕地 成興大池」 ???? 請配合主辦現場交通指引,注意停車與濕地保護區限制  

又到燕子來訪的季節 7/26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開跑

2025-07-31

以下內容轉載自:新北市政府   【新北市訊】迎接一年一度燕子來訪,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與荒野保護協會自7/26(六)至8/10(日)止,舉辦「2025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活動,6場免費生態導覽活動,邀請大家報名體驗,歡迎市民朋友一起來共襄盛舉。   高灘處黃裕斌處長表示,位於新北大都會公園的五股濕地有廣大面積的蘆葦叢,是夏季燕群夜晚棲息的場所,沒有過多的人工建設,水與蘆葦自然形成的阻隔,已成為北台灣燕群南飛渡冬前的最大聚集點,每年7至8月的黃昏時刻,民眾可就近觀察燕群生態的盛況,歡迎大家在暑假期間帶著孩子一同體驗濕地生態之美。   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長游晨薇表示,燕子每年3~4月從東南亞等地飛來台灣,牠們會在屋簷下或橋下築巢、孵蛋、餵養雛鳥。五股濕地是一座天然的「昆蟲餐廳」,豐富充足的昆蟲資源,周邊的蘆葦叢成為牠們覓食與暫時聚集的重要地點。到了夏末秋初,牠們又集結離開,展開長途的南飛之旅。隔年春天,牠們再度飛回熟悉的家,這樣的「年年往返」就是燕子的遷徙。   五股濕地常見的燕子有:家燕、洋燕、棕沙燕、赤腰燕等4種,以家燕的數量居多,每年7月至8月,燕群會於傍晚時分從四面八方往五股濕地聚集,成千上萬的燕群在廣大的蘆葦叢上空升降、盤旋、俯衝,形成五股濕地夏季最壯觀的景象,隨著天色漸暗,燕子們才逐漸停棲在蘆葦叢上過夜。   「五股濕地夏日賞燕季」已開放報名,報名網址: https://www.sow.org.tw/events/detail?id=312,活動場次為: 7/26(六)、7/27(日)、8/2(六)、8/3(日)、8/9(六)及8/10(日),共6場免費生態導覽活動,每場250位名額,活動從晚間5時起至7時,全程由荒野保護協會志工解說並引領大家認識燕子及濕地生態。   高灘處表示,台灣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每一片濕地、每一隻候鳥,都是大自然的贈禮。高灘地提醒您,觀賞燕子屬於自然生態活動,請穿著輕便衣物和運動鞋,並攜帶飲水、雨具、防蚊及防曬用品,賞燕時保持隱密與安靜,勿發出強光、巨大聲響驚嚇到燕群、讓牠們能自在地覓食與休息,一同維護自然的美景。   「夏日賞燕季」活動資訊 1. 報名網址:https://www.sow.org.tw/events/detail?id=312 2. 賞燕活動場次:7/26(六)、7/27(日)、8/2(六)、8/3(日)、8/9(六)及8/10(日) ,共6場。 3. 集合地點:新北市五股區成蘆橋下荒野保護協會五股濕地教育中心(貨櫃屋) 4. 停車資訊:Google map 五股濕地停車場https://goo.gl/maps/AnhGBkfEmgaXP4TW7 5. 交通資訊: ※ 捷運:搭乘捷運蘆洲線到蘆洲站從1號出口出來 → 沿三民路直行至堤防 → 過越堤階梯經成蘆橋下 → 越過中央紅綠燈口即達解說中心集合 ※ 開車: (1)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五股交流道下 → 直行新五路 → 右轉中興路 → 左轉疏洪一路(限高2.5m,大型巴士不能通過)即達停車場 (2) 平面道路:過百齡橋 → 重陽橋 → 下橋後為集賢路 → 右轉三信路 → 左轉環河北路 → 前行至2號越堤道越堤 → 疏洪1路左轉即達停車場 (3) 台64線:請下五股交流道 → 1號越堤道右轉進入疏洪道即為成蘆大橋下方 → 抵達停車場     新聞稿內容詳洽: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 專員洪銀龍 聯絡電話:(02)8969-9596#209 新聞聯絡人: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 吳佩璇 聯絡電話:(02)8969-9596#208

荒野保護協會推動棲地守護 - 2號地 正式揭牌

2025-07-31

荒地圈護再加1!   荒野保護協會 推動棲地守護 - 圈護野地為環境留住生機     1.77公頃林地化身荒野2號地 入山調查已紀錄逾450以上物種!   荒野保護協會再度取得一座位於汐止山區,面積約1.77公頃的林地,並擁有實際管理權、命名為「荒野2號地」。該「山坡地保護區」由南亞公司捐贈,同時也是荒野首筆由企業捐贈而獲得的自然棲地。荒野一直期望能透過各種管道來獲得土地的實質管理權,例如「購買、長期租借、接受委託或捐贈的方式」,將具有保育潛力的土地,依棲地需求的不同進行適度修復管理,盡可能「讓大自然經營自己」減少人為干預,讓自然恢復其原始的生機,幫台灣保留自然的野地。   因農業發展條例限制私「社團法人」持有農地,以及購置土地的資源有限,因此荒野直到2018年才購得第一筆自有林地(宜蘭冬山鄉-荒野1號地)。多年來,志工持續於1號地進行生態觀察紀錄與環境教育,並累積多筆保育類動物出沒的影像紀錄。   而「荒野2號地」位於汐止大尖山系,經實地探勘確認後,該地人為開發使用已停止多年、路徑不明,遊客不易抵達,已逐漸恢復為淺山次生森林。荒野自2022年獲贈土地以來,志工夥伴便啟動生態資源普查工作,截至2025年6月25日,在有限的人力及時間下已累積超過2,095多筆紀錄,彙整統計出至少453種物種,而山羌、山豬、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活動痕跡明顯,顯示本地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極具保護價值。   共創永續未來:邀請社會大眾持續支持守護自然   荒野台北分會長游晨薇表示:「我們期許未來能擁有更多值得被受護的野地,為臺灣保留更多大自然,不僅是推動環境教育,更是對這片土地負責的承諾,還給生命萬物一個安全的家,守護臺灣的生物多樣性與永續未來。」   進行土地圈護就是為了減少人為對自然環境的干擾,讓自然恢復生機,因此不會對外開放參觀或設置任何建物及設施。而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荒野2號地」的生態與守護行動的價值,也已規劃進行2號地相關影像紀錄,呈現調查畫面與生態影像紀錄,期望藉由影像來說故事,讓民眾也能一窺這塊「圈護地」不為人知的樣貌,也體認到保留自然野地的重要性。   捐贈單位南亞公司資深經理王泳森亦出席揭牌儀式,與荒野夥伴一同見證這塊土地的新開始,表示「我們相信,這塊土地的價值遠超過眼前所見,將它交由荒野保護協會守護,是最適合的選擇。」臺灣獨特的地理與生態條件,因開發壓力使許多自然棲地快速消失,生物面臨威脅。所幸在大眾與企業持續關注支持下,越來越多珍貴棲地得以守護。未來荒野保護協會將持續迎來更多共同促成的圈護土地,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一同為臺灣留下更多自然棲地,讓大自然永續傳承、生生不息。  

光明抽蓄水力電廠評估不足 恐衍生災害與生態危機

2025-07-31

環境部於5月12日召開「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將進行二階環評專案小組初審」,表示台電將利用既有大甲溪德基水庫為上池、谷關水庫為下池,以炸山挖隧道方式興建10.6公里長的頭水隧道,再以抽蓄水力發電機組進行發電。環團表示,因總工期長達10年、地質脆弱不適合以炸山方式進行,另土方的管理處置方式沒有替代方案,預計將193萬立方公尺土石永久堆於河岸邊,將無法因應極端氣候的風險,恐釀災害。至於生態面向的評估不足,則低估本案實際對居民、對生態及野生動物的衝擊。本會(台中分會)亦關注本案,針對替代方案與環境與生態面向提出以下意見:   生態評估不足 又忽視對臺灣黑熊棲地的干擾   大甲溪兩岸(涵蓋本計畫預計執行範圍)是臺灣黑熊的重要活動區域。根據專家學者調查,黑熊曾多次出現於青山電廠及佳陽沖積扇一帶,顯示該區域具高度的生態敏感性。然而,本案對黑熊的相關評估過於粗糙,僅於報告書中簡略以「未記錄到臺灣黑熊」一語帶過。實則如此的監測方式不足以有效掌握黑熊的數量及活動模式,應加強專項的生態調查,以更精確掌握其動態。   儘管工程區域與野生動物的棲地重疊,環評報告中未見明確的「緩衝區規劃」與「施工時段限制」等規避或保護措施。特別是「土石堆置場」將直接改變自然環境的地形地貌,對野生動物及其棲地造成直接影響。然而報告僅以「不亂丟垃圾」、「施工暫時驅離」等基本說法簡單帶過,對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具體監測、行為調查及棲地補償對策卻缺乏詳細規劃。   另施工期間長達十年,可能導致對野生動物族群的驅離與棲地破碎化,將對野生動物造成極大干擾。開發單位應針對野生動物進行詳實調查,提出具體與有效的生態棲地維護對策,以確保周邊生態系統與野生動物族群的穩定。   極端氣候下的土石堆置風險被低估   根據《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指出,至21世紀末,在溫室氣體嚴重排放情境下,中部地區平均崩塌率將由1.3~3%提升至1.4~4%。而最大單日降雨量(Rx1day)將增加40%,為全台降雨強度增加最多的區域,顯示面臨暴雨的風險將大幅升高。   本案環評報告書初稿未納入土石堆置場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的評估,後續補充報告僅考量防洪規劃,缺少對短延時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區崩塌、土石流災害、河道或下游各壩體淤積等綜合風險分析。這將對下游居民安全與生態系統造成極大威脅。因此荒野保護協會強烈建議: 在面臨氣候變遷下,應加強土石堆置區防護工程的穩定性評估。 評估土石堆置區防護工程失效時,對下游生態、居住安全及災害潛勢分析。 提出具體調適策略及應變對策,並說明其在未來極端氣候下的有效性與限制。 評估是否有更具安全性與永續性的替代堆置方案,以因應未來極端氣候。 ▲ 環境影響評估資料缺少短延時強降雨之土石流災害評估 (資料來源:2025年5月12日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初審會會議資料)   ▲ 土石堆置場皆位於坡地災害高危害與高脆弱地區 (坡地災害風險圖,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呼籲審慎評估光明抽蓄水力電廠的必要性   本案環評報告書初稿應納入「無抽蓄水力電廠情境」下,其他可行之儲能電廠替代方案。若選擇電池式儲能電廠,則需同步考量電池製造與廢棄對環境的影響。此外,評估必要性時應納入「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量化比較各方案於建設、營運、除役階段的環境足跡與資源耗用。唯有如此,才能從宏觀且科學的角度,判斷本案在能源轉型中是否兼具低環境衝擊與供電穩定的綜合優勢,審慎評估其真正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綜合上述,荒野保護協會認同應發展儲能電廠以提升供電穩定與韌性,彌補再生能源存在之發電間歇性。然而,本案應充分考量是否有其他儲能電廠的替代方案,並加強極端氣候對各區土石堆置場穩定性的衝擊評估,針對本區臺灣黑熊等生物應進行完整生態調查。如貿然開發,恐導致難以挽回的棲地破壞與生態損失,並危及下游居民安全。    

荒野保護協會能源立場聲明

2025-07-31

2018/08/31 公告 2021/04/13 修訂 2025/05/14 再修訂   與自然共生,為未來節能:荒野的能源信念   從荒野出發,點亮永續之光   荒野保護協會自成立以來即以「環境教育、棲地守護」為宗旨,集合來自不同背景、愛好自然、關心環境的社會大眾共同組成。   守護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能源需求日益升高的時代,能源不僅牽動國家經濟發展與便利生活,更是全球氣候變遷與自然棲地永續生存的關鍵資源,與全民生活息息相關。   每一度電的代價:未來的地球與子孫共同承擔   我們理解,只要使用能源,就必定伴隨污染與環境衝擊,沒有絕對潔淨無害的選項,燃煤發電雖可穩定供電、價格低廉,卻造成嚴重空氣污染與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天然氣相對減碳,也可能因儲存設施與接收站選址,對自然棲地與供電安全產生影響,太陽能可分散電源、支援尖峰負載,但若設置不當,易對濕地及生態系統造成干擾,離岸風力具發展潛力,但其海域設址與施工亦須兼顧海洋生物棲地與鳥類遷徙路徑。   至於核能,雖表面上穩定、低碳,然自福島核災後,全球對核安要求提高,核電設施建置、維運、除役與廢料處理成本皆高昂。台灣迄今仍無高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置場址,再加上台灣位處地震頻繁、地狹人稠的環太平洋地震帶,面對天然災害或人為疏失,一旦發生核災,風險巨大且難以挽回。即便機率再低,也可能對國家永續、人民生命與生態造成無可逆的傷害。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除了選擇低碳、低污染的能源之外,人們也必須理解,每一度電力背後都有其環境代價。在滿足用電需求的同時,更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發展智慧電網與即時電力資訊管理,推動電價合理化、落實節電行動,減少電力浪費,而非一味擴張電力供給。   基於上述原因,荒野保護協會的能源立場如下: 非核:既有核一、二、三廠應依期除役,核四封存,不啟用、不重啟。 節能:提高能源效率、落實節能行動,推動電價合理化,避免用電浪費。 減碳: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與2050淨零政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增綠:守護自然棲地、審慎選址前提,推動多元再生能源,提升乾淨能源自給率。 不只是能源信念,更是未來:從非核到永續的守護之路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政策的關鍵階段。能源轉型腳步雖已啟動,但仍需面對再生能源設置與生態保護間的種種挑戰。因此,我們主張:政府應針對再生能源發展可能造成的環境衝擊進行完整評估與規劃,審慎選址、資訊公開,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參與機制,透過全民監督,確保在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將對自然環境與棲地的影響降到最低。   我們亦呼籲,當社會享受能源帶來的便利與舒適時,應正視能源背後所代表的環境成本與世代責任。1722年北美印地安部落「七世代宣言」提醒我們:「所做每一件事,都應考量對我們七代子孫與其生存環境的影響。」以此精神為指引,荒野保護協會將持續努力,守護自然環境,倡議負責任的能源政策,為現世與未來世代共同建立更安全、永續的家園。   本聲明為荒野保護協會對能源議題的正式立場。我們尊重志工的個人觀點與言論自由,惟與此聲明不一致之個別言論,不代表本會立場。  

聚陽實業攜手PaGamO五年共築環教百萬人次里程碑

2025-07-31

  以下內容轉自:工商時報     聚陽實業、荒野保護協會與PaGamO 線上遊戲學習平臺,攜手推動環境教育邁入第五年,累積參與人次即將突破百萬,寫下企業永續行動的重要里程碑。自2021年的「棲地守護」至2025年的「永續減碳:綠色未來」,三方合力不斷深化生態保護教育。     今年除推出知識遊戲任務,聚陽希望能共同投入以賦能未來為方向的「全能電競賽」,推出全新『永續減碳』競賽主題,透過遊戲競賽激發全民參與,培養守護生態、實踐減碳的未來關鍵能力。賽事已開放報名至5月19日截止,設有學生組與共學組,鼓勵親子、家庭共同參與,讓環境保護的教育跨越世代,深化對永續生活的共同理解。   積極推動環境教育,五年將累計逾百萬人次投入學習   多年來,聚陽實業除了在供應鏈實施綠色管理、推動能源轉型與減碳措施,更長期投入環境教育。自2021年起,聚陽邀請PaGamO及荒野保護協會團隊夥伴,一同透過PaGamO線上遊戲學習平臺,推展環境教育,期望能將守護環境概念札根下一世代。親師生用戶透過答題佔地遊戲認識「棲地守護」,有效提升環境議題的學習參與度。     五年來,透過聚陽實業持續投入,合作主題不斷推陳出新,從「綠色生活」、「自綠生活」到「減塑生活」,逐步擴大環境保護教育的內容及深度。至今已累計吸引超過90萬人次參與學習,不僅提升學生的環境知識,更深化了對於生態保護的實踐理解。     2025年共推全能電競賽,共塑「永續減碳:綠色未來」PaGamO全能電競賽旨在為學子補給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能力,結合遊戲競技與環境教育,打造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聚陽實業表示,透過與PaGamO和荒野保護協會五年來的合作,已成功觸及近百萬人次看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今年進一步加入全能電競賽,期待吸引更多跨齡參與者,深化全民對減碳行動與生態保護的認知。     全能電競賽開放報名至5月19日截止,聚陽實業誠摯邀請全臺民眾共同參與,深入了解減廢減碳、保護動物棲地等議題。除線上競賽外,也鼓勵全民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推動的「2025地球守護行動-夏日省電季」活動,在台灣用電量高峰的夏季6月到8月,透過夏日省電季系列活動一起節省家中不必要的用電!歡迎大家一同加入守護地球的行列!   PaGamO全能電競活動官網:https://pagamo.net/Cz7R4   荒野保護協會「2025夏日省電季」活動連結:https://www.sow.org.tw/2025_summer_power_off

【新竹橫山荒野4號地】專案人員

2025-07-31

壹、需求及條件 1. 認同荒野保護協會之理念,願意付出體力和腦力一起推動棲地守護環境教育。 2. 喜愛野外環境工作,不怕蛇蟲鳥獸。 3. 有時間管理、獨立工作能力,並對臨時變動能保持彈性空間。 4. 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樂於分享與團隊合作。 5. 具駕照及交通工具並能上路。 貳、工作內容 1. 協助橫山棲地基地園區內的管理與維護例行工作。 (如硬體設備之建置、管理、維護,割草、修枝、倉庫空間整理) 2. 棲地教育活動規畫、執行與帶領,如工作假期、環境教育等活動。 3. 設備、工具採購。 4. 臨時交辦任務。 參、上班地點 新竹縣橫山鄉一處果園,位置鄰近中華科技大學新竹校區。 肆、加分條件 1. 具備生態相關科系或工作背景。 2. 具備基本動植物辨識能力並能設計相關教案、教材。 伍、工作待遇 月薪 $20,000 元(每週工作3天,每天8小時) 陸、特殊說明 本職缺由贊助計畫產生,屬約聘性質、一年一簽,本次簽約期間至115/5/31。     ▍  應徵方式 請備齊以下資料並寄至 HR@wilderness.tw 信件標題請註明:【姓名】應徵新竹橫山荒野4號地專案人員 1. 個人履歷(含自傳) 2. 求職動機與對該職位的期待(500 字以內) 3. 相關工作經歷與專案成果(如有) 4. 履歷請包含: 。可開始上班時間 。相關工作經歷 。執行專案成果(如有) ▍  職務聯絡人 孫先生 / 03-5618255 / sowhc@wilderness.tw 我們將進行書面篩選,符合資格者將另行通知面試時間。 期待您的加入,一起為台灣的生態永續努力!

【行銷推廣部】專員

2025-07-31

我們正在尋找一位熱愛媒體與行銷、有策略思維與創意執行力的人才,加入荒野的團隊! 若你(妳)擅長社群經營、影音拍攝剪輯、媒體整合與活動宣傳,歡迎你(妳)成為我們的重要夥伴! 壹、需求及條件 1. 有社群平台經營與行銷企劃能力。 2. 媒體接觸或專案執行經驗能力。 3. 熟悉影音製作工具 有 YouTube 頻道經營經驗者佳。 4. 對環境、生態、公益議題具高度興趣與投入者尤佳。 貳、工作內容 1. 自媒體經營(Facebook、Instagram)經營,官網宣傳與新聞媒體關係經營、具基本設計DM能力。 2. 拍攝製作 YouTube 影片與規劃與影片檔案管理。 3. 全會性推廣支援,協助行銷活動宣傳提案執行與長官交辦事項。 參、上班地點 荒野保護協會 總會(100 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 肆、待遇與福利 1. 薪資:面議,月薪 $35,000~$40,000 元。 2. 獎金:績效獎金、年終獎金、佳節獎金。 3. 保險:依法辦理勞、健保、勞退,員工團體保險。 4. 工時安排: 。採雙週變形工時,視業務需求排早、晚班。 。若遇到週六日工作,於週間挪移排休。 5. 學習與發展: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  應徵方式 請備齊以下資料並寄至 HR@wilderness.tw 信件標題請註明:【姓名】應徵行銷推廣部專員 1. 個人履歷(含自傳) 2. 求職動機與對該職位的期待(500 字以內) 3. 相關工作經歷與專案成果(如有) 4. 履歷請包含: 。可開始上班時間 。相關工作經歷 。執行專案成果(如有) 。期望薪資 ▍  職務聯絡人 陳主任 / 02-23071568分機39 / mc02@wilderness.tw 我們將進行書面篩選,符合資格者將另行通知面試時間。 期待您的加入,一起為台灣的生態永續努力!

【雙連埤基地】水生植物復育專員

2025-07-31

壹、需求及條件 1. 熟悉電腦文書軟體(Office)操作。 2. 具機車駕照及自備交通工具者。 3. 個性積極、喜愛自然生態,能配合戶外工作,具團隊合作能力者。 4. 植物相關照護經驗(水生植物類群尤佳)。 4. 科系不限(生態、環境、森林、農業、生物等相關科系尤佳)。 貳、工作內容 1. 水生植物保種池維護、管理與復育工作。 2. 棲地調查、其他保育工作籌備及執行。 3. 籌備志工與企業棲地工作活動。 4. 各式報告撰寫、計畫書研擬及結案報告製作。 5. 協助志工群組發展及敦親睦鄰活動。 6. 支援基地其他環教、農事工作。 7. 其他配合協會辦理之工作事項。 參、加分條件 1. 具生態調查或實際植物保育經驗者佳。 2. 植物復育或照護工作經驗。 3. 植物或其他物種調查經驗(兩棲、爬蟲、鳥類、魚類等)。 4. 汽車駕照且可上路。 5. 能說或聽懂客語。 6. 具備完整專案執行經驗。 肆、待遇與福利 1. 薪資:面議,月薪 $32,000~$36,000 元。 2. 獎金:年終獎金、佳節獎金。 3. 保險:依法辦理勞、健保、勞退,員工團體保險。 4. 工時安排: 。採雙週變形工時,視業務需求排早、晚班。 。若遇到週六日工作,於週間挪移排休。 5. 工作地點:宜蘭雙連埤 6. 學習與發展: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  應徵方式 請備齊以下資料並寄至 HR@wilderness.tw、spg@wilderness.tw 信件標題請註明:【姓名】應徵雙連埤基地水生植物復育專員 1. 個人履歷(含自傳) 2. 求職動機與對該職位的期待(500 字以內) 3. 履歷請包含: 。可開始上班時間 。最高學歷 。工作技能 。相關工作經歷 。執行專案成果及相關作品 ▍  職務聯絡人 施小姐 / 0975-810893 / spg@wilderness.tw 我們將進行書面篩選,符合資格者將另行通知面試時間。 期待您的加入,一起為台灣的生態永續努力!